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没落的“柯达之城”:到处是废弃商店 未完工地铁


柯達世界總部大樓,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 2007。 攝影/ 凱薩琳·洛伊滕艾格

採訪並文/何伊寧 編輯/楊槿 攝影/凱薩琳·洛伊滕艾格

柯達之城的生與死

在空曠的柯達園大堂的前臺, 如果不是接待桌上兩端擺放的綠色植物, 幾乎很難確定這裡是否還有人工作。


大堂, 柯達世界總部,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 2007。

一頭大象的頭部標本被高高地懸掛在喬治·伊士曼樓音樂廳豪華的接待大廳內, 四周擺放著巨大的室內植物鬱鬱蔥蔥, 這處頗具非洲風情的房間好似向我們訴說著柯達公司在20世紀跨國擴張的不朽歷史, 但似乎又與窗外的世界格格不入。


音樂學院, 喬治伊斯曼大廈,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 2012。

一面牆壁上貼著綠色字母拼成的“創新”(innovation)一詞, 仿佛在訴說著企業在面對科技大潮來臨時所作出的努力……


“創新”會議室, 伊斯曼商業園28號樓, 2012。

雖然困難重重, 瑞士攝影藝術家凱薩琳·洛伊滕艾格仍然於2007、2012年先後兩次前往柯達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 試圖展現柯達公司在重要轉型期的真實狀態, 以及這座曾經在柯達光芒照耀下的工業城市走向沒落的現實。

“你壓下按鈕, 其餘由我負責”, 柯達公司創始人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在1888年的宣言為感光業帶來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


喬治伊斯曼肖像, 喬治伊斯曼大廈,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 2012。

在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公司建立後的一百多年間,

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膠片供應商之一。

1935年, 柯達開發出彩色膠片柯達克羅姆膠片(kodakchrome), 這是全球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彩色膠片, 也是柯達最成功的產品之一。


EI電影與數位系統實驗室大樓,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 2012。

可能令喬治·伊士曼這位曾經將柯達帶到美國業界最前言的成功企業家沒有想到的是, 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年, 柯達公司遭受到數碼相機技術的衝擊, 最終於2009年停售歷經74年之久的35毫米彩色膠片, 並於2012年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向紐約一家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在英特爾公司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前瞻性的摩爾定律的五十年間, 科技創新的更新不斷加速升級,

數位化的生活和思考方式悄然來到人們的身邊。

那些曾經改變了生活方式的品牌或退出歷史舞臺, 或通過自我的更新在持續發聲。 諸如美國柯達、摩托羅拉、芬蘭諾基亞、日本三洋公司的沒落一次次讓我們意識到文化認同、消費需求和快速科技變革之間的矛盾。

與此同時, 這些跨國企業的沒落背後隱藏的是往往是較大規模的員工失業、工業資源閒置, 乃至對於總部所在城市所造成的影響。


28號樓停用自動扶梯, 伊斯曼商業園,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 2012。

凱薩琳·洛伊滕艾格的《柯達之城》(Kodak City)包含了藝術家在羅徹斯特柯達工廠、城市主要街道以及社區等地點拍攝的一系列彩色照片, 以冷靜的紀實手法呈現了她作為一名攝影師,

以及一名瑞士參觀者對這座城市的觀看。

如果說半個世紀前, 另一位瑞士人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將他的《美國人》(The American)系列作為一種先知般的影像預言, 道破了美國的精神荒蕪的實相, 那麼在2007年, 年輕的洛伊滕艾格則又一次向觀眾呈現了美國繁榮背後的另一面:頹敗、孤獨和感傷。


停車場, 柯達公園,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


國家街和工廠街汽車站,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

時隔多年, 洛伊滕艾格鏡頭之下的諸多場景和設施細節現在都已不再, 但與項目同名的畫冊《柯達之城》卻承載著攝影師照片中的集體回憶, 於2012年正式出版, 並於最近推出了全新的版本。

在洛伊滕艾格看來, “這本書就如同一個裝有福馬林的玻璃器皿, 裡面保存的是歷史的標本。

它是感官之物, 在虛擬當道的環境下, 它傳達的不僅有資訊, 還有感情”。

在《柯達之城》完成的6年後,  Kodak Alaris公司宣佈決定將從2018年3-5月起恢復生產旗下停產多年的TMAX P3500超感光度黑白膠捲, 這一消息使得六年前申請破產保護, 退出傳統業務並出售專利的柯達公司再次回到攝影愛好者的視線之內。

