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受污染的江南,被遗忘的东北,这个摄影师拍下你不知道的中国


《脫韁的世界》。

掙脫束縛, 從“新聞攝影師”出發

採訪並文 / 唐晶    攝影 / 陳榮輝    編輯 / 韓萌

陳榮輝的影像沒有陷入新聞攝影的局限, 他始終保持著對城市問題的思考, 保持著嘗試新方式的熱情。 無論是穿梭於一座座主題樂園, 還是拜訪冰雪中漸凍的北方城市, 他都在探尋人在空間中的處境, 尋覓衰落和新生中產生的獨特氣息。


《空城計》。

陳榮輝是由新聞攝影轉向藝術攝影的攝影師之一。 從最開始進入都市報, 到憑藉《聖誕工廠》拿到新聞攝影的最高獎——“荷賽獎”, 陳榮輝沒有局限於僅從新聞攝影的視角看問題。

從《石化江南》《脫韁的世界》到《空城計》, 都是陳榮輝掙脫新聞攝影“束縛”的探索。 他一直尋找著值得被傳播、討論的議題, 亦把新聞攝影的選題思維嫁接到藝術攝影的創作上。


《石化中國》。

近年來的新聞從業經歷加深了他對多媒介運作的瞭解, 他不去拒絕媒介帶來的變化, 努力使自身和新媒介相契合——不僅呈現相對純粹的視覺觀看, 同時意圖在社交媒體引發討論。

在當下攝影越發丟失觀看性的年代, 這種使用大畫幅相機進行創作的方式, 更使其回歸到攝影誕生之初的“觀看與凝視”中去。

  從新聞攝影出發

穀雨:你如何界定自己當下的身份和作品?最近幾年你參與的藝術類展覽比較多, 這和傳統的新聞攝影師不太一樣了?

陳榮輝:我是一名媒體從業者, 是一名報導攝影師, 這是我謀生的方式。 另一方面, 我又在嘗試做些自己的創作。 因此從創作的出發點來說, 我希望自己是一名用攝影的方式講述故事的藝術家。

我是在都市類媒體黃金時期的尾聲進入行業的, 隨著移動傳播方式的到來, 傳統紙媒面臨巨大挑戰。 這讓我對自己從事的行業產生了一種危機感。 我一方面努力完成本職工作, 另一方面開始尋找其他方式。 當然這種嘗試的前提還是攝影。

在侯登科紀實攝影獎研討會上, 程新皓有個分享我很贊同——他在讀博士的時候碰到呂楠, 表示想放棄讀博去做攝影。 呂楠說, 連博士都不能讀完, 那你怎麼知道做攝影就能堅持下來?於是後來,

程新皓讀完博士才去專職研究攝影。

我覺得我也比較擅長處理這種工作和自身創作的關係, 它們是相通的。 我得先做好自己的工作, 通過報導攝影使自己生存下來, 然後再認真地創作作品, 進行傳播。 事實上, 以往大家瞭解我也都是通過我做的報導攝影。


2015年, 陳榮輝的《聖誕工廠》獲得第58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當代熱點類單幅二等獎。

穀雨:你怎麼看待紀實攝影?

陳榮輝:一開始, 我接觸更多的是新聞攝影。 我在2011年7月畢業, 工作不到一個星期就碰上了“7·23”動車事故。 我扛著兩台相機沖向前線, 在現場遇到了一百多名攝影記者。 現在這樣的情形基本已經銷聲匿跡了——有的攝影記者轉行做視頻, 有的做自媒體, 都各奔東西了。


“7·23”事故現場。

有意思的是, 我們總時不時為紀實攝影這個概念爭吵。 我不是理論家, 我更在乎的是在當下這個時代, 用紀實攝影的手法拍攝作品的可能性和創造性。

穀雨:為什麼很多攝影記者紛紛轉做觀念或是當代攝影了?

