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萤火虫王”高叔先天台山牧虫记


天臺山螢火蟲

螢火, 系得住鄉愁

邛崍筑城置縣已有2300余年, 與成都(益州)、重慶(巴郡)、郫縣(鵑城)并稱為巴蜀四大古城,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演繹的傳奇愛情“鳳求凰”即誕生于此。 相傳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攜手漫游天臺山, 琴瑟相和, 山間遺有琴臺石為證。

據《邛州直隸州志》和《邛崍縣志》記載:天臺山古稱蒙山, 乃蒙山五岳之首, 曰東蒙, 自漢時名天臺, 從唐代開始就有宗教軼事記載。 兩宋時期成為儒、道、佛三教勝地, “三教合流”使天臺山在當時成為一座龐大的宗教山城。 到明末清初, 被張獻忠部盡毀。 民國以后逐漸衰落,

大量道觀寺廟遺跡淹沒在天臺山的莽莽森林之中。

一般而言, 四川的旅游景區在國慶大假后就漸趨冷清, 距成都市區120公里的邛崍市天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游人并未明顯減少, 100平方公里的景區有動植物約5000種, 秋林鮮麗, 溝壑縱橫, 瀑布密集。


高叔先在觀察螢火蟲標本

天臺山山門一線名肖家灣, 海拔約800米, 兩山夾峙, 地望酷似虎皮鋪就的寶座。 透過修篁和銀杏、榿木、合歡樹、五眼樹等密密合圍的叢林, 可看闊達而傾降的天臺山主峰, 宛如登天的平臺。 低垂的云拖拽深黛的山影往西緩慢飄去, 為山腰剩下的是起伏跌宕、層林盡染的蜀國初冬。 暗云在天臺山的山坳壅塞, 當云被風一縷縷撕開, 混交林帶的底蘊在金龍河的嶙峋怪石間靈光乍現,

迅速輔之以漣漪松濤往山野四散蕩漾。 蟋蟀在石頭深處獨唱, 啄木鳥發動著“永動機”, 正在與時間較力。 山腰之上常有蒼鷹翱翔, 用刀片的翅膀攪割山嵐, 縷縷橫陳, 一如漂洗的蜀錦。

道家圣地天臺山素來并不以昆蟲聞名, 但近年游客登山卻是為了觀賞螢火蟲。 螢火蟲不但是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生態好壞的間接標示, 還是公認的“環境指標生物”, 恰在于它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 作為全球八大螢火蟲觀賞基地, 同時也是亞洲十大螢火蟲觀賞區, 螢火蟲區域已由以往稀疏的二三百平方米擴展到四五平方公里, 面積足足增加了10倍以上, 幾個集中分布帶總面積在12000平方米以上,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為古語“天臺天臺, 登天之臺”平添了喜悅與神秘。 暮晚時分, 游人們簇擁在肖家灣的景區公路上歡呼雀躍。 2017年5月的一個傍晚, 幾對青年人上演了在螢火之光下集體求婚的動人一幕, 續寫著“文君故里”的傳奇……螢火蟲前來打量人們, 閃耀的冷光盡頭恰是童年, 是往事深處最能撼動心弦的震顫。 那些精靈的故事尚未在眼前定型, 又變成了一條條逃逸的金線, 就像是從銀河沖下來的萬道亮泉……


天臺山的螢火蟲

創造的目的是將光與暗分開, 但保有光與暗的相處, 似乎更為艱難。 偉大的葡萄牙詩人佩索阿在《恍然錄》里說:“文明是關于自然的教育。 忽明忽暗的螢火蟲相互追逐。 一片寂黑之中, 四野的鄉村是一種聲音的大寂滅,

散發出似乎不錯的氣味。 它的寧靜刺傷著我, 沉沉地壓迫著我。 一種無形的停滯使我窒息。 ”在詩人看來, 螢火蟲是異端, 是打破窒息的精靈。

法布爾的《昆蟲記》指出, 古希臘人把螢火蟲稱作“郎比里斯”, 意思是“尾部掛著燈籠的人”;而它的法語俗稱——“發光的蠕蟲”, 就顯得不大雅致了。 中國古人仰觀天象、俯察地表, 鑒于它是撕開漫漫長夜的唯一光源, 中國古人賦予了螢火蟲一系列別稱:景天、夜光、夜照、耀夜、照、熠耀、挾火、救火、據火、宵燭、宵行、丹鳥、丹良……據說它們成熟之際, 僅能有兩周時間供它們閃爍飛舞。 其實螢火蟲閃爍時間不止兩周, 而且在天臺山四季均有螢火飛舞, 只是它們不喜遠游, 照亮家園就是它們的心愿。

“螢火蟲,

像燈籠, 飛到西來飛到東。 小寶回家她來送, 她是神仙的小念珠……”孩子們會隨口背誦了一段兒歌, 勾起了父輩的遐思。 鄉愁既是對童年的追憶, 又是一種偉大的民族根性。 天臺山留住了古臨邛的鄉愁, 留住了司馬相如、卓文君的鄉愁, 司馬相如“金屋無人螢火流”的名句, 就是天臺山生態最好的注腳。


“蟲王”與他的隊伍

天臺山上百萬只螢火蟲閃爍飄搖, 與一個叫高叔先的漢子密不可分。

高叔先強壯, 平素話不多。 他愛穿不怕掛不懼扎的牛仔服, 胡須蓬亂, 把嘴唇圍成了圓圈, 一笑, 露出一口好牙。 一遇到讓他冒火的事情, 他嗓門就粗大起來, 怒目圓睜, 像一頭山豹。 這, 往往是遇到有人偷捉螢火蟲。

近十年來, 很多“打飛的”來觀賞天臺山螢火蟲勝景的游客, 憧憬而來,滿意而去。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一些住在農家樂的游客見螢火蟲漫山遍野,聊發少年狂,忘情捕捉蟲子,裝在瓶里玩上一夜,可玩死了多少生命啊!高叔先一看到就拼命勸說阻止,臉紅脖子粗,很多人聽了就罷手,但有少數人不理,他們甚至要與高叔先動手……開客棧的老板都與高叔先熟識,知道螢火蟲是天臺山的景觀,他們也規勸游客。近年來新樓盤要開張,個別腦洞大開的商人“辦證飼養螢火蟲”,這分明是鬼話!高叔先去打探,發現開發商不過是暗地里收購螢火蟲,幾角錢或三四元一只,螢火蟲在樓盤開張之際“閃亮登場”,這是它們的“天鵝之舞”。螢火蟲根本無法適應都市季候,死亡率近百分之百,這叫“放飛即放死”!

一天黃昏,高家門口來了一個神秘人物:“大哥,你可不可以捉點蟲子賣給我?老板說有多少收多少……”

高叔先大怒:“錘子!趕緊給老子滾開……”


天臺山螢火蟲

高叔先管不了開發商,但天臺山的螢火蟲就容不得外人染指。遇到游客,他就要規勸幾句;核心景區的馬坪村有2個生產隊村民約300人,世代以種茶、玉米為業,以往到春種時節他們要用除草劑,高叔先等人會提前走訪村委會與農戶,逐一打招呼:“不準使用農藥喲,景區有明文規定。現在倡導飲純生態茶,一撒農藥螢火蟲就會死亡!游客不來你還賺啥子錢……”他苦口婆心、不屈不撓,村民都聽他的!“好,就按高老師說的辦。”幾年下來,天臺山景區完全做到了與農藥絕緣。

他有一個從不離身的帆布腰包,鼓鼓囊囊足有五層之多。包里有小本子、簽字筆、手機、充電器,以及幾只手電筒。他笑言:“我的‘家用電器’還有不少,電筒還有六七只大號的。電筒是照路的,不能照射怕光的螢火蟲。”

有人問他:“你經常走夜路?”

