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古悦)家庭,是礼貌最好的启蒙地与养成所

家庭,是禮貌最好的啟蒙地與養成所

孩子的禮貌,只是適用于外人的應對之道?

Bubu老師

人品的建立、禮貌的教養,本應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如果你常抱怨孩子在外不肯跟人打招呼,應該先回頭檢視,孩子在家是否主動道早安、睡前說晚安,用餐前是否會招呼、等候家人?一個孩子如果在家都能自然、喜悅地執行生活禮貌,外出就不會手足無措,要學打招呼也一定不難。

洪蘭老師

禮貌是“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如果不是這樣,那種禮貌就是虛偽。 若孩子在家中對父母不禮貌,在外雖然暫時假裝有禮,時間久了一定會露出馬腳。

其實越是親近的人,禮貌才更重要,因為維持一份關係最重要的是“敬沒有尊敬,關係不會長久,父母是生養自己的人,更要尊敬。

請問洪蘭老師

讓孩子先從家人的彼此敬重,再學習善待他人

現在的孩子對父母的態度多數都不夠好,而父母卻常把這種表現視為一種親子間獨有的信賴與放鬆。 很多父母視禮貌為應付外界的約束,只會帶來疲憊,當孩子對自己態度不好時,他們不但希望別人對此不要有意見,還反而安慰自己說:“孩子在外面自己會調整,他們其實是很不錯的!”請問洪蘭老師同意這種想法嗎?如果父母這樣想,是不是會錯失應該給予的教導?

人品的建立、禮貌的教養本應由內而外才能根深蒂固,如果在家做得很自然,外出就不會手足無措。

我當了母親之後,希望孩子能快樂生活,不用因為外出而神經緊繃、特別表現,而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她們在家跟在外使用同一套禮貌標準,也讓孩子先從家人的彼此敬重做起,再學習善待他人。

現在,當我看到有些父母臨陣才一一要求孩子坐好、打招呼這些基本禮貌,或是在重要場合才進行監督,心中感覺很疑惑,難道父母已經不再珍惜經由家庭自然內化的教育過程了嗎?

請問洪蘭老師,大腦執行兩套標準與通用一套,何者輕鬆易行?判斷兩套標準是否會有錯亂的時候?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好的教育嗎?

從家庭養成的禮貌教育,更容易從小處著力而深化

我相信家庭是基本禮貌最好的啟蒙地與養成所,因為父母通常比其他人更在乎孩子真正的利益,所以,瞭解禮貌是安身與處事基礎的父母,一定會更貫徹此中的教養。 也因為基礎是從家庭打起的,所以孩子被教養的禮貌通常很細緻,涉及食、衣、住、行種種小、節,是最自然有用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舉手投足。

曾有很多父母向我抱怨,他們的孩子在外都不肯跟人打招呼,這該如何教導?我自己也看過不少欠缺禮貌的孩子,大致來說,禮貌不夠還分為兩種。 一種是因為害羞而無法自在地問答,這種狀況比較容易因應,孩子只需要加以鼓勵或用身教影響,慢慢一定能養成該有的禮貌。 但另一種就需要家長與身邊大人多費心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了比如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與人相處時卻完全無視他人的存在,不要說看到人不理,對主動的招呼也不回應,甚至在電梯裡旁若無人地大口吃東西、照鏡子、整理頭髮或大聲說話。

他們所缺乏的並不只有招呼的禮貌,實際上是完全不瞭解人際共處時的舉止分寸,包含小空間的音量、身體要有適當的距離(所以他們會在電梯裡對著鏡子揮舞、整理長髮,這不僅在空間上給他人造成麻煩,更不要說發屑紛飛的衛生問題了)。 這些都不是小節,因為所有認識不清的基本觀念,都會延伸形成更大範圍的影響。

為什麼我說家庭是教導與訓練禮貌最好的地方?如果你也是抱怨孩子在外不肯跟人打招呼的父母,應該先回頭檢視,孩子起床時是否主動地問早安,睡前是否道晚安,用餐或進食前是否會跟家人彼此招呼並等候?一個孩子如果在家都能自然、喜悅地禮貌生活,外出要學打招呼定不難。

