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諸葛亮窮其一生都沒拿下關中,韓信怎麼只花四個月就一次搞定了?

傷心楚漢之韓信篇:胯下犬(9)

主筆:江湖閑樂生

大漢元年五月, 漢王拜韓信為三軍統帥, 全面採納其軍政方略, 部署諸將日夜操練, 作好戰備, 並招兵買馬, 招募了大量巴蜀少數民族部隊參與北伐, 這些人生長環境惡劣, 民風彪悍, 打起仗來嗷嗷叫, 戰鬥力極強。 如《華陽國志-巴志》雲"閬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 知帝(劉邦)必定天下, 說帝, 為募發巴民, 要與共定秦。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也說:“至高祖為漢王, 發夷人還伐三秦。 秦地既定, 乃遣還巴中, 不輸租賦, 世號為板楯蠻。 ”


圖:巴人首領范目, 曾被劉邦先後封以建章鄉侯、慈鳧鄉侯、渡沔縣侯。

故又稱范三侯

至八月, 一切準備就緒, 韓信便率領漢軍順著一條詭異的道路, 神不知鬼不覺的踏上了東進之路, 歷史在此, 緩緩的悄悄的開啟了韓信夢幻般的天才軍事生涯, 一個又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爭奇跡, 將在韓信那充滿了智慧的明眸前絢然綻放。

要從漢中盆地進入關中平原, 必須翻越一條平均海拔高達兩千余米的秦嶺, 其從東到西, 依次有五條穀道(包括棧道)可以選擇:

第一條:子午道(當時稱蝕中道), 也就是漢王從咸陽進入漢中走的道, 全長六百餘裡。 不過為了迷惑項王, 這條道已經被張良燒了, 故不予考慮。

第二條:儻駱道。 這條道有優有劣, 優點是這條路是所有穀道中最短的一條,

只有420裡;劣勢是這條路號稱“屈曲八十裡, 九十四盤”, 非常之險仄。 故此道亦不適合大規模進軍。

第三條:褒斜道, 也就是當年秦惠文王取蜀之道。 這條道距離也比較短, 大約為470裡。 不過, 褒斜道的大規模修建, 還在漢武帝時期, 彼時這也是一條小道, 當然情況要比儻駱道好很多, 所以是項羽所封雍王章邯重點防備的穀道之一, 若由此道攻擊, 恐難以起到出其不意之效果。

第四條:散關道(又稱陳倉道、故道)。 此道是由今陝西漢中沿著漢水一路向西, 經今陝西勉縣(為漢中西面門戶, 即劉備與曹操漢中之戰的陽平關與定軍山所在), 至今甘肅略陽, 然後再沿故道水(即今嘉陵江, 唐以後改稱)折向東北, 經今甘肅徽縣、陝西鳳縣, 北出關中四塞之一的大散關,

經故道縣, 最終到達關中的西南門戶陳倉, 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寶雞市。 這條道因沿嘉陵江, 山路平坦寬闊, 是秦嶺主要幹道中的主要幹道, 且比上述三道都繞遠很多, 難以起到出其不意之效果, 而章邯也一定必定以及肯定會對其嚴密防守, 看來也不似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五條:祁山道。 此道是由今陝西漢中一路沿著漢水西至今甘肅略陽, 然後經祁山沿著漢水順流而上, 經下辯(今甘肅成縣)、西縣(今甘肅禮縣), 北入今甘肅天水一帶的隴西地區, 再越過隴山(今六盤山)東下, 可以繞到陳倉側背。 三國時諸葛亮數次北伐于魏, 用兵祁山, 走的就是這條道。 不過漢水在西漢高後二年發生了一次大地震, 引起山崩地變,

將漢水從略陽處生生截斷為西漢水和漢水, 導致河道大大縮短, 水量減少, 舟楫之便大不如前, 所以諸葛亮的北伐才會一次次後勤不繼, 功虧一簣。 而當諸葛亮這代人都無法完成入主中原(最起碼要占住關中)的夢想, 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 當蜀地本地的人才, 替換掉那些外來人才後, 到了薑維這一代, 就很難有足夠的動力, 去參與中原的博弈了。

不過, 至少在楚漢時代, 祁山道的漢水運輸還是貫通無阻的, 且在陸路上也是五條道中最平坦的一條, 只可惜此道路途較長, 比其他四道繞遠了兩三倍之遠, 更是不可能達到奇襲的目的。 當然用兵謹慎的諸葛亮更偏愛以祁山道兵出隴西, 韓信也會這樣麼?

