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人類總重僅占0.01%,但卻是地球滅霸

儘管地球人口已經超過70億, 但最近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一篇論文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上秤”過了一遍, 結論讓人大跌眼鏡:

早已突破70億人口大關的人類, 品質僅占地球上總生物品質的0.01%。

簡單來說就是……比病毒還要輕。

什麼?70億人類居然還沒有病毒重

在這場以地球為範圍的生物量普查中, 研究人員先將所有生命形態分為幾大類別, 包括動物、植物、原生生物、真菌、細菌、古細菌……對了還有病毒, 雖然是原始生命體, 但看在它們具備一定生命特徵的份上,

這次帶它們一起上秤。

好, 怎麼稱呢?研究人員耗時三年梳理了關於地球生物量的現有科學文獻, 得到了某些特定地點和環境下特定類別生物體內碳的品質。 通過盡可能多地獲取不同特定地點的生物量參數和環境參數, 以此為依據估算出全球範圍內各個種類的總生物量。

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果:地球生物量總量大約為5500億噸, 其中4500億噸都是植物, 占了82%的江山;細菌是噸位第二的生命形式, 其品質佔據了所有生物量的13%;所有其他生物, 包括真菌、古細菌、原生生物、動物和病毒, 加起來僅占世界生物量的5%。

是不是和想像中的畫面不太一樣?

不要著急還沒說完……

據研究人員推斷, 人類生物量為0.06千兆噸, 約為病毒生物量的三分之一,

魚類生物量的十二分之一, 真菌生物量的二百分之一……

人類是滅霸:雖然寶寶輕, 但是寶寶威力大

讀到這裡, 你的內心是否在咆哮:

我們在地球生命的大秤上竟然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砝碼!

但研究證明了, 人類才不是弱小可憐的傻白甜。 我們以極大的破壞力和塑造力, 改變著地球上的生物圖景。

研究統計發現, 自進入人類文明以來, 地球上的野生哺乳動物總量的83%、海洋哺乳動物總量的80%、植物總量的50% , 和魚類總量的15 %, 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約5萬至3千年前, 人類的活動就導致了第四紀巨型動物的滅絕:陸地上40公斤以上的哺乳動物, 一半種類從地球上消失。

另外一項同樣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的研究也表明,

近50 年來地球上約一半的物種被認為已經滅絕。 科學家認為人類目前正處於“地球40億年來的第六次大規模物種滅絕”進程中。

跟0.01% 的渺小生物量相比, 人類的殺傷力似乎正在往正無窮的方向擴展。 拜其所賜, 地球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


白犀牛現在已經是個瀕臨滅絕的物種 圖自 Mashable

與此同時, 哺乳動物總數卻增加了四倍——這是人口和牲畜的大量增加導致的。 全球哺乳動物中的60%是我們飼養的家畜(以牛和豬為主), 36%是人類, 只有4%是野生哺乳動物。 而全球禽類生物的70%……都是以雞鴨為主的家禽。

也就是說, 如果把地球上的哺乳動物和禽類均勻混合後呈現在你面前, 你將看到:

抱歉放錯圖了, 實際上是這樣……

畫面太美……說好的神奇的地球呢?

除此之外, 人類也重塑了植物的碳總量格局:現在地球上的植物總品質相比于人類文明開始之前, 大概要打個對折。 破壞物種多樣性這口大鍋, 人類背得一點都不冤。

在這SSR級的戰鬥力面前, 滅霸那個小手套, 簡直圖樣圖森破……

陸地雖小, 但生物總量卻是海洋的近80倍

研究人員在不同環境下檢查全球生物量的過程中, 發現了陸地和海洋環境之間的巨大差異。

絕大多數生物更喜歡陸地。 雖然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的71%, 但陸地生物量比海洋生物量高了兩個數量級。

另一方面, 動植物和細菌三者習性不盡相同:大部分的植物集中生長在陸地環境, 動物聚集在海洋, 細菌和古細菌的大部分生物量則在地表深處。

研究人員承認, 由於相關研究的稀缺, 對一些特定生物的估算仍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範圍和未知的系統偏差, 但是這項研究確實具備著深刻的意義。 它是對地球上所有生物體(包括病毒)生物量分佈的首次宏觀上的分析, 凸顯了目前對生物圈認識上的欠缺, 將對進一步研究生物學產生巨大影響。

這項研究的價值還遠不止於此。 它讓我們以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人類佔有絕對優勢的世界。

我們扮演著什麼角色?我們做了什麼?我們還能做什麼?

附:

論文來自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SSN:0027-8424),

作者分別為Yinon M. Bar-On、Ron Milo(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和Rob Phillips(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生物量:某一時間單位面積或體積棲息地內所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生物種, 或所含一個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種的總個數或總幹重(包括生物體內所存食物的重量)。

撰文:郭禕

設計:郝昊

編輯:張艾華

策劃:穀雨出品:騰訊新聞

撰文:郭禕

設計:郝昊

編輯:張艾華

策劃:穀雨出品:騰訊新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