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儿时的问题,可能是你情绪失控的导火索

兒時的問題,可能是你情緒失控的導火索

不知道你的記憶裡是否還記得這樣的場景:你帶3歲半的孩子在公園裡玩,看著孩子在滑梯上高興地爬上滑下,站在一旁的你感到無比開心與欣慰。 你跟一起來的朋友一邊照看孩子,一邊愉快地聊天,覺得現世安穩,歲月靜好,養育孩子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孩子偶爾朝你的方向看幾眼,時不時挑戰一下高難度,他不走樓梯,而是通過高高的攀登架爬到頂部,你的心跟著緊張一下,但很快就看見他站在滑梯的頂端,自豪地向你揮手,你對著他微笑,伸出大拇指給他鼓勵。

過了一會兒,你想起一個小時後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於是你開始叫孩子回家。 一開始,你很有耐心,因為你還有時間。 隨著時間越來越緊,孩子裝作聽不見你的話,你開始抓狂了。 當他再次爬到滑梯頂端向你揮手時,你非常生氣,臉色大變,沖著他大喊:“你快點兒給我下來!”

孩子的臉一下子僵住了,他迅速地滑下滑梯,爬進小隧道裡躲起來任你怎麼叫他都沒反應。 你不得不爬進隧道,拽著他的胳膊往外拖。 孩子邊後退,一邊說“你是個壞媽媽”。 你更加生氣了,你的聲音和表情都變了,你完全不理會孩子的掙扎與哭叫。 最終,你拉著孩子從小隧道裡出來了,你對著孩子大吼大叫,指責他怎麼那麼不聽話,威脅他下次再也不帶他來玩了。

孩子委屈地站在那裡哭泣,你覺得還沒過癮,繼續拽著孩子往家走,嘴裡還喋喋不休。

整個過程中,孩子覺得很委屈、很困惑。 因為他不明白,媽媽怎麼突然生氣了。 對於孩子來說,多玩一會兒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根本不知道如媽心裡很著急,不知道媽媽那件“重要的事情”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媽媽沒有告訴他,只是在莫名其妙地突然沖他發脾氣。

事情過後,你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不明白為什麼每次一點兒小事就會激怒你。 事實上,激怒你的真的是“孩子不願意回家”這件小事嗎?還是過去那些未被妥善處理的問題、未被滿足的需求激怒了你?

未被妥善處理的問題,可能是小時候你的父母沒有能力滿足你的需求,有時你反而需要照顧他們的情緒而放棄你自己的需求,你感覺不到父母的關愛,也沒法安慰自己,只能任由這種情緒一直伴隨著你。

而現在你被激怒了,因為你的孩子沒有因為你的需求而放棄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被父母這樣對待過。

未被妥善處理的問題,也可能是小時候你因為遲到被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羞辱,在內心深處,你覺得遲到是一件不安全、不能被原諒的事情它可能會帶來很多未知的後果。 所以,孩子的磨蹭拖拉,不僅讓你感到生氣和煩躁,更讓你感到恐慌,你害怕一個小時後如果沒有趕回去,事情會變得很糟糕。 所以,你才會突然爆發。

一個朋友曾跟我說,白天她都能和孩子很好地相處,她會耐心地蹲在地上打掃孩子打翻的飯菜,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孩子的同一個問題,甚至允許孩子用畫筆在她臉上亂畫。

可是一到晚上孩子睡覺時,她的情緒就爆發了,一旦孩子沒有按照她的要求按時睡覺,她就會覺得特別抓狂。

她問我:“是因為白天我把耐心都用光了嗎?”

我問她:“當時你的感受是什麼?”

她回答:“沮喪,無比地沮喪,覺得自己好沒用。 ”

我又問:“你自己睡得好不好?

她說:“不好,從小我的睡眠就特別不好。 ”

她告訴我,小時候,她家住在學校的教師宿舍裡,她的父母等她睡著後會去同事家打牌,剩下六七歲的她和一歲多的弟弟在家。 有時,弟弟半夜會醒來,她就得起來哄他,可是弟弟要找爸爸媽媽,怎麼也哄不好,她只好抱著弟弟,在門口絕望地大叫“爸爸媽媽”,可是很多時候,父母根本聽不見。

她只好帶著弟弟又回到屋裡,繼續哄他睡覺。

這段經歷對朋友來說是一段很恐懼的經歷,她每天睡覺前都擔心爸爸媽媽又會出去,擔心半夜弟弟又會醒來,擔心自己哄不好弟弟。 現在她自己做了媽媽,當她發現自己沒法哄孩子按時睡覺時,兒時那些經歷再次浮現出來,讓她感覺害怕、沮喪,孤立無援。 所以,在哄孩子睡覺時,她會突然情緒失控,幼小的孩子手足無措,受媽媽情緒的影響,更加睡不著。

