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今日入伏第一天!这些养生之道,您得知晓!

·天·來·啦·~

2018三伏天具體時間

初伏

7月17日—

7月26日

10天

中伏

7月27日—

8月15日

20天

末伏

8月16日—

8月25日

10天

俗話說“冬練三九, 夏練三伏”, 7月17日開始就將進入三伏天, 從養生角度來看, “冬養三九, 夏養三伏”, 伏天養生, 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 今天小屋就為大家奉上三伏天養生之策

1

第一招:喝熱茶

喝熱茶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 研究證實, 飲用一杯熱茶9分鐘可使體溫降低1℃~2℃, 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 因此, 夏天喝熱茶是簡便易行的降暑良方。

夏季陽氣浮散于外, 人體內里虛寒, 因此夏天應適當選擇溫熱食物, 喝熱茶, 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

讓汗孔得以充分排汗, 這樣才能更好地散熱。 同理, 洗熱水澡、熱水泡腳也可達到促進汗腺分泌、增強代謝、加快散熱的作用。

快去試試看

2

第二招:艾灸

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涼、以灸瀉熱。 用艾灸的方法, 選則陽穴灸之(先灸百會, 再灸大椎), 便達到以火瀉熱的效果。

在施灸的過程中, 會適量或大量的出汗, 這樣悶熱之氣會隨汗液得以宣泄, 而且積蓄一冬的邪氣也得以散發, 灸完之后, 再喝一些溫熱的薄荷葉水, 頓時人就會感覺到清爽無比, 悶熱之氣一掃而光。 所以夏天艾灸, 瀉熱清涼是養生避暑的最佳方法。

如果能在每年最熱的“三伏天”施灸就會事半功倍, 從而解決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種淤癥、痛癥。

快去試試看

3

第三招:八段錦

《黃帝內經》說“動能升陽”, 但是夏天運動最好不要出大汗, 因此煉煉八段錦是個不錯的選擇, 有助于身體修復治療頑疾。

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介紹, “八段錦”老少咸宜, 術式簡單, 不受年齡、天氣和地點的限制, 非常適合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們, 每次練習只需二十分鐘哦~

快去試試看

4

第四招:“趁熱”調肩頸

三伏前后, 心經氣血旺盛, 和它相表里的小腸經也會跟著氣血旺盛起來。 小腸經走肩膀, 以擅長調理頸肩外頭著稱, 被稱為“肩脈”。 所以凡是頸椎有不適、肩周有問題的朋友就要抓住這個好時機來調理了。

這時在肩頸貼三伏貼也是打通“肩脈”的一個好方法。 敲打雙手小魚際穴:

操作:把手抬起來, 手心向自己,

然后讓雙手的小魚際相互砍。 每天有空就可以砍, 尤其在下午1-3點氣血流注于小腸經的時候, 砍夠200下, 效果更明顯。 小腸經起于小指, 沿著手臂的外側后緣上繞到肩胛處, 所以它能調理頸肩問題。

功效:緩解肩頸酸痛, 兼具祛斑美容。 同時還經過面頰, 所以刺激小腸經還能減少兩側顴骨的斑點和魚尾紋, 緩解口瘡、咽痛的問題。 它最后至于耳屏前方的聽宮穴, 因此, 耳聾、耳鳴、聽力下降等問題也能改善。

快去試試看

5

第五招:以熱治熱

熱敷肚臍:女性、老人及兒童, 平時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溫度在四十攝氏度左右), 敷在肚子上, 半小時后取下, 每天堅持敷, 輔助身體排汗散熱, 是治中暑, 解暑的好方法。

熱水浴:如果用冷水洗澡, 會使皮膚毛細血管變細,

反而跟讓人覺著熱。 而洗熱水澡, 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 有利于機體散發熱量, 消除人體疲勞。 或用熱水泡腳, 也可使全身毛孔張開, 有利于散熱。

熱水泡腳:在夏季, 堅持用熱水泡腳, 可促進排汗, 增強汗腺功能, 提高耐熱力。 建議每晚臨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 水淹沒踝關節處。 每次浸泡15~20分鐘, 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快去試試看

清涼小貼士

進入三伏天, 天氣悶熱難耐, 該如何調節飲食、調整作息、養護身體?我們來看看夏日養生的10個“最佳”和6個“最怕”, 這可是三伏天的“及時雨”, 大家趕緊收藏吧!