陳榮輝:我不太好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每一個攝影師所面臨的狀況都不太一樣。 目前我還是在做自己想做的, 但問題是時間和精力比較分散。 我想以後若能解決自己的生存方式, 離開這個行業也是很正常的。

穀雨:攝影記者可能最難的是保持拍攝的激情和心理健康。

陳榮輝:我倒不曾失去激情, 新聞攝影是我生存下去的方式。 雖然現在去一線拍攝的機會少了, 但我依然會在腦海中不斷推演,

假如我在現場會如何拍攝, 然後和同事進行交流。

心理健康在開始的時候確實是個問題。 有一段時間我在寧波駐站, 那時經常採訪一些交通事故、兇殺案, 晚上總是做噩夢。

但這些日常的採訪和拍攝, 對我也不完全是壞處, 它讓我擁有了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那個時候我每天在街頭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 這也讓我時刻保持著對社會的觀察。


陳榮輝日常街頭攝影。

穀雨:有些年輕的攝影記者思維好像已經定型了, 他們把拍攝僅僅視作一種工作和記錄, 不願意去嘗試新的東西。

陳榮輝:我的好奇心比較重, 什麼都想去嘗試下, 也喜歡自我表達。 我的攝影基本是自學的, 特別是工作之後。 浙江攝影的氛圍比較好, 我之前參加新峰計畫,那一期的老師是王慶松。可能大家無法想像攝影記者和王慶松會交流什麼。他在一個訪談中說,覺得自己的角色就是記者,因為他關注的都是當下的社會議題。

後來,我開始慢慢認識到新聞攝影僅是攝影的分支之一。那時一批從媒體行業裡出來的攝影師,比如張曉、嚴明等,也給我們年輕攝影師很大鼓舞。

穀雨:你的作品如果拋開背景資訊,比如像《一路向北》和《空城計》,你是怎麼界定專題專案和作品的區別?

陳榮輝:《一路向北》是我到澎湃之後做的第一個多媒體專案。當時的出發點還是新聞傳播,正式開始之前做了很多關於難民議題的研究,也看了一些影像藝術家拍的作品。


《一路向北》。

2015年末是難民議題在國內傳播的高峰期,但很多人覺得難民問題離中國比較遠。當時我本來想選擇更藝術的方式去呈現,但後來還是覺得應該先把難民這個議題本身傳播給國內的讀者,讓大家瞭解難民的由來和現狀。

後來我跟隨一個難民家庭一路前行,從萊斯沃斯島一直到奧地利。其間拍攝了照片,也存有音訊文字,但對這個專案起到核心作用的還是文字。由於當時文字記者的簽證被拒,文字和資料收集都是我自己做的。文字稿件有一萬多字,先後改了十幾遍,這算是我第一次嘗試多媒體工作。後來我覺得這種多媒體的工作方式,對我以後進行更深入的專案或者是做藝術創作幫助很大。

在做《空城計》時,我開始有了更加完整的意識。前期拍攝時,我錄製了一些音訊和城市的空鏡頭畫面,這種方式跟我做新聞視頻時是不一樣的。這些視頻雖然對於新聞傳播沒有用,但在展覽的時候能夠讓作品的呈現更多元。

照片如果不傳播出去我會覺得很可惜

穀雨:你怎樣看待傳播媒介的改變,對作品呈現的影響?

陳榮輝:我很注重新媒介的展示方式,比如手機的傳播。在手機上發的照片我是有選擇的,不會放大長圖,因為讀者不太方便觀看。人是有惰性的,甚至橫一下手機都會很困難。

照片如果不傳播出去我會覺得很可惜。傳統媒介居於絕對主導地位,甚至一張照片可以讓一個攝影師成名一輩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國外的藝術競爭似乎更激烈,即使如Massimo Vitali在Ins上都很活躍,甚至開通了日語Ins帳號。Alec Soth在中國很火,卻很少有人研究他的景別場景如何切換。我們可能只學到了他拍照的方式,但沒有考慮到他的呈現方式。


攝影師Massimo Vitali專門開通了日語Ins帳號。

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傳播的成品,而沒看到整個過程。我比較在意過程,很少有國內攝影師主動利用媒介傳播,包括一些已經成名的藝術家也很少利用互聯網,他們沒有發聲的意識。我不忌諱在朋友圈發作品,甚至通過二維碼去傳播,我希望充分利用這種手段來創作。

穀雨: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在無形中有一個選題思維,你選擇拍攝的東西是大眾喜歡看的,容易看懂的,更容易和觀眾產生互動和共鳴。多數藝術家在考慮選題時可能更偏個人化,他們的作品有時是挑釁的,有時是無視大眾的。這是你和其他藝術家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

