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坦克2860辆、战斗机80架,这只是一小部分购买量,80年代疯狂的国产武器市场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 國產武器經歷了外援、仿制、自研、出口等多個階段, 如今才能在國際武器市場上占據著一定地位。 中東一直是中國武器出口的重要地區, 70年代末, 中國武器正式出口中東, 并在80年代達到巔峰。

1980年, 兩伊戰爭爆發, 美式武器雖好, 但奈何價格昂貴, 即便是靠石油富裕起來的伊拉克也無法完全裝備美式武器, 于是伊拉克開始尋求價格低廉的武器。 當時伊拉克與伊朗都被實行了武器禁運, 無法正面購買武器, 但伊拉克讓好兄弟約旦出面, 向中國購買了80架殲-7戰斗機, 又從埃及接受了一批退役的殲-7,

組成了空軍力量。 后來, 伊朗也成為了中式武器的買家, 通過第三方進口了30多架殲-7。

兩伊戰爭被評價為“高科技、低水平”戰爭, 雙方在中后期基本打紅了眼, 完全不顧及裝備的損失情況。 從1981-1988年間, 伊拉克購買了2860輛69-II主戰坦克, 另有286輛配套的戰術搶救牽引車, 以便為戰場上的受損坦克提供救助。 伊朗方面, 同樣通過其他國家向中國下了訂單, 購買大量69式主戰坦克。

海軍方面, 雙方海軍交戰的激烈程度不比地面戰斗低, 圍繞霍爾木茲海峽等重要地點展開爭奪。 伊拉克主要購買反艦導彈, 如C-601空對艦導彈(伊拉克還購買了配套的轟-6轟炸機, 由幻影戰斗機負責為其護航)。 伊朗購買了十幾艘導彈艇與蠶式導彈(鷹擊系列,

因為長度較短, 西方喜歡稱為蠶式)。

兩伊戰爭雖然只是伊拉克與伊朗的對決, 但實際上頗受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關注, 中式武器的表現也被他們看在眼中。 1987年, 沙特訂購了數架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的發射架和導彈(常規彈頭), 訂單價值35億美元, 土豪的沙特以現金支付;1997年, 科威特購買了中國的PLZ-45裝甲自行火炮系統, 訂單價值2億美元。

兩伊戰爭結束后就是海灣戰爭, 由于前期電子戰的失利, 伊拉克的指揮系統近乎癱瘓, 地面部隊成為聯軍戰斗機的活靶子。 根據統計, 整場戰爭中伊拉克光是損失的中式武器就接近3000輛(架、具), 包括坦克、火炮、裝甲車、飛機等等, 可見當時中式武器在伊軍的普及率。

兩伊戰爭期間, 中國曾一度成為世界排名第三的武器出口國,

但隨著伊拉克這個大買家的落敗, 中國在90年代曾有過一段出口額極低的時期, 排名也在下降。 一直21世紀, 國產武器迎來轉機, 如今包括無人機、彈道導彈、防空導彈、戰斗機等產品受到許多國家關注, 中國重回武器出口國第三, 但占據的市場份額只有6.2%, 國際軍火市場的大頭仍被美俄所占據。

延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