我的小女兒今年畢業後也開始工作了,因為不夠熟練中文應對的言語禮貌,我很關注她與人交談的語言,提醒她要留意細節,因為從前母親也是這樣教導我的。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台東鄉下,我們住在父親學校提供的校長宿舍,也是鎮上通往海邊的路上唯一有電話的家庭,鄰居若有急事,常會來借用電話。 有一次,一位元近鄰的伯伯借了電話,用閩南語大聲地對著聽筒說:“你是阿吉嗎?我是夏東山先生。 ”我記得那位伯伯離開之後,媽媽立即給我上了一課,一一為我解說稱謂的禮貌。

禮貌,也能表現一個人的友善態度和語言美感

禮貌也是一個人友善與美感的表現。我們與人萍水相逢時,往往就是倚賴禮貌來決定氣氛愉不愉快。還記得前不久與老師和田小姐去“IC之音”錄音,在電梯裡遇到一對推娃娃車的年輕夫妻,您一看到車裡的小寶寶,立刻對他的父母說:“你們的寶寶好可愛!”但對方同時都沒有回應,連表情都沒有。好不容易走到錄音室,我說:“這對父母的反應好奇怪,他們至少應該笑一下或說聲謝謝吧!”這時田小姐也說:“我也正想這麼說呢!”可見,沒有禮貌並不只是孩子的問題,如果越來越多的父母像這對年輕人一樣,那下一代的孩子會失去榜樣,社會的氣氛可能就更不夠友善了。

有禮貌才能讓大家相處時不感到尷尬,而注意細節可以培養語言的美感。比如說,小時候我亻們都被教導了該如何正確地使用“你、我他”,但現在的孩子卻會指著長輩喊“你”,或指著爸爸對媽媽說“他”怎麼樣。更有些父母彼此提及子女時,用的是“你丿兒子”“你女兒”,好像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父母如果不能體會這有什麼不適當,只要反過來想,你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跟另一個說起你自己時用的是“你媽媽”而不是“媽媽”,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種用法太粗糙。

也有很多父母說,時代改變了,這些禮貌都是細枝末節,沒有太大的意義。老師您認為呢?一個簡單的稱謂不也能看出成人給予教育時是否正本慎始,是否幫助孩子瞭解長幼有序之道?

給Bubu的回應

禮貌的品德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惡補不來的

真誠是做人的第一個原則,在“真、善、美”中,真是第一個必要條件,不真就是虛偽,就談不上善與美。人一定要誠于中,方能形於外,若在家中對父母不禮貌,在外雖然暫時假裝有禮,時間久了,馬腳定會露出來。品德是一種內隱的學習,補習不來的,任何人只有做自己才會快樂,每天假裝成自己不是的那種人,日子會過得很辛苦。

我在研究所時有一位英國教授,他的祖母高攀嫁入比自己階級高的人家,他說他祖母一輩子不跟祖父出去應酬,因為怕她自己言語行為不得當,丟他祖父的臉。他說英國階級分明,即使在二十世紀初,都還有明顯的階級之分,那麼,怎麼知道這個人是上層階級的人呢?主要是看他的言語談吐和舉手投足的風度,而這是從小在家庭中的教養。他舉柴契爾夫人為例,雖然她做到英國首相,念過最好的大學,但他們們這些貴族後裔仍然能從她的言語之間,知道她是來自中產階級的商人家庭。他的話讓我很吃驚,原來父母在家中的行為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能左右孩子在外的行為。

所以,父母不可以認為孩子在家中放肆,出外就會好。同時,父母是生養自己的人,對父母大小聲、說話不禮貌,真是忘恩負義的行為。我父親從不允許我們]對長輩不禮貌,就算擺臉色也不准,他常說飲水思源,沒有父母就沒有今天的你,而“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若對父母不孝,也不可能對國家盡忠、對朋友有義。