答案是no, 韓信與諸葛亮並不英雄所見略同,

在韓信看來, 祁山道是很安全便捷, 但費時太久, 目標明顯, 很容易被敵軍阻截住, 最終徒勞無功。 諸葛武侯歷經一生把自己活活累死了也沒能北伐成功, 一則是蜀漢的國力問題, 二則就在於此人用兵太謹慎, 謹慎是優點, 但太謹慎就是缺點了。 打仗, 還是需要一點點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 所以諸葛武侯名頭雖大, 但在用兵謀略方面, 他比韓信恐怕得稍遜一籌。

在韓信看來, 雖然這五條穀道單獨拿出來都各有缺點, 似乎都無法讓漢軍順利沖出秦嶺, 但只要戰術得當, 每一條都能要了章邯的老命, 於是, 他看著地圖一番審慎思索之後, 最後把目光定格在了通往寶雞的散關道, 貌似最不靠譜的一條道上。

寶雞之所以叫寶雞,是因為這裡古時候真的有“寶雞”。

據載在春秋初年,秦國第二任諸侯秦文公在這裡狩獵,曾獲得一塊奇異的石頭。這塊石頭如流星般異常明亮,更令人吃驚的是輕輕磨擦它時會發出如雄雞鳴啼般的聲音,文公於是下令立祠供奉,祠名為寶雞,後人便以此為地名了。

史書中的靈異事件,總是令人浮想聯翩。


圖:今陝西寶雞寶雞廣場

寶雞從古到今都是交通要道,漢代它是溝通隴西、關中、漢中三地的中轉站,如今它是隴海鐵路陝西境內西部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川陝公路、入川鐵路的北方起點。在中國歷史上,它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圖:項羽分封諸侯圖,秦地被分為三塊,分別封給了三位秦將,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

在寶雞城下,有一條大河,也就是關中秦地的母親河渭水。渭水從隴西發源,由西向東,流過寶雞,流過雍王章邯的都城廢丘,流過已被項羽燒成了廢墟的秦都咸陽,流過肥美富庶的八百里秦川,浩浩蕩蕩的朝山西方向流去,一直流進更加浩浩蕩蕩的黃河裡,奔流到海不復回。

基於此,秦國便在寶雞南邊渭水岸口建了一座巨大的糧倉,稱為陳倉,用以儲藏咸陽數量龐大的人口的口糧。如今咸陽已毀,這裡便成了雍王都廢丘的糧食基地。

陳倉是連接隴西與關中的咽喉要地,更是廢丘的糧食基地,陳倉道也是幾條秦嶺穀道中較為坦易的一條主幹道,身為一代名將的章邯,他豈能想不到派重兵在這裡把守?換做誰,也不會從這裡攻入關中的,除非他的腦子壞掉了。

然而,韓信偏偏就是選擇了這條道路,當然,在此之前他需要一番嚴密的計算與佈置。

韓信這個大軍事家,是把軍事當成一種藝術來熱愛的。在他看來,像項羽那種氣勢逼人暴風驟雨式的軍事指揮方法雖然也很酷,但未免顯得有些簡單粗暴,不具備細緻的藝術感。他心目中完美的戰爭,應該像個精密的藝術品般,前端後路,絲絲入扣,奇正配合,華麗細膩,不出乎敵之意料、不算出敵之棋路、無必勝之把握,絕不輕易出兵!

現在,章邯正密切注意著儻駱道、褒斜道、散關道這三條主要秦嶺幹道的動靜,只要探出漢軍從任一道中出來,他就會率領大軍立刻撲上去,把穀口堵住,來個關門打狗!