他說:“我是天天走夜路,但就是沒有撞見鬼!這叫邪不壓正。”

久走夜路,高叔先還真的沒有遇到過大驚嚇,他自己說這歸于奇跡。天臺山半腰處有一棵大樹,那里曾經有一個美女上吊,陰魂不散,隨風播散她的怨恨。一般人別說晚上,就是大白天也不敢路過,說是大樹周圍總有哭聲。高叔先巡山的小路卻必經大樹而過,他每次經過,總是要干咳幾聲,瞅瞅大樹。還好,玉女幽魂,凝眸如夜露。他沒有聽到哭泣聲……


螢火蟲

農歷七月,流螢最盛。清代嘉慶年間的四川《三臺縣志》就記載:“是月也,金風至,白露降,螢火見,寒蟬鳴,棗梨熟,禾盡登場。”“七月半”中元節也是這個時候。據民俗家解釋,鬼節前后忽明忽暗的螢火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飛舞的精魂,它們提著燈籠尋覓親人或仇家……高叔先悄然穿行于山居歲月深處,螢火萬點,他視作星星點燈。獨自行走山野,他喜歡舉起手,左手是過眼不忘的螢火,右手則是漫漫歲月的相托。

一不小心就愛上了螢火蟲

高叔先1969年出生在雅安市名山區中峰鄉,身為教師的父親與務農的母親在那里喜結良緣,伯、仲、叔、季成為了幾兄弟的名字。他沒能像中文系畢業的大哥二哥和小妹那樣讀書從文,從小“猴跳武跳”的高叔先,一度讓父親疑惑:這個娃娃是不是有多動癥?他后隨父親到平樂鎮中學讀高中,他喜歡書法、繪畫,但更吸引他的還是窗外的蔥綠世界……

1990年高中畢業后,高叔先在家侍奉癱瘓的父親,后聽說天臺山景區管理局要招收美工,他憑美術底子被錄取了。景區人手緊,高叔先也從事過民間文化的調查與征集;有一陣又被抽調去搞資源調查……高叔先是有脾氣的,覺得老是被抽來調去的,自己豈不是成了麻將里的“聽用”?


螢火蟲

2007年年初,邛崍市領導了解到臺灣聞名遐邇的螢火蟲景觀旅游,鑒于螢火蟲的繁衍對氣溫、植被、水質、空氣等生態環境有較為苛刻的要求,聯想到天臺山一直有螢火蟲出沒,決定立項調研。邛崍市與景區管理局邀請臺灣螢火蟲專家陳燦榮先生3月到天臺山考察,陳燦榮很快發現了螢火蟲蛹;4月他再次進山,看到了翩翩起舞的螢火蟲……專家論證了天臺山螢火蟲發展的可行性,聘請四川農業大學昆蟲學專家參與項目組工作,并就螢火蟲生活習性與保護措施做相應指導培訓;他們對景區內原住民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培訓,禁止噴灑農藥、亂采亂挖和使用化學品等,以此來保護生態物種多樣性;設立螢火蟲保護區,由專人巡查,投喂蚯蚓和蝸牛餌料、新建微污設施、積極植樹造林,改善螢火蟲生存環境;管理局考慮到螢火蟲對光線和噪音敏感,在景區設施維護期間,限定施工作業時間,簽訂螢火蟲保護責任書,將責任落實到人……這一攤子落地的事情,誰來著手?身為美工的高叔先,就被安排到了螢火蟲項目組。高叔先當時覺得,自己又被“聽用”了。

山里人自幼熟悉螢火蟲,螢火蟲照亮了高叔先最愉快的童年。他一直認為,沒有螢火蟲參與的成長歲月是慘淡的。現在老大不小了,再來回溯那一段最快樂的時光,轉念一想,值!

山里人對螢火蟲見慣不驚,但要說到觀察、資源調查、研究、飼養、復育等等,真是牛啃南瓜無從下口。


螢火蟲

高叔先的弱項,是學理與書本知識。他買了十幾本書慢慢啃。寫筆記頭昏腦脹,就到山野里走走,山風一吹,似乎看到了童年的自己瘋跑而過的身影……他自幼放牛割草、捉泥鰍捕黃鱔掏鳥窩,連最饑饉的年月也靠這些對付過來了,他對鳥獸草木不能不滿懷情義。他父親是遠近聞名的鄉賢,吹拉彈唱、書法詩詞有口皆碑,他患病后自學中醫,竟讓自己的腦溢血后遺癥好轉了不少。高叔先徹底明白了,田間地頭那些不起眼的草木,竟有通神之能!

高叔先還有一位深諳本草的奶奶。奶奶文化不高,卻能背誦很多祖傳秘方,耳濡目染之下,他不但知道很多牛羊兔子不能吃的毒草,還漸漸能辨識多味中草藥,甚至“活學活用”采用楓楊樹葉熬汁傾倒在小溪里捕魚。他自己得病,也是依靠這些山間地頭的草藥漸漸痊愈……不知生、焉知死。不諳本草,又怎能懂螢火蟲?!

植物學家可以詳細講述植物的分類與屬性,但高叔先顯然比專業學者更熟悉大地上的鮮活植物。面對滿眼蒼綠的世界,他可以一口氣辨識幾百種植物,習性、藥性、學名、土名,娓娓道來,讓參觀者非常驚訝。這恰恰又是高叔先的強項。

在他看來,古人講的“多識草木蟲魚”,其實完全是一體化的。但他沒能料到的是,螢火蟲的光,會把他帶往一個他從未領略的領地。


美麗的夏夜

他首先著手的是螢火蟲資源調查。傻瓜相機是不行了,自己掏錢購買了一臺單反照相機用于田野考察,接著制作器具采集標本、分析生態。

他采集到不少螢火蟲,對照書本按圖索驥;無法判斷的,就上網征求昆蟲專家的意見;專家也確認不了的,他就放一放。他到華中農業大學參觀學習,解決了他心中的很多謎團。他發出的微信、微博,幾乎都是“請教”“請問”……根據多次勘查,他繪制成“天臺山螢火蟲分布圖”。

他在天臺山尋覓到了上百只螢火蟲,先后確認近20個品種。天臺山山門的門楣左側門柱是一間圓柱形房子,成了高叔先的研究室,也是螢火蟲的“婚房”。他動手制作了幾十個四方形的架子,覆之幾層紗布,既可透氣通風,又防止逃逸;為了增加濕度,他去購買了十幾個醫用輸液點滴器;冬季太冷,他設法用電爐增溫……

一有空閑,他就埋首在這圓柱形的密室。螢火蟲產卵了,小到用放大鏡也不易看清,他用一只狼毫筆,蘸水把蟲卵一個個粘起來放入器皿。人工干預改善螢火蟲棲息地環境的辦法效果如何呢?他把第一批螢火蟲投放到肖家灣山坡上。由于事前投放一定數量的蝸牛,蝸牛已安營扎寨。離開研究室的螢火蟲有點懵懂,逐漸的,它們遁入到草葉見間……一個月后,高叔先發現,叢林坡地的螢火蟲明顯多了,閃閃爍爍,小小的蟲兒,似乎要把整個山坡提到空中……


螢火蟲

他辨認得出,喜歡停留在樹枝上的蟲子、喜歡與大百合花纏繞的蟲子、喜歡飛行的蟲子是什么種類。一只螢火蟲停在他的額頭上,那是大自然給自己的獎賞?似乎是,似乎又不能確定。但那種喜悅,讓自己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當父親的自豪。

6月正值大端黑螢的繁殖期,高叔先等會向野外投放餌料,比如蝸牛、蚯蚓等,保證幼蟲食物充足。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天臺山第一批三葉蟲螢的繁殖期從4月8日持續至19日,僅有11天;而到今年,第一只三葉蟲螢在3月23日出現,直到5月底才逐漸消失,繁殖期延長了5倍。大端黑螢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區,是天臺山螢火蟲中郊游代表性的一種。天臺山的螢火蟲分別在4月至8月間出現,入冬后有少量黃緣短角窗螢。有時候要持續到12月中旬冬至前后呢!名副其實的冬天的螢火蟲,這是很多人覺得不可理喻的事情。

領導關心進度,項目組的實施者只有高叔先。高叔先一旦動手了就不愿意、也不敢放棄。不愿意,是不想半途而廢。高叔先說過掏心窩子的話:“我不敢放棄,是已有那么多螢火蟲在天臺山活下來了,我撒手不管,它們怎么辦?那可是漫天飛舞的精靈啊!”這一期間他的工作變動過幾次,他是依然故我,這與他的本職、收入沒有多少關系了。


