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两娃大战,不做判官做糊涂官

兩娃大戰,不做判官做糊塗官

家有兩個孩子,父母最幸福的事莫過於看著兩個毛茸茸的小腦袋湊在起愉快地玩耍。 然而,美好的思緒還沒飄出去多遠,就會傳來兄弟倆廝殺的聲響。 接著,弟弟小福哭哭啼啼地跑來告狀,哥哥豆豆氣急敗壞地爭辯……

次,豆豆新買了一套樂高玩具,自己玩得如癡如醉。 一旁的小福看著眼熱,非要和哥哥一起玩。 因為總是幫倒忙,小福遭到了豆豆無情的驅逐。 小福先是無聊地轉了一圈,突然一腳把豆豆辛辛苦苦搭了半天的積木踢倒了。 豆豆急得大叫起來,小福趕緊發揮“影帝”的潛質,隨即大哭起來。

兄弟倆很快跑到我面前,豆豆指著“犯罪現場”向我控訴:“媽媽,小福踢壞了我搭的積木!”小福毫不相讓:“誰讓你不給我玩!”,“你又不會玩,就會搗亂!”“那你可以教我啊!”兄弟倆說著說著,就動起手來。

既然兩個人都有錯,那就各打五十大板!我對豆豆說:“你是哥哥要帶著弟弟玩,讓著弟弟!像你這樣總是趕弟弟走,他當然會生氣了!”然後,我又轉身對小福說:“如果你要玩哥哥的玩具,必須經過他的同意。 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怎麼總是記不住呢!

我明明不偏不倚,可是兄弟倆都覺得很不公平。 豆豆生氣地說:“這不公平!為什麼總要我讓著弟弟?”小福也很委屈:“不公平!為什麼哥哥可以玩,我就不能玩?”然後,8歲半的豆豆在已經被踢倒的積木上再加一腳,氣呼呼地走進了自己的房間;5歲的小福繼續在我身邊哼哼唧唧,幻想得到更多的補償。

唉,我這個“法官”很不給力啊!

這次風波讓我意識到,“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非但沒有説明孩子們解決問題,反而加深了他們的矛盾。 或許,我應該更溫柔一點兒?

沒過多久,兄弟倆又鬧翻了。 起因是我從豆豆的舊玩具堆裡找到一個小軍鼓給小福玩。 小福喜歡得不得了,整個上午都拿著小鼓在那兒敲敲打打。 可能這個場景喚起了豆豆兒時美好的記憶,趁小福不注意,豆豆把小軍鼓拿到自己的房間裡,忘乎所以地玩了起來。 小福看到心愛的玩具被搶走,哥哥又死活不開門,在門口急得嗷嗷直叫:“那是我的小鼓!還我的小鼓!

我深深地歎一口氣:“唉,這‘熊孩子’,都快9歲了,怎麼還那麼不懂事呢!”然後又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要冷靜、冷靜。 我走到豆豆的門前,盡我所能溫柔地說:“豆豆,把鼓拿岀來跟弟弟一起玩,好不好?”“這鼓是我的!”豆豆毫不猶豫地回答。 “你以前不是不愛玩了嗎?”“可是我現在又喜歡玩了!”我不知道說什麼好,而旁邊的小福聽完我們]的對話,已經哭倒在地上了。

這倆“熊孩子”!為什麼一個那麼冷血,一個又那麼愛哭?我走進臥室,躺在床上,心情無比沮喪。 這時,老爸給我發來微信,是他新寫的一幅字:“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我靈光一現:做媽媽是不是也要如此呢?

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做事力求清楚明白的媽媽,對待兩個孩子的矛盾尤其如此,先問清楚原因,再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難道我這樣做錯了嗎?我是不是也應該學著做一個“糊塗媽媽”?

我回到小福身邊,說:“小福,你現在一定覺得很生氣,也很失望,因為你很喜歡那個小軍鼓,可是它被哥哥拿走了。 ”小福使勁地點頭。 我又拉著小福走到豆豆門前,說:“豆豆,你覺得這個鼓本來就是屬於你的,所以你有權利自己做主。 ”豆豆在屋裡大聲地回答:就是!”

我接著說:“媽媽碰到這個問題,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你們可以幫我想個辦法嗎?怎麼做才能讓你們兩個都能開心地玩這個鼓?”屋子裡一片安靜,過了一會兒,豆豆打開房門,對小福說:“小福,你到我房間來玩吧!”小福猶豫了一下,走了進去。

豆豆的解決方法是:小福可以玩我的鼓,但必須到我的房間裡來玩因為鼓是我的,必須放在我的房間裡。

而小、福覺得,在哪兒玩不是玩呢?只要讓我玩就行了!於是,問題就這樣輕輕鬆松地解決了!我站在門口,看著兄弟倆一起愉快地打鼓,說說笑笑,覺得這是世上最美好的畫面,當媽媽是這個世上最值得的事情。

我知道,這種和平只是短暫的,兩個“能孩子”之間肯定還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但我心裡不慌了。 因為我知道,當兩個孩子“大戰”時我當“法官”只會讓“戰爭”愈演愈烈;而做一個糊塗媽媽,反而一身輕鬆,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正面管教工具:同等對待

如果父母不能容忍孩子之間的爭執,並決定參與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等對待,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試圖決定到底是誰的過錯。 要知道,家長的判斷很可能不對,因為他們沒有也無法看到事情的全部。家長所認為的正確,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卻未必是公平的。

因此,家長不能高高在上地以“法官”和“審判長”的身份去處理問題。在本文的案例中,雖然我知道大部分情況下弟弟有些過於“霸道”,哥哥只是維護他的正當權利,他不一定要讓著弟弟。但是我不敢保證這一次還是如此,所以我不做任何判斷,而是把他們放在同等位置上,並通過啟發式的提問,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糾紛。

不管你的家裡有一個孩子,還是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當父母能夠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想一想:如果我是孩子什麼樣的解決方式是我喜歡的?什麼樣的解決方式會讓我覺得受到傷害?這樣,父母就會做到冷靜、平和、公正,從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

要知道,家長的判斷很可能不對,因為他們沒有也無法看到事情的全部。家長所認為的正確,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卻未必是公平的。

因此,家長不能高高在上地以“法官”和“審判長”的身份去處理問題。在本文的案例中,雖然我知道大部分情況下弟弟有些過於“霸道”,哥哥只是維護他的正當權利,他不一定要讓著弟弟。但是我不敢保證這一次還是如此,所以我不做任何判斷,而是把他們放在同等位置上,並通過啟發式的提問,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糾紛。

不管你的家裡有一個孩子,還是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當父母能夠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想一想:如果我是孩子什麼樣的解決方式是我喜歡的?什麼樣的解決方式會讓我覺得受到傷害?這樣,父母就會做到冷靜、平和、公正,從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