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4500名工兵,7个月挖掘,在敌人脚下埋设450吨炸药,将高地被炸成盆地

隨著科技的發展, 戰爭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相比于飛機滿天的二戰, 一戰時期歐洲戰爭的科技含量要低得多, 這也意味著雙方并沒有太強的攻堅武器, 一旦戰爭的一方有陣地可守, 那么另一方就麻煩了, 戰士們往往要用生命沖鋒陷陣, 以高傷亡率奪取敵人的防線。

在比利時弗蘭德省, 有一處名為60高地的地方, 是一戰傷亡最慘烈的地方之一。 19世紀, 60高地還是一處平原, 后來比利時將修建鐵路挖出的泥土都堆積在了這里, 于是便形成了一座高60米的小山包, 故稱60高地。 由于60高地是在一片開闊的平原之上,

而旁邊就是發達的鐵路系統, 所以這里的軍事價值非常高, 協約國、同盟國都想得到它。

最早占據60高地的是法國, 但可惜法軍打不過德軍。 1914年12月初, 德軍發動了對60高地的進攻, 結果12月10日法軍就被全部打敗了, 60高地完全落入德軍之手。 德軍對這里非常重視, 修建了大量的堡壘, 防線前方是成排的鐵絲網, 后方則是彈藥庫等后勤補給設備。 一戰時期坦克、飛機剛誕生不久, 機動力、火力、防御力都不強, 所以德軍的鐵絲網+馬克沁重機槍的傳統防御戰術非常有效。

法國被打敗后, 英軍接替了法軍的位置, 準備再度拿下60高地。 1915年春天, 英軍正式對60高地發動了進攻, 當時的英軍有些盲目自信, 結果德軍給他們上了一堂慘痛的教育課。

數萬英軍朝60高地沖鋒, 等待他們的是德軍兇猛的重機槍火力與炮火, 英軍的多次進攻全被打了回來, 連高地都沒能摸上去。

面對慘痛的傷亡, 英軍指揮官才意識到不能再用常規打法了, 于是決定從本土和殖民地招募了一支4500人的礦工隊伍, 組建工兵部隊, 從地下接近德軍。 為了避免德軍發現, 這支工兵部隊刻意減緩了挖掘效率, 從而降低噪音。 一個半月后, 地道終于挖通了, 英軍在德軍腳下埋設了炸藥, 并在德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進行了引爆。 從第一聲爆炸到戰斗結束, 戰斗在半個小時之內就結束了, 可見當時挖掘地道的思路還是非常正確的。

因偷襲而失去60高地, 德軍肯定是不甘心的, 因此動用了毒氣彈,

當時還沒有什么防毒面具可言, 英軍很快便在毒氣的攻擊下潰敗, 德軍再一次重回60高地。 重建60高地上的防御工事之余, 德軍也對英軍的地道戰術記憶猶新, 所以24小時令工兵部隊監聽地下動靜, 一時間英軍也沒有了辦法, 兩軍陷入僵持階段。

一直到1916年11月, 英軍通過周密的計劃, 終于決定再一次實施地道戰術。 為了防止德軍發現, 4500人的工兵部隊最大可能放慢了挖掘效率, 使得噪音降到了最低。 同樣的距離, 但挖掘工作持續了7個月, 是第一次挖掘時間的4倍多。 1917年6月, 地道挖掘完成, 這一次英軍在德軍腳下埋設了450噸炸藥, 顯然他們認為第一次爆破威力不足, 沒給德軍帶來太大傷亡!

6月7日清晨, 英軍炮兵部隊對60高地進行了炮擊,

以吸引德軍注意力, 一小時后炮兵停火, 德軍紛紛從工事中走出, 準備應對接下來的英軍沖鋒。 與此同時, 接到命令的工兵部隊引爆了25處起爆點, 雖然有三四處未引爆, 但這也足夠了, 60高地的泥土瞬間被強大的沖擊波掀飛, 駐守在60高地上的德軍全軍覆沒, 很多德軍不是被炸死的, 而是被落下的泥土埋在了地下, 再也沒能爬出來。

這場大爆炸造成的震動, 連隔著英吉利海峽的英國都很感受到, 德國、法國、捷克、波蘭, 近半個歐洲都感受到了震動。 爆炸直接摧毀了60高地, 使其從一個小山包變成了一個深18米的大坑。 一直到今天, 60高地攻防戰都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爆破, 地形的改變令60高地沒有了軍事價值, 但同時也讓德軍付出慘痛代價。

延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