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韩信临死前,为何说悔不听蒯彻之言?

文/媯滿聰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謀士, 留下了大量經典的謀略案例。 其中, 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個是春秋戰國時期, 另一個便是三國時代。 不過, 在秦漢之交, 還有一位謀士也很厲害, 不僅在亂世中生存了下來, 還得到了善終, 他就是蒯徹。

蒯徹之所以有名, 是因為韓信在被殺前, 曾經說過一段極為感慨的話。 這段話被司馬遷記錄在了《史記》中。 原文是:“信方斬, 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 乃為兒女子所詐, 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可見, 謀士蒯徹曾經預料到了韓信的結局, 遺憾的是, 韓信不聽他的。

為何韓信如此後悔呢?是因為在楚漢之爭的僵持階段,

蒯徹勸韓信自立為王,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從當時的戰略走向來說, 韓信佔領齊國後, 基本上成了楚漢之爭的鐘擺。 他向著漢王, 則漢王勝利;他想著楚霸王, 則楚霸王勝利。

如果韓信自立為王, 那麼天下多半會形成三分的局面。 對韓信來說, 三分的局面是最有利的。 然而, 韓信並沒有聽蒯徹的。 原因非常明確, 韓信不敢。 韓信手裡並沒有多少自己的兵卒, 中層以上的軍事將領全部來自劉邦的豐沛老鄉。

儘管如此, 如果韓信重用戰爭征伐過程中俘獲的趙兵、燕兵、齊兵, 也能夠成氣候。 韓信依然沒有做出這個決斷。 蒯徹的謀略是正確的, 遺憾的是, 韓信沒有政治家的眼光與決斷的能力。 為何說蒯徹這個人的說法值得重視呢?

在《史記》中, 蒯徹第一次出場是遊說范陽縣令徐公, 告訴他, 他即將面臨巨大的災難。 同時又告訴他, 自己本人能幫助他脫離災難, 並讓他獲得榮華富貴。 蒯徹的策略非常簡單。 他找到了武信君武臣, 給了武臣一個建議。

當時, 武臣是陳勝的部下, 在陳勝的要求下, 負責攻打各個縣城, 每個地方都在積極備戰。 蒯徹告訴武臣, 以范陽縣令為案例, 厚待縣令, 讓他成為周邊各個縣投降後受到優待的榜樣。 這樣的話, 周圍的各個縣都會投降。

如果非要打, 各個縣為了自保都會堅守、死戰, 對武臣來說, 這樣死傷巨大, 效率很低。 蒯徹的建議, 讓武臣一夜之間, 拿下了燕趙三十多城且兵不血刃。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

蒯徹是個特別有謀略的人。 遺憾的是, 韓信並不會用他。

在古代, 能否用人, 能否聽謀士的建議, 決定了一個領導的格局與做事的水準。 絕大多數聰明的領導, 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韓信便是其中的一個。 他是個聰明人, 但是太過自我, 聽不進他人的建議, 最終死在了呂後手上, 讓天下人笑。

參考文獻

1《史記》;

2.《資治通鑒》;

3.《柏楊版白話資治通鑒》;

4.《漢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