陳榮輝:藝術家選擇創作的方式和題材有很多種。他有可能看似關注現實問題,但實質是個體經驗的探索。美國攝影師Mitch Epstein的作品《美國能源》源自他有一個女兒,《家族生意》因為他有個父親。當然拍攝由頭也可能是一個長期關注的議題,比如Richard Misrach的《石化美國》,來源於他更早時候接受的雜誌委託。


Mitch Epstein的攝影作品《石化美國》。

我覺得既然大家認為這個議題值得被討論,為什麼我們不去關注這些,這不是藝術家應該做的嗎? 國內對於藝術的探討似乎還停留在“藝術是很自我的,藝術要遠離政治,要遠離社會”的階段。

藝術家本應該去發聲,但也並不是單純為了某一個群體去發聲。像東北“收縮的城市”這個議題,它有可能發生在其他任何一個城市。城市跟人的生命一樣,有高潮,也會有失落。

在創作上我從不迎合受眾,因為這本身就是我關注的議題。其實拍攝之初我也不知道這個議題會不會火。當我的作品發表出來,引發這樣劇烈的討論,實際上是超出了我的預期的。我們以紀實的手法拍攝,使當地人有所觸動,引發一個更大範圍的討論,這是個很好的事。

我第一次覺得能夠把握住自己的感覺了

穀雨:東北這個題材選得不錯。

陳榮輝:現在的傳播語境中,不關注東北是不可能的,每年都有大量關於東北的新聞報導,甚至東北人聚集比較多的海南也成為了熱點。雖然東北因其話題性在文學、影視中廣受關注,攝影領域卻探討不多。這也是個機會。

我個人對於東北非常嚮往。這種嚮往來源於一個南方人對於北方的天然好奇,也來源於小說《呼蘭河傳》。我一直不太喜歡太激烈的東西,《呼蘭河傳》傳達給我的東北的那種緩慢感,實在令人好奇。在拍攝這個項目之前我從未去過東北,這次也算是自己的私人旅行了。


《空城計》。

最開始的時候出了一點意外,膠片沖洗的時候廢了一大半,但當時第一反應是覺得沒有問題,因為我找到了那種拍攝狀態和描述方式。我第一次覺得,我開始能夠把握住自己的感覺了。

如果是以往的新聞報導,拍過一次就不會再去了,但這次我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走,至於我什麼時候再去拍那是我的事情,再次到那邊時,我又能很快地進入狀態。我想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觀看方式,這是我自己的旅行,也是我自己對於當下時代的觀察。

穀雨:你拍東北都是冬天去的嗎?

陳榮輝:是的,上次也是冬天,我每次都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去,集中在12月到次年的3月,從2016年冬天到2018年冬天。

穀雨:為什麼要在最冷的時候去?

陳榮輝:去拍攝北方,那種北地凜冬的感覺一定要有。當然,我覺得這種特殊的季候也是造成當下北方某些特徵的重要因素。我很想去體驗人在極度嚴寒下的狀態是怎樣的。

穀雨:你怎麼找到你的拍攝對象?

陳榮輝:隨著直播、社交軟體的流行,當地很多年輕人都在使用這些應用。在拍攝之前,我會在社交媒體上看當地年輕人的玩法,看他們的狀態。

看到有趣或者好玩的年輕人,我會和他們在社交軟體上聯繫。我拍攝的那對雙胞胎姐妹、表演反串的男生都是在快手上找到的。在見到真人前,我已經通過社交軟體和他們建立了一種虛擬的聯繫。


《空城計》。

當然,還有一些拍攝物件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的,當時沒有著急拍攝,而是另外約時間。我曾經拍攝過一個戴著拳擊手套的男子,第一次碰到他的時候天色太晚,他說他每天都來,於是我們就約在了第二天。還有一個姑娘,她是晚上去舞廳跳舞,不想讓爸媽知道,所以我白天在她家裡拍了張。


《空城計》。

穀雨:你在拍景觀的同時拍了很多年輕人,我覺得你拍出了東北小城市無聊而沒有希望的日常生活。

陳榮輝:我拍了一些離開家鄉的年輕人的房間。有一張照片源於載我的一名計程車司機,他姐姐到外面打工了,他經常回去打掃那個房間。我到現在依然記得當我推開房間時,傳遞出來的那種感覺——一個素淨的房間,一抹粉色。

當地過完元宵節燈會後,滿地都是塑膠袋。午後的陽光下,無數的塑膠袋閃閃發光。我想像元宵燈會的熱鬧,可熱鬧過後又是什麼?