無獨有偶, 倒閉多年的寶麗來公司亦於2017年底宣佈複產, 並大張旗鼓地與時尚、設計甚至音樂領域跨界合作, 推出一系列複刻版的One Step相機、相紙及其相關產品。

在快速革新的攝影行業中, 這些產品回潮目的是為情結而生, 還是在商業上打響的新一輪戰鼓, 只有待時間來證明。

 蘋果發佈智能手機, 成拍攝契機

穀雨:能否簡單地跟我們介紹一下你過去十多年的攝影藝術實踐經歷?

洛伊滕艾格:我喜歡稱自己為熱愛科技手段的“攝影考古學家”。數碼時代為傳統攝影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00年初,作為一名使用膠片創作的攝影師我格外感受到影響。

為了解析這一變革,我就數碼生產相關的媒介與內容進行了調研。

這項探索的初始階段發生在瑞士西部的攝影工作室與實驗室中(“鏡頭之外”系列),接著在2007年到2012年之間,轉到了柯達公司總部所在的紐約(“柯達城”系列)和羅徹斯特。最後誕生的是一個紀念性的“元攝影”(關於攝影的攝影)作品,反映了攝影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國家大街382、380號,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07。

穀雨:從美國的柯達公司,到芬蘭的諾基亞,往往隨著一個產業的衰落,依靠這些產業生存的城市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在中國幅員遼闊的東北,由於重工業的衰落,很多城市都處於緊縮的狀態。我想你的作品為拍攝此類作品的攝影師們提供了一個參考。那麼最初是什麼經歷觸動了你,決定要去羅徹斯特拍攝柯達公司的?

洛伊滕艾格:在2007年我駐留紐約期間,蘋果公司發佈了他們的第一款蘋果手機,並在國際市場上掀起巨浪。我預感到智慧手機將成為攝影行業的一大突破點,而我們正身處一場不可逆轉的變革中。

作為大概是使用膠片攝影的最後一代人的一員,我意識到,在可能消失之前,去拍攝與傳統攝影相關的場所迫在眉睫。

我記得,即使是在紐約,許多攝影工作室正面臨關門歇業,而想要找到銷售和沖洗(適用於我的相機的)柯達膠捲的地方變得越來越難。

上個世紀裡,柯達品牌贏得了全世界範圍的讚譽,卻鮮少有人注意到第一卷簡易膠捲誕生的地方,羅徹斯特。

於是,我懷著好奇,希望探索這個黃色包裝的巨型品牌背後的城市,也是柯達的總部以及與膠片生產相關的工業設備的所在。我也很好奇,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膠片生產商會如何面對日漸崛起的數碼攝影?


圖形通信組接待處,柯達公園,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07。

“柯達城”提供了在攝影史長河中某一瞬間的定格。它是既主觀又客觀的證據,涉及部分的美國工業遺產,它們正面臨無法避免的消失。

“柯達城”也是在現代攝影之父喬治·伊士曼的家鄉羅徹斯特向其致敬的途徑之一,他將這座城市變成了整個二十世紀全世界集體記憶的搖籃。

 被時光凍結的柯達帝國

穀雨:項目開始於2007年,到目前為止已經過去了十年,你還記得你初到羅徹斯特時,整個城市給你的直觀感受是什麼?

洛伊滕艾格:一種很空的感覺。我剛到的時候只覺得很冷。我發現了美國的另外一面,一個和我剛離開的生機勃勃的紐約相距甚遠的世界。

一個荒漠般的小鎮,廢棄的商店、未完工的地鐵、坍塌的房屋以及工業廢地是這片新的城市景觀中的常見場景。在柯達的行政大樓與工廠裡,時光仿佛神奇地凍結在了這個企業的黃金年代裡。


西嶺道交通燈,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12。

穀雨:除了在羅徹斯特市內拍攝的城市景觀、肖像外,你的很多作品拍攝自很多觀眾無法進入的半私人空間,例如柯達總部的辦公室,那麼在拍攝之前你是否有特別的調研和計畫?

