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矿工地下500米挖煤20年,想回老家种田:把肺上的病养养

早上八點, 剛出井的礦工迎著初升的太陽留了一張合影。 工友們說, 在冬天白日較短的時候, 上白班的礦工一天都見不到太陽。 他們所在的安林煤礦是一座60年的老礦, 如今因能源改革, 這座煤礦馬上就要關閉了。 他們有的一家三代人都在礦上, 有的采煤已經30年, 如今煤礦面臨關停, 年青人們早已四處外出尋找出路, 而留在礦區的1200多名職工和家屬則還再等待補償政策, 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在河南省安陽縣的水冶、蔣村、許家溝三鎮交界的安林煤礦, 是一座已經建礦60年的老煤礦。 由于地處三地交界,

加之礦上鼎盛時曾經有自己學校、劇院、社區, 礦上的生活因此顯得獨立又有些閉塞。

1970年出生的王振明, 是一名采煤工, 1999年通過招工到礦上采煤隊至今, 老家河南浚縣屯子的。 曾經歷過一次推了架子的危險(采煤面的支撐桿倒了, 上面塌方, 他和工友及時撤離沒有人員傷亡), 有三個孩子, 小兒子在非洲當電焊工, 他也說不清是哪個國家。 今年過年王振明感覺肺疼, 呼吸困難, 做了幾次檢查, 結果要6個月以后才能出來, 退出后想回老家種地, 把肺上的毛病養養。

安林礦井已有了60年的歷史了, 最高時每年有30多萬噸的產量。 在近500米地下礦井內有一套獨立的交通系統, 甚至還有一處可以容納100人生存96天的永久避難所。 他們實行8小時工作制,

早班六點半點名, 開安全會, 換衣服, 領頭燈, 七點十分左右陸續下井, 從井口坐猴車下到井下需要6分鐘, 步行15分鐘, 坐人車15分鐘左右, 再步行10分鐘, 8點趕到工作地點接班。

54歲的張明廣曾經是礦上機運隊的隊長, 他1983年進礦, 一家三代都生活礦上:兒子兒媳都在礦上班, 孫子跟著他住在礦上職工區。

礦工家屬們住的是礦上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樓房, 曾經是周邊村莊羨慕的對象, 風光無比。

朱琳和推著孫女小車的媽媽在職工區散步, 她2015年大學畢業到礦上工作, 她的父親、哥哥都在礦上班, 鄰居們也都是老礦工家屬。

早晨, 準備下井的礦工們正在更衣室里換工作服。 因為礦下環境很差, 所以下班的衣服和工作服會分開放在兩個更衣室。

機運隊職工李好彥正在工作之余吃午餐, 礦上的飯很實惠, 碗口大的肉包子1.3元一個, 一般人最多吃兩個就飽了。

44歲的機電班長張天偉(前排紅衣)正在帶領機運隊的職工們搶險箕斗, 他已經在礦上工作了26年。

下班后坐著小車升井的礦工。 礦工們每一次下井, 需要坐五六分鐘的小車, 步行十分鐘后轉一次車, 再繼續步行五六分鐘才能到達工作的地方。

36歲的掘進工李海波下班吃過晚飯后, 在礦區的大禮堂里唱KTV, 這是礦工在下班后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

閑暇之余, 一群礦工在生活區打牌, 這也是除了唱歌、喝酒之外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了。

礦上的員工每個月都會領到一張理發票, 可以在礦區理發室免費理發。

礦區曾經有過許多福利, 有自己的幼兒園、小學、劇院等等, 但如今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消失了。

剛剛從礦井上來的老礦工邢紅有在吸煙室里用力吸了一口煙, 已經在礦上干了30多年的他, 現在還沒有想好如果離開了礦上, 自己該去哪里。 而礦上還有許多像他一樣迷茫的老礦工, 許多人甚至是一家三代人一直在礦上生活。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 煤炭曾支撐了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年的大規模快速增長, 而這些數據的背后則是許許多多礦工們在地下辛苦勞作的付出。 隨著中國進行能源改革、去過剩產能, 大量老式煤礦被關閉, 河南安林煤礦上的礦工一樣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問題。 關注公眾號“微言薄語”了解更多礦工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