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中國最古老的茶園,布朗族每家每戶都擁有千年古茶樹

景邁山是雲南著名普洱茶山中一座擁有兩萬多畝、上千年茶樹的園林, 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古茶園, 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 又稱茶山之最。 景邁山茶屬喬木大葉種, 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一片集中在這裡, 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 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分佈在瀾滄縣境內的惠民鄉景邁, 芒景2個村民委員會轄區範圍內。

景邁山, 位於普洱市瀾滄縣。 作為普洱茶友, 仰慕已久, 今天終於出行。 翻山越嶺, 一路逶迤, 終於到達景邁茶山。 茶山是一片茫茫林海--茶樹種植在天然林裡, 茶山被各種熱帶植物包裹。

綠海之中, 茶樹與其他植物共生, 無論是闊葉、小葉還是其他種類;藤樹交織, 它們的枝幹上長滿了苔蘚、菌類和許多寄生蘭花等附生物。 茶樹齡雖大, 但大多低矮, 便於採摘。

古茶園內的植物群落屬於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植物, 其中思茅木薑子和紅椿為國家二級保護的珍稀樹種。 據芒景緬寺木塔石碑傣文記載, 景邁、芒景古茶園的茶樹種植於傣曆57年。 古茶園的茶樹在天然林下種植, 是最為古老的種植方式。

布朗祖先叭岩冷種植茶園, 並給後代留下遺訓:留下金銀財寶終有用完之時, 留下牛馬牲畜也終有死亡時候, 唯有留下茶種方可讓子孫後代取之不竭, 用之不盡。

現存最大的茶樹一株高4.3米, 基部幹徑0.5米,

另一株高5.6米, 基部幹徑0.4米。 茶園茶樹以幹徑10-30釐米的百年以上老樹為主。 茶樹上寄生有多種寄生植物, 其中有一種稱為“螃蟹腳”的, 近年由於人為過度炒作其保健功效而幾乎遭受了來頂之災。

位於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鄉境內。 據考證, 這裡種茶有近2000年的歷史。 古茶山由景邁、芒景、芒洪等9個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組成。 整個古茶園占地面積2.8萬畝, 實有茶樹採摘面積1.2萬畝。

芒景、景邁古茶山是人與自然融合的最佳典範, 也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景邁古茶園, 是一個歷史與現實粘連得很緊的地方。 幹百年來, 不管山裡發生過什麼, 自栽下第一株茶苗起, 就註定這裡是聖地靈, 這裡是誕生文明的地方。

古茶園的茶葉很早就用馬幫馱到普洱進行交易,

作為普洱茶原料之一, 自元代起銷往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據有關專家調查, 景邁、芒景古茶園的茶樹, 大部分樹冠挺拔, 枝葉茂密, 許多古茶樹上寄生著具有神奇藥用價值的"螃蟹腳", 是世界罕見的大面積栽培古茶林。 曾經到古茶園考察的專家學者稱這片古茶是珍貴的"茶文化歷史博物館"。

景邁山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有“景邁千年萬畝古茶園”的美譽與傳說。 是普洱市婦孺皆知的品牌, 也是愛普洱茶的人掛在嘴邊的名字。 這個堪稱古茶樹天然博物館的地方, 讓人們記住的, 除了普洱茶。 還有淳樸的民風、典型的民居、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總之, 來到景邁山, 品著地道的普洱茶, 感受高山雲霧慢慢退去,

小寨嫋嫋炊煙升起, 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據當地布朗族史料記載, 其茶樹的栽種歷史至少有2000年, 由於氣候、海拔、土壤等因素, 那裡的茶備受茶人追捧, 喝過景邁茶的人都稱“茶氣足、口感好”。

在這起伏的山巒之中, 生息著兩個民族, 布朗族和傣族。 他們的山寨雖然坐落不同, 但他們與茶山為生, 世代繁衍, 生死相依, 千年的茶山萬畝的古樹, 成為他們同生存共命運的見證。 布朗族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訓化古茶樹的民族。

學術界公認布朗族是雲南最早種茶的民族之一。 布朗族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都留下大面積的茶地, 成為雲南茶葉的主產區。 所以說布朗族是千年茶農, 當之無愧。

遺訓留給了他們的子孫後代。

他們的後代做到了, 他們曾經抵制為了追求高產推行臺地茶的種植, 保衛了古樹茶園, 留下了這份寶貴的遺產和珍貴的歷史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