人在說謊時,要比說真話動用更多大腦的資源

在實驗上,我們看到人在說謊時,會比說真話時用到更多的大腦資源。因為說了謊話就必須繼續說,才不會露出馬腳,所以大腦要花很多的資源去記得你曾經對什麼人講過什麼話;但是如果說實話,因為只有一個版本,就不必花腦力去記。人是比較喜歡說實話的,因為大腦很懶,它希望用最少的力氣就可以過一天[這是諾貝爾獎得主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的名言]。

我們也的確在實驗中看到,大腦前額葉皮質在說真話和說假話時的血流量各有不同。所以人如果有選擇,他會講真話;通常是被逼急了,才會用謊話來脫身。但反社會人格的人是例外,他們說謊欺騙是家常便飯,毫不覺得內疚,實驗發現,他們]在所謂“道德的腦”這個大腦部位有缺失,所以把說謊欺騙視為稀鬆平常。

不要小看稱呼,它展現的是你對孩子的教養

對人的稱呼也是教養的一種,我父親非常在意我們的應對進退他很怕人家說“洪福增的女兒沒有教養”。我母親也會像Bubu老師的母親一樣,我們一做錯事,就馬上告訴我們為什麼剛剛的行為是不對的。她教我們要謙稱自己、恭稱別人的禮儀,因為母親生長在福州,福州為八閩之地,很講究古禮,有教養的人都謙稱自己為“奴”。所以,我對現在的人稱呼自己的先生、太太為“老公、老婆”覺得很刺耳,兩岸剛開放時,對內地人稱自己太太為“夫人”更感到驚訝,因為那是對上級長官眷屬的尊稱。雖然不必謙虛到稱自己的太太為“賤內、拙荊”,但稱“夫人”又太不恰當,我倒覺得普通話的“牽手”很溫馨,有那種白頭偕老的感覺。父母親不要小看稱呼,它展現出的是你對孩子的教養。

我們可以讓孩子在家裡隨意一點,但是在外面一定要莊重,不然人家會以為你的孩子沒有家教。但是不管在家或在外,核心的禮貌並不因此而有所不同,因為它是一種“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如果不是這樣,那種禮貌就是虛偽。其實,越是親近的人,禮貌才更重要,因為維持一份關係最重要的是“敬”,沒有尊敬,關係不會長久,對父母更要敬,孔子說:“不敬,何以別乎?”

”我記得那位伯伯離開之後,媽媽立即給我上了一課,一一為我解說稱謂的禮貌。

禮貌,也能表現一個人的友善態度和語言美感

禮貌也是一個人友善與美感的表現。我們與人萍水相逢時,往往就是倚賴禮貌來決定氣氛愉不愉快。還記得前不久與老師和田小姐去“IC之音”錄音,在電梯裡遇到一對推娃娃車的年輕夫妻,您一看到車裡的小寶寶,立刻對他的父母說:“你們的寶寶好可愛!”但對方同時都沒有回應,連表情都沒有。好不容易走到錄音室,我說:“這對父母的反應好奇怪,他們至少應該笑一下或說聲謝謝吧!”這時田小姐也說:“我也正想這麼說呢!”可見,沒有禮貌並不只是孩子的問題,如果越來越多的父母像這對年輕人一樣,那下一代的孩子會失去榜樣,社會的氣氛可能就更不夠友善了。

有禮貌才能讓大家相處時不感到尷尬,而注意細節可以培養語言的美感。比如說,小時候我亻們都被教導了該如何正確地使用“你、我他”,但現在的孩子卻會指著長輩喊“你”,或指著爸爸對媽媽說“他”怎麼樣。更有些父母彼此提及子女時,用的是“你丿兒子”“你女兒”,好像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父母如果不能體會這有什麼不適當,只要反過來想,你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跟另一個說起你自己時用的是“你媽媽”而不是“媽媽”,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種用法太粗糙。

也有很多父母說,時代改變了,這些禮貌都是細枝末節,沒有太大的意義。老師您認為呢?一個簡單的稱謂不也能看出成人給予教育時是否正本慎始,是否幫助孩子瞭解長幼有序之道?

