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印度女性为避免骚扰少去厕所,高温脱水死亡


?2012年5月28日, 印度達卡城外圍, 人們拿著水罐爭著取水。 攝影 / 安德魯·畢拉基(路透社)

高溫殺手

2017年8月, 哈維颶風襲擊得克薩斯州南岸, 短短幾天, 就已達到2016年全年雨量, 損失近1500億美元, 造成60人左右喪生。 兩周后, 厄瑪颶風進入佛羅里達州, 至少33人死亡。

然而, 2017年美國最致命的災難并不是這幾場風暴, 而應落在一個看不見的殺手身上——不斷升溫。

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數據統計, 過去30年, 因酷熱喪命的人數比洪水、龍卷風、颶風都多。

這個現象不只美國才有。 2003年, 歐洲有超過三萬五千人因高溫死亡。 2010年俄羅斯也有成千上萬人死于極端高溫。

從南亞到海灣, 這一威脅在氣候悶熱地區更為嚴重。 巴基斯坦農村移居率的升高也被證實與酷熱相關。


?2015年6月23日巴基斯坦卡拉奇一男子用公共水龍頭沖涼。 攝影 / 艾克塔·索默洛(路透社)

“在澳大利亞, 持續高溫比任何其他自然災害都更易奪去生命, 但沒有人真正意識到了, 民眾的態度反而是‘這么熱, 算了吧。 習慣了, 忍忍吧’。 ”

專家認為, 政府、援助機構和個人都低估了高溫帶來的威脅。 它看不見、容易被忽視, 且難以被證實, 也有部分原因在于它造成的死亡很少能直接被歸因于熱浪。

?紐約居民伊夫琳·詹金斯-史密斯的故事。 視頻 / 瑪蒂娜·斯塔羅斯特

受害者中有老年人, 有年輕人, 也有貧窮的或本來就帶病的人。

他們大多死于家中, 死因不僅是中暑, 高溫和脫水也加劇了他們原有的健康問題。

研究人員稱, 在印度因高溫死亡的女性遠多于男性, 造成危險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室內的廁所。

許多婦女為避免尷尬或騷擾, 會在白天有意不喝水來限制自己去廁所的次數。 這在持續高溫天氣時是可能致死的。

印度一位在全球智庫蘭德公司工作的高溫研究員古雷茲·善·阿扎說:“這些被記載為正常死亡的人, 如果不是因為持續高溫, 是不會死的。 ”

 都市的高溫


?2008年7月27日, 伊斯法罕, 漁民試圖在干涸的河中捕魚。 攝影 / 莫特扎·尼科巴佐(路透社)


?2011年7月20日, 芝加哥北大街海灘, 情侶兩個人待在水中避暑。 攝影 / 吉姆·揚(路透社)

健康官員試著從“額外死亡人數”(即在此期間死亡人數比預期多了多少)來確定死于熱浪的人數。

美國社會學者埃里克·克里南伯格, 評論1995年芝加哥的那場致命熱浪:習慣于炎熱氣候地區的人們會“無法判斷”極端高溫的風險

在芝加哥這樣濕熱的城市, “人們總覺得自己有辦法應對酷熱, 只不過別人都在抱怨”, 他說道, “人們不愿意認清風險。 ”

從曼谷到開羅的城市居民們正面臨著日益增長的風險。 在郊外, 樹林植物讓白天的酷熱在夜間有所消退, 給人們一些喘息的時間。

但在城市, 大量的混凝土和瀝青吸收了白天的熱量, 在夜間釋放, 導致夜間幾乎和白天一樣熱的熱島效應

在1995年芝加哥的三日熱浪里, 超過730人死亡, 其中大多數是身體欠佳的孤寡老人。

因為市政服務已瀕臨癱瘓, 醫院關停了急救服務, 芝加哥的停尸間也不得不租用冷凍柜來停放死者遺體。

如今全世界過半人口居住在城市, 地球上三分之二的人都希望在2050年前能住進城里。 在這種情況下, 找到減輕城市高溫的方法對于救人至關重要。


?2017年9月5日, 邁阿密, 兩位工人在大熱天搬運工程路障。 攝影 / 喬·斯基柏(湯森路透基金會)

