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归属感与价值感是孩子追求的首要目标

歸屬感與價值感是孩子追求的首要目標

人們曾經認為,一歲前的孩子是不會思考的,他們無非就是發展一些生存技能,學習拿東西、說話,學習坐、爬、站等。 大人照顧得好,他們就笑;照顧得不好,他們就哭。

事實上,嬰兒從出生起就開始思考了,他們通過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以及他們認為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來形成對自己的看法以及行事的方式。

人所有的行為都是以目的為導向的,一個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上,他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 歸屬感是孩子作為社會人最基本的需求,他需要感受到自己能夠融入一個家庭或一個集體,並在其中找到自己獨特的位置。

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尋找答案:在這個家裡,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要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成為其中的一員,並佔有一席之地?

或許你認為,很明顯,孩子是家裡最重要的人啊,全家大小都寵著他,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還需要去尋找自己的位置嗎?但孩子並不一定這麼想。 他們有著世界上最敏銳的觀察力,同時解釋能力卻很差,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是憑理性的思考做出決定,而僅僅是憑著直覺做出決定。

現在有很多二寶家庭,或者準備生二寶的家庭。 很多父母發現,老二出生後,老大突然開始有了“倒退”行為:本來自理能力已經不錯的老大,突然開始尿褲子,依賴奶瓶,喜歡哭鬧,越來越黏媽媽。

家裡多了個孩子,本來已經身心俱疲的父母,對於老大突然的“無理取鬧”與“添亂”很難接受,他們]生硬地把老大推開:“你是怎麼回事?媽媽已經很忙你到一邊兒玩去!”這樣的做法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孩子感到更加失望和沮喪。 要知道,他之所以出現叛逆的行為,正是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

從二寶被抱回家的那一刻起,他就一天到晚被媽媽抱在懷裡,所有的人都圍過去照顧他、欣賞他,讚美他可愛。 看到這些,老大告訴自己:媽媽愛小、寶寶勝過愛我,所以我也要學小、寶寶那樣吃奶瓶、哭鬧、尿褲子我也要黏著媽媽,我要重新獲得自己在大人心中的特殊位置。

他沒有想到,他所採取的一系列舉動卻適得其反,父母對此感到無比沮喪和厭煩,他們不是充滿愛意,張開懷抱,親切地期待他,而是給予他批評與懲罰。 孩子因此更加氣餒,他的行為也變本加厲,大人更加煩躁……可想而知,家庭氛圍會變得多麼恐怖。

如果父母能夠看到孩子這些叛逆行為的背後,只是一個簡單的信念—希望得到爸爸媽媽更多的關注和愛,就不會只是告訴孩子:“你大了,弟弟(妹妹)還小,需要更多的照顧。 ”而是真正用行動去愛孩子,比如,安排跟老大的特殊時光,每個月抽出一段時間,單獨跟他待在起,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給老大佈置一些小任務,讓他參與到照顧弟弟或妹妹的過程中,讓他感覺自己也屬於媽媽和弟弟(妹妹)這個“小、團體”,感覺到自己被需要。

這樣,他的那些“不當行為”自然就會消失,家庭氛圍也會變得溫暖和睦。

其實,回想一下我們自己的經歷,就知道有所歸屬和感覺被愛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當我們新到一個班級或新到一個單位時,我們最想要的就是這種感覺——溫暖的歡迎,寬容的接納,不被排擠,不被孤立,有自己的位置。 一旦有人做出一些不友善的行為,你就會覺得,對方可能討厭我,我感覺很孤獨,因此就會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被人喜歡或者妄自菲薄上面,從而無法也不願意為這個集體發揮自己的價值。

價值感是每個人都非常需要的感覺。 很多人看過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講的是一位老人開了一家煩惱諮詢的店所引發的故事。

裡面有一段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姐姐對弟弟說:

爸爸現在整個人精神煥發,比起媽媽沒過世時還要有活力,這樣我總算放心了,暫時應該沒問題了,你也去看看他吧,我包你會大吃一驚的。

當一個老人找到自己的事情做,感受到自己在家庭或集體中的價值和重要性,並為之做出貢獻後,無論對於老人自己、子女,還是對於整個家庭,都是一件值得寬慰和高興的事情。 但是很多老人退休以後,並不是那麼容易繼續發揮餘熱,這也是為什麼老人帶孩子會出現過度幫忙的現象整個家庭也常常因此而變得矛盾重重。 很多年輕的夫妻會因為隔代養育的問題而感到困擾,其實如果知道每個人都有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需求,我們對於老人過度幫忙的行為就會多一些理解與寬容,也能更加積極地尋找解決的方法。