當朋友意識到原來激怒她的並不是孩子不睡覺的行為,而是她童年時未被妥善處理的問題,她一下子釋然了很多。 她告訴自己:“我已經不是那個六七歲的小女孩了,我現在有能力照顧好我的孩子睡覺,那時哄弟弟睡覺並不是我的責任,是爸爸媽媽的事情。現在就算我的孩子很難入睡他也有爸爸媽媽陪著,並不會覺得孤單和害怕。

後來,孩子睡覺的事情不再困擾她,帶孩子睡覺的時候,她不再處於情緒失控的狀態,而是能夠多冷靜、理智地去應對。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只是因為媽媽的心態變了,從那個6歲的小女孩,變成一個有能力應對孩子睡覺問題的媽媽,問題就這樣得到了解決。

每個人在兒時都做著一系列的決定,這些決定構成了我們的“核念”和“私人邏輯”。塑造我們性格的,並不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事情,而是我們對於那些事情和環境所做出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決定。如同上文所說的那位朋友,在當媽媽後,她認為自己在照顧孩子睡覺這件事情上是無能為力的,而事實上,這個決定是她在6歲哄不好弟弟睡覺時做出的,但一直伴隨著她長大,直到成年。

這就好比你開車出去兜風,握著方向盤的是那個6歲的孩子。這個孩子生活于你的內在,在你有壓力或不安的時候,就會跳出來掌控你的生活,影響你的情緒。

我的小兒子小、福在5歲左右時變得很有攻擊性,當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就會用打人的方式來發洩情緒。這個時候,我會蹲下來抱著他,接納他的情緒,想辦法讓他冷靜下來,然後再去解決問題。但是我的先生看不下去了,他突然變得很生氣,用力把小福拉開,大聲對他說:“你怎麼可以打媽媽呢?媽媽會疼的呀!你再打,我就把你關到門外去!”

看上去先生是在愛護我,可是我感覺不到一點兒愛意。相反,我向也抱怨,我原本可以處理好的事情,由於他的介入卻變得更複雜了。小福被他這麼一嚇唬,更加生氣了,他用力反抗,打不到人,就開始砸東西。

對於先生的反應,我感到很驚訝,原本性格溫和的先生,為什麼一遇到類似的事情就特別容易發怒?一個安靜的午後,我跟先生坐在陽臺上聊天,我們]說起這件事情。他說:“我也知道小福只是在發洩情緒,小孩子學習情緒管理,不是幾天就可以學會的,我自己到現在都還沒有學會呢。但是一看到他打你,我心裡就特別抓狂。”

我問:“是不是你覺得孩子是不能打媽媽的?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那當然!那是大大的不孝,這麼小就這樣,長大以後怎麼辦!”

我說:“你閉上眼睛,能想到一件與此相關的事情嗎?第一件浮出你腦海的事情就可以。”

他想了一會兒,告訴我:“小時候,我跟爸爸下象棋,眼看我就要輸了,於是我要求悔棋,但是爸爸怎麼也不同意,還笑話我。我非常生氣,揮舞著拳頭,對他大叫:‘就要重來,必須重來!’結果他一生氣,把象棋一股腦兒倒進煤球爐裡燒了,還把我打了一頓。”

那個年代的父母,大多數是權威的象徵。他們教育孩子要孝順父母,要聽父母的話,不要跟父母對著幹。先生的這一舉動,顯然觸犯了公公作為一個父親的權威,因此他得到了相應的教訓。那時,或許他心裡就形成個信念:孩子是不能打父母的,否則就會得到教訓。

當先生自己成為父親,看到孩子打媽媽時,兒時的記憶被喚醒了。他非常生氣,讓他生氣的其實不是孩子打媽媽的行為,而是兒時那件事情帶給他的不公平感:爸爸是大人,讓一下小孩有什麼不可以?有必要生氣到把棋子燒掉,把我打一頓的程度嗎?可是,那時的自己是那麼無能為力,只能相信“孩子不能打父母”,並把它當作自己的信念,伴隨自己長大。

先生聽我分析完,大籲一口氣說:“你的心理學學得越來越邪門了,還真是那麼回事。”

至此,先生在對待孩子打媽媽這件事情上豁然開朗了。小福因為我們的接納與榜樣的力量,也慢慢學會表達他的情緒。後來,先生找公公聊起下棋那件事,說了自己的感受,公公聽完後站起來,一邊走邊說:“所以啊,你不要學我的壞脾氣!”狠狠地將了他一軍。