 降溫

世界上許多地方, 尤其是那些已經有許多人死于熱浪的地方, 都已經在嘗試減輕高溫風險的方法。

在紐約和許多其他城市, 政府把房頂刷成白色來反射陽光, 給居民降溫。 此外, 隨著氣溫陡升, 政府也加緊種樹, 并做好醫院應對更多中暑患者以及其他相關健康問題的準備。

印度西部的城市艾哈邁巴德制定了一個開創性的應對高溫天氣的行動計劃。 一旦氣溫高到危險水平, 城市系統就會開始自動送水給貧民區, 同時也開啟各社區的降溫中心。

該計劃的支持者表示, 這樣的方式來挽救生命, 簡單又經濟。

“準備一份應對酷熱方案的開銷與可能失去的生命代價相比便宜多了, 根本不值一提。 ”阿扎說道。 在2010年, 熱浪導致1300多人后, 他參與了艾哈邁巴德計劃的設計。


?2017年5月4日, 印度酷暑天賣風冷散熱器的男子在休息。 攝影 / 阿密特·戴夫(路透社)

在其他國家, 那些在普遍使用空調之前用于避暑的建筑風格又被人們重新運用。

那些無法避免高溫天在外工作的建筑工人們穿上了浸過水的降溫背心, 街上的清潔工則戴上了灌注凝膠的領套。

各國政府正嘗試用人工降雨給酷熱天降溫,一些科學家也在探討用“地質學工程”改造地球,通過在太空布置日光反射盾,或是在大氣層散布硫磺粒子來反射陽光的熱量。

中國作為一直努力應對“不斷升溫”的國家之一,正試著建立起“海綿城市”。這種城市有許多樹和綠化帶,它們吸收大量雨水后,再把雨水逐漸以冷蒸汽的形式蒸發回空氣中。

在大多數地方酷熱難耐時,人們會選擇待在室內、多喝水、穿得更清爽、避免劇烈運動,但是這些在實踐中很難做到,因為還有工作要完成、還有任務要趕上。

“那天有45攝氏度,我當時在家工作,但對街的那個家伙卻仍在建房子,”住在悉尼的鉑金斯·刻克帕特里克回憶道,“我們需要更明確地告訴大家,這種天氣下不能待在外面。”

 供電:減少高溫死亡

缺乏電力是鄉村和城市地區在熱浪襲來時共同面對的最大風險之一。

僅在印度就有三億人家中未通電,這意味著他們在氣溫飆升時也無法用風扇或是空調降溫。

根據非政府組織“人人享有可持續資源”的數據,2014年,有超過10億人(全世界人口的近15%)仍生活在沒有電力的環境中。


?2014年6月11日,印度一男子在三輪車上打盹避暑。攝影 / 阿德南·阿比迪(路透社)

在新德里,窮人中最窮的一些人白天在街上討生活,晚上則露宿街頭,希望能吹到一絲汽車駛過刮起的風。

阿扎在印度的勒克瑙長大,當時家里沒通上電。“你無從躲避把人曬蔫的熱浪,”他說,“你被困其中,什么都做不了。”

專家表示,解決因高溫導致的日益嚴峻的健康風險的方法之一,是給世界上更多的人口提供電力,尤其是在最熱的地區。

史蒂芬·J·戴維斯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一名地球系統科學教授,2017年他作為作者之一撰寫報告,預測印度熱浪來襲會增加大規模高溫死亡的風險。他認為,“減少(高溫死亡人數)最好的方法就是給風扇和空調供電。”

專家表示,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給全世界那些無電可用的人供上電,在減少高溫死亡人數方面意義重大。