洛伊滕艾格:起初,我的目標是拍攝柯達公園的工業建築。它是世界領先的工業科技中心,也是最大的之一:這個有一百餘年歷史的複合體占地8平方英里,其中包括2億平方英尺的建築、幾百英里的道路和22英里的鐵路軌道。

我對拍攝有關膠片和紙張生產的地點格外有興趣,因為此二者尤其受到數碼科技快速發展的影響。

穀雨:2012年你又回到羅徹斯特的契機是什麼?

洛伊滕艾格:儘管公司試圖數碼轉型,仍然可見的是許多工廠倒閉和大量裁員,最終柯達在2012年初申請破產。我想,這大概是我最後的機會來完成這個開始於2007年的項目了。

穀雨:與2007年相比,2012年拍攝作品中包含了更多柯達公司機構內部,以及加入了當地社區的影像,那麼在此次的實踐過程中,你的拍攝內容是否有一些不同的偏重?

洛伊滕艾格:在我第二次駐留羅徹斯特期間,我意識到許多在2007年拍攝過的設施已經被推倒。於是,我格外關注剩下的同樣面臨消失可能性的柯達建築(包括內部和外部的視角):會議室、食堂、體育中心、辦公室和浴室。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07。

穀雨:在整個拍攝《柯達之城》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洛伊滕艾格:有一次在羅徹斯特,我發現想抵達品牌的生產設施內部比預期的更嚴格、更複雜——尤其是那些能激發我靈感的地點。很難說服生產者相信我的項目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即使能夠理解,他們也更關注留存能展現公司蒸蒸日上的品牌圖像。

這些束縛導致我將調研範圍擴展到了柯達帝國藩籬之外的郊區,進而將目光轉向了整個羅徹斯特城市,包括它的中心商圈、工業區域以及城郊。


“市區:原來的樣子”,中央商務區主街,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12。

穀雨: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出版《柯達之城》一書時,你與設計師克裡斯·高奇(Chris Gautschi)的合作過程?這本書是按照怎樣的邏輯編排的?

洛伊滕艾格:這是一次非常高產的合作。克裡斯·高奇是一位才華橫溢也十分嚴格的平面設計師,同時具備獨有的攝影品味。

一開始,我覺得我的專案已經比較完善。雖然圖片順序和虛擬書版本相比沒有太大變動,但他對設計項目(字體、佈局、封面)的編排從細節上強化了攝影書《柯達城》的氛圍及個性。

我們有一個共識,一本攝影書也是一個藝術作品,將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些許印記。這就像在泡在福馬林中的瞬間——在由虛空主宰的環境中資訊與情感的傳遞者。所以,製作一本攝影書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意義非凡。

 世界上最大3D列印物之一,是蘇州製造

穀雨:那麼作為一名攝影實踐者,你對膠片行業的沒落和數碼攝影在當下的發展有怎樣的想法?

洛伊滕艾格:我非常熱衷於膠片攝影,它複雜的過程和獨特的審美。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這種沒落是戲劇性的,而我希望未來的若干年我們還能找到膠片。

在我的觀點裡,膠片攝影的消失如同一種語言的失落。這或許也是我們集體記憶的消失,因為我們鮮少體驗到數碼儲存媒介的好用。

儘管每年都會生產數以萬計的數碼影像,可它們中只有很小比例可以被未來的人們看到。我們也不知道數碼儲存的媒介能否像鹵化銀膠片與相紙一樣保存下來。

穀雨:能否簡單地跟我們介紹你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

洛伊滕艾格:2014年,我開始調研關於3D列印技術的出現與發展。從最早在建模上的基礎應用開始,增材製造在過去十年中成為快速增長的媒介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包括再生醫療、建造、食物與槍械產業等。

一家中國公司製造了世界上最大的3D印表機並開始建築房屋,而科學家們現在開始用這項技術培育人造骨與人造皮膚。

3D列印還只是一項實驗性的科技,伴隨著對其可靠性與穩定性的質疑,然而它仍在不斷向前發展,似乎有著無窮的潛力。這一作品名為“新人造物”;隨著3D變得更平民化並提供了更廣闊的可能性,作品挖掘了它在不同商業領域的變革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穀雨:就我所知,你在拍攝《新人造物》(New Artificiality)系列時特別來到中國,考察了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的應用, 能否簡單跟我們分享下這次在中國拍攝的感受?

