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环保升级面临三难:动力、成本和出口

一、佔便宜慣了, 一時改不了!

污染生產是損人利己的事兒, 錢企業賺了, 不好的環境大家共擔。 但這麼多年也一直就這麼以發展為中心的指導下過來了。

這麼多年在企業那裡形成一個不好的預期:污染生產損人利己的事, 不認為是錯事兒。

這當然是產權不清的問題, 如果大家對區域環境實行個股份制, 估計很多人就要爭一爭了, 憑啥賺錢的是你, 呼吸惡臭空氣的是我們?你賺的錢, 是不是應該拿出來治理環境, 或者至少給我們一部分吧。

這個要求過分嗎?

不過分啊。 享受惡臭環境當然需要補貼啊。

北京有個阿蘇衛垃圾廠, 當時選址的時候, 小湯山鎮和百善鎮爭來爭去, 都要求垃圾廠建在自己轄區, 動力在哪裡?

政府有環境補貼啊, 當地居民把它叫“聞味兒費”, 就這麼點補貼, 還要爭來爭去。

現在呢, 周邊農民受不了了, 很多重病的, 紛紛要求政府整村搬遷。

二、環境提升的成本來源和成本消耗!

好環境當然需要成本。

目前環保稅的開徵, 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解決環保治理的錢的來源問題。 一個是提高環保要求, 二是要求生產企業換新設備, 三是加大監督和處罰力度, 哪個都需要花錢。

但問題是, 投進去的錢, 除了在產品價格上漲來消耗環保成本外, 其他的還真的難以分攤成本。

比如, 空氣品質好了, 能跟老百姓收費嗎?肯定收不上來。

三、出口太小!有待擴大

環保成本分攤除了終端漲價外, 別的也不是完全沒有。

比如未來的水資源跨區交易, 碳排放的交易, 都是環境變現的一種方式, 只不過這種出口目前還是太小。

放任環境繼續惡化當然不行, 你沒見很多有錢的精英們因為環境問題都出國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