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探索游戏:陪孩子玩,不如让孩子自己玩

探索遊戲:陪孩子玩,不如讓孩子自己玩

我和先生曾經以“遊戲達人”自居,因為我們]幾乎腦子一轉,就能想出一個新遊戲。 只要告訴豆豆和小福遊戲的規則,引導他們怎麼做,全家人就可以快樂地玩一個晚上。

這種良好的感覺一直持續到今年春節前夕。 當時,我們]正在玩“武士決鬥”的遊戲。 我帶著豆豆,先生帶著小福,分成兩組扮演星球大戰的絕地武士和黑武士,互相打鬥、偷襲、追趕。 剛開始玩的時候,孩子們還很興奮,可玩著玩著,他們]就覺得沒意思了。 豆豆失望地說:“這個遊戲不好玩!”我和先生都愣住了,為什麼這個遊戲不好玩呢?

就連過年期間,我倆心裡也惦記遊戲的事兒。 元宵節時,因為天氣太冷,我們沒帶孩子們出去賞燈,一家人窩在家裡。 聽著外面鞭炮聲聲,豆豆坐不住了,說:“我好想出去猜燈謎啊!”我跟先生對視一下,心中暗喜:“有了!”我神秘地跟孩子們說:“等爸爸媽媽半個小時,我們會給你們]一個驚喜!”

接著,我和先生又是搜集資料,又是列印圖片,分別給7歲的豆豆和3歲的小福設計了10多個謎語。 根據謎語提供的線索,豆豆和小福需要找出藏在謎底所指示地方的卡片。 每張卡片都有不同的分值,最終誰收集的分值越高,得到的獎品就越好。

孩子們拿到自己的謎語後,興奮地在家裡跑動起來興奮地大叫:“哦!“綠色發光的仙人掌’,就是放在書房的檯燈嘛!‘好有福氣的杯子’,不就是小福的杯子嘛!”一會兒又急得大喊:“‘空氣啊,好清新’,是什麼東西啊!爸爸,這個圖上的東西,家裡沒有啊!聽見豆豆的抱怨:“媽媽,你們給弟弟出的題目太簡單了,他找到10分了,我現在才找到5分!”一會兒又聽見小福的緊急求助:“哥哥,這個是不是指大書架啊,我怎麼找不到卡片啊!”儘管豆豆的分值落後于弟弟,但他還是耐心地幫弟弟分析:“圖片上雖然有書,但是書不多,更像是爸爸電腦桌上方的小、書架。

你自己去找吧,我不能再幫你了,幫你就是作弊!”於是,小福又屁顛屁顛地跑動起來。

在整個遊戲過程中,我跟先生都沒有參與,只是在一旁看兄弟倆如何思考和合作,如何去解決問題;我們看著他們]歡笑、驚喜,也看著他們沮喪到想要放棄。

但令我們欣慰的是,兄弟倆既能獨立探索,又能互相幫助。 在那一刻,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雖然有很多未知,但是他們充滿了期待,玩得十分投入。

我不禁開始思考:為什麼父母帶他們]一起玩遊戲時,他們覺得沒有意思,而這種自由探索的遊戲,卻讓他們興致勃勃呢?

這時,我忽然想起豆豆和小福剛學會爬、站、走時的情景。 為了鼓勵他們]探索,我總是有意識地放手,並且為他們創造合適的條件與環境。 於是,他們用盡一切辦法去感知這個世界,感受自由探索帶來的成就感。

但是,當他們慢慢長大後,我卻習慣性地以愛的名義為他們提供過多的資訊,剝奪了他們]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喧賓奪主,不僅告訴他們]遊戲要怎麼玩,還要親自帶著他們玩。 於是,孩子們按部就班地玩著遊戲,既沒有挑戰,更沒有成就感。 實際上,遊戲真正的主角是孩子,父母只要當一個參與者和引導者就好了,因為這樣更能激發他們的欲望與潛能。

元宵節過後,我和先生開始有意識地在遊戲中增加探索的成分。 豆豆最愛走迷宮,我和先生就創造了迷宮遊戲:先在一張大紙上畫上迷宮圖再在每一個交叉口設置不同的問題。 比如,走左邊,可能會碰到野獸;走右邊,路途會比較遙遠,你會選擇走哪邊?你要怎麼做才能保證最快到達,同時又不會受傷呢?其實,有時兩邊都能到達終點,但這個思考與討論的過程卻既讓孩子們感到刺激,又讓他們學到了很多東西。