有所覺察是改變的開始。如果你的情緒總是被卡在某個點,總是在某處一觸即發,你就可以把關注點從事情本身轉移到自己身上。看看你是不是有一些遺留的問題並未得到處理,從而影響了你現在的決定。反思問題的源頭,可以增進自我瞭解,並幫助你盡可能地降低情緒失控的可能性事實上,當我們向內看,而不是向外指責時,就已經邁出成功的一步了。

正面管教工具:手掌大腦

美國心理學家與腦科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研究大腦的結構和思維的產生過程中建立了一個拳頭模型,它能夠説明我們更好地瞭解從情緒失控到可控過程中,大腦是如何運作,以在大腦內部、身體和社會環境中達到平衡的。

伸開一隻手,往手心方向彎曲大拇指,再把其他手指覆蓋在拇指上,就可以得到一個與大腦結構基本相似的模型。這個模型被稱為“手掌大腦”。

如果把手指翻開,露出蜷曲在掌中的拇指,你就像看到了大腦模型的邊緣組織。邊緣組織非常重要,它負責調動情緒,影響著大腦的一切活動。它也被稱作“原始腦”或“動物腦”,因為它掌管著人的一切動物本能:餓了想吃,困了想睡,渴了想喝水,受到攻擊會逃跑或還擊,生氣了會發脾氣打人、摔東西……做出一切本能反應。

覆蓋拇指的4根手指對應的是大腦皮層。大腦皮層位於大腦頂部,它負責的是最高級的大腦功能,比如邏輯分析、形勢判斷、人際交往等抽象思維,我們稱它為“理智腦”。當它覆蓋住拇指的時候,就是理智腦在起主導作用。當它翻開時,就如同打開了大腦蓋子,這時原始腦就會發生作用。

在情緒爆發的那一刻,就是“啪”的一下打開了大腦蓋子。這時,我們的動物本能開始顯現,會做出一系列失去理智的行為。

“手掌大腦”給出一個情緒從失控到可控狀態非常直觀的模型。這個模型並不是要求我們以後不能打開大腦蓋子,這是不可能的,所有人的蓋子都會時不時地打開。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對於眼前發生的事情,意識比行動更快。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情緒失控,完成“全套動作”後才醒悟過來:剛剛我錯了,我不該對孩子發那麼大脾氣。

瞭解手掌大腦,能夠幫助我們更快地意識到“我的蓋子打開了,我要儘快關上”。而有所意識與覺察,就是情緒管理的開始。

她告訴自己:“我已經不是那個六七歲的小女孩了,我現在有能力照顧好我的孩子睡覺,那時哄弟弟睡覺並不是我的責任,是爸爸媽媽的事情。現在就算我的孩子很難入睡他也有爸爸媽媽陪著,並不會覺得孤單和害怕。

後來,孩子睡覺的事情不再困擾她,帶孩子睡覺的時候,她不再處於情緒失控的狀態,而是能夠多冷靜、理智地去應對。孩子還是那個孩子,只是因為媽媽的心態變了,從那個6歲的小女孩,變成一個有能力應對孩子睡覺問題的媽媽,問題就這樣得到了解決。

每個人在兒時都做著一系列的決定,這些決定構成了我們的“核念”和“私人邏輯”。塑造我們性格的,並不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事情,而是我們對於那些事情和環境所做出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決定。如同上文所說的那位朋友,在當媽媽後,她認為自己在照顧孩子睡覺這件事情上是無能為力的,而事實上,這個決定是她在6歲哄不好弟弟睡覺時做出的,但一直伴隨著她長大,直到成年。

這就好比你開車出去兜風,握著方向盤的是那個6歲的孩子。這個孩子生活于你的內在,在你有壓力或不安的時候,就會跳出來掌控你的生活,影響你的情緒。

我的小兒子小、福在5歲左右時變得很有攻擊性,當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就會用打人的方式來發洩情緒。這個時候,我會蹲下來抱著他,接納他的情緒,想辦法讓他冷靜下來,然後再去解決問題。但是我的先生看不下去了,他突然變得很生氣,用力把小福拉開,大聲對他說:“你怎麼可以打媽媽呢?媽媽會疼的呀!你再打,我就把你關到門外去!”

看上去先生是在愛護我,可是我感覺不到一點兒愛意。相反,我向也抱怨,我原本可以處理好的事情,由於他的介入卻變得更複雜了。小福被他這麼一嚇唬,更加生氣了,他用力反抗,打不到人,就開始砸東西。

對於先生的反應,我感到很驚訝,原本性格溫和的先生,為什麼一遇到類似的事情就特別容易發怒?一個安靜的午後,我跟先生坐在陽臺上聊天,我們]說起這件事情。他說:“我也知道小福只是在發洩情緒,小孩子學習情緒管理,不是幾天就可以學會的,我自己到現在都還沒有學會呢。但是一看到他打你,我心裡就特別抓狂。”

我問:“是不是你覺得孩子是不能打媽媽的?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那當然!那是大大的不孝,這麼小就這樣,長大以後怎麼辦!”