但同時專家警告,熱浪會經常讓輸電網絡超載或癱瘓,那么無論貧富人們也都沒法再給自己降溫了。

得與失

在諸多貧困地區,致命的酷熱正推動著創新。

布巴內斯瓦爾位于印度東部,是個濕熱的城市,去年夏天其最高氣溫達46.8攝氏度,城中貧民窟家庭學會了把麻袋泡水后再放在他們用錫板做的屋頂上,來給室內降溫。

三輪車司機們則在自己的車頂放上了降溫墊子,以吸引更多乘客。

“這個夏天,他每天都帶回來500盧比(8美元),比別人要多三分之一。”古默里·彼希拉說道。她是布巴內斯瓦爾的居民,她的兒子是那些開“空調三輪車”的司機之一。

日益難耐的酷熱遠不只是給人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還會造成更持久、更嚴重的旱災與水資源短缺,導致收成欠佳,引發森林火災。

高溫會增加城市的煙霧排放量,因為它會“蒸煮”汽車尾氣污染物,還會延長過敏季節的時長,讓數百萬人遭病痛折磨得更久。


?2013年9月28日,加拿大一男子爬上聯合收割機換班。攝影 / 邁克·斯圖克(路透社)

科學家表示,盡管升高的氣溫可能會在部分地區促成豐收,但是極端高溫也威脅著很多地區的農業生產,尤其是諸如小麥、玉米、大米、大豆的生產。

不過,短時間內,不斷升高的氣溫能帶給世界上一些較寒冷地區更多的機會。

例如在加拿大北部,變暖的天氣讓凍土頭一次融了冰,帶來了在新的地區收獲作物的可能。

“因為氣候的變化,那些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北部未開發的土地變得更值得關注。”加拿大農業聯合會主席羅德·博尼特說道。

同時,全世界的漁民也都打撈上了迫于大洋變暖游到新水域的魚類。在過去20年里,光是冰島的漁民就發現了超過30種新魚類,但也有些舊有魚類消失了。

冰島的自然資源專家赫雷達·索爾·瓦蒂森表示:“得失看起來暫時是平衡了,但長期而言,我認為(這種變化)有微弱的好處。” 他的孩子們現在正在北極圈附近捕鯖魚。

 疾病與移民


?2012年5月2日,巴西一位女子在幾乎干涸的井中打水。攝影 / 里卡多·莫拉斯(路透社)

不斷升高的氣溫也即將改變全世界的疾病威脅狀況。斯坦福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與傳播瘧疾的親戚相比,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奇昆古尼亞熱等可能致命的病毒蚊子更適應在高溫環境下生存。

這意味著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地區瘧疾的發病率可能會下降,高溫使攜帶瘧疾致病菌的蚊子難以生存,它們可能會遷移到大陸更涼爽的區域。但是瘧疾消失的地區可能會面臨新的威脅,包括那些未知的疾病。

更猛烈的熱浪也在考驗著人類適應能力的極限。


?2015年5月28日,印度,人們躺在靠近貧民窟遮陰處睡覺。攝影 / 阿尼迪托·穆克吉(路透社)

克里斯蒂安·克洛特,一位探險家,一直在測試人類在極端條件下的極限在哪里,比如在近60攝氏度高溫下待在伊朗的盧特荒漠。

他和醫生們發現,人類流汗、工作、思考等能力,會隨著在極端高溫下暴露程度的上升而減退。

“我們自以為勝過自然,然而并非如此。”克洛特告誡道。

研究人員認為,為躲避高溫而生的移民數量將會劇增,這種情況已經出現。

一份2014年巴基斯坦的報告發現,在20年里讓農業村莊的居民移民別處的強驅動力是不斷升溫,而不是人們曾認為的洪災加劇。

?因旱災摧毀了農田,印度農民拋棄土地去城市就業。視頻 / 麗娜·錢德蘭

在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維諾德·庫馬爾一家已經開始遷居了,高溫和旱災多次摧毀了他們的莊稼。

“每年的這個時候,這些田里本該是綠油油的秧苗,但現在看樣子沒人在種地了。”他一邊驅車駛過灌木與荊棘叢生的旱田一邊說道。

庫馬爾說,溫度太高、降水太少,“(人們)不可能靠種田為生的”。如今,他在金奈開出租車來勉強維持生計。

 高溫災害沖擊


?2017年7月12日,西班牙,一名消防員在撲滅一場森林火災。攝影 / 瓊·納斯卡(路透社)