給Bubu的回應

禮貌的品德是一種內隱的學習,惡補不來的

真誠是做人的第一個原則,在“真、善、美”中,真是第一個必要條件,不真就是虛偽,就談不上善與美。人一定要誠于中,方能形於外,若在家中對父母不禮貌,在外雖然暫時假裝有禮,時間久了,馬腳定會露出來。品德是一種內隱的學習,補習不來的,任何人只有做自己才會快樂,每天假裝成自己不是的那種人,日子會過得很辛苦。

我在研究所時有一位英國教授,他的祖母高攀嫁入比自己階級高的人家,他說他祖母一輩子不跟祖父出去應酬,因為怕她自己言語行為不得當,丟他祖父的臉。他說英國階級分明,即使在二十世紀初,都還有明顯的階級之分,那麼,怎麼知道這個人是上層階級的人呢?主要是看他的言語談吐和舉手投足的風度,而這是從小在家庭中的教養。他舉柴契爾夫人為例,雖然她做到英國首相,念過最好的大學,但他們們這些貴族後裔仍然能從她的言語之間,知道她是來自中產階級的商人家庭。他的話讓我很吃驚,原來父母在家中的行為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能左右孩子在外的行為。

所以,父母不可以認為孩子在家中放肆,出外就會好。同時,父母是生養自己的人,對父母大小聲、說話不禮貌,真是忘恩負義的行為。我父親從不允許我們]對長輩不禮貌,就算擺臉色也不准,他常說飲水思源,沒有父母就沒有今天的你,而“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若對父母不孝,也不可能對國家盡忠、對朋友有義。

人在說謊時,要比說真話動用更多大腦的資源

在實驗上,我們看到人在說謊時,會比說真話時用到更多的大腦資源。因為說了謊話就必須繼續說,才不會露出馬腳,所以大腦要花很多的資源去記得你曾經對什麼人講過什麼話;但是如果說實話,因為只有一個版本,就不必花腦力去記。人是比較喜歡說實話的,因為大腦很懶,它希望用最少的力氣就可以過一天[這是諾貝爾獎得主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的名言]。

我們也的確在實驗中看到,大腦前額葉皮質在說真話和說假話時的血流量各有不同。所以人如果有選擇,他會講真話;通常是被逼急了,才會用謊話來脫身。但反社會人格的人是例外,他們說謊欺騙是家常便飯,毫不覺得內疚,實驗發現,他們]在所謂“道德的腦”這個大腦部位有缺失,所以把說謊欺騙視為稀鬆平常。

不要小看稱呼,它展現的是你對孩子的教養

對人的稱呼也是教養的一種,我父親非常在意我們的應對進退他很怕人家說“洪福增的女兒沒有教養”。我母親也會像Bubu老師的母親一樣,我們一做錯事,就馬上告訴我們為什麼剛剛的行為是不對的。她教我們要謙稱自己、恭稱別人的禮儀,因為母親生長在福州,福州為八閩之地,很講究古禮,有教養的人都謙稱自己為“奴”。所以,我對現在的人稱呼自己的先生、太太為“老公、老婆”覺得很刺耳,兩岸剛開放時,對內地人稱自己太太為“夫人”更感到驚訝,因為那是對上級長官眷屬的尊稱。雖然不必謙虛到稱自己的太太為“賤內、拙荊”,但稱“夫人”又太不恰當,我倒覺得普通話的“牽手”很溫馨,有那種白頭偕老的感覺。父母親不要小看稱呼,它展現出的是你對孩子的教養。

我們可以讓孩子在家裡隨意一點,但是在外面一定要莊重,不然人家會以為你的孩子沒有家教。但是不管在家或在外,核心的禮貌並不因此而有所不同,因為它是一種“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如果不是這樣,那種禮貌就是虛偽。其實,越是親近的人,禮貌才更重要,因為維持一份關係最重要的是“敬”,沒有尊敬,關係不會長久,對父母更要敬,孔子說:“不敬,何以別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