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老成都街道的不同名目

成都城內, 街道呈網格狀分佈的格局, 最早形成于唐代。 唐代盛行模仿都城長安的建築格局, 即把房子修成諸多小方塊, 這樣規劃目的就是為了便於統治管理。 學者認為, 城市的發展具有階段性, 並不是誰模仿誰的問題, 而是一種歷史大勢。 北京故宮作為皇城古都, 地方城市在規劃發展中不可避免受其影響, 其實, 單就北京故宮、西安古城、成都老城而言, 它們的建築風格、城市佈局確實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前些年, 隨著繪製於光緒五年(1879年)成都全圖的出現, 引起人們的興趣。 從地圖上看, 110年前的成都城區面積僅有現在內環線區域大小,

皇城東西兩邊, 小街、胡同兩兩相對, 平行而列, 非常整齊對稱。 難怪民國時的成都老百姓稱呼自己的城市為“小北平”。

成都的街名在古蜀國時期就逐漸出現。 成都的第一個街名始見於晉人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成都縣本治赤裡街”。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 成都的街名種類不斷增多:街、裡、坊、巷、胡同、路、道等稱謂不斷演化, 默默承載著民俗與歷史的印痕。 《成都街名的文化內涵》一文指出:

“街”是成都街名中使用歷史最長、出現頻率最高、生命力最持久的一個通名。 街是大名鼎鼎:東大街、柳蔭街、西大街、東城根街、東門街、總府街、小北街, 處處都是街。 據歷史學家任乃強先生的研究, “街”字不是中原古語,

而是“出於羌、氐、蜀、焚等民族語言, 表示為氏族酋長所駐的市易集中之處……後漢時, 街衢通為一義, 又才使用到指京城的市街”(詳見《成都城池變遷考》)。 因此, 西漢以前的中原典籍中是找不到“街”字的。 成都的街道並不寬敞, 筆直的大街幾乎沒有, 民國時期, 附近雖有官馬大道, 但多以黃泥修築, 一遇雨天, 行走艱難。 楊森督理四川時期, 他提倡修建城市碎石街路, 眾人竟認為是斷“龍脈”之舉。

秦並巴蜀, 在成都築太城、少城, “修整裡闠, 市張列肆, 與咸陽同制”。 這以後成都便有了筍裡, 錦裡;今有樹德里、仁壽裡、三多裡、建業裡等等。 “裡”, 古代為居民區單位, 後演變為“裡巷”, 在街名中屬於小街小巷。

成都用“坊”字名街, 大約起於南北朝時期, 最晚不遲于蕭梁。

大體上, 每兩條直街和兩條橫街之間為一坊, 每坊20閭、每閭20戶。 蕭梁時人李膺《益州記》雲:“成都之坊百有二十, 第四日碧雞坊。 ”這是成都以“坊”為街名的最早記錄。 以後有金馬坊、碧雞坊等等。 昔日的金馬、碧雞二坊合併為現在的金馬街了。 而“街坊”二字連用, 市民將它作為“左鄰右舍”的代詞。

作為裡中道路的“巷”, 左思《蜀都賦》與常璩《華陽國志》都曾有所記述(例如“巷無居人”)。 然而成都以“巷”名街, 則是在晉以後。 唐代杜光庭《道教靈驗記》雲:“范希越, 成都人, 初居煮膠巷。 ”今天成都以“巷”名街的地點不少, 如石室巷、落醬園巷、曹家巷、鸚哥巷、鑼鍋巷、年豐巷、科甲巷、梁家巷, 乃至寬巷子、窄巷子等, 巷內一般鋪設大青石板。 在古時江南, 街道上的石板有些是空心的,

踩在上面吱吱有聲, 這是有意鋪設的, 可以使積水流走。 這樣的考慮在本土似乎沒有。 以前, 牛車、馬車和雞公車常年從上碾過, 堅硬的青石板刻下了道道痕跡。

“胡同”原是北方小型街道的通稱。 清康熙年間, 成都增建滿城作為八旗官兵以及眷屬的居住地, 依照旗人的風俗, 開始以“胡同”作地名。 《成都通覽》所記“成都之內城街巷”以“胡同”命名的就有48條, 如喇嘛胡同、忠孝胡同、清順胡同、都統胡同、永慶胡同、左司胡同、清遠胡同等。 這些“胡同”命名的街道, 在辛亥革命之後, 有人認為“胡同”這個稱謂帶有清朝印記, 應當更改, 在民國初年拆除滿城時, 就改作為“巷”了。

從民國7年(1918年)起, 成都開始以“路”命名街名, 至今已是四處皆“路”,

成為街道命名的主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