升高的氣溫也是野火災害日益嚴重的原因之一。今年洛杉磯、意大利、加拿大等多地野火肆虐,林木化為焦土,僅葡萄牙就有超過60人死亡。

在西班牙東北部,農民因擔憂火災風險,把一群群山羊和綿羊趕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去啃光低矮的灌木,試圖減少大火失控蔓延的可能。

“我們非常不安”,保·菲格拉斯·蒙多,一名36歲的牧人說道。他的牲畜正啃食森林的邊緣部分。

?西班牙的山羊消防隊。視頻 / 陳姍姍

然而矛盾的是,專家們認為,正是因為多數熱浪沒有造成大范圍的損失,人們才會低估熱浪的威脅。

“高溫絕對沒有像是颶風、地震、洪災那樣被政府嚴肅對待。我覺得這是因為負責提供救援的制度中有許多都是基于減少財產損失的。”美國的社會學家克里南伯格說道。

他表示,極端高溫能導致公路和鐵路塌陷,削弱供電網絡的輸電能力,但這些損害大都不如其他災難那么“上鏡”。

專家表示,要應對加劇的高溫災害沖擊,必須做好規劃,進一步提高適應性。


?2013年10月21日,悉尼一位男子看著被林區大火燒毀后的房子。攝影 / 大衛·格雷(路透社)

在埃塞爾比亞,國際世界宣明會幫助農村社區恢復了砍伐過的森林,為人們提供蔭蔽,在田間保持水汽,也在旱災破壞了莊稼的時候給農民一些賺錢的備用選擇。

“我們為應對高溫準備得越充分,社區就能保住更多水資源,更容易轉變農業類型,社區居民也就能更好地承受這些巨大的壓力。”麥琪·易卜拉欣,一位國際世界宣明會的可適應性管理人員說道。

澳大利亞高溫災害應對專家鉑金斯·刻克帕特里克認為,世界其他很多地方也應當開始這些準備工作。

“在澳大利亞,我們有應對高溫的計劃,但都不詳細。我們需要一份全國性的計劃,也需要投入到基礎建設上的資金,而不僅僅是像是多喝水、待在室內、多關照你年老的鄰居之類的建議。”她說。

她覺得這些建議有用而必要,但是僅僅有建議是不夠的。她補充道,不管是在外奔波的人,還是帶孩子去上學的母親,很快“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

 看不見的災難

盡管這個巨大而看不見的災難威脅很具挑戰性,要把應對高溫災害的行動計劃還面臨著一個關鍵的問題,也就是氣候變化相關的政治問題。

高溫災害是一種與全球變暖有著清晰聯系的災害,然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政府不承認氣候變化是一個重大威脅。

美國諸多城市、州縣和商業公司認為氣候威脅日益明顯,做出了應對,然而特朗普的政策阻礙了他們堅決的努力。

盡管各國在2015年于巴黎達成了一項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協定,世界范圍內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成果仍未達標,未能將升溫幅度控制在工業時代以前水平的1.5-2攝氏度以內。

而與此相反的是,科學家表示,全世界正朝著本世紀末將升溫3-4攝氏度的方向發展。

“國際社會該怎么應對這個問題?”易卜拉欣問道,“難道我們要安然接受數百萬人的死亡嗎?我們現在對旱災無動于衷,但我們中暑虛脫時還能再袖手旁觀嗎?我們又該怎么管理移民潮呢?”

“會受到影響的人數極多,我們還完全沒做好應對問題的全球性準備。”她說道。

科學家表示,得州與佛羅里達州也許更應為接下來的幾年擔憂。兩州仍在從哈維颶風與厄瑪颶風的損害中恢復。


?2017年8月26日,得州,颶風后,母親抱著兒子,無家可歸。攝影 / 安德里·拉提夫(路透社)

美國的非營利科學與傳媒組織Climate Central(氣候中央)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到2030年,休斯頓可能會在一年中有110天的“高溫危險日”,高溫與潮濕的共同作用會讓體感溫度達到40攝氏度。

報告還寫到,到2030年,邁阿密每年會有126個這樣的高溫危險日。

“偶爾一次高溫,我們還能從中恢復,”鉑金斯-刻克帕特里克說道,“但要是在接下來的40-50年里,每個夏天都有這種高溫的話,我們就得為此做點什么了。”