洛伊滕艾格:在調研過程中,我在尋找憑藉增材生產技術創造的最大物品,然後我看到了一張圖片,內容是一家位於蘇州的建築公司設計的3D列印建築。這個公司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物之一,並以在24小時內生產10棟、每棟花費約5000美元的房子而聲名鵲起。

為了證明他們的能力,該公司還在蘇州工業園裡列印了一座五層樓的建築和一座占地3600平方米的大廈。當我到了建築公司後,我被大樓的美學風格深深吸引,其外貌與在電腦螢幕上虛擬上色的3D模型十分接近。儘管我獲准拍攝在他們工業園中展出的建築,但任何訪客都被嚴格禁止接近巨大的3D印表機。

這是我第二次來中國,但卻是第一次來做攝影專案。我第一次來是2015年,在展有“柯達城”系列的連州國際攝影節期間。

為了在蘇州取得建築公司的信任並完成項目,我非常幸運地遇到了一位很棒的中間人幫助我安排和實現拍攝,不僅僅是語言方面,還包括在翻譯上讓我比較迷惑的文化編碼。

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是大和反差。這裡是一個與我過去熟悉的完全不同的世界。在我感受過精緻風雅的中國傳統園林後,我也在某些城市景觀中感到缺乏節制與傲慢無禮。

總之,這兩次短暫的行程中有許多東西對我觸動頗深,也讓我有進一步瞭解這個國家及其文化的渴望。

穀雨:除了攝影之外,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愛好?

洛伊滕艾格:雖然攝影佔據了我99.99%的時間,包括我的個人專案以及在沃韋攝影學校的教學任務,但在那之外,我喜歡旅行、閱讀和看電影。我的眼睛似乎有著無法饜足的胃口,我總是在試圖找些什麼來填飽它。

 關於凱薩琳·洛伊滕艾格

凱薩琳·洛伊滕艾格,生於1983年,是一位元瑞士籍視覺藝術家。獲得過藝術與設計大學/ ECAL的視覺傳達/攝影碩士學位。她的第一本專題攝影書名叫《鏡頭之外》,複現了攝影師的工作空間。這本書由Infolio出版並獲得了2006年莊園文化獎,其中包括獎金和由William A. Ewing和Nathalie Herschdorfer策劃的愛爾蘭博物館展覽。

⊙ 運營編輯 / 周雙玲 校對 / 阿犁 運營統籌 / 迦沐梓

穀雨致力於支援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瞭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畫(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洛伊滕艾格:我喜歡稱自己為熱愛科技手段的“攝影考古學家”。數碼時代為傳統攝影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00年初,作為一名使用膠片創作的攝影師我格外感受到影響。

為了解析這一變革,我就數碼生產相關的媒介與內容進行了調研。

這項探索的初始階段發生在瑞士西部的攝影工作室與實驗室中(“鏡頭之外”系列),接著在2007年到2012年之間,轉到了柯達公司總部所在的紐約(“柯達城”系列)和羅徹斯特。最後誕生的是一個紀念性的“元攝影”(關於攝影的攝影)作品,反映了攝影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國家大街382、380號,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07。

穀雨:從美國的柯達公司,到芬蘭的諾基亞,往往隨著一個產業的衰落,依靠這些產業生存的城市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在中國幅員遼闊的東北,由於重工業的衰落,很多城市都處於緊縮的狀態。我想你的作品為拍攝此類作品的攝影師們提供了一個參考。那麼最初是什麼經歷觸動了你,決定要去羅徹斯特拍攝柯達公司的?

洛伊滕艾格:在2007年我駐留紐約期間,蘋果公司發佈了他們的第一款蘋果手機,並在國際市場上掀起巨浪。我預感到智慧手機將成為攝影行業的一大突破點,而我們正身處一場不可逆轉的變革中。

作為大概是使用膠片攝影的最後一代人的一員,我意識到,在可能消失之前,去拍攝與傳統攝影相關的場所迫在眉睫。

我記得,即使是在紐約,許多攝影工作室正面臨關門歇業,而想要找到銷售和沖洗(適用於我的相機的)柯達膠捲的地方變得越來越難。

上個世紀裡,柯達品牌贏得了全世界範圍的讚譽,卻鮮少有人注意到第一卷簡易膠捲誕生的地方,羅徹斯特。

於是,我懷著好奇,希望探索這個黃色包裝的巨型品牌背後的城市,也是柯達的總部以及與膠片生產相關的工業設備的所在。我也很好奇,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膠片生產商會如何面對日漸崛起的數碼攝影?


