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崇祯时期的复社人何以操纵考场

比起東林黨, 復社有點特別。 東林專注朝堂, 而復社更加注重把持科場。 請欣賞本人新作《東林沉浮》選27—

崇禎時期的復社人何以操縱考場

崇禎二年即公元1629年, 以東林后繼人自居的社團“復社”宣告成立, “復社”號稱“小東林”“嗣東林”“從之者幾萬余人”。

他們是在崇禎為東林平反之后即刻成立的。 為首者是在野名士張溥。

張溥, 出生于一個官宦人家, 因母親是婢女, 所以從小遭到“下賤人般”的歧視。 他沒有自暴自棄, 而是奮發圖強, 刻苦好學, 小時候便有神童之稱。 張溥一個讀書習慣, 一般人不及, 即“七錄七焚”——讀書必手抄,

抄后讀過即燒掉, 如此反復七遍, 強化記憶。 無論春夏秋冬, 他都持之以恒, 冬天手凍裂, 以熱水浸暖繼續再練。 他自己的讀書室, 就叫“七錄齋”。 如此苦功, 自然成就學霸一枚。

但是學霸未必是考霸, 張溥在科場一直不順。 崇禎二年, 張溥年已二十七, 還未考取功名, 但已聲名鵲起。 于是他干脆要在民間風云際會了。 這年張溥聯合江北匡社、江南應社等八大社團, 成立“復社”。 之所以稱“復社”, 是因為他們的宗旨是復興古學文化。

當然, 現實中, 復社影響力卻不止學術與文化領域。

東林書院的傳奇對張溥影響很深, 我在民變一節所提的《五人墓碑記》, 就是張溥在崇禎元年平反東林后所作。

作為復社創始人, 張溥處處高仿“東林先生”顧憲成。

他也十分注重朝野互動, “成于數人之志, 而后漸廣以天下之意”。 張溥后來也考中進士, 成為皇家秘書儲備人才——翰林庶吉士, 這是個虛職, 最后終生“曾未一日服官”, 一生也沒得什么實缺, 沒任一官半職。 他長期居住鄉野, 但其影響力卻不次于朝中大佬, 可以和權臣一起“遙執朝政”。 復社有兩大臺柱子, 通稱“二張”, 一個是張溥, 另一個叫張采, 也以嫉惡如仇、藐視權貴著稱, 他在朝為官, 官居禮部員外郎, 通過復社與張溥一統大江南北清流。 張溥稱“西張先生”, 張采稱“南張先生”。

從影響天下輿情的形式而講, 比起東林黨, 復社有點特別:東林專注朝堂, 而復社更加注重把持科場。 也就是說, 復社門徒在科舉考試中的影響力比昔日的東林黨要更大些。

也許有的朋友會問, 科舉考試在明朝非常嚴, 有那么大“作為”空間嗎?

可以說, 明著作弊難, 順水人情易。 明朝 “科場私授狀元”事件比比皆是。

諸如永樂朝, 朱棣寵臣解縉做主考官時, 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明人筆記《萬歷野獲篇》對此事進行了較為生動的記載。

永樂二年即公元1404年春, 朝廷舉行科舉大考。

此時正是解縉的人生得意期, 他和皇帝的關系無比親密, 故被朱棣任命為主考官。 春風得意的解考官想親手締造一個老鄉為當朝狀元, 于是將殿試考題泄露給自己看中的一個考生, 江西老鄉曾棨。 結果, 有了準備的曾同學在殿試上發揮出色, 高中狀元。 這事引起了天下舉子大嘩 , 認為“內中必有地方鄉故的隱情” ,

史料稱 “然則曾襄敏(曾棨)重名高第, 亦不免以關節得大魁矣”。 曾同學雖然也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 可還是因為這事得了個“關節狀元”不好名聲, 所謂“關節”, 就是靠人情、走后門。 但因為其時考官解縉正受皇帝的寵, 所以事后也沒有受到追究。

話說回來。 史料顯示, 復社可以通過公薦、獨薦、轉薦等手段, 影響科舉。 當時讀書人凡是入復社, 就有中科舉當官的希望, 這也是天下舉子對該社趨之若鶩的一個重要原因。 復社既有登龍門之術, 自然吸引廣大士子加入, 擁有雄厚群眾基礎。 而“保送”復社中人得中科舉, 又能增加廟堂內自己人的說話分量, 長此以往遂形成強大氣場, 復社掌門人的影響力自是不小。

但是, 帶著各種現實利益想法的人來了,

就必然魚龍混雜, 所謂獨立社團的純潔性乃至獨立性就不能保證了。 復社如日中天時, 人員成分越來越渾濁, 甚至混入了大量宵小之徒。 連復社自己人編寫的《復社紀略》里都承認:只要能給夠贊助, 就能順利加入。 有了復社的招牌, 便能在地方吃得開。 還有些地方的人, 更借著復社的關系網大搞腐敗, 尤其是每到科舉的時候, 打著給復社擴大影響的旗號, 其實卻暗地里黑箱操作謀私利。 所謂“嗜名躁進, 逐臭慕膻之徒, 亦多躥于其中矣。 ”一些沽名釣譽的人, 追名逐利的人, 都通過各種“投名狀”方式, 混跡其中了。

如此一來, 所謂讀書人的氣節也就難保了。

這個樣子的復社, 還想學前輩東林, 影響天下輿情, 就得無所不用其極地與各種勢力作斗爭了。

聲名鵲起的復社,不久就和東林前輩一樣,陷入黨爭怪圈。

復社勢力擴張,引起了執政大佬、官場老滑頭溫體仁的反擊。儼然嗣東林師徒們已經動了溫浙余黨奶酪。雙方開展了一場持久戰。溫體仁仿效魏忠賢整東林黨的手段,也來個按圖索驥,令他的弟弟溫育仁組織人作了一本《綠牡丹傳奇》,影射復社的各種丑惡現象,溫育人還命人將此書改編成劇本,搬上舞臺四處演出。

復社也不甘示弱,他們聯名上疏,要求毀禁此書、追究作者責任、將溫育仁的家人逮捕入獄。此外,還召開大會云集數千會員,義正詞嚴聲討溫體仁。

兩種勢力勢均力敵,一時僵持不下。就這樣一直斗,直到大明王朝奄奄一息。

聲名鵲起的復社,不久就和東林前輩一樣,陷入黨爭怪圈。

復社勢力擴張,引起了執政大佬、官場老滑頭溫體仁的反擊。儼然嗣東林師徒們已經動了溫浙余黨奶酪。雙方開展了一場持久戰。溫體仁仿效魏忠賢整東林黨的手段,也來個按圖索驥,令他的弟弟溫育仁組織人作了一本《綠牡丹傳奇》,影射復社的各種丑惡現象,溫育人還命人將此書改編成劇本,搬上舞臺四處演出。

復社也不甘示弱,他們聯名上疏,要求毀禁此書、追究作者責任、將溫育仁的家人逮捕入獄。此外,還召開大會云集數千會員,義正詞嚴聲討溫體仁。

兩種勢力勢均力敵,一時僵持不下。就這樣一直斗,直到大明王朝奄奄一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