再回到孩子身上,很多時候,孩子被剝奪了追求和體現價值感的機會。這不僅僅是因為家裡的老人過度代勞,很多父母本身也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與等待,沒有讓孩子去嘗試和發展各方面的能力。或者說,當孩子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而做出一些很笨拙、很讓人煩惱的行為時,家長會用批評打擊的方式去制止孩子。這對孩子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很多兒童文學與繪本故事裡,都講到孤獨的、覺得自己沒有用的孩子有著怎樣的痛苦。這樣的痛苦,是大人所不能理解的,大人往往通過“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就知道哭”等這樣的話,粗暴地壓制孩子。

其實,越不可愛的孩子,往往是越需要愛的孩子,也越需要大人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越需要被看見和接納。只有尋求到愛與價值感,他們才會停止家長眼中的不當行為,去發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內省能力、溝通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否則,他就會消耗很大的能量去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而且往往是通過不恰當的方式,即大人所看到的不當行為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正面管教觀點:解讀私人邏輯

“私人邏輯”是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提出的一個概念,它的意思是說,我們出於個人生活經驗以及對這些經驗的認識而形成每個人的內在信念,我們在應用這些信念的時候往往是無意識的,或者會把這些個人信念視為普遍真理。比如,二寶家庭中失去關注的老大,形成了這樣一種信念:“爸爸媽媽不愛我了。”這是他的生活經驗告訴他的結論,它很真實,因為他多次認證了這個“事實”——他每次想去尋求關注的時候,父母都很煩躁地把他推開。

每個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觀察生活,對於同一件事情,每個人所觀察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就像看同一幅畫時,有的人看到的是花瓶,有的人看到的是深淵,因為每個人觀察的角度和生活經驗是不一樣的。基於自己的觀察,每個人會做出自己的詮釋,形成自己的內在信念。

當老大觀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二寶身上時,他會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詮釋這件事情。基於這樣的信念,他的行為方式很可能與他的目標背道而馳。“當我感覺到你們不愛我,我就從‘寶座’上被推了下來,現在我要想辦法重新坐回‘寶座於是,他開始黏媽媽,尿褲子,不再獨立吃飯沒想到父母對此更加不耐煩,他不僅沒有得到愛,反而受到了訓斥和責駡。於是,孩子又開始形成新一輪的私人邏輯,並證實自己的信念千真萬確——他們真的不再愛我了。

瞭解“私人邏輯”的概念,一方面能夠讓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源於私人邏輯不同,我們需要去擁抱和接納這種差異;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能更好地瞭解孩子的行為,更加有效地養育和管教孩子。

再回到孩子身上,很多時候,孩子被剝奪了追求和體現價值感的機會。這不僅僅是因為家裡的老人過度代勞,很多父母本身也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與等待,沒有讓孩子去嘗試和發展各方面的能力。或者說,當孩子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而做出一些很笨拙、很讓人煩惱的行為時,家長會用批評打擊的方式去制止孩子。這對孩子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很多兒童文學與繪本故事裡,都講到孤獨的、覺得自己沒有用的孩子有著怎樣的痛苦。這樣的痛苦,是大人所不能理解的,大人往往通過“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就知道哭”等這樣的話,粗暴地壓制孩子。

其實,越不可愛的孩子,往往是越需要愛的孩子,也越需要大人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越需要被看見和接納。只有尋求到愛與價值感,他們才會停止家長眼中的不當行為,去發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內省能力、溝通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否則,他就會消耗很大的能量去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而且往往是通過不恰當的方式,即大人所看到的不當行為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正面管教觀點:解讀私人邏輯

“私人邏輯”是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提出的一個概念,它的意思是說,我們出於個人生活經驗以及對這些經驗的認識而形成每個人的內在信念,我們在應用這些信念的時候往往是無意識的,或者會把這些個人信念視為普遍真理。比如,二寶家庭中失去關注的老大,形成了這樣一種信念:“爸爸媽媽不愛我了。”這是他的生活經驗告訴他的結論,它很真實,因為他多次認證了這個“事實”——他每次想去尋求關注的時候,父母都很煩躁地把他推開。

每個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觀察生活,對於同一件事情,每個人所觀察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就像看同一幅畫時,有的人看到的是花瓶,有的人看到的是深淵,因為每個人觀察的角度和生活經驗是不一樣的。基於自己的觀察,每個人會做出自己的詮釋,形成自己的內在信念。

當老大觀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二寶身上時,他會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詮釋這件事情。基於這樣的信念,他的行為方式很可能與他的目標背道而馳。“當我感覺到你們不愛我,我就從‘寶座’上被推了下來,現在我要想辦法重新坐回‘寶座於是,他開始黏媽媽,尿褲子,不再獨立吃飯沒想到父母對此更加不耐煩,他不僅沒有得到愛,反而受到了訓斥和責駡。於是,孩子又開始形成新一輪的私人邏輯,並證實自己的信念千真萬確——他們真的不再愛我了。

瞭解“私人邏輯”的概念,一方面能夠讓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人際關係的矛盾都源於私人邏輯不同,我們需要去擁抱和接納這種差異;另一方面,也讓我們能更好地瞭解孩子的行為,更加有效地養育和管教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