至於祁山道,那跳路繞太遠了,章邯不必費神分兵防守,就算漢軍真從那裡出來,再率軍去阻截也來得及。

如此佈置,可謂萬無一失了,難怪漢王在未用韓信之前被困在漢中數月,一籌莫展。

說起來,章邯的用兵,還算是高明縝密的,別忘了,老章怎麼說也是楚漢之際位列前五的名將,此時雖因項羽之故不復其勇,但基本功還在,如果漢王不是得到了韓信,只憑曹參周勃之輩,未必就是他的對手。

可惜,韓信來了,章邯命中的剋星從天而降,於是一切再無懸念。

韓信當然不會傻到將大軍直接開進散關道去送死。《李衛公問對》有雲:“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用兵的關鍵就在於奇正配合,如何使用奇兵與正兵,乃是中國戰爭藝術中最高級別的學問。而韓信,正是中國戰爭藝術領域中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師,“奇正配合”恰恰就是他的拿手好戲。

所以,韓信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曹參樊噲率領,沿漢水西行,水陸並進,由祁山道攻打隴西,這表面上正兵,其實奇兵;一路由韓信親自率領,由散關道偷襲陳倉,這表面上是奇兵,其實是正兵。

一般來講,只有先按正常的用兵原則引誘敵方判斷失誤,然後才能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

然而,對待章邯這樣高級別的對手,不能按正常方式引誘他犯錯,只有按特殊方式引誘他,讓他分不清奇正,才能將他徹底忽悠。

所以,當曹參、樊噲率軍沿祁山道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破下辯、西縣等重鎮,直逼隴西腹心後,章邯一下子慌了。

誰都知道,曹參、樊噲兩人是漢王手下最重要最強大的兩員戰將,他們突然率軍出現在隴西郡,這只能說明漢軍的主力要繞遠從隴西方向迂回突入關中了。況且,漢軍一向有迂回作戰的傳統,當年,他們正是放棄了防守嚴密的函谷關,而從武關突入關中的,他們如今重施故技,此戰略正是非常特殊且高明,勢必引起章邯的高度重視。

於是,老謀深算的章邯終被年僅弱冠的韓信給忽悠了,他急忙率領雍軍主力趕往隴西,以阻截曹參樊噲的漢軍。

其實,章邯如果要保險的話,應該在趕赴救援隴西的同時,在儻駱道、褒斜道、散關道上也都留下重兵以為防備,只可惜項羽為了制衡章邯將秦地一分為三,導致章邯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能堵住秦嶺所有穀道,只能依據軍事經驗判斷漢軍的主攻方向。可惜這一次,他判斷錯了,他萬萬沒想到,他真正的對手並不是曹參與樊噲,而是他從沒聽說過的韓信;漢軍真正的目標也不是隴西,而是陳倉。

結果,等章邯好不容易趕到隴西,韓信卻率領著漢軍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出大散關,大舉向陳倉攻去。

作為關中的戰略要地與後勤基地,章邯在陳倉還是布有一定數量的軍隊的,可惜這些軍隊因為隴西的戰事而放鬆了警惕,再加上秦人本來就對章邯沒有什麼好感,所以他們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就投降了漢軍,韓信大軍於是順利進駐陳倉城,輕鬆獲得無數糧草輜重。

戰略目標既已達成,曹參與樊噲兩部便也不與章邯戀戰,只留一部分水軍封鎖漢水航道,以防隴西的雍軍順流而下襲擊漢軍的大後方漢中;其餘大部隊則迅速撤離隴西,轉赴陳倉,支援韓信部。

章邯作夢也沒想到漢軍竟然有這麼一招,他更沒想到自己的陳倉守軍會如此不堪一擊,他最沒想到的是漢軍新任統帥韓信。

——這人誰啊,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出道就是漢軍大將軍,一出手就是高手風範。如此牛人,我以前咋從來沒聽說過呢,這可真鬱悶死了。

被項羽打敗,章邯還不咋鬱悶,畢竟項羽聲名在外,輸給他也不是太丟人。可這次他竟被一個無名之輩給擺了一道,這可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氣急攻心之下,章邯只得慌忙回師朝陳倉攻去。

他必須將這支神出鬼沒的軍隊立即撲滅,搶回自己的糧草輜重,否則大勢去矣!

章邯著急,韓信卻一點兒不急,他的軍隊走了幾百里路,正好在雍王的糧倉裡好好休整一下,以逸待勞,等章邯筋疲力盡趕過來,再揍他個性生活不能自理!

