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得卧龙者,得天下,蜀国得到了诸葛亮,为何却最先灭亡?

在《三國演義》之中, 司馬徽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語:“臥龍鳳雛, 得其一可安天下。 ”劉備本就是一個很有野心之人, 聽到這句話之后, 他便前往隆中, 希望能夠獲得諸葛亮的輔佐, 這便有了后來的“三顧茅廬”的故事。 然而, 事情卻沒有像司馬徽所說的那樣, 劉備雖然得到了諸葛亮, 但卻沒有一統天下, 這是為何呢?

首先來看下為何司馬徽會說出如此的言論?水鏡先生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學士, 因此所認識的人也頗多, 其中便包括了龐統和諸葛亮。

司馬徽深深為二人隱居以待時機的做法所感染,

他知道二人很有能力, 他們只有找到合眼緣的人才會愿意出山。 亂世之中, 司馬徽作為一個愛國之人, 自然希望二人能夠出山, 為了加快這一進度, 他便說出了“臥龍鳳雛, 得其一可安天下”的言語。 果不其然, 不久之后, 諸葛亮便成為了劉備手下的一個重要的謀士。

在司馬徽的眼中, 諸葛亮的才能確實“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 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 因此輔佐出一代君王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當他看到諸葛亮選擇了劉備之后卻感嘆道:“臥龍雖得其主, 不得其時也, 惜哉”, 這是為何呢?其中的原因當從劉備身上來看。

首先, 劉備是一個剛愎自用之人。 關羽死后, 劉備對于東吳一直耿耿于懷, 并在隔年舉全國之兵攻打東吳。 諸葛亮為此算了一卦,

深知兇多吉少, 于是他拼命阻止劉備, 但卻沒有成功。 最終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 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 而自己不久也撒手人世, 蜀國的國力就此衰弱。

其次, 劉備是一個有野心但是沒有未來意識之人, 他知道自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才能夠在三國之中分一杯羹, 因此對于兒女沒有教導的時間, 這就養成了劉禪這樣的一個無能的儲君。 試想一下, 即使劉備有蓋世才能, 但是有了一個敗家而無能的兒子, 國家又怎么能夠有未來?

最后, 劉備在獲得諸葛亮之時, 只是一個寄人籬下之人, 但是憑借著諸葛亮的一次次幫助, 最終建立了蜀國, 成為了一國之君, 這樣的變化已然是巨大的。

再者說, 另外兩個國家,

魏國營下英雄無數, 勢力強于蜀國數倍, 而吳國經營多年, 其勢力已經在江南一帶根深蒂固, 不是蜀國能比的。 這就說明了諸葛亮想要一統天下的過程會十分艱難, 而劉備又在此時不懂事地發起了討伐東吳之戰, 不僅掏空了蜀國的國力, 同時還將爛攤子交給自己的扶不上墻的兒子, 最終自然逃不過亡國的命運。

因此, 劉備沒有得到天下的原因, 并不在諸葛亮身上, 而是在自己的身上, 畢竟謀士只能給予建議, 并不能決定一個君主的最終選擇。

參考資料:《三國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