《空城計》。

穀雨:你一共去了多少個城市?談談對於這些城市的印象,以及它們與你作品之間的聯繫吧。

陳榮輝:到現在為止我去了5個城市,去這些城市主要還是根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龍贏教授等人的研究資料進行的篩選。

當然,實地去這些城市帶給我的感覺還是很微妙的,這種微妙體現在你可以在這些城市裡發現這個國家最潮流的東西,傳播最迅速的東西。但同時,一種內在的遲緩和寒冷天氣糅雜在一起,拉扯著。在最後的呈現作品中,當這些肖像和景觀被凝視,一種不急不緩的風格體現出來。

有一張照片是我在中朝邊境的酒店拍攝的,酒店二樓的陽臺放著兩張凳子,還有一個望遠鏡,遊客可以通過望遠鏡觀察對岸朝鮮的生活。我也通過望遠鏡觀察了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對岸的朝鮮人民在勞作,坐上藍色的翻斗車離開。大風不時吹起黃沙,對岸的居民就消失在了視線中。


《空城計》。

用影像作為藝術表達的時代還在繼續

穀雨:你有沒有想過把之前和現在拍攝的作品串聯起來?

陳榮輝:我的個人專案一直有一個一脈相承的主題,就是探討在城市化過程中,城市空間的演變。我特別喜歡福柯的一句話:我們時代的焦慮與空間有著根本的關係,比之於時間的關係更甚。

我做的第一個個人項目是《石化中國》,這個項目我花了3年多時間在江浙一帶拍攝。當時杭州自來水危機,因為我沒有辦法直接去拍攝污染本身,就考慮從空間的角度來拍攝。

《石化中國》拍攝的就是江浙一帶化工廠的演變。本質是城市工業化過程中,工業對於農業的入侵。這個過程更像是城市的野蠻成長階段。


《石化中國》。

《脫韁的世界》是我的第二個個人項目,拍攝的是江浙乃至全國的主題樂園。這個話題本身並不新鮮,甚至有些陳舊。但我希望探討的是在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中,休閒娛樂方式的轉變。我不會刻意尋找那些廢棄的主題樂園,我拍攝的是人們在主題樂園裡的遊玩,其中很多畫面有我的家人、朋友身處其中。這個過程就像是城市的娛樂階段。


《脫韁的世界》。

我現在做的《空城計》,基本屬於城市化進程中的末尾,也就是城市的衰亡階段。當然也有可能是城市的重生階段。我拍攝東北的這些收縮城市,本質上是對我生活的繁華城市的一種警示。

但我在這個階段不僅僅是拍攝景觀,還拍攝了很多生活在這些城市裡的年輕人。我希望不僅僅是探討城市空間,還能探討城市空間與個體間的關係。觀察這些年輕人面對城市巨變時,對於自己未來生活的期待和焦慮。


《空城計》。

我一直很喜歡肖像攝影的方式。我在拍攝肖像攝影,其實投射的是我自己,也是另一種自拍的方式吧。

很多人疑惑我如何能夠拍攝那麼多肖像。不是我溝通能力有多好,而是我在恰當的時間點,觀察到了一些人物特質性的東西。這種觀察更多的是我日常積累的一種反應。

以前我喜歡坐在咖啡館看書,休息的時候就白描身邊的顧客。我不會畫畫,是用文字的方式很簡潔地去敘述。我沉迷這樣的玩法,所以在看一個人的時候,真的可以觀察到很多很小的細節。

從Thomas Ruff開始用“冷面”拍攝肖像起,肖像攝影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化。接下來我也會做一些純肖像類的項目。當下的攝影師們似乎不太喜歡拍攝肖像,更喜歡景觀一些。