《孫子兵法》雲:“致人而不致於人”。戰爭的精髓,就是儘量調動敵人而盡力不要被敵人所調動,章邯被韓信調動的跟個二傻子一樣,他還能不輸麼?

果然,陳倉一戰,章邯大敗,沿渭水一路潰退,韓信像抓一隻小兔子似的,逮著章邯一路窮追猛打,將渭水沿岸的所有大小城池全數攻陷。章邯雖然也是軍事高手,但正所謂高手過招,一招受制則招招受制。他受制於人,自己的威力便發揮不出來,自然抵不住韓信的組合拳,只得一退再退,一直退到自己的首都廢丘,並令弟弟章平守好畤。兩地相隔很近,可成掎角之勢,彼此相互支援。漢軍乃將兩座城池團團圍住。

按道理,韓信應趁機舉軍強攻二城,先把章邯滅掉再說。但就在這時,塞王司馬欣派來了舊秦大將趙賁率領的援兵,韓信便決定來個圍點打援,先與樊噲周勃合力擊潰了趙賁部,然後又轉身攻破了章平的好畤城,使章邯的廢丘成為一座孤城

可耽擱了這麼久,章邯已緩過勁來並加強了廢丘的城防,一時難以攻克,若硬要強行拿下,必要花相當大的代價,韓信便決定不受其牽制,下令停止攻城,而只派樊噲率部分兵力在廢丘城外修築城壕壁壘,做長期圍困準備,然後分遣諸將略地,來個四面開花:

將軍曹參、周勃:再敗趙賁與內史保,東取咸陽,並將其更名為新城。(漢元年八月)

將軍劉賈及昌文君灌嬰:攻秦東,下櫟陽,降塞王司馬欣。(十月)

樓煩將丁複等:北擊上郡,降翟王董翳。

騎都尉靳歙等:擊敗雍軍北部兵團,平定隴西(十一月)。

將軍酈商等:漢二年正月,再敗雍軍北部兵團,平北地郡,虜雍王弟章平。(章平丟到好畤後,又逃到隴西、北地一帶,糾集雍軍北部兵團繼續頑抗)

結果,從漢元年八月,至次年端月,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漢軍已基本平定了三秦之地,只剩下章邯守著廢丘一座孤城還在苦苦支撐著,直到十個月後彭城之戰後才失守。

關中千里沃土,得來全不費工夫,雖然沒有像韓信先前預言的那樣傳檄而定,不過也差不多了。

現如今,項羽正深陷齊地叛亂之中不可自拔,這正是漢軍出關東進的大好機會,至於困獸猶鬥的章邯,就先困著他吧,對待困獸最好的辦法就是困死它,小小一座廢丘城,撐死了也掀不起多大的波浪來。

兵仙韓信出道後的第一戰,便以如此完美的勝利落下帷幕了。看到這裡,大家心中一定早就起疑了: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天下聞名,怎麼到了小生的筆下,就變成了“明出隴西,暗度陳倉”了?

事實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乃是在元代以後才在小說戲曲中出現的,在此之前任何史書中都沒有提到過半句“明修棧道”之事,這完全是後人的穿鑿附會,沒想到吧!

只要大家認真的把《史記》中的《淮陰侯列傳》、《曹相國世家》以及《樊酈灌滕列傳》看一遍,就會發現韓信忽悠章邯的方法其實是“兵出隴西”,而非戲文中所言什麼“明修棧道”。

看完後,大家只要稍稍再深思一下就會明白,“明修棧道”不但不是一條妙計,而且蠢斃了。章邯是什麼人,原大秦少府,等於是帝國的大管家啊,他能不知道秦嶺有幾條穀道?漢王入漢中時明明只燒了一條棧道,也就是說還有足足四條穀道可以走,韓信為啥還要辛辛苦苦去修那幾年都未必能修好的棧道?這樣豈不是更加宣告了當初燒毀棧道是別有用心?這樣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明擺了就是虛招?這樣豈不是更容易打草驚蛇引起敵方的警惕?這些“野老戲語”簡直把人家章邯當成個大傻逼了,章邯身為當世頂尖名將,縱使成了敗軍之將後志氣衰竭不及從前,但智商也不至於低到這種程度吧,可笑,真扯淡。

