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我國實現多彈頭洲際導彈機動發射的心路歷程:從東風5到東風41的蛻變

所謂的洲際導彈, 其實就是以核力量為核心的, 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彈道式導彈。 目前國際上擁有洲際導彈的國家也不過五個, 其中就包括中國, 而中國研製出的最新的洲際導彈名為東風41。

然而, 中國的東風41卻在試射十次均取得成功後, 才最終宣佈研製成功, 其過程經歷四十年, 可謂坎坷。 那麼, 東風41從研製到宣佈成功, 究竟經歷了哪些“波折”呢?

其一, 其實早在1980年, 中國就曾經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一枚名為東風5的洲際導彈發射到南太平洋, 其距離達到了1.4萬公里。 然而, 射程是達到了洲際導彈的強度,

但是, 其機動性卻十分不足, 因為其使用的不是溫度的固體燃料。 因此當燃料注入導彈之後, 如果超過一個小時沒有發射出去, 那麼導彈的外殼就會被燃料給腐蝕, 而其長時間的準備工作更是大大的降低了東風5的實用性。 因此, 東風41的設計, 一開始就要規避這些問題。

其二, 研發經費不足且難度巨大。 要將洲際導彈從單彈頭的非固體燃料轉變為多彈頭的固體燃料, 而且必須保證導彈的射程足夠長, 射擊目標又足夠精准。 而中國對洲際導彈的研發又是第一次, 經驗不足, 因此, 在研發東風5和東風41之前還研製出了“過渡”階段的單彈頭東風31和多彈頭的東風31AG。

最終, 東風41研製成功了, 並且依憑著中國的北斗導航衛星技術,

在經過十次發射試驗之後, 終於確定了東風41的研發已趨圓滿, 並且已經達到了研發之初的基本要求。 如今的東風41機動性強, 能夠隨時停車並且隨時發射, 而且使用的是固體燃料, 穩定性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