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没错,“银行”一词宋朝人已在使用了


《南唐江寧府圖》

如果你到南京玄武橋游玩, 會看到一幅復刻的南京古地圖《南唐江寧府圖》, 圖中標注出南唐時期江寧府城(即今南京)的各個街名, 其中有一處地方, 標注的文字是“銀行”。 不少人都以為復刻地圖時弄錯了, 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 “銀行”一詞似乎是晚清時才出現的, 南唐時怎么可能有“銀行”?

但實際上, 玄武橋的《南唐江寧府圖》并沒有弄錯, 復刻自明朝人陳沂編纂的《金陵古今圖考》。 在《金陵古今圖考》收錄的明刻《南唐江寧府圖》上, 我們也是可以找到“銀行”的文字標注。 見上圖。

那是不是明代的雕版工匠刻錯了呢?也不是。

查南宋《景定建康志》, 里面便提到建康府(今南京)的“銀行”:“又有小市、牛馬市、谷市、蜆市、紗市等十所, 皆邊淮列肆販賣焉。 內紗市在城西北耆寺前, 又有苑市在廣莫門內路東, 鹽市在朱雀門西, 今銀行、花行、雞行、鎮淮橋、新橋、笪橋、清化市, 皆市也。 ”

元朝時, 建康府改名集慶路, 元人修纂的《集慶續志》也提到“銀行”:“銀行, 今金陵坊銀行街, 貨物所集;花行, 今層樓街, 又呼花行街, 有造花者。 諸市但名存, 不市其物。 ”

由此可知南京歷史上的確是有“銀行”的。 但這里的“銀行”顯然不同于今天的銀行, 而是指金銀行, 是銷售生金銀、金銀器、金銀首飾的行業。

宋代的福州也有“銀行”, 因為《淳熙三山志》記載了蔡襄任福州知州時發布的十六條法令,

其中第五、第六條是這么說的:“市行見行銅錢, 如有夾雜砂蠟新錢, 許人告”;“銀行輒造次銀出賣, 許人告捉”。 意思是, 市民若發現市場流通的銅錢中有私鑄的劣錢, 請舉報;如果發現銀行鑄造劣質的“次銀”出售, 也請報官。 此次的“銀行”, 同樣是指金銀行。 當然, 在宋人的語言習慣中, “銀行”一詞很少見, 通常都是叫“金銀鋪”。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上的金銀鋪

但是, 我們是不是可以因為宋代“銀行”與現代銀行性質迥異而認為兩者之間毫無聯系呢?我覺得不應該這么絕對。 我們知道, 宋代“銀行”的主營業務是銷售生金銀、金銀器、金銀首飾, 其中生金銀的實質就是貨幣。 這些“銀行”還提供貨幣兌換服務, 因為按宋人交易習慣, 金銀一般并不直接用于支付,

而是要先到金銀鋪兌換成銅錢。

讓我舉個例子吧。 《夷堅志》有一則故事說:北宋政和年間, 建康人秦楚材到京師參加科舉考試, 意外得到了一錠白銀, 打算跟朋友到酒店花掉, 于是先至金銀鋪, 準備兌換成銅錢, 但由于這錠白銀有些異常, 金銀鋪都不愿意兌換, 酒也喝不成了。 這個故事說明, 在宋代, 酒店通常都不會直接以白銀結算。 這就需要金銀鋪提供兌換服務。

金銀盡管不方便直接支付, 但因為是貴金屬, 有保值與儲存功能, 因此許多人有錢的人家, 也會到金銀鋪將銅錢兌換成金銀, 用于儲藏。 這里也有一個例子:

崇寧—大觀年間, 宋政府鑄造大錢, 一枚大錢重相當于三枚小平錢, 面值則為十文, 這便是“當十錢”。

政府鑄造“當十錢”可以節省銅材, 得到更多的“鑄幣稅”。 而且, 由于“當十錢”制作非常精致, 流通后頗受歡迎, “人愛重之”。 但是, 這種面值遠大于銅的實際價值的大錢, 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必然會引來瘋狂的盜鑄。 果然, “當十錢”行用不久, 便“多有盜鑄, 如東南盜鑄, 其私錢既鍥薄, 且制作粗惡, 遂以猥多成弊”。 為打擊私鑄, 宋政府在討論一個方案:將流通的“當十錢”改為“折三錢”, 即一枚大錢只當三文小平錢使用, 使面值與銅值大致相當, 這樣私鑄者便無利可圖, 失去盜鑄的興趣。 但是, 將“當十錢”改為“折三錢”, 即意味著大錢發生嚴重貶值, 手里持有大錢的人就吃大虧了。 所以, 在朝廷討論這一方案時, 知道內幕的大官“爭輦錢而市黃金,
在都金銀鋪未之知”, 大官都跑到“銀行”兌換黃金。 這個故事顯示, 宋朝金銀鋪是具有銀行的貨幣兌換功能的。


宋代銀鋌

有些金銀鋪還涉足證券交易, 宋朝的證券叫做“交引”、“鈔引”, 所以這些兼營證券交易的金銀鋪又叫“金銀交引鋪”。

在北宋東京開封, “南通一巷, 謂之‘界身’, 并是金銀彩帛交易之所, 屋宇雄壯, 門面廣闊, 望之森然, 每一交易, 動即千萬, 駭人聞見”。 什么交易能夠“動即千萬”, 就是證券交易。 在南宋行在杭州, “自五間樓北至官巷南御街, 兩行多是上戶, 金銀鈔引交易鋪僅百家余。 門列金銀及見錢, 謂之‘看垛錢’, 此錢備入納算請鈔引”。 杭州城內, 單“五間樓北至官巷南御街”這一條“金融街”, 就集中了一百多家交引鋪。 這些交引鋪的門面, 都擺出大堆“金銀及見錢”,以示自己的資金流充足。

宋朝金銀鋪既然能夠經營貨幣兌換與證券交易,顯示它已經具有金融機構的屬性,而不僅僅是金銀作坊。所以,我們若說宋朝“銀行”是現代商業銀行的雛形,也沒有大錯。

都擺出大堆“金銀及見錢”,以示自己的資金流充足。

宋朝金銀鋪既然能夠經營貨幣兌換與證券交易,顯示它已經具有金融機構的屬性,而不僅僅是金銀作坊。所以,我們若說宋朝“銀行”是現代商業銀行的雛形,也沒有大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