穀雨:也不是,我覺得更多的是大環境變了。更多的人放棄了攝影,而不是攝影師放棄了肖像。

陳榮輝:很多攝影師確實放棄了照片這個媒介,當然我也理解這個更多是從媒體行業的業態改變導致的,媒體轉型對攝影師的要求越來越複雜。我覺得我不會放棄,雖然可能去做視頻、做新媒體,但更多是讓新媒介反哺我的影像創作。用影像作為藝術表達的時代依然還在繼續,依然有很大機會。

運營編輯 / 趙嘉慧 張琳悅   校對 / 阿犁   運營統籌 / 迦沐梓

穀雨致力於支援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瞭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畫(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之前參加新峰計畫,那一期的老師是王慶松。可能大家無法想像攝影記者和王慶松會交流什麼。他在一個訪談中說,覺得自己的角色就是記者,因為他關注的都是當下的社會議題。

後來,我開始慢慢認識到新聞攝影僅是攝影的分支之一。那時一批從媒體行業裡出來的攝影師,比如張曉、嚴明等,也給我們年輕攝影師很大鼓舞。

穀雨:你的作品如果拋開背景資訊,比如像《一路向北》和《空城計》,你是怎麼界定專題專案和作品的區別?

陳榮輝:《一路向北》是我到澎湃之後做的第一個多媒體專案。當時的出發點還是新聞傳播,正式開始之前做了很多關於難民議題的研究,也看了一些影像藝術家拍的作品。


《一路向北》。

2015年末是難民議題在國內傳播的高峰期,但很多人覺得難民問題離中國比較遠。當時我本來想選擇更藝術的方式去呈現,但後來還是覺得應該先把難民這個議題本身傳播給國內的讀者,讓大家瞭解難民的由來和現狀。

後來我跟隨一個難民家庭一路前行,從萊斯沃斯島一直到奧地利。其間拍攝了照片,也存有音訊文字,但對這個專案起到核心作用的還是文字。由於當時文字記者的簽證被拒,文字和資料收集都是我自己做的。文字稿件有一萬多字,先後改了十幾遍,這算是我第一次嘗試多媒體工作。後來我覺得這種多媒體的工作方式,對我以後進行更深入的專案或者是做藝術創作幫助很大。

在做《空城計》時,我開始有了更加完整的意識。前期拍攝時,我錄製了一些音訊和城市的空鏡頭畫面,這種方式跟我做新聞視頻時是不一樣的。這些視頻雖然對於新聞傳播沒有用,但在展覽的時候能夠讓作品的呈現更多元。

照片如果不傳播出去我會覺得很可惜

穀雨:你怎樣看待傳播媒介的改變,對作品呈現的影響?

陳榮輝:我很注重新媒介的展示方式,比如手機的傳播。在手機上發的照片我是有選擇的,不會放大長圖,因為讀者不太方便觀看。人是有惰性的,甚至橫一下手機都會很困難。

照片如果不傳播出去我會覺得很可惜。傳統媒介居於絕對主導地位,甚至一張照片可以讓一個攝影師成名一輩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國外的藝術競爭似乎更激烈,即使如Massimo Vitali在Ins上都很活躍,甚至開通了日語Ins帳號。Alec Soth在中國很火,卻很少有人研究他的景別場景如何切換。我們可能只學到了他拍照的方式,但沒有考慮到他的呈現方式。


攝影師Massimo Vitali專門開通了日語Ins帳號。

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傳播的成品,而沒看到整個過程。我比較在意過程,很少有國內攝影師主動利用媒介傳播,包括一些已經成名的藝術家也很少利用互聯網,他們沒有發聲的意識。我不忌諱在朋友圈發作品,甚至通過二維碼去傳播,我希望充分利用這種手段來創作。

穀雨: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在無形中有一個選題思維,你選擇拍攝的東西是大眾喜歡看的,容易看懂的,更容易和觀眾產生互動和共鳴。多數藝術家在考慮選題時可能更偏個人化,他們的作品有時是挑釁的,有時是無視大眾的。這是你和其他藝術家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

陳榮輝:藝術家選擇創作的方式和題材有很多種。他有可能看似關注現實問題,但實質是個體經驗的探索。美國攝影師Mitch Epstein的作品《美國能源》源自他有一個女兒,《家族生意》因為他有個父親。當然拍攝由頭也可能是一個長期關注的議題,比如Richard Misrach的《石化美國》,來源於他更早時候接受的雜誌委託。