圖形通信組接待處,柯達公園,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07。

“柯達城”提供了在攝影史長河中某一瞬間的定格。它是既主觀又客觀的證據,涉及部分的美國工業遺產,它們正面臨無法避免的消失。

“柯達城”也是在現代攝影之父喬治·伊士曼的家鄉羅徹斯特向其致敬的途徑之一,他將這座城市變成了整個二十世紀全世界集體記憶的搖籃。

 被時光凍結的柯達帝國

穀雨:項目開始於2007年,到目前為止已經過去了十年,你還記得你初到羅徹斯特時,整個城市給你的直觀感受是什麼?

洛伊滕艾格:一種很空的感覺。我剛到的時候只覺得很冷。我發現了美國的另外一面,一個和我剛離開的生機勃勃的紐約相距甚遠的世界。

一個荒漠般的小鎮,廢棄的商店、未完工的地鐵、坍塌的房屋以及工業廢地是這片新的城市景觀中的常見場景。在柯達的行政大樓與工廠裡,時光仿佛神奇地凍結在了這個企業的黃金年代裡。


西嶺道交通燈,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12。

穀雨:除了在羅徹斯特市內拍攝的城市景觀、肖像外,你的很多作品拍攝自很多觀眾無法進入的半私人空間,例如柯達總部的辦公室,那麼在拍攝之前你是否有特別的調研和計畫?

洛伊滕艾格:起初,我的目標是拍攝柯達公園的工業建築。它是世界領先的工業科技中心,也是最大的之一:這個有一百餘年歷史的複合體占地8平方英里,其中包括2億平方英尺的建築、幾百英里的道路和22英里的鐵路軌道。

我對拍攝有關膠片和紙張生產的地點格外有興趣,因為此二者尤其受到數碼科技快速發展的影響。

穀雨:2012年你又回到羅徹斯特的契機是什麼?

洛伊滕艾格:儘管公司試圖數碼轉型,仍然可見的是許多工廠倒閉和大量裁員,最終柯達在2012年初申請破產。我想,這大概是我最後的機會來完成這個開始於2007年的項目了。

穀雨:與2007年相比,2012年拍攝作品中包含了更多柯達公司機構內部,以及加入了當地社區的影像,那麼在此次的實踐過程中,你的拍攝內容是否有一些不同的偏重?

洛伊滕艾格:在我第二次駐留羅徹斯特期間,我意識到許多在2007年拍攝過的設施已經被推倒。於是,我格外關注剩下的同樣面臨消失可能性的柯達建築(包括內部和外部的視角):會議室、食堂、體育中心、辦公室和浴室。


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07。

穀雨:在整個拍攝《柯達之城》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洛伊滕艾格:有一次在羅徹斯特,我發現想抵達品牌的生產設施內部比預期的更嚴格、更複雜——尤其是那些能激發我靈感的地點。很難說服生產者相信我的項目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即使能夠理解,他們也更關注留存能展現公司蒸蒸日上的品牌圖像。

這些束縛導致我將調研範圍擴展到了柯達帝國藩籬之外的郊區,進而將目光轉向了整個羅徹斯特城市,包括它的中心商圈、工業區域以及城郊。


“市區:原來的樣子”,中央商務區主街,選自《柯達世界》系列,2012。

穀雨: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出版《柯達之城》一書時,你與設計師克裡斯·高奇(Chris Gautschi)的合作過程?這本書是按照怎樣的邏輯編排的?

洛伊滕艾格:這是一次非常高產的合作。克裡斯·高奇是一位才華橫溢也十分嚴格的平面設計師,同時具備獨有的攝影品味。

一開始,我覺得我的專案已經比較完善。雖然圖片順序和虛擬書版本相比沒有太大變動,但他對設計項目(字體、佈局、封面)的編排從細節上強化了攝影書《柯達城》的氛圍及個性。

我們有一個共識,一本攝影書也是一個藝術作品,將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些許印記。這就像在泡在福馬林中的瞬間——在由虛空主宰的環境中資訊與情感的傳遞者。所以,製作一本攝影書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意義非凡。

 世界上最大3D列印物之一,是蘇州製造

穀雨:那麼作為一名攝影實踐者,你對膠片行業的沒落和數碼攝影在當下的發展有怎樣的想法?