本報道版權歸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所有,授權谷雨編譯并獨家刊發。若需轉載,需經湯森路透基金會和谷雨故事聯合授權,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英文版。

記者 / 勞里·戈林等 翻譯 / 張文雅菁 編輯 / 張琳悅

英文編輯?/?勞里·戈林 梅根·羅琳 羅斯·拉塞爾 視頻執行制片人 / 尼基·米爾恩 喬治娜·庫柏

運營編輯 / 張琳悅 校對 / 阿犁 運營統籌 / 迦沐梓

谷雨致力于支持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了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谷雨計劃(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街上的清潔工則戴上了灌注凝膠的領套。

各國政府正嘗試用人工降雨給酷熱天降溫,一些科學家也在探討用“地質學工程”改造地球,通過在太空布置日光反射盾,或是在大氣層散布硫磺粒子來反射陽光的熱量。

中國作為一直努力應對“不斷升溫”的國家之一,正試著建立起“海綿城市”。這種城市有許多樹和綠化帶,它們吸收大量雨水后,再把雨水逐漸以冷蒸汽的形式蒸發回空氣中。

在大多數地方酷熱難耐時,人們會選擇待在室內、多喝水、穿得更清爽、避免劇烈運動,但是這些在實踐中很難做到,因為還有工作要完成、還有任務要趕上。

“那天有45攝氏度,我當時在家工作,但對街的那個家伙卻仍在建房子,”住在悉尼的鉑金斯·刻克帕特里克回憶道,“我們需要更明確地告訴大家,這種天氣下不能待在外面。”

 供電:減少高溫死亡

缺乏電力是鄉村和城市地區在熱浪襲來時共同面對的最大風險之一。

僅在印度就有三億人家中未通電,這意味著他們在氣溫飆升時也無法用風扇或是空調降溫。

根據非政府組織“人人享有可持續資源”的數據,2014年,有超過10億人(全世界人口的近15%)仍生活在沒有電力的環境中。


?2014年6月11日,印度一男子在三輪車上打盹避暑。攝影 / 阿德南·阿比迪(路透社)

在新德里,窮人中最窮的一些人白天在街上討生活,晚上則露宿街頭,希望能吹到一絲汽車駛過刮起的風。

阿扎在印度的勒克瑙長大,當時家里沒通上電。“你無從躲避把人曬蔫的熱浪,”他說,“你被困其中,什么都做不了。”

專家表示,解決因高溫導致的日益嚴峻的健康風險的方法之一,是給世界上更多的人口提供電力,尤其是在最熱的地區。

史蒂芬·J·戴維斯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一名地球系統科學教授,2017年他作為作者之一撰寫報告,預測印度熱浪來襲會增加大規模高溫死亡的風險。他認為,“減少(高溫死亡人數)最好的方法就是給風扇和空調供電。”

專家表示,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給全世界那些無電可用的人供上電,在減少高溫死亡人數方面意義重大。

但同時專家警告,熱浪會經常讓輸電網絡超載或癱瘓,那么無論貧富人們也都沒法再給自己降溫了。

得與失

在諸多貧困地區,致命的酷熱正推動著創新。

布巴內斯瓦爾位于印度東部,是個濕熱的城市,去年夏天其最高氣溫達46.8攝氏度,城中貧民窟家庭學會了把麻袋泡水后再放在他們用錫板做的屋頂上,來給室內降溫。

三輪車司機們則在自己的車頂放上了降溫墊子,以吸引更多乘客。

“這個夏天,他每天都帶回來500盧比(8美元),比別人要多三分之一。”古默里·彼希拉說道。她是布巴內斯瓦爾的居民,她的兒子是那些開“空調三輪車”的司機之一。

日益難耐的酷熱遠不只是給人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還會造成更持久、更嚴重的旱災與水資源短缺,導致收成欠佳,引發森林火災。

高溫會增加城市的煙霧排放量,因為它會“蒸煮”汽車尾氣污染物,還會延長過敏季節的時長,讓數百萬人遭病痛折磨得更久。


?2013年9月28日,加拿大一男子爬上聯合收割機換班。攝影 / 邁克·斯圖克(路透社)