Mitch Epstein的攝影作品《石化美國》。

我覺得既然大家認為這個議題值得被討論,為什麼我們不去關注這些,這不是藝術家應該做的嗎? 國內對於藝術的探討似乎還停留在“藝術是很自我的,藝術要遠離政治,要遠離社會”的階段。

藝術家本應該去發聲,但也並不是單純為了某一個群體去發聲。像東北“收縮的城市”這個議題,它有可能發生在其他任何一個城市。城市跟人的生命一樣,有高潮,也會有失落。

在創作上我從不迎合受眾,因為這本身就是我關注的議題。其實拍攝之初我也不知道這個議題會不會火。當我的作品發表出來,引發這樣劇烈的討論,實際上是超出了我的預期的。我們以紀實的手法拍攝,使當地人有所觸動,引發一個更大範圍的討論,這是個很好的事。

我第一次覺得能夠把握住自己的感覺了

穀雨:東北這個題材選得不錯。

陳榮輝:現在的傳播語境中,不關注東北是不可能的,每年都有大量關於東北的新聞報導,甚至東北人聚集比較多的海南也成為了熱點。雖然東北因其話題性在文學、影視中廣受關注,攝影領域卻探討不多。這也是個機會。

我個人對於東北非常嚮往。這種嚮往來源於一個南方人對於北方的天然好奇,也來源於小說《呼蘭河傳》。我一直不太喜歡太激烈的東西,《呼蘭河傳》傳達給我的東北的那種緩慢感,實在令人好奇。在拍攝這個項目之前我從未去過東北,這次也算是自己的私人旅行了。


《空城計》。

最開始的時候出了一點意外,膠片沖洗的時候廢了一大半,但當時第一反應是覺得沒有問題,因為我找到了那種拍攝狀態和描述方式。我第一次覺得,我開始能夠把握住自己的感覺了。

如果是以往的新聞報導,拍過一次就不會再去了,但這次我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走,至於我什麼時候再去拍那是我的事情,再次到那邊時,我又能很快地進入狀態。我想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觀看方式,這是我自己的旅行,也是我自己對於當下時代的觀察。

穀雨:你拍東北都是冬天去的嗎?

陳榮輝:是的,上次也是冬天,我每次都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去,集中在12月到次年的3月,從2016年冬天到2018年冬天。

穀雨:為什麼要在最冷的時候去?

陳榮輝:去拍攝北方,那種北地凜冬的感覺一定要有。當然,我覺得這種特殊的季候也是造成當下北方某些特徵的重要因素。我很想去體驗人在極度嚴寒下的狀態是怎樣的。

穀雨:你怎麼找到你的拍攝對象?

陳榮輝:隨著直播、社交軟體的流行,當地很多年輕人都在使用這些應用。在拍攝之前,我會在社交媒體上看當地年輕人的玩法,看他們的狀態。

看到有趣或者好玩的年輕人,我會和他們在社交軟體上聯繫。我拍攝的那對雙胞胎姐妹、表演反串的男生都是在快手上找到的。在見到真人前,我已經通過社交軟體和他們建立了一種虛擬的聯繫。


《空城計》。

當然,還有一些拍攝物件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的,當時沒有著急拍攝,而是另外約時間。我曾經拍攝過一個戴著拳擊手套的男子,第一次碰到他的時候天色太晚,他說他每天都來,於是我們就約在了第二天。還有一個姑娘,她是晚上去舞廳跳舞,不想讓爸媽知道,所以我白天在她家裡拍了張。


《空城計》。

穀雨:你在拍景觀的同時拍了很多年輕人,我覺得你拍出了東北小城市無聊而沒有希望的日常生活。

陳榮輝:我拍了一些離開家鄉的年輕人的房間。有一張照片源於載我的一名計程車司機,他姐姐到外面打工了,他經常回去打掃那個房間。我到現在依然記得當我推開房間時,傳遞出來的那種感覺——一個素淨的房間,一抹粉色。

當地過完元宵節燈會後,滿地都是塑膠袋。午後的陽光下,無數的塑膠袋閃閃發光。我想像元宵燈會的熱鬧,可熱鬧過後又是什麼?