洛伊滕艾格:我非常熱衷於膠片攝影,它複雜的過程和獨特的審美。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這種沒落是戲劇性的,而我希望未來的若干年我們還能找到膠片。

在我的觀點裡,膠片攝影的消失如同一種語言的失落。這或許也是我們集體記憶的消失,因為我們鮮少體驗到數碼儲存媒介的好用。

儘管每年都會生產數以萬計的數碼影像,可它們中只有很小比例可以被未來的人們看到。我們也不知道數碼儲存的媒介能否像鹵化銀膠片與相紙一樣保存下來。

穀雨:能否簡單地跟我們介紹你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

洛伊滕艾格:2014年,我開始調研關於3D列印技術的出現與發展。從最早在建模上的基礎應用開始,增材製造在過去十年中成為快速增長的媒介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包括再生醫療、建造、食物與槍械產業等。

一家中國公司製造了世界上最大的3D印表機並開始建築房屋,而科學家們現在開始用這項技術培育人造骨與人造皮膚。

3D列印還只是一項實驗性的科技,伴隨著對其可靠性與穩定性的質疑,然而它仍在不斷向前發展,似乎有著無窮的潛力。這一作品名為“新人造物”;隨著3D變得更平民化並提供了更廣闊的可能性,作品挖掘了它在不同商業領域的變革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穀雨:就我所知,你在拍攝《新人造物》(New Artificiality)系列時特別來到中國,考察了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的應用, 能否簡單跟我們分享下這次在中國拍攝的感受?

洛伊滕艾格:在調研過程中,我在尋找憑藉增材生產技術創造的最大物品,然後我看到了一張圖片,內容是一家位於蘇州的建築公司設計的3D列印建築。這個公司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物之一,並以在24小時內生產10棟、每棟花費約5000美元的房子而聲名鵲起。

為了證明他們的能力,該公司還在蘇州工業園裡列印了一座五層樓的建築和一座占地3600平方米的大廈。當我到了建築公司後,我被大樓的美學風格深深吸引,其外貌與在電腦螢幕上虛擬上色的3D模型十分接近。儘管我獲准拍攝在他們工業園中展出的建築,但任何訪客都被嚴格禁止接近巨大的3D印表機。

這是我第二次來中國,但卻是第一次來做攝影專案。我第一次來是2015年,在展有“柯達城”系列的連州國際攝影節期間。

為了在蘇州取得建築公司的信任並完成項目,我非常幸運地遇到了一位很棒的中間人幫助我安排和實現拍攝,不僅僅是語言方面,還包括在翻譯上讓我比較迷惑的文化編碼。

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是大和反差。這裡是一個與我過去熟悉的完全不同的世界。在我感受過精緻風雅的中國傳統園林後,我也在某些城市景觀中感到缺乏節制與傲慢無禮。

總之,這兩次短暫的行程中有許多東西對我觸動頗深,也讓我有進一步瞭解這個國家及其文化的渴望。

穀雨:除了攝影之外,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愛好?

洛伊滕艾格:雖然攝影佔據了我99.99%的時間,包括我的個人專案以及在沃韋攝影學校的教學任務,但在那之外,我喜歡旅行、閱讀和看電影。我的眼睛似乎有著無法饜足的胃口,我總是在試圖找些什麼來填飽它。

 關於凱薩琳·洛伊滕艾格

凱薩琳·洛伊滕艾格,生於1983年,是一位元瑞士籍視覺藝術家。獲得過藝術與設計大學/ ECAL的視覺傳達/攝影碩士學位。她的第一本專題攝影書名叫《鏡頭之外》,複現了攝影師的工作空間。這本書由Infolio出版並獲得了2006年莊園文化獎,其中包括獎金和由William A. Ewing和Nathalie Herschdorfer策劃的愛爾蘭博物館展覽。

⊙ 運營編輯 / 周雙玲 校對 / 阿犁 運營統籌 / 迦沐梓

穀雨致力於支援中國非虛構作品的創作與傳播。瞭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穀雨計畫(guyuproject)”,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