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巴西长征走了5万多里,同样艰苦卓绝,结果令人唏嘘

作者:飛盞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 抄襲洗稿必究

巴西高原, 雨水充足, 河道眾多, 伊瓜蘇河蜿蜒曲折, 穿行其中。

圖:伊瓜蘇河美景

河水翻越峽谷、掠過森林, 流經一千多公里杳無人煙的熱帶地區, 在河口處形成了景色壯麗的伊瓜蘇大瀑布, 如今也是游人如織。

而在1924年, 伊瓜蘇河口迎來一群不同尋常的行者——大尉普列斯特斯和他領導的圣安熱盧市衛戍部隊。 這支“普列斯特斯”縱隊將像這條氣勢如虹的河流一樣, 穿越山脈、森林和沼澤, 在兩年多的時間里, 走遍巴西的每個角落。

圖:巴西傳奇領袖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

1924年, 貝納德斯當權巴西, 獨裁專橫。 10月, 駐守在圣安熱盧市的衛戍部隊在普列斯特斯的領導下發動起義, 并在伊瓜蘇河口與圣保羅市的起義軍會師。

起義雖然成功了, 但普列斯特斯縱隊所面對的, 是貝納德斯政府裝備了坦克、大炮的龐大軍隊, 他們隨時都有被剿滅的危險。 為了生存, 普列斯特斯制訂了一個由伊瓜蘇河口出發, 從南至北走遍整個巴西的計劃, 設想在運動中展開戰斗, 發動更多人參加。

這是一個偉大的構想, 更是一次空前艱苦的長征。 為了繞開敵占區, 他們選擇行進在山林、沼澤和峽谷中。 而這些進行著偉大抗爭的戰士, 缺乏基本的生活用品, 衣服破爛, 食物、藥品匱乏, 甚至所有戰士都沒有鞋子。

圖:巴西高原熱帶雨林密布, 行軍十分艱難

但他們卻常常以少勝多, 靈活機動、善用奇兵, 將運動戰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他們每到一地, 就襲擊搗毀敵人機構, 燒掉農民和地主的債約、捐稅名冊。 由于帶來了自由和正義, 巴西人民把縱隊人員稱為“希望騎士”, 還向他們無償提供糧食和藥品, 編排歌曲和故事來贊揚縱隊戰士。

兩年多的時間里, 普列斯特斯縱隊兩次穿越巴西全境, 行程5萬多里, 同人數超過他們20倍的敵軍進行了上千次戰斗。 他們用艱苦卓絕的長征喚醒了巴西人民的斗志, 沉重打擊了貝納德斯當局。

圖:幅員遼闊的巴西

沿著這條滿是沼澤、雨林的道路, 普列斯特縱隊走進了巴西人民的心里, 卻沒能走向長征的勝利。

普列斯特斯后來寄希望于一些大城市的武裝起義, 但都被鎮壓下去了。 1927年2月, 縱隊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同政府軍遭遇, 傷亡慘重, 被迫撤到了玻利維亞境內。

至此, 普列斯特斯縱隊的長征宣告失敗, 他們走遍了巴西的山山水水, 卻沒有像伊瓜蘇河那樣迎來最壯美的景色, 最終還是走向黯淡。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偉大征途, 卻并非最后一次。

6年后, 遙遠的中國也上演了一場極為相似的長途遠征。 1933年9月, 老蔣介發動了對第五次“圍剿”。

前四次圍剿中, 紅軍靈活機動的戰術運用, 不僅讓蔣軍吃了敗仗, 還繳獲了大批武器、物資。 但這一次, 老蔣下了更大的決心, 不僅糾集了百萬軍隊, 更在德國將領馮·塞克特碉堡戰術的指導下,

建據點、修碉堡, 一步步向前推進, 一點點蠶食蘇區。

圖:蔣軍在根據地邊沿修筑碉堡

面對銅墻鐵壁般的包圍, 幾番正面較量后, 實力相差懸殊的紅軍接連失利、人員驟減, 不得不開始撤退。

圖:長征中的紅軍將士

自此, 紅軍開始了一次漫長的戰略撤退, 等待他們的, 是所有普列斯特斯縱隊曾遇到的一切困難:無盡的沼澤、經年的雪山、湍急的河流、無休止的行軍, 以及最為致命的難題——縈繞在心頭的迷霧。

路在何方, 前途又在哪里?

這支隊伍走到了命運的岔路口, 正確的路只有一條, 卻有無數條道路、無數種可能, 把隊伍引向長征失敗的覆轍。

1935年1月, 一場反思失誤的會議在遵義召開。 從這里開始, 這支隊伍逐漸撥開了縈繞在心頭的迷霧,

開始獨立自主探索道路, 從倉皇的戰略撤退, 變成了主動的長途挺近, 從瑞金時期邁步走向延安時期, 走向抗戰一線, 走向勝利。

相比起來, 巴西人雖然進行了同樣艱苦卓絕的斗爭, 甚至走得更遠, 但由于缺乏理論的指導, 沒有一個堅強的組織, 最終走向了失敗, 令人無比嘆息。

不同國家, 不同時代, 不同群體, 可能都有自己的“長征路”。 中國和巴西, 兩次長征的不同結果似乎也在告訴我們, 走好新的長征路, 并不只是喊口號般那么簡單, 同樣需要我們拿出勁頭, 跨越萬水千山, 擁抱大海星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