我說:“你閉上眼睛,能想到一件與此相關的事情嗎?第一件浮出你腦海的事情就可以。”

他想了一會兒,告訴我:“小時候,我跟爸爸下象棋,眼看我就要輸了,於是我要求悔棋,但是爸爸怎麼也不同意,還笑話我。我非常生氣,揮舞著拳頭,對他大叫:‘就要重來,必須重來!’結果他一生氣,把象棋一股腦兒倒進煤球爐裡燒了,還把我打了一頓。”

那個年代的父母,大多數是權威的象徵。他們教育孩子要孝順父母,要聽父母的話,不要跟父母對著幹。先生的這一舉動,顯然觸犯了公公作為一個父親的權威,因此他得到了相應的教訓。那時,或許他心裡就形成個信念:孩子是不能打父母的,否則就會得到教訓。

當先生自己成為父親,看到孩子打媽媽時,兒時的記憶被喚醒了。他非常生氣,讓他生氣的其實不是孩子打媽媽的行為,而是兒時那件事情帶給他的不公平感:爸爸是大人,讓一下小孩有什麼不可以?有必要生氣到把棋子燒掉,把我打一頓的程度嗎?可是,那時的自己是那麼無能為力,只能相信“孩子不能打父母”,並把它當作自己的信念,伴隨自己長大。

先生聽我分析完,大籲一口氣說:“你的心理學學得越來越邪門了,還真是那麼回事。”

至此,先生在對待孩子打媽媽這件事情上豁然開朗了。小福因為我們的接納與榜樣的力量,也慢慢學會表達他的情緒。後來,先生找公公聊起下棋那件事,說了自己的感受,公公聽完後站起來,一邊走邊說:“所以啊,你不要學我的壞脾氣!”狠狠地將了他一軍。

有所覺察是改變的開始。如果你的情緒總是被卡在某個點,總是在某處一觸即發,你就可以把關注點從事情本身轉移到自己身上。看看你是不是有一些遺留的問題並未得到處理,從而影響了你現在的決定。反思問題的源頭,可以增進自我瞭解,並幫助你盡可能地降低情緒失控的可能性事實上,當我們向內看,而不是向外指責時,就已經邁出成功的一步了。

正面管教工具:手掌大腦

美國心理學家與腦科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研究大腦的結構和思維的產生過程中建立了一個拳頭模型,它能夠説明我們更好地瞭解從情緒失控到可控過程中,大腦是如何運作,以在大腦內部、身體和社會環境中達到平衡的。

伸開一隻手,往手心方向彎曲大拇指,再把其他手指覆蓋在拇指上,就可以得到一個與大腦結構基本相似的模型。這個模型被稱為“手掌大腦”。

如果把手指翻開,露出蜷曲在掌中的拇指,你就像看到了大腦模型的邊緣組織。邊緣組織非常重要,它負責調動情緒,影響著大腦的一切活動。它也被稱作“原始腦”或“動物腦”,因為它掌管著人的一切動物本能:餓了想吃,困了想睡,渴了想喝水,受到攻擊會逃跑或還擊,生氣了會發脾氣打人、摔東西……做出一切本能反應。

覆蓋拇指的4根手指對應的是大腦皮層。大腦皮層位於大腦頂部,它負責的是最高級的大腦功能,比如邏輯分析、形勢判斷、人際交往等抽象思維,我們稱它為“理智腦”。當它覆蓋住拇指的時候,就是理智腦在起主導作用。當它翻開時,就如同打開了大腦蓋子,這時原始腦就會發生作用。

在情緒爆發的那一刻,就是“啪”的一下打開了大腦蓋子。這時,我們的動物本能開始顯現,會做出一系列失去理智的行為。

“手掌大腦”給出一個情緒從失控到可控狀態非常直觀的模型。這個模型並不是要求我們以後不能打開大腦蓋子,這是不可能的,所有人的蓋子都會時不時地打開。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對於眼前發生的事情,意識比行動更快。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情緒失控,完成“全套動作”後才醒悟過來:剛剛我錯了,我不該對孩子發那麼大脾氣。

瞭解手掌大腦,能夠幫助我們更快地意識到“我的蓋子打開了,我要儘快關上”。而有所意識與覺察,就是情緒管理的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