我們在設計遊戲時,不再從自己的喜好出發,而是結合孩子的興趣來設計。 豆豆特別喜歡《貓武士》這本書,還給家裡的每個人都取了書中的名字:爺爺是族長藍星,爸爸是武土鴉羽,媽媽是武土葉池,他自己是學徒松鴉爪,弟弟小福是小幼崽鴿翅。 我們特意給豆豆設計了一個迷宮遊戲個學徒成為武士的必經之路。 他每經過一個分岔口時,都會興奮地站起來跳一下。 慢慢地,豆豆學會了自己畫迷宮和設計問題。 當他把一幅思維縝密、千變萬化的迷宮圖展現在我的面前時,我的內心有扣制不住的欣喜!

曾經我以為帶孩子們開開心心地玩遊戲就是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現在我明白了,放手讓孩子去自由探索、發現、創造,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陪伴方式。

正面管教工具:啟發式提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不再滿足于家長怎麼教,自己就怎麼做,也不再滿足于家長給他們提供的選擇,因為他們想擁有更多的權利,想完全由自己做主。然而,他們並不一定具備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給予權力是他們提高能力的必經之路。家長要停止告訴孩子答案,而是用啟發式的提問去引導孩子進行思考。

在使用啟發式提問時,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一開始就問“為什麼”或“為什麼不”,因為這樣的提問會讓孩子感覺到質疑與否定,引起他本能的反抗和拒絕回答。正確的方式是使用“怎麼”,“哪裡”“什麼”等疑問句來問,提的問題越具體、越小,就越有效。

◆當一方很生氣或煩躁時,就停止提問,等雙方都冷靜下來之後再提問。

◆讓孩子自己得出結論,允許孩子不知道,這是思考的開始。

我們在帶孩子們玩“探索遊戲”時,如果兄弟倆碰到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用啟發式提問引發他們自己去思考,在實際生活中也是如此。例如:

“你要怎麼做,才不會讓你的牙齒感覺不舒服呢?

“商場裡人很多,你又很興奮,要怎麼做才能玩得開心又不會走丟呢?”

“8點上課,家離學校有20分鐘的路程,我們現在要怎麼做才能保證在7:40之前出門呢?”

“你現在很想在小河邊玩冰塊,你覺得我們明天怎麼做才能既保證有玩冰塊的時間,又不會上學遲到呢?”

如果常常進行這樣的啟發式提問,你會發現,孩子通常會給出自己的答案。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確保你的問題是發自內心的、符合當時情形的,並且你真的很好奇地想知道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你心裡早已預設了答案。否則如果孩子的回答和你的預期不一樣,你就會感到抓狂,從而想方設法地控制孩子。

正面管教工具:啟發式提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不再滿足于家長怎麼教,自己就怎麼做,也不再滿足于家長給他們提供的選擇,因為他們想擁有更多的權利,想完全由自己做主。然而,他們並不一定具備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給予權力是他們提高能力的必經之路。家長要停止告訴孩子答案,而是用啟發式的提問去引導孩子進行思考。

在使用啟發式提問時,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一開始就問“為什麼”或“為什麼不”,因為這樣的提問會讓孩子感覺到質疑與否定,引起他本能的反抗和拒絕回答。正確的方式是使用“怎麼”,“哪裡”“什麼”等疑問句來問,提的問題越具體、越小,就越有效。

◆當一方很生氣或煩躁時,就停止提問,等雙方都冷靜下來之後再提問。

◆讓孩子自己得出結論,允許孩子不知道,這是思考的開始。

我們在帶孩子們玩“探索遊戲”時,如果兄弟倆碰到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用啟發式提問引發他們自己去思考,在實際生活中也是如此。例如:

“你要怎麼做,才不會讓你的牙齒感覺不舒服呢?

“商場裡人很多,你又很興奮,要怎麼做才能玩得開心又不會走丟呢?”

“8點上課,家離學校有20分鐘的路程,我們現在要怎麼做才能保證在7:40之前出門呢?”

“你現在很想在小河邊玩冰塊,你覺得我們明天怎麼做才能既保證有玩冰塊的時間,又不會上學遲到呢?”

如果常常進行這樣的啟發式提問,你會發現,孩子通常會給出自己的答案。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確保你的問題是發自內心的、符合當時情形的,並且你真的很好奇地想知道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你心裡早已預設了答案。否則如果孩子的回答和你的預期不一樣,你就會感到抓狂,從而想方設法地控制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