更可笑的是,戲文裡扯扯淡也就罷了,而今一些歷史文章、戰爭史著述,甚至少數史學論文,竟也據此而來論析韓信還定三秦之戰的戰略部署,荒唐一至於是,小生不能不澄清事實以正視聽。

寶雞之所以叫寶雞,是因為這裡古時候真的有“寶雞”。

據載在春秋初年,秦國第二任諸侯秦文公在這裡狩獵,曾獲得一塊奇異的石頭。這塊石頭如流星般異常明亮,更令人吃驚的是輕輕磨擦它時會發出如雄雞鳴啼般的聲音,文公於是下令立祠供奉,祠名為寶雞,後人便以此為地名了。

史書中的靈異事件,總是令人浮想聯翩。


圖:今陝西寶雞寶雞廣場

寶雞從古到今都是交通要道,漢代它是溝通隴西、關中、漢中三地的中轉站,如今它是隴海鐵路陝西境內西部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川陝公路、入川鐵路的北方起點。在中國歷史上,它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圖:項羽分封諸侯圖,秦地被分為三塊,分別封給了三位秦將,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

在寶雞城下,有一條大河,也就是關中秦地的母親河渭水。渭水從隴西發源,由西向東,流過寶雞,流過雍王章邯的都城廢丘,流過已被項羽燒成了廢墟的秦都咸陽,流過肥美富庶的八百里秦川,浩浩蕩蕩的朝山西方向流去,一直流進更加浩浩蕩蕩的黃河裡,奔流到海不復回。

基於此,秦國便在寶雞南邊渭水岸口建了一座巨大的糧倉,稱為陳倉,用以儲藏咸陽數量龐大的人口的口糧。如今咸陽已毀,這裡便成了雍王都廢丘的糧食基地。

陳倉是連接隴西與關中的咽喉要地,更是廢丘的糧食基地,陳倉道也是幾條秦嶺穀道中較為坦易的一條主幹道,身為一代名將的章邯,他豈能想不到派重兵在這裡把守?換做誰,也不會從這裡攻入關中的,除非他的腦子壞掉了。

然而,韓信偏偏就是選擇了這條道路,當然,在此之前他需要一番嚴密的計算與佈置。

韓信這個大軍事家,是把軍事當成一種藝術來熱愛的。在他看來,像項羽那種氣勢逼人暴風驟雨式的軍事指揮方法雖然也很酷,但未免顯得有些簡單粗暴,不具備細緻的藝術感。他心目中完美的戰爭,應該像個精密的藝術品般,前端後路,絲絲入扣,奇正配合,華麗細膩,不出乎敵之意料、不算出敵之棋路、無必勝之把握,絕不輕易出兵!

現在,章邯正密切注意著儻駱道、褒斜道、散關道這三條主要秦嶺幹道的動靜,只要探出漢軍從任一道中出來,他就會率領大軍立刻撲上去,把穀口堵住,來個關門打狗!

至於祁山道,那跳路繞太遠了,章邯不必費神分兵防守,就算漢軍真從那裡出來,再率軍去阻截也來得及。

如此佈置,可謂萬無一失了,難怪漢王在未用韓信之前被困在漢中數月,一籌莫展。

說起來,章邯的用兵,還算是高明縝密的,別忘了,老章怎麼說也是楚漢之際位列前五的名將,此時雖因項羽之故不復其勇,但基本功還在,如果漢王不是得到了韓信,只憑曹參周勃之輩,未必就是他的對手。

可惜,韓信來了,章邯命中的剋星從天而降,於是一切再無懸念。

韓信當然不會傻到將大軍直接開進散關道去送死。《李衛公問對》有雲:“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用兵的關鍵就在於奇正配合,如何使用奇兵與正兵,乃是中國戰爭藝術中最高級別的學問。而韓信,正是中國戰爭藝術領域中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師,“奇正配合”恰恰就是他的拿手好戲。

所以,韓信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曹參樊噲率領,沿漢水西行,水陸並進,由祁山道攻打隴西,這表面上正兵,其實奇兵;一路由韓信親自率領,由散關道偷襲陳倉,這表面上是奇兵,其實是正兵。

一般來講,只有先按正常的用兵原則引誘敵方判斷失誤,然後才能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