螢火蟲

高叔先不愿意對外人講,之所以不放棄飼養螢火蟲的“私人原因”。他前后寫了不少關于天臺山螢火蟲的散文、詩歌、科普文章,父親逐一剪貼裝訂,成為親友與街坊鄰居傳閱的“家書”。哥哥、妹妹為此奔走相告,推薦了很多朋友來天臺山觀賞……高叔先的夫人、孩子一直就參與其間,都成了“螢火蟲大使”。別人家的龍門陣是麻將、吃喝,高家的龍門陣是螢火蟲。螢火蟲,成為了一條連接家族的光帶。

就這樣,一不小心就愛上了螢火蟲,高叔先再也放不下它們……

高叔先有兩個被父親打出來的習慣:寫毛筆字、寫日記。十幾年來,兩日不寫不記就寢食不安。2006年10月9日深夜巡山歸來,他記錄道:

晚上該我值班,便駕車去觀察螢火蟲。螢火蟲多起來了,這段時間天臺山出現的成蟲螢火蟲主要是黃緣窗螢和扁螢,尤其黃緣窗螢多,林邊地坎空中到處飛,綠幽綠幽的;地上是雌成蟲不好動,躲在草叢中不易發現。在某些地方的平胸黑翅螢幼蟲簡直是一窖一窖的,在草叢中嗨是閃。以前沒有把細觀察過,只覺得是夏天才有螢火蟲,其實秋天、冬天都有。天臺山的螢火蟲要持續到12月上旬呢!今天晚上在天臺山的一家農家樂天窩山居的螢火蟲好多哦,竹林、樹林、茶地頭到處都在飛,地下頭也在爬。我在主人家的幫助下勉強照了幾張照片……


美麗的夜晚

他用一系列方言、土語復活了螢火蟲的場景。他父親后來稱贊這篇文章接地氣,高叔先有點靦腆:“這都是你逼出來的。”

天臺山的螢火蟲主要分布在肖家灣、經綸院、正天臺寺三個區域;每年4月到11月均有螢火蟲出現,其中4月到10月底螢火蟲主要集中在肖家灣和夜合崗(觀低山云海處);7月到9月期間,螢火蟲也集中在長虹瀑布、經綸院、秀水瀑布等處。為什么螢火蟲要集中于此?高叔先逐漸發現,這些坡地均有三層植被呈立體分布:貼地的有大量苔蘚、藻類植物;低矮植物有菖蒲、馬腺子、石蒜花、大板草、路邊黃、小饃饃葉、大饃饃葉、野三七、野荷香、冷冰花、蕁麻、野菊花、木通、茅草、地瓜子、白接骨、苦苣、鐵線蕨、牛筋草、絞股藍、狗尾巴草、千里光、天茄子、紫麻等等;喬木有櫸樹、喜樹、燈臺樹、臭椿、柳杉、紅豆杉、牛奶樹、榿木等等。肖家灣一帶較多的螢火蟲為大端黑螢,它們尤其喜歡馬蹄草。草葉形如馬蹄,螢火蟲麇集其上,就像十萬只馬蹄突然濺起的火星。這暗合了古人的詠嘆:“常憶兒時竹馬輕,黃梅樹下撲流螢。只在馬蹄香落后,隨風散作滿天星。”

天臺山的螢火蟲更喜歡的是漫山遍野的鳶尾花,因此藍色鳶尾花花瓣上都有麇集的光點。以前的文人誤以為鳶尾花似乎在發光,忘情謳歌這光明的花草。但螢火蟲大度,被鳶尾花借了光也不在意,它們扎沉默里停棲于花瓣,亮得像一個輝煌的夢,把鳶尾花枝葉壓低,讓那些迷途者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螢火點點

看似柔弱的螢火蟲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是素食者,但這又是誤解。螢火蟲是不折不扣的群體作業的肉食主義者,高叔先觀察到,螢火蟲的食肉本領非常高妙。

螢火蟲頭頂有一對顎,細如發絲。螢火蟲用顎在蝸牛身上輕輕敲打,而蝸牛并不把這一騷擾放在眼里。螢火蟲的敲打是向其注射一種毒液,蝸牛毫無警覺,直到失去知覺。蝸牛被浸毒后,螢火蟲再注射另一種液體,幾天以后待蝸牛肉變成流質,螢火蟲用管狀的嘴大喝特喝。除了蝸牛, 螢火蟲的食物還有田螺、蚯蚓、貝類、山螺絲等。不過螢火蟲食量很有限,一般來說,一萬只螢火蟲一周的時間也只能吃下一百只左右的蝸牛。螢火蟲的捕食之術,行為原理有點接近“溫水煮青蛙”,溫柔地接近,溫柔地擁抱,大吐形容詞,不知不覺,手到擒來。有些螢火蟲一到成蟲期,它們就不再捕食,只以露水和花蜜為生。 不知道古時那些高人,是不是就此徹悟了辟谷之道。

在4年時間里,高叔先完成和完善了《天臺山螢火蟲資源調查報告》,掌握了天臺山及周邊邛崍市、大邑縣、雅安市的螢火蟲種類、分布、出現時間、活動特點;螢火蟲的交配時間、產卵期、產卵數量、卵期、幼蟲生長期、食性、溫濕度,以及在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癥問題……他偶然得知,螢火蟲種群長期生活在一個固定區域,如果缺乏“外來者”,就會出現近親繁殖效應。他到周圍區縣去捕捉外地螢火蟲,然后放回到天臺山相應蟲類集中的區域,以此打破一脈單傳。這種生態復育法,優化、促進了天臺山螢火蟲種群和數量的增加。以前夏季只有兩三百平方米才有螢火蟲出現,如今擴大到了四五平方公里范圍。這種生態復育法,優化、促進了天臺山螢火蟲種群和數量的明顯增加。高叔先驚喜察覺,從3月下旬到12月中旬,天臺山都有螢火蟲的身影,多種螢火蟲交替出現,成蟲每年有5個活動的高峰期,而且每一個階段會有多種螢火蟲同時出現。

高叔先明白,從螢火蟲到螢火蟲文化,是兩個量級。猶如一個人從喜歡山里的新鮮空氣,直到他的身心徹底融入空山。但一個人堅持將身心浸淫其中,直到產生出一種深切的、而非強加的認同,那么這個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不自覺地伴有理想的光輝。而這種人,就是卡夫卡筆下的“饑餓藝術家”。一個人投于墻壁的身影越是渺小,就說明你在接近真實。當他伸手觸及墻體時,身影還將手的撫摸與叩問,納入到自己的氛圍中。

螢火蟲提著燈籠游晃是為了愛,而神是孤獨的。

與螢火蟲對望

從肖家灣往山里出不遠就是鳳凰巖,那里有最為集中的螢火蟲分部帶。高叔先只要有空閑就往山里跑。多則一二十公里,少則三四公里,十幾年來,他的巡山路途等于繞地球一圈。看著綠水青山,聽著山林呼嘯,他心里就踏實了。

金龍河自天臺山玉霄峰蜿蜒而下。一路上鋪成了瀑布、疊溪、長灘、深潭,水景線密集,諸多景觀依水幻化,形成了“九十里長河八百川,九千顆怪石兩千峰”的綺麗山水畫卷,屬于典型的山岳型風景區。鳳凰巖下的叢林坡地,瀑布與流水合奏山林交響,空氣濕度大,成為了水棲、陸棲、半陸半水棲螢火蟲的理想生存之地。

鮮為人知的是,螢火蟲是血吸蟲病的防疫助手,因為水生螢火蟲的幼蟲要吞噬包括釘螺在內的螺類,而釘螺正是血吸蟲的唯一宿主。

2008年5月11日晚,“呵護美麗家園留住點點螢火——我愛天臺山”的大型環保公益晚會在天臺山森林音樂廳舉行。邛崍市人民政府領導為歌手伊能靜頒發了天臺山形象大使證書。當晚沒有火樹銀花,高叔先與伊能靜一起放飛了數千只螢火蟲,螢火蟲的冷光銀針一樣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游弋,大家獲得了無須叫喊的感動。伊能靜當晚演唱的歌曲也很特別:“燃燒小小的身影,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點點螢光,宛若星空,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高叔先卻在一旁默念:正天臺距螢火蟲生息地很近,蟲兒們該回家了吧!看到蟲兒們冉冉離去,他感到一種撼感天動地的大快樂——自由飛翔的螢火蟲最美麗。

值得補敘的是,第二天伊能靜上午離開天臺山,下午就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天臺山在搖晃,亂石翻滾,樹木在顫抖,空氣里浮動著巨大的恐怖。別人在大逃亡,高叔先還是決定上山看一看……五六月份恰是螢火蟲頻繁出沒、交配的時節啊。真是老天保佑,螢火蟲的主要棲居地周邊沒有大面積垮塌。

全世界已知螢火蟲約2000種,中國已確認的螢火蟲約300種,國內研究尚處起步。高叔先可根據螢光就能判斷出種類。游人大感驚奇,往往發問:“你能說出天臺山的螢火蟲品種嗎?”

