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9岁男孩离家出走,独自从上海去济南,网友:我9岁时连村都没出过

近日, 上海一9歲男孩和爸爸鬧矛盾, 自己混上火車一路到了濟南, 幸好被列車工作人員發現, 才避免了後續不必要的危險。

網友們看到這則新聞時, 紛紛在下面留言評論道, “小孩子的那句對不起, 求生欲強。 ”“父子哪裡有仇恨啊, 最後兒子抱著爸爸痛苦說明還是愛爸爸的。 這個小男孩看起來則是蠻懂事的, 希望爸爸改改教育方式吧。 畢竟現在的小孩子自尊心都很強的。 ”“現在這孩子真厲害, 我9歲時連村都沒出過。 ”

看新聞裡這個9歲小男孩的自述, 男孩說:“爸爸老是打我, 我要找媽媽。 ”隨後男孩爸爸趕來濟南時對列車員解釋道,

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歡讀書, 不喜歡學習, 所以有時候忍不住採取了體罰的方式。 話雖如此, 見面後的父子兩卻沒有爭吵, 這名9歲小男孩在看到爸爸後, 撲入他懷裡大哭道歉:“對不起爸爸!”

真真是個機靈鬼。 不知道他是真心懺悔自己不該一個人跑出來還是先道歉躲避爸爸的再一次體罰。 不過, 話說回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父母的陪伴是至關重要的。 父母對孩子的性格塑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 有的父母可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過於情緒化, 會採取體罰的方式。 體罰是不可取的。 首先, 孩子為避免皮肉之苦, 就會想辦法自我保護, 撒謊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而我們都知道, 撒謊是許多不良品德的根源和保護傘。

這意味著, 體罰有可能間接導致孩子形成一些不良品德, 出現一些不良行為。

其次, 由於體罰強制、迫使孩子服從, 會使他們長期處於一種壓抑、恐懼的異常心態中。 即使一些優秀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 他們的態度是怯懦的, 精神是抑鬱的, 很不容易振作起來, 很難再有什麼成績。

最後被體罰的孩子容易和父母疏離, 認為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 進而懷疑自己, 沒有安全感, 在這樣的自我懷疑和否定自己中, 對他們成人後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幸運的是社會在進步, 新時代的父母, 已經沒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觀念, 雖然有些熊孩子實在讓人頭疼, 惹得父母想動手, 但父母們還是應當儘量選擇別的方式去懲罰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誤時, 家長衝動地打孩子, 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這時候, 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 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 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 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孩子犯了錯, 無須過多批評, 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即可,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 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 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 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