10個“最佳”:

1、最佳調味品——食醋

高溫天氣下, 人們常會感到食欲不振、胃口差。 想要調節胃口、刺激食欲, 用醋調味是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可以用醋涼拌蔬菜或肉類熟食, 或用醋腌漬黃瓜、豆類 等作為餐前小菜, 能起到生津開胃的作用。

而且醋性溫, 涼拌黃瓜、茄子等偏寒性的蔬菜時, 可以防止寒涼過度。

此外, 夏天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醋有一定的 抑菌能力, 在外用餐時配些醋吃, 對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

2、最佳蔬菜——苦味菜

炎炎夏日, 人體代謝旺盛, 易產生“熱毒”, 表現為發熱、心煩、口渴、尿赤、大便干結等, 可以多吃些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苦味蔬菜來緩解。

常見的苦味蔬菜有苦 瓜、苦菜、萵筍等, 涼拌或清炒皆可。

研究表明, 這些苦味蔬菜含有豐富的生物堿、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 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 周儉教授提醒, 在烹調苦味蔬菜時, 可以適當加些辣椒、蒜等,防止寒涼過度。

3、最佳湯肴——番茄湯

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癥狀。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還有延緩細胞衰老和防癌抗癌的功效,烹調加熱可以破壞番茄的細 胞壁,使番茄紅素更容易被釋放出來,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炎熱的天氣里,喝一碗番茄湯,既生津止渴,又開胃消食,對夏日養生大有裨益。

4、最佳肉食——鴨肉

從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來看,鴨肉更適合在燥熱的夏季食用。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適合體內有熱毒、易上火的人食用。

鴨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周儉教授建議,煮鴨肉粥、清燉鴨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滋補效果。

5、最佳飲料——熱茶

說到消暑解渴,大多數人會想到吃冷飲、喝冰鎮飲料。周儉教授認為,冷飲雖能解一時之熱,卻過于寒涼,易傷脾傷胃。

事實上,對抗暑熱,不妨泡杯熱茶,既對身體有保健功效,又能促進汗腺分泌,幫助身體散發熱量、降低體溫,我國古時就有“熱茶最解暑”的說法。

6、最佳營養素——維生素E

德國科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即日照傷害、臭氧的強氧化傷害與高溫傷害,而維生素E可以將這三大危險降到最低程度。

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有芝麻、核桃仁、瘦肉、乳類、蛋類、黃綠色蔬菜等,在夏日飲食中應適量補充。

7、最佳運動——游泳

游泳不但能強身健體、雕塑身材,還能消暑納涼,是夏季運動的首選。與陸上運動相比,游泳還能避免過度出汗。

8、最佳服色——紅色

我們通常認為,夏天穿淺色系的衣服要比深色衣服涼快而且防曬,其實顏色鮮艷的衣服防紫外線效果最好。

有研究顯示,紅色可見光波最長,能夠大量吸收紫外線,保護皮膚不受傷害。

因此在選購夏季衣物時,最好選擇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款式寬松的,以達到最佳的防曬祛暑效果。

9、最佳降溫設施——扇子

如今,無論是家里還是辦公場所,空調的使用越來越多。但長時間處于空調環境中,人體對溫度的自我調節功能會減弱,女性還容易出現腹痛或痛經等癥狀。

密閉的空調房里,空氣中負離子數目會減少,容易引發頭暈、疲勞倦怠、心慌、胸悶等癥狀。

因此,在不太熱的傍晚或夜間,最好關上空調,拿起扇子,用最原始、最古 老的方法解暑降溫,恢復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

10、最佳保健措施——定時起睡

夏天夜晚相對涼爽,人們的夜生活也就相應增多,尤其是年輕人喜歡吃夜宵、熬夜看球賽等,夜晚過得有聲有色,到了白天卻昏昏沉沉,對身體傷害很大。夏季晝長夜短,可以適當晚些入睡,但一定要保證睡眠時間。

夏日的午后,也應該小睡片刻,以消除疲勞,恢復精力。

6個“最怕”:

1、頸椎最怕吹

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癥,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后背酸痛等后果。

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于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2、喝水最怕快

由于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

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3、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發各類眼疾。