他根本不用準備,等于是在背誦自己的“家譜”:“平胸黑翅螢、暗黑脈翅螢、雙色垂須螢、黃緣螢(有兩個亞種)、紅緣螢、小端黑螢、大端黑螢、大紅胸黑翅螢(兩棲類)、小紅胸黑翅螢、紋胸黑翅螢、大黃胸黑翅螢、雪螢、短角窗螢、大陸窗螢(兩個亞種)、多點螢、雌光螢,還有幾種未知螢……”一次他陪同外地領導參觀,他突然發現一只沒有見過的螢火蟲品種。客人好奇說要開開眼,他只好把蟲子放到對方手心,哪知蟲子立即就飛走了,至今遍尋不著,真是急死人!

螢火蟲的天敵主要是蜘蛛、食椿蟓以及蛙類,一旦被它們抓到了,那是九死一生。遇到天地,螢火蟲會分泌一種氣味極大的液體,嚇敵自保,如果不奏效,螢火蟲就危險了。蜘蛛很狡黠,網住一只螢火蟲并不急于咬死,而是等候別的蟲兒們尋光前來,然后逐一捉拿。

遇到食物短缺時節,螢火蟲彼此要發生火并。大的吃小的,小的團結起來吃掉大個的。昆蟲世界其實也蠻復雜的,斗智斗力,充滿機變。

一天晚上,高叔先在山林里走著,遠遠看到前面的高坎處有個亮點——“螢火蟲!”心中暗喜的他,趕緊靠上去,俯身撥開樹葉,發現是一只扁螢雌成蟲。周圍布滿了蛛絲網,他判斷旁邊肯定有一個蜘蛛窩,來晚了這扁螢就成了蜘蛛的美餐。他小心翼翼地從蛛網上救下這一只扁螢,拍照記錄,放歸安全之地,然后心滿意足地回家。走出天臺山景區山門,已經是凌晨1點了。

螢火蟲不喜光,不借光來不沾光,它們喜歡獨自發表穿越黑夜的宣言。只有在沒有光的所在,人們才能看見螢火蟲。光是螢火蟲的語言,每只螢火蟲的光是不同的,有的發光是為了愛情,有的發光是為了警示,猶如一部跌宕的章回小說。尼采在自傳《看哪,這人》里,描述過黑夜與光的關系:“如果我是黑暗和黑夜就好了!我多么想汲取光的泉源!我還要祝福你們,你們這些閃爍的小星斗和空中的螢火蟲!——得到你們贈與的光,我感到幸福。但是我生活在自己的光之中,我要把從我身上折射出去的光焰吮吸回來……”螢火蟲就是人類丟失的另一半!高叔先眼里,沉默、發光、不爭論,還是螢火蟲更高明啊。

“蟲王”巡山的故事

“最開心的莫過于發現新的螢火蟲物種;最震撼的是一次我竟發現了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在空中明滅;最郁悶的是經常會碰到的尋螢而未果;最害怕的是尋找螢火蟲途中碰到毒蛇;最倒霉的是,尋螢過程中掉進糞坑和魚塘……”這是付新華《尋找螢火蟲》一書的開頭。對這些經歷高叔先感同身受。

有“中國螢火蟲研究第一人”之稱的付新華教授,是中國第一位螢火蟲學科博士,命名了雷氏螢、武漢螢、穹宇螢等多種螢火蟲。他多次來天臺山考察,一次高叔先陪他和夫人進山,在響水灘瀑布邊,迎接他們的是一場螢火蟲的輝煌儀仗。

螢火蟲在空中打開了一條又一條的弧線,交叉、分開,突然又聯手成為一個心形的構圖。才思敏捷的付新華沉默了,他突然高喊:“老婆,我愛你!”夫人半天才回過神來:“哎呀,我渾身都在起雞皮疙瘩!”

高叔先呵呵呵地笑。他太開心了:蟲兒們,我來了。

一個人開始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用力,那就像金箔被越攤越開。他最終獲得的不是事情的全部,而是事情在通往歸屬過程中的變異,以及事情不斷改變環境與局部的真相,并在不知不覺的改變中蛻變。這種獲得與目睹,可能每個人都不同,正因如此,人們不要去蔑視那些被視做“無用功”的行為。比如,那些希望從螢火里取暖的人。他獲得的東西,是一些人永遠不明白的。

高叔先父親希望他成為書法家,他卻成了天臺山的“蟲王”。

即便是風靜云祥的月下,在一條毫不起眼的山間小道上穿行,這不一定是輕松的方式。與你遭遇的,都可能是意料之外的。

扎根天臺山一晃就26年了,晚上巡山成為了高叔先雷打不動的習慣,不走一遭,就悶得慌。他一人經常待在深山老林通宵達旦,他喜歡空寂的山野,一聞到山野氣息,一見到螢火蟲,無論多么煩躁,人就平靜了。每天少則走三四公里,多則二三十公里,十幾年來,他跋涉的巡山之路至少繞地球一圈。高叔先喜歡貓,前后喂養過3只,其中一只尤其神奇,這是他的“大蟲”,不下雨的天氣可以陪他巡山,雙目炯炯走在前面,貓兒機靈,還可預警。高叔先說:“我經常蹲在地上觀察螢火蟲,一看就是一兩個鐘頭,貓兒就躺在我腳邊,哦那種愜意,不擺了!”

有時天氣不佳,貓兒也不想出門,一只叫“灰堆”的黃狗會悄悄跟著他巡山……似乎高叔先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當地百姓說,高老師“通靈”了。

“通靈”之人也有失手的時候。他有時騎摩托車進山,然后再步行登往崎嶇的高處。5年前的一個雨夜,路滑彎急的山道上,突然竄出一只野狗,瘋狂追逐高叔先。他一驚,連人帶車翻落溪溝里,右臂被石頭撞傷了,爬了半天才爬上公路,幸好手機還有電,趕緊向家人呼救……高叔先命大,雖沒有傷筋斷骨,可手臂長期酸痛,至今使不上勁。

天臺山上有幾棵珍稀的千年紅豆杉,每次路過時高叔先都要瞻望一番,一千年過去了,這些樹成為了時間的標尺,成為了天臺山生態的活化石。他多次遇到蛇,一不小心還會招惹到它們。一次一條怪蛇攔路,他不慌不忙,用棍子壓住腦袋順利捕捉。請教景區專家,原來是稀有的“中華斜鱗蛇”,他立即放生,拜拜,兄弟走好。尋光之路上,他還碰到過野獸,老熊痛飲樹洞蜂蜜,留下了新鮮的爪痕;有警惕的小熊貓;有低頭覓食的野豬;有無聲無息的白山雞和野山羊……他經常要俯身崖邊采集,需要繩索、棍子,人手不夠,只有叫上夫人、娃娃、弟兄一路作伴。