科學家表示,盡管升高的氣溫可能會在部分地區促成豐收,但是極端高溫也威脅著很多地區的農業生產,尤其是諸如小麥、玉米、大米、大豆的生產。

不過,短時間內,不斷升高的氣溫能帶給世界上一些較寒冷地區更多的機會。

例如在加拿大北部,變暖的天氣讓凍土頭一次融了冰,帶來了在新的地區收獲作物的可能。

“因為氣候的變化,那些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北部未開發的土地變得更值得關注。”加拿大農業聯合會主席羅德·博尼特說道。

同時,全世界的漁民也都打撈上了迫于大洋變暖游到新水域的魚類。在過去20年里,光是冰島的漁民就發現了超過30種新魚類,但也有些舊有魚類消失了。

冰島的自然資源專家赫雷達·索爾·瓦蒂森表示:“得失看起來暫時是平衡了,但長期而言,我認為(這種變化)有微弱的好處。” 他的孩子們現在正在北極圈附近捕鯖魚。

 疾病與移民


?2012年5月2日,巴西一位女子在幾乎干涸的井中打水。攝影 / 里卡多·莫拉斯(路透社)

不斷升高的氣溫也即將改變全世界的疾病威脅狀況。斯坦福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與傳播瘧疾的親戚相比,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奇昆古尼亞熱等可能致命的病毒蚊子更適應在高溫環境下生存。

這意味著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地區瘧疾的發病率可能會下降,高溫使攜帶瘧疾致病菌的蚊子難以生存,它們可能會遷移到大陸更涼爽的區域。但是瘧疾消失的地區可能會面臨新的威脅,包括那些未知的疾病。

更猛烈的熱浪也在考驗著人類適應能力的極限。


?2015年5月28日,印度,人們躺在靠近貧民窟遮陰處睡覺。攝影 / 阿尼迪托·穆克吉(路透社)

克里斯蒂安·克洛特,一位探險家,一直在測試人類在極端條件下的極限在哪里,比如在近60攝氏度高溫下待在伊朗的盧特荒漠。

他和醫生們發現,人類流汗、工作、思考等能力,會隨著在極端高溫下暴露程度的上升而減退。

“我們自以為勝過自然,然而并非如此。”克洛特告誡道。

研究人員認為,為躲避高溫而生的移民數量將會劇增,這種情況已經出現。

一份2014年巴基斯坦的報告發現,在20年里讓農業村莊的居民移民別處的強驅動力是不斷升溫,而不是人們曾認為的洪災加劇。

?因旱災摧毀了農田,印度農民拋棄土地去城市就業。視頻 / 麗娜·錢德蘭

在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維諾德·庫馬爾一家已經開始遷居了,高溫和旱災多次摧毀了他們的莊稼。

“每年的這個時候,這些田里本該是綠油油的秧苗,但現在看樣子沒人在種地了。”他一邊驅車駛過灌木與荊棘叢生的旱田一邊說道。

庫馬爾說,溫度太高、降水太少,“(人們)不可能靠種田為生的”。如今,他在金奈開出租車來勉強維持生計。

 高溫災害沖擊


?2017年7月12日,西班牙,一名消防員在撲滅一場森林火災。攝影 / 瓊·納斯卡(路透社)

升高的氣溫也是野火災害日益嚴重的原因之一。今年洛杉磯、意大利、加拿大等多地野火肆虐,林木化為焦土,僅葡萄牙就有超過60人死亡。

在西班牙東北部,農民因擔憂火災風險,把一群群山羊和綿羊趕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去啃光低矮的灌木,試圖減少大火失控蔓延的可能。