《空城計》。

穀雨:你一共去了多少個城市?談談對於這些城市的印象,以及它們與你作品之間的聯繫吧。

陳榮輝:到現在為止我去了5個城市,去這些城市主要還是根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龍贏教授等人的研究資料進行的篩選。

當然,實地去這些城市帶給我的感覺還是很微妙的,這種微妙體現在你可以在這些城市裡發現這個國家最潮流的東西,傳播最迅速的東西。但同時,一種內在的遲緩和寒冷天氣糅雜在一起,拉扯著。在最後的呈現作品中,當這些肖像和景觀被凝視,一種不急不緩的風格體現出來。

有一張照片是我在中朝邊境的酒店拍攝的,酒店二樓的陽臺放著兩張凳子,還有一個望遠鏡,遊客可以通過望遠鏡觀察對岸朝鮮的生活。我也通過望遠鏡觀察了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對岸的朝鮮人民在勞作,坐上藍色的翻斗車離開。大風不時吹起黃沙,對岸的居民就消失在了視線中。


《空城計》。

用影像作為藝術表達的時代還在繼續

穀雨:你有沒有想過把之前和現在拍攝的作品串聯起來?

陳榮輝:我的個人專案一直有一個一脈相承的主題,就是探討在城市化過程中,城市空間的演變。我特別喜歡福柯的一句話:我們時代的焦慮與空間有著根本的關係,比之於時間的關係更甚。

我做的第一個個人項目是《石化中國》,這個項目我花了3年多時間在江浙一帶拍攝。當時杭州自來水危機,因為我沒有辦法直接去拍攝污染本身,就考慮從空間的角度來拍攝。

《石化中國》拍攝的就是江浙一帶化工廠的演變。本質是城市工業化過程中,工業對於農業的入侵。這個過程更像是城市的野蠻成長階段。


《石化中國》。

《脫韁的世界》是我的第二個個人項目,拍攝的是江浙乃至全國的主題樂園。這個話題本身並不新鮮,甚至有些陳舊。但我希望探討的是在發達地區城市化進程中,休閒娛樂方式的轉變。我不會刻意尋找那些廢棄的主題樂園,我拍攝的是人們在主題樂園裡的遊玩,其中很多畫面有我的家人、朋友身處其中。這個過程就像是城市的娛樂階段。


《脫韁的世界》。

我現在做的《空城計》,基本屬於城市化進程中的末尾,也就是城市的衰亡階段。當然也有可能是城市的重生階段。我拍攝東北的這些收縮城市,本質上是對我生活的繁華城市的一種警示。

但我在這個階段不僅僅是拍攝景觀,還拍攝了很多生活在這些城市裡的年輕人。我希望不僅僅是探討城市空間,還能探討城市空間與個體間的關係。觀察這些年輕人面對城市巨變時,對於自己未來生活的期待和焦慮。


《空城計》。

我一直很喜歡肖像攝影的方式。我在拍攝肖像攝影,其實投射的是我自己,也是另一種自拍的方式吧。

很多人疑惑我如何能夠拍攝那麼多肖像。不是我溝通能力有多好,而是我在恰當的時間點,觀察到了一些人物特質性的東西。這種觀察更多的是我日常積累的一種反應。

以前我喜歡坐在咖啡館看書,休息的時候就白描身邊的顧客。我不會畫畫,是用文字的方式很簡潔地去敘述。我沉迷這樣的玩法,所以在看一個人的時候,真的可以觀察到很多很小的細節。

從Thomas Ruff開始用“冷面”拍攝肖像起,肖像攝影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化。接下來我也會做一些純肖像類的項目。當下的攝影師們似乎不太喜歡拍攝肖像,更喜歡景觀一些。

穀雨:也不是,我覺得更多的是大環境變了。更多的人放棄了攝影,而不是攝影師放棄了肖像。

陳榮輝:很多攝影師確實放棄了照片這個媒介,當然我也理解這個更多是從媒體行業的業態改變導致的,媒體轉型對攝影師的要求越來越複雜。我覺得我不會放棄,雖然可能去做視頻、做新媒體,但更多是讓新媒介反哺我的影像創作。用影像作為藝術表達的時代依然還在繼續,依然有很大機會。

運營編輯 / 趙嘉慧 張琳悅   校對 / 阿犁   運營統籌 / 迦沐梓

穀雨致力於支援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瞭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畫(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