高叔先在進行螢火蟲個體挑選

一家人有時走得很累了,他就學曹操望梅止渴之法,為親友、孩子解析晉朝“囊螢夜讀”的可行性:窮孩子車胤讀書刻苦,連夜晚也不肯白白放過,可是又買不起點燈照明的油,他就捉來一些螢火蟲,裝在能透光的紗布袋中,用來照明讀書。有一天大風大雨,沒辦法捉到螢火蟲,車胤仰天長嘆:“老天爺,為何你不讓我達到完成學習的目的啊!”一會兒,飛來一只特大的螢火蟲停在窗子上,照著他讀書。讀完了,它就悄然飛走。在高叔先看來,很多螢火蟲的閃光點較為暗弱,且閃爍不定,無法供人閱讀。但多點螢發光點多達二三十個,關鍵是發光穩定,可以持續一二個小時,因而“囊螢夜讀”采用的應該是多點螢。

面對古人車載斗量的螢火蟲詩文,高叔先有自己的看法:古人很容易把“螢光”與“熒光”混為一談。一個夜晚我在山上見到一根腐爛的樹樁渾身發亮,還以為遭遇了螢火蟲家族,其實是植物腐爛后發出的熒光。螢火蟲幼蟲常在腐草堆中覓食小蟲,故有“腐草為螢”之誤,至多可以說是“腐草為熒”。


高叔先在田野考察

康熙年間,曾經擔任成都通判的的陳祥裔,曾經記錄了一種蜀地的螢火蟲:“螢火,大如蜣螂,足多而色黑。背有甲,物觸之則卷曲如蝟,尾后火光雙出。予初見之以為異物,詢之土人,乃知其為螢火也。”(王斌、靳雅婷校注《蜀都碎事校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8月1版,第11頁)這一體格較大的蟲子,高叔先認為所指的是扁螢,因為大如蜣螂的螢火蟲,而且有兩個發光點,這在蜀地只有這一類。但他以為陳祥裔的描述很不準確。

泰戈爾說過:“群星與螢火蟲有相似之處,都是會在黑夜里閃爍,但黑夜不會因為與螢火蟲相似就怯于展示自己的光。”高叔先固執地認為,螢火蟲不但不懼黑夜,它們本來就是群星的兄弟。

《 圣經?雅歌》描繪了新郎與新娘在街市、花園、曠野之間的相互找尋,形成找尋與追求的歡愉敘事。沈從文在《月下》中也借用這一敘事,寫自己在夜間月下“沿著山澗”去尋找自己幻想中的“好人”,向夜游的螢火詢問,最后“凡是山上有月色流注到的地方我都到了,不見你的蹤跡。”

問題就在于:你是在尋找精靈,還是在尋找情欲?

風枝驚宿鳥,露草濕流螢。高叔先喜歡駐足的地方除了鳳凰巖,還有正天臺、狗爬巖、爛槽子等處,心事如嵐,隨風明滅。他帶著他的貓兒消失在天臺山的蒼藍色夜幕里。幸福,就像貓的眼睛,以及漸漸映入它瞳孔的濃墨。他揮手指點山山水水,活像一位撒豆成兵的將軍。

他的書法,是揮寫在大地上的!

憧憬而來,滿意而去。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一些住在農家樂的游客見螢火蟲漫山遍野,聊發少年狂,忘情捕捉蟲子,裝在瓶里玩上一夜,可玩死了多少生命啊!高叔先一看到就拼命勸說阻止,臉紅脖子粗,很多人聽了就罷手,但有少數人不理,他們甚至要與高叔先動手……開客棧的老板都與高叔先熟識,知道螢火蟲是天臺山的景觀,他們也規勸游客。近年來新樓盤要開張,個別腦洞大開的商人“辦證飼養螢火蟲”,這分明是鬼話!高叔先去打探,發現開發商不過是暗地里收購螢火蟲,幾角錢或三四元一只,螢火蟲在樓盤開張之際“閃亮登場”,這是它們的“天鵝之舞”。螢火蟲根本無法適應都市季候,死亡率近百分之百,這叫“放飛即放死”!

一天黃昏,高家門口來了一個神秘人物:“大哥,你可不可以捉點蟲子賣給我?老板說有多少收多少……”

高叔先大怒:“錘子!趕緊給老子滾開……”


天臺山螢火蟲

高叔先管不了開發商,但天臺山的螢火蟲就容不得外人染指。遇到游客,他就要規勸幾句;核心景區的馬坪村有2個生產隊村民約300人,世代以種茶、玉米為業,以往到春種時節他們要用除草劑,高叔先等人會提前走訪村委會與農戶,逐一打招呼:“不準使用農藥喲,景區有明文規定。現在倡導飲純生態茶,一撒農藥螢火蟲就會死亡!游客不來你還賺啥子錢……”他苦口婆心、不屈不撓,村民都聽他的!“好,就按高老師說的辦。”幾年下來,天臺山景區完全做到了與農藥絕緣。

他有一個從不離身的帆布腰包,鼓鼓囊囊足有五層之多。包里有小本子、簽字筆、手機、充電器,以及幾只手電筒。他笑言:“我的‘家用電器’還有不少,電筒還有六七只大號的。電筒是照路的,不能照射怕光的螢火蟲。”

有人問他:“你經常走夜路?”

他說:“我是天天走夜路,但就是沒有撞見鬼!這叫邪不壓正。”

久走夜路,高叔先還真的沒有遇到過大驚嚇,他自己說這歸于奇跡。天臺山半腰處有一棵大樹,那里曾經有一個美女上吊,陰魂不散,隨風播散她的怨恨。一般人別說晚上,就是大白天也不敢路過,說是大樹周圍總有哭聲。高叔先巡山的小路卻必經大樹而過,他每次經過,總是要干咳幾聲,瞅瞅大樹。還好,玉女幽魂,凝眸如夜露。他沒有聽到哭泣聲……


螢火蟲

農歷七月,流螢最盛。清代嘉慶年間的四川《三臺縣志》就記載:“是月也,金風至,白露降,螢火見,寒蟬鳴,棗梨熟,禾盡登場。”“七月半”中元節也是這個時候。據民俗家解釋,鬼節前后忽明忽暗的螢火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飛舞的精魂,它們提著燈籠尋覓親人或仇家……高叔先悄然穿行于山居歲月深處,螢火萬點,他視作星星點燈。獨自行走山野,他喜歡舉起手,左手是過眼不忘的螢火,右手則是漫漫歲月的相托。

一不小心就愛上了螢火蟲

高叔先1969年出生在雅安市名山區中峰鄉,身為教師的父親與務農的母親在那里喜結良緣,伯、仲、叔、季成為了幾兄弟的名字。他沒能像中文系畢業的大哥二哥和小妹那樣讀書從文,從小“猴跳武跳”的高叔先,一度讓父親疑惑:這個娃娃是不是有多動癥?他后隨父親到平樂鎮中學讀高中,他喜歡書法、繪畫,但更吸引他的還是窗外的蔥綠世界……

1990年高中畢業后,高叔先在家侍奉癱瘓的父親,后聽說天臺山景區管理局要招收美工,他憑美術底子被錄取了。景區人手緊,高叔先也從事過民間文化的調查與征集;有一陣又被抽調去搞資源調查……高叔先是有脾氣的,覺得老是被抽來調去的,自己豈不是成了麻將里的“聽用”?


螢火蟲

2007年年初,邛崍市領導了解到臺灣聞名遐邇的螢火蟲景觀旅游,鑒于螢火蟲的繁衍對氣溫、植被、水質、空氣等生態環境有較為苛刻的要求,聯想到天臺山一直有螢火蟲出沒,決定立項調研。邛崍市與景區管理局邀請臺灣螢火蟲專家陳燦榮先生3月到天臺山考察,陳燦榮很快發現了螢火蟲蛹;4月他再次進山,看到了翩翩起舞的螢火蟲……專家論證了天臺山螢火蟲發展的可行性,聘請四川農業大學昆蟲學專家參與項目組工作,并就螢火蟲生活習性與保護措施做相應指導培訓;他們對景區內原住民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培訓,禁止噴灑農藥、亂采亂挖和使用化學品等,以此來保護生態物種多樣性;設立螢火蟲保護區,由專人巡查,投喂蚯蚓和蝸牛餌料、新建微污設施、積極植樹造林,改善螢火蟲生存環境;管理局考慮到螢火蟲對光線和噪音敏感,在景區設施維護期間,限定施工作業時間,簽訂螢火蟲保護責任書,將責任落實到人……這一攤子落地的事情,誰來著手?身為美工的高叔先,就被安排到了螢火蟲項目組。高叔先當時覺得,自己又被“聽用”了。

山里人自幼熟悉螢火蟲,螢火蟲照亮了高叔先最愉快的童年。他一直認為,沒有螢火蟲參與的成長歲月是慘淡的。現在老大不小了,再來回溯那一段最快樂的時光,轉念一想,值!