“我們非常不安”,保·菲格拉斯·蒙多,一名36歲的牧人說道。他的牲畜正啃食森林的邊緣部分。

?西班牙的山羊消防隊。視頻 / 陳姍姍

然而矛盾的是,專家們認為,正是因為多數熱浪沒有造成大范圍的損失,人們才會低估熱浪的威脅。

“高溫絕對沒有像是颶風、地震、洪災那樣被政府嚴肅對待。我覺得這是因為負責提供救援的制度中有許多都是基于減少財產損失的。”美國的社會學家克里南伯格說道。

他表示,極端高溫能導致公路和鐵路塌陷,削弱供電網絡的輸電能力,但這些損害大都不如其他災難那么“上鏡”。

專家表示,要應對加劇的高溫災害沖擊,必須做好規劃,進一步提高適應性。


?2013年10月21日,悉尼一位男子看著被林區大火燒毀后的房子。攝影 / 大衛·格雷(路透社)

在埃塞爾比亞,國際世界宣明會幫助農村社區恢復了砍伐過的森林,為人們提供蔭蔽,在田間保持水汽,也在旱災破壞了莊稼的時候給農民一些賺錢的備用選擇。

“我們為應對高溫準備得越充分,社區就能保住更多水資源,更容易轉變農業類型,社區居民也就能更好地承受這些巨大的壓力。”麥琪·易卜拉欣,一位國際世界宣明會的可適應性管理人員說道。

澳大利亞高溫災害應對專家鉑金斯·刻克帕特里克認為,世界其他很多地方也應當開始這些準備工作。

“在澳大利亞,我們有應對高溫的計劃,但都不詳細。我們需要一份全國性的計劃,也需要投入到基礎建設上的資金,而不僅僅是像是多喝水、待在室內、多關照你年老的鄰居之類的建議。”她說。

她覺得這些建議有用而必要,但是僅僅有建議是不夠的。她補充道,不管是在外奔波的人,還是帶孩子去上學的母親,很快“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

 看不見的災難

盡管這個巨大而看不見的災難威脅很具挑戰性,要把應對高溫災害的行動計劃還面臨著一個關鍵的問題,也就是氣候變化相關的政治問題。

高溫災害是一種與全球變暖有著清晰聯系的災害,然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政府不承認氣候變化是一個重大威脅。

美國諸多城市、州縣和商業公司認為氣候威脅日益明顯,做出了應對,然而特朗普的政策阻礙了他們堅決的努力。

盡管各國在2015年于巴黎達成了一項控制氣候變化的國際協定,世界范圍內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成果仍未達標,未能將升溫幅度控制在工業時代以前水平的1.5-2攝氏度以內。

而與此相反的是,科學家表示,全世界正朝著本世紀末將升溫3-4攝氏度的方向發展。

“國際社會該怎么應對這個問題?”易卜拉欣問道,“難道我們要安然接受數百萬人的死亡嗎?我們現在對旱災無動于衷,但我們中暑虛脫時還能再袖手旁觀嗎?我們又該怎么管理移民潮呢?”

“會受到影響的人數極多,我們還完全沒做好應對問題的全球性準備。”她說道。

科學家表示,得州與佛羅里達州也許更應為接下來的幾年擔憂。兩州仍在從哈維颶風與厄瑪颶風的損害中恢復。


?2017年8月26日,得州,颶風后,母親抱著兒子,無家可歸。攝影 / 安德里·拉提夫(路透社)

美國的非營利科學與傳媒組織Climate Central(氣候中央)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到2030年,休斯頓可能會在一年中有110天的“高溫危險日”,高溫與潮濕的共同作用會讓體感溫度達到40攝氏度。

報告還寫到,到2030年,邁阿密每年會有126個這樣的高溫危險日。

“偶爾一次高溫,我們還能從中恢復,”鉑金斯-刻克帕特里克說道,“但要是在接下來的40-50年里,每個夏天都有這種高溫的話,我們就得為此做點什么了。”

本報道版權歸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所有,授權谷雨編譯并獨家刊發。若需轉載,需經湯森路透基金會和谷雨故事聯合授權,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英文版。

記者 / 勞里·戈林等 翻譯 / 張文雅菁 編輯 / 張琳悅

英文編輯?/?勞里·戈林 梅根·羅琳 羅斯·拉塞爾 視頻執行制片人 / 尼基·米爾恩 喬治娜·庫柏

運營編輯 / 張琳悅 校對 / 阿犁 運營統籌 / 迦沐梓

谷雨致力于支持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了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谷雨計劃(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