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

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卜、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盡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4、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

另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對健康不利。

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于6點。

5、家里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

由于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于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螨及霉菌孢子的棲身地。

這些臟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 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6、腸胃最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

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另外,建議大家及時調整起居作息,盡量夜睡早起,并適當延長戶外活動時間;飲食方面應適量吃些清火祛濕的食物,并戒躁制怒,保持平和的心態準備安然度夏。

磁縣黨建

新聞和網絡宣傳科| 編輯

華高威| 初審

石長文| 終審

可以適當加些辣椒、蒜等,防止寒涼過度。

3、最佳湯肴——番茄湯

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癥狀。

番茄中的番茄紅素還有延緩細胞衰老和防癌抗癌的功效,烹調加熱可以破壞番茄的細 胞壁,使番茄紅素更容易被釋放出來,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炎熱的天氣里,喝一碗番茄湯,既生津止渴,又開胃消食,對夏日養生大有裨益。

4、最佳肉食——鴨肉

從中醫“熱者寒之”的原則來看,鴨肉更適合在燥熱的夏季食用。

《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適合體內有熱毒、易上火的人食用。

鴨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周儉教授建議,煮鴨肉粥、清燉鴨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滋補效果。

5、最佳飲料——熱茶

說到消暑解渴,大多數人會想到吃冷飲、喝冰鎮飲料。周儉教授認為,冷飲雖能解一時之熱,卻過于寒涼,易傷脾傷胃。

事實上,對抗暑熱,不妨泡杯熱茶,既對身體有保健功效,又能促進汗腺分泌,幫助身體散發熱量、降低體溫,我國古時就有“熱茶最解暑”的說法。

6、最佳營養素——維生素E

德國科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即日照傷害、臭氧的強氧化傷害與高溫傷害,而維生素E可以將這三大危險降到最低程度。

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有芝麻、核桃仁、瘦肉、乳類、蛋類、黃綠色蔬菜等,在夏日飲食中應適量補充。

7、最佳運動——游泳

游泳不但能強身健體、雕塑身材,還能消暑納涼,是夏季運動的首選。與陸上運動相比,游泳還能避免過度出汗。

8、最佳服色——紅色

我們通常認為,夏天穿淺色系的衣服要比深色衣服涼快而且防曬,其實顏色鮮艷的衣服防紫外線效果最好。

有研究顯示,紅色可見光波最長,能夠大量吸收紫外線,保護皮膚不受傷害。

因此在選購夏季衣物時,最好選擇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款式寬松的,以達到最佳的防曬祛暑效果。

9、最佳降溫設施——扇子

如今,無論是家里還是辦公場所,空調的使用越來越多。但長時間處于空調環境中,人體對溫度的自我調節功能會減弱,女性還容易出現腹痛或痛經等癥狀。

密閉的空調房里,空氣中負離子數目會減少,容易引發頭暈、疲勞倦怠、心慌、胸悶等癥狀。

因此,在不太熱的傍晚或夜間,最好關上空調,拿起扇子,用最原始、最古 老的方法解暑降溫,恢復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

10、最佳保健措施——定時起睡

夏天夜晚相對涼爽,人們的夜生活也就相應增多,尤其是年輕人喜歡吃夜宵、熬夜看球賽等,夜晚過得有聲有色,到了白天卻昏昏沉沉,對身體傷害很大。夏季晝長夜短,可以適當晚些入睡,但一定要保證睡眠時間。

夏日的午后,也應該小睡片刻,以消除疲勞,恢復精力。

6個“最怕”:

1、頸椎最怕吹

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癥,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后背酸痛等后果。

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于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2、喝水最怕快

由于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

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3、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發各類眼疾。

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

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卜、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盡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4、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但夏季空氣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點前還未完全擴散。

另外,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過多新鮮氧氣,相反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對健康不利。

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于6點。

5、家里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里,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

由于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于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螨及霉菌孢子的棲身地。

這些臟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 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6、腸胃最怕涼

夏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

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另外,建議大家及時調整起居作息,盡量夜睡早起,并適當延長戶外活動時間;飲食方面應適量吃些清火祛濕的食物,并戒躁制怒,保持平和的心態準備安然度夏。

磁縣黨建

新聞和網絡宣傳科| 編輯

華高威| 初審

石長文| 終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