山里人對螢火蟲見慣不驚,但要說到觀察、資源調查、研究、飼養、復育等等,真是牛啃南瓜無從下口。


螢火蟲

高叔先的弱項,是學理與書本知識。他買了十幾本書慢慢啃。寫筆記頭昏腦脹,就到山野里走走,山風一吹,似乎看到了童年的自己瘋跑而過的身影……他自幼放牛割草、捉泥鰍捕黃鱔掏鳥窩,連最饑饉的年月也靠這些對付過來了,他對鳥獸草木不能不滿懷情義。他父親是遠近聞名的鄉賢,吹拉彈唱、書法詩詞有口皆碑,他患病后自學中醫,竟讓自己的腦溢血后遺癥好轉了不少。高叔先徹底明白了,田間地頭那些不起眼的草木,竟有通神之能!

高叔先還有一位深諳本草的奶奶。奶奶文化不高,卻能背誦很多祖傳秘方,耳濡目染之下,他不但知道很多牛羊兔子不能吃的毒草,還漸漸能辨識多味中草藥,甚至“活學活用”采用楓楊樹葉熬汁傾倒在小溪里捕魚。他自己得病,也是依靠這些山間地頭的草藥漸漸痊愈……不知生、焉知死。不諳本草,又怎能懂螢火蟲?!

植物學家可以詳細講述植物的分類與屬性,但高叔先顯然比專業學者更熟悉大地上的鮮活植物。面對滿眼蒼綠的世界,他可以一口氣辨識幾百種植物,習性、藥性、學名、土名,娓娓道來,讓參觀者非常驚訝。這恰恰又是高叔先的強項。

在他看來,古人講的“多識草木蟲魚”,其實完全是一體化的。但他沒能料到的是,螢火蟲的光,會把他帶往一個他從未領略的領地。


美麗的夏夜

他首先著手的是螢火蟲資源調查。傻瓜相機是不行了,自己掏錢購買了一臺單反照相機用于田野考察,接著制作器具采集標本、分析生態。

他采集到不少螢火蟲,對照書本按圖索驥;無法判斷的,就上網征求昆蟲專家的意見;專家也確認不了的,他就放一放。他到華中農業大學參觀學習,解決了他心中的很多謎團。他發出的微信、微博,幾乎都是“請教”“請問”……根據多次勘查,他繪制成“天臺山螢火蟲分布圖”。

他在天臺山尋覓到了上百只螢火蟲,先后確認近20個品種。天臺山山門的門楣左側門柱是一間圓柱形房子,成了高叔先的研究室,也是螢火蟲的“婚房”。他動手制作了幾十個四方形的架子,覆之幾層紗布,既可透氣通風,又防止逃逸;為了增加濕度,他去購買了十幾個醫用輸液點滴器;冬季太冷,他設法用電爐增溫……

一有空閑,他就埋首在這圓柱形的密室。螢火蟲產卵了,小到用放大鏡也不易看清,他用一只狼毫筆,蘸水把蟲卵一個個粘起來放入器皿。人工干預改善螢火蟲棲息地環境的辦法效果如何呢?他把第一批螢火蟲投放到肖家灣山坡上。由于事前投放一定數量的蝸牛,蝸牛已安營扎寨。離開研究室的螢火蟲有點懵懂,逐漸的,它們遁入到草葉見間……一個月后,高叔先發現,叢林坡地的螢火蟲明顯多了,閃閃爍爍,小小的蟲兒,似乎要把整個山坡提到空中……


螢火蟲

他辨認得出,喜歡停留在樹枝上的蟲子、喜歡與大百合花纏繞的蟲子、喜歡飛行的蟲子是什么種類。一只螢火蟲停在他的額頭上,那是大自然給自己的獎賞?似乎是,似乎又不能確定。但那種喜悅,讓自己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當父親的自豪。

6月正值大端黑螢的繁殖期,高叔先等會向野外投放餌料,比如蝸牛、蚯蚓等,保證幼蟲食物充足。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天臺山第一批三葉蟲螢的繁殖期從4月8日持續至19日,僅有11天;而到今年,第一只三葉蟲螢在3月23日出現,直到5月底才逐漸消失,繁殖期延長了5倍。大端黑螢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區,是天臺山螢火蟲中郊游代表性的一種。天臺山的螢火蟲分別在4月至8月間出現,入冬后有少量黃緣短角窗螢。有時候要持續到12月中旬冬至前后呢!名副其實的冬天的螢火蟲,這是很多人覺得不可理喻的事情。

領導關心進度,項目組的實施者只有高叔先。高叔先一旦動手了就不愿意、也不敢放棄。不愿意,是不想半途而廢。高叔先說過掏心窩子的話:“我不敢放棄,是已有那么多螢火蟲在天臺山活下來了,我撒手不管,它們怎么辦?那可是漫天飛舞的精靈啊!”這一期間他的工作變動過幾次,他是依然故我,這與他的本職、收入沒有多少關系了。


螢火蟲

高叔先不愿意對外人講,之所以不放棄飼養螢火蟲的“私人原因”。他前后寫了不少關于天臺山螢火蟲的散文、詩歌、科普文章,父親逐一剪貼裝訂,成為親友與街坊鄰居傳閱的“家書”。哥哥、妹妹為此奔走相告,推薦了很多朋友來天臺山觀賞……高叔先的夫人、孩子一直就參與其間,都成了“螢火蟲大使”。別人家的龍門陣是麻將、吃喝,高家的龍門陣是螢火蟲。螢火蟲,成為了一條連接家族的光帶。

就這樣,一不小心就愛上了螢火蟲,高叔先再也放不下它們……

高叔先有兩個被父親打出來的習慣:寫毛筆字、寫日記。十幾年來,兩日不寫不記就寢食不安。2006年10月9日深夜巡山歸來,他記錄道:

晚上該我值班,便駕車去觀察螢火蟲。螢火蟲多起來了,這段時間天臺山出現的成蟲螢火蟲主要是黃緣窗螢和扁螢,尤其黃緣窗螢多,林邊地坎空中到處飛,綠幽綠幽的;地上是雌成蟲不好動,躲在草叢中不易發現。在某些地方的平胸黑翅螢幼蟲簡直是一窖一窖的,在草叢中嗨是閃。以前沒有把細觀察過,只覺得是夏天才有螢火蟲,其實秋天、冬天都有。天臺山的螢火蟲要持續到12月上旬呢!今天晚上在天臺山的一家農家樂天窩山居的螢火蟲好多哦,竹林、樹林、茶地頭到處都在飛,地下頭也在爬。我在主人家的幫助下勉強照了幾張照片……


美麗的夜晚

他用一系列方言、土語復活了螢火蟲的場景。他父親后來稱贊這篇文章接地氣,高叔先有點靦腆:“這都是你逼出來的。”

天臺山的螢火蟲主要分布在肖家灣、經綸院、正天臺寺三個區域;每年4月到11月均有螢火蟲出現,其中4月到10月底螢火蟲主要集中在肖家灣和夜合崗(觀低山云海處);7月到9月期間,螢火蟲也集中在長虹瀑布、經綸院、秀水瀑布等處。為什么螢火蟲要集中于此?高叔先逐漸發現,這些坡地均有三層植被呈立體分布:貼地的有大量苔蘚、藻類植物;低矮植物有菖蒲、馬腺子、石蒜花、大板草、路邊黃、小饃饃葉、大饃饃葉、野三七、野荷香、冷冰花、蕁麻、野菊花、木通、茅草、地瓜子、白接骨、苦苣、鐵線蕨、牛筋草、絞股藍、狗尾巴草、千里光、天茄子、紫麻等等;喬木有櫸樹、喜樹、燈臺樹、臭椿、柳杉、紅豆杉、牛奶樹、榿木等等。肖家灣一帶較多的螢火蟲為大端黑螢,它們尤其喜歡馬蹄草。草葉形如馬蹄,螢火蟲麇集其上,就像十萬只馬蹄突然濺起的火星。這暗合了古人的詠嘆:“常憶兒時竹馬輕,黃梅樹下撲流螢。只在馬蹄香落后,隨風散作滿天星。”

天臺山的螢火蟲更喜歡的是漫山遍野的鳶尾花,因此藍色鳶尾花花瓣上都有麇集的光點。以前的文人誤以為鳶尾花似乎在發光,忘情謳歌這光明的花草。但螢火蟲大度,被鳶尾花借了光也不在意,它們扎沉默里停棲于花瓣,亮得像一個輝煌的夢,把鳶尾花枝葉壓低,讓那些迷途者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螢火點點

看似柔弱的螢火蟲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是素食者,但這又是誤解。螢火蟲是不折不扣的群體作業的肉食主義者,高叔先觀察到,螢火蟲的食肉本領非常高妙。

螢火蟲頭頂有一對顎,細如發絲。螢火蟲用顎在蝸牛身上輕輕敲打,而蝸牛并不把這一騷擾放在眼里。螢火蟲的敲打是向其注射一種毒液,蝸牛毫無警覺,直到失去知覺。蝸牛被浸毒后,螢火蟲再注射另一種液體,幾天以后待蝸牛肉變成流質,螢火蟲用管狀的嘴大喝特喝。除了蝸牛, 螢火蟲的食物還有田螺、蚯蚓、貝類、山螺絲等。不過螢火蟲食量很有限,一般來說,一萬只螢火蟲一周的時間也只能吃下一百只左右的蝸牛。螢火蟲的捕食之術,行為原理有點接近“溫水煮青蛙”,溫柔地接近,溫柔地擁抱,大吐形容詞,不知不覺,手到擒來。有些螢火蟲一到成蟲期,它們就不再捕食,只以露水和花蜜為生。 不知道古時那些高人,是不是就此徹悟了辟谷之道。

在4年時間里,高叔先完成和完善了《天臺山螢火蟲資源調查報告》,掌握了天臺山及周邊邛崍市、大邑縣、雅安市的螢火蟲種類、分布、出現時間、活動特點;螢火蟲的交配時間、產卵期、產卵數量、卵期、幼蟲生長期、食性、溫濕度,以及在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癥問題……他偶然得知,螢火蟲種群長期生活在一個固定區域,如果缺乏“外來者”,就會出現近親繁殖效應。他到周圍區縣去捕捉外地螢火蟲,然后放回到天臺山相應蟲類集中的區域,以此打破一脈單傳。這種生態復育法,優化、促進了天臺山螢火蟲種群和數量的增加。以前夏季只有兩三百平方米才有螢火蟲出現,如今擴大到了四五平方公里范圍。這種生態復育法,優化、促進了天臺山螢火蟲種群和數量的明顯增加。高叔先驚喜察覺,從3月下旬到12月中旬,天臺山都有螢火蟲的身影,多種螢火蟲交替出現,成蟲每年有5個活動的高峰期,而且每一個階段會有多種螢火蟲同時出現。

高叔先明白,從螢火蟲到螢火蟲文化,是兩個量級。猶如一個人從喜歡山里的新鮮空氣,直到他的身心徹底融入空山。但一個人堅持將身心浸淫其中,直到產生出一種深切的、而非強加的認同,那么這個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不自覺地伴有理想的光輝。而這種人,就是卡夫卡筆下的“饑餓藝術家”。一個人投于墻壁的身影越是渺小,就說明你在接近真實。當他伸手觸及墻體時,身影還將手的撫摸與叩問,納入到自己的氛圍中。

螢火蟲提著燈籠游晃是為了愛,而神是孤獨的。

與螢火蟲對望

從肖家灣往山里出不遠就是鳳凰巖,那里有最為集中的螢火蟲分部帶。高叔先只要有空閑就往山里跑。多則一二十公里,少則三四公里,十幾年來,他的巡山路途等于繞地球一圈。看著綠水青山,聽著山林呼嘯,他心里就踏實了。

金龍河自天臺山玉霄峰蜿蜒而下。一路上鋪成了瀑布、疊溪、長灘、深潭,水景線密集,諸多景觀依水幻化,形成了“九十里長河八百川,九千顆怪石兩千峰”的綺麗山水畫卷,屬于典型的山岳型風景區。鳳凰巖下的叢林坡地,瀑布與流水合奏山林交響,空氣濕度大,成為了水棲、陸棲、半陸半水棲螢火蟲的理想生存之地。

鮮為人知的是,螢火蟲是血吸蟲病的防疫助手,因為水生螢火蟲的幼蟲要吞噬包括釘螺在內的螺類,而釘螺正是血吸蟲的唯一宿主。

2008年5月11日晚,“呵護美麗家園留住點點螢火——我愛天臺山”的大型環保公益晚會在天臺山森林音樂廳舉行。邛崍市人民政府領導為歌手伊能靜頒發了天臺山形象大使證書。當晚沒有火樹銀花,高叔先與伊能靜一起放飛了數千只螢火蟲,螢火蟲的冷光銀針一樣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游弋,大家獲得了無須叫喊的感動。伊能靜當晚演唱的歌曲也很特別:“燃燒小小的身影,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點點螢光,宛若星空,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高叔先卻在一旁默念:正天臺距螢火蟲生息地很近,蟲兒們該回家了吧!看到蟲兒們冉冉離去,他感到一種撼感天動地的大快樂——自由飛翔的螢火蟲最美麗。

值得補敘的是,第二天伊能靜上午離開天臺山,下午就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天臺山在搖晃,亂石翻滾,樹木在顫抖,空氣里浮動著巨大的恐怖。別人在大逃亡,高叔先還是決定上山看一看……五六月份恰是螢火蟲頻繁出沒、交配的時節啊。真是老天保佑,螢火蟲的主要棲居地周邊沒有大面積垮塌。

全世界已知螢火蟲約2000種,中國已確認的螢火蟲約300種,國內研究尚處起步。高叔先可根據螢光就能判斷出種類。游人大感驚奇,往往發問:“你能說出天臺山的螢火蟲品種嗎?”

他根本不用準備,等于是在背誦自己的“家譜”:“平胸黑翅螢、暗黑脈翅螢、雙色垂須螢、黃緣螢(有兩個亞種)、紅緣螢、小端黑螢、大端黑螢、大紅胸黑翅螢(兩棲類)、小紅胸黑翅螢、紋胸黑翅螢、大黃胸黑翅螢、雪螢、短角窗螢、大陸窗螢(兩個亞種)、多點螢、雌光螢,還有幾種未知螢……”一次他陪同外地領導參觀,他突然發現一只沒有見過的螢火蟲品種。客人好奇說要開開眼,他只好把蟲子放到對方手心,哪知蟲子立即就飛走了,至今遍尋不著,真是急死人!

螢火蟲的天敵主要是蜘蛛、食椿蟓以及蛙類,一旦被它們抓到了,那是九死一生。遇到天地,螢火蟲會分泌一種氣味極大的液體,嚇敵自保,如果不奏效,螢火蟲就危險了。蜘蛛很狡黠,網住一只螢火蟲并不急于咬死,而是等候別的蟲兒們尋光前來,然后逐一捉拿。

遇到食物短缺時節,螢火蟲彼此要發生火并。大的吃小的,小的團結起來吃掉大個的。昆蟲世界其實也蠻復雜的,斗智斗力,充滿機變。

一天晚上,高叔先在山林里走著,遠遠看到前面的高坎處有個亮點——“螢火蟲!”心中暗喜的他,趕緊靠上去,俯身撥開樹葉,發現是一只扁螢雌成蟲。周圍布滿了蛛絲網,他判斷旁邊肯定有一個蜘蛛窩,來晚了這扁螢就成了蜘蛛的美餐。他小心翼翼地從蛛網上救下這一只扁螢,拍照記錄,放歸安全之地,然后心滿意足地回家。走出天臺山景區山門,已經是凌晨1點了。

螢火蟲不喜光,不借光來不沾光,它們喜歡獨自發表穿越黑夜的宣言。只有在沒有光的所在,人們才能看見螢火蟲。光是螢火蟲的語言,每只螢火蟲的光是不同的,有的發光是為了愛情,有的發光是為了警示,猶如一部跌宕的章回小說。尼采在自傳《看哪,這人》里,描述過黑夜與光的關系:“如果我是黑暗和黑夜就好了!我多么想汲取光的泉源!我還要祝福你們,你們這些閃爍的小星斗和空中的螢火蟲!——得到你們贈與的光,我感到幸福。但是我生活在自己的光之中,我要把從我身上折射出去的光焰吮吸回來……”螢火蟲就是人類丟失的另一半!高叔先眼里,沉默、發光、不爭論,還是螢火蟲更高明啊。

“蟲王”巡山的故事

“最開心的莫過于發現新的螢火蟲物種;最震撼的是一次我竟發現了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在空中明滅;最郁悶的是經常會碰到的尋螢而未果;最害怕的是尋找螢火蟲途中碰到毒蛇;最倒霉的是,尋螢過程中掉進糞坑和魚塘……”這是付新華《尋找螢火蟲》一書的開頭。對這些經歷高叔先感同身受。

有“中國螢火蟲研究第一人”之稱的付新華教授,是中國第一位螢火蟲學科博士,命名了雷氏螢、武漢螢、穹宇螢等多種螢火蟲。他多次來天臺山考察,一次高叔先陪他和夫人進山,在響水灘瀑布邊,迎接他們的是一場螢火蟲的輝煌儀仗。

螢火蟲在空中打開了一條又一條的弧線,交叉、分開,突然又聯手成為一個心形的構圖。才思敏捷的付新華沉默了,他突然高喊:“老婆,我愛你!”夫人半天才回過神來:“哎呀,我渾身都在起雞皮疙瘩!”

高叔先呵呵呵地笑。他太開心了:蟲兒們,我來了。

一個人開始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用力,那就像金箔被越攤越開。他最終獲得的不是事情的全部,而是事情在通往歸屬過程中的變異,以及事情不斷改變環境與局部的真相,并在不知不覺的改變中蛻變。這種獲得與目睹,可能每個人都不同,正因如此,人們不要去蔑視那些被視做“無用功”的行為。比如,那些希望從螢火里取暖的人。他獲得的東西,是一些人永遠不明白的。

高叔先父親希望他成為書法家,他卻成了天臺山的“蟲王”。

即便是風靜云祥的月下,在一條毫不起眼的山間小道上穿行,這不一定是輕松的方式。與你遭遇的,都可能是意料之外的。

扎根天臺山一晃就26年了,晚上巡山成為了高叔先雷打不動的習慣,不走一遭,就悶得慌。他一人經常待在深山老林通宵達旦,他喜歡空寂的山野,一聞到山野氣息,一見到螢火蟲,無論多么煩躁,人就平靜了。每天少則走三四公里,多則二三十公里,十幾年來,他跋涉的巡山之路至少繞地球一圈。高叔先喜歡貓,前后喂養過3只,其中一只尤其神奇,這是他的“大蟲”,不下雨的天氣可以陪他巡山,雙目炯炯走在前面,貓兒機靈,還可預警。高叔先說:“我經常蹲在地上觀察螢火蟲,一看就是一兩個鐘頭,貓兒就躺在我腳邊,哦那種愜意,不擺了!”

有時天氣不佳,貓兒也不想出門,一只叫“灰堆”的黃狗會悄悄跟著他巡山……似乎高叔先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當地百姓說,高老師“通靈”了。

“通靈”之人也有失手的時候。他有時騎摩托車進山,然后再步行登往崎嶇的高處。5年前的一個雨夜,路滑彎急的山道上,突然竄出一只野狗,瘋狂追逐高叔先。他一驚,連人帶車翻落溪溝里,右臂被石頭撞傷了,爬了半天才爬上公路,幸好手機還有電,趕緊向家人呼救……高叔先命大,雖沒有傷筋斷骨,可手臂長期酸痛,至今使不上勁。

天臺山上有幾棵珍稀的千年紅豆杉,每次路過時高叔先都要瞻望一番,一千年過去了,這些樹成為了時間的標尺,成為了天臺山生態的活化石。他多次遇到蛇,一不小心還會招惹到它們。一次一條怪蛇攔路,他不慌不忙,用棍子壓住腦袋順利捕捉。請教景區專家,原來是稀有的“中華斜鱗蛇”,他立即放生,拜拜,兄弟走好。尋光之路上,他還碰到過野獸,老熊痛飲樹洞蜂蜜,留下了新鮮的爪痕;有警惕的小熊貓;有低頭覓食的野豬;有無聲無息的白山雞和野山羊……他經常要俯身崖邊采集,需要繩索、棍子,人手不夠,只有叫上夫人、娃娃、弟兄一路作伴。


高叔先在進行螢火蟲個體挑選

一家人有時走得很累了,他就學曹操望梅止渴之法,為親友、孩子解析晉朝“囊螢夜讀”的可行性:窮孩子車胤讀書刻苦,連夜晚也不肯白白放過,可是又買不起點燈照明的油,他就捉來一些螢火蟲,裝在能透光的紗布袋中,用來照明讀書。有一天大風大雨,沒辦法捉到螢火蟲,車胤仰天長嘆:“老天爺,為何你不讓我達到完成學習的目的啊!”一會兒,飛來一只特大的螢火蟲停在窗子上,照著他讀書。讀完了,它就悄然飛走。在高叔先看來,很多螢火蟲的閃光點較為暗弱,且閃爍不定,無法供人閱讀。但多點螢發光點多達二三十個,關鍵是發光穩定,可以持續一二個小時,因而“囊螢夜讀”采用的應該是多點螢。

面對古人車載斗量的螢火蟲詩文,高叔先有自己的看法:古人很容易把“螢光”與“熒光”混為一談。一個夜晚我在山上見到一根腐爛的樹樁渾身發亮,還以為遭遇了螢火蟲家族,其實是植物腐爛后發出的熒光。螢火蟲幼蟲常在腐草堆中覓食小蟲,故有“腐草為螢”之誤,至多可以說是“腐草為熒”。


高叔先在田野考察

康熙年間,曾經擔任成都通判的的陳祥裔,曾經記錄了一種蜀地的螢火蟲:“螢火,大如蜣螂,足多而色黑。背有甲,物觸之則卷曲如蝟,尾后火光雙出。予初見之以為異物,詢之土人,乃知其為螢火也。”(王斌、靳雅婷校注《蜀都碎事校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8月1版,第11頁)這一體格較大的蟲子,高叔先認為所指的是扁螢,因為大如蜣螂的螢火蟲,而且有兩個發光點,這在蜀地只有這一類。但他以為陳祥裔的描述很不準確。

泰戈爾說過:“群星與螢火蟲有相似之處,都是會在黑夜里閃爍,但黑夜不會因為與螢火蟲相似就怯于展示自己的光。”高叔先固執地認為,螢火蟲不但不懼黑夜,它們本來就是群星的兄弟。

《 圣經?雅歌》描繪了新郎與新娘在街市、花園、曠野之間的相互找尋,形成找尋與追求的歡愉敘事。沈從文在《月下》中也借用這一敘事,寫自己在夜間月下“沿著山澗”去尋找自己幻想中的“好人”,向夜游的螢火詢問,最后“凡是山上有月色流注到的地方我都到了,不見你的蹤跡。”

問題就在于:你是在尋找精靈,還是在尋找情欲?

風枝驚宿鳥,露草濕流螢。高叔先喜歡駐足的地方除了鳳凰巖,還有正天臺、狗爬巖、爛槽子等處,心事如嵐,隨風明滅。他帶著他的貓兒消失在天臺山的蒼藍色夜幕里。幸福,就像貓的眼睛,以及漸漸映入它瞳孔的濃墨。他揮手指點山山水水,活像一位撒豆成兵的將軍。

他的書法,是揮寫在大地上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