然而,對待章邯這樣高級別的對手,不能按正常方式引誘他犯錯,只有按特殊方式引誘他,讓他分不清奇正,才能將他徹底忽悠。

所以,當曹參、樊噲率軍沿祁山道一路勢如破竹,連續攻破下辯、西縣等重鎮,直逼隴西腹心後,章邯一下子慌了。

誰都知道,曹參、樊噲兩人是漢王手下最重要最強大的兩員戰將,他們突然率軍出現在隴西郡,這只能說明漢軍的主力要繞遠從隴西方向迂回突入關中了。況且,漢軍一向有迂回作戰的傳統,當年,他們正是放棄了防守嚴密的函谷關,而從武關突入關中的,他們如今重施故技,此戰略正是非常特殊且高明,勢必引起章邯的高度重視。

於是,老謀深算的章邯終被年僅弱冠的韓信給忽悠了,他急忙率領雍軍主力趕往隴西,以阻截曹參樊噲的漢軍。

其實,章邯如果要保險的話,應該在趕赴救援隴西的同時,在儻駱道、褒斜道、散關道上也都留下重兵以為防備,只可惜項羽為了制衡章邯將秦地一分為三,導致章邯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能堵住秦嶺所有穀道,只能依據軍事經驗判斷漢軍的主攻方向。可惜這一次,他判斷錯了,他萬萬沒想到,他真正的對手並不是曹參與樊噲,而是他從沒聽說過的韓信;漢軍真正的目標也不是隴西,而是陳倉。

結果,等章邯好不容易趕到隴西,韓信卻率領著漢軍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出大散關,大舉向陳倉攻去。

作為關中的戰略要地與後勤基地,章邯在陳倉還是布有一定數量的軍隊的,可惜這些軍隊因為隴西的戰事而放鬆了警惕,再加上秦人本來就對章邯沒有什麼好感,所以他們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就投降了漢軍,韓信大軍於是順利進駐陳倉城,輕鬆獲得無數糧草輜重。

戰略目標既已達成,曹參與樊噲兩部便也不與章邯戀戰,只留一部分水軍封鎖漢水航道,以防隴西的雍軍順流而下襲擊漢軍的大後方漢中;其餘大部隊則迅速撤離隴西,轉赴陳倉,支援韓信部。

章邯作夢也沒想到漢軍竟然有這麼一招,他更沒想到自己的陳倉守軍會如此不堪一擊,他最沒想到的是漢軍新任統帥韓信。

——這人誰啊,從哪裡冒出來的,一出道就是漢軍大將軍,一出手就是高手風範。如此牛人,我以前咋從來沒聽說過呢,這可真鬱悶死了。

被項羽打敗,章邯還不咋鬱悶,畢竟項羽聲名在外,輸給他也不是太丟人。可這次他竟被一個無名之輩給擺了一道,這可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氣急攻心之下,章邯只得慌忙回師朝陳倉攻去。

他必須將這支神出鬼沒的軍隊立即撲滅,搶回自己的糧草輜重,否則大勢去矣!

章邯著急,韓信卻一點兒不急,他的軍隊走了幾百里路,正好在雍王的糧倉裡好好休整一下,以逸待勞,等章邯筋疲力盡趕過來,再揍他個性生活不能自理!

《孫子兵法》雲:“致人而不致於人”。戰爭的精髓,就是儘量調動敵人而盡力不要被敵人所調動,章邯被韓信調動的跟個二傻子一樣,他還能不輸麼?

果然,陳倉一戰,章邯大敗,沿渭水一路潰退,韓信像抓一隻小兔子似的,逮著章邯一路窮追猛打,將渭水沿岸的所有大小城池全數攻陷。章邯雖然也是軍事高手,但正所謂高手過招,一招受制則招招受制。他受制於人,自己的威力便發揮不出來,自然抵不住韓信的組合拳,只得一退再退,一直退到自己的首都廢丘,並令弟弟章平守好畤。兩地相隔很近,可成掎角之勢,彼此相互支援。漢軍乃將兩座城池團團圍住。

按道理,韓信應趁機舉軍強攻二城,先把章邯滅掉再說。但就在這時,塞王司馬欣派來了舊秦大將趙賁率領的援兵,韓信便決定來個圍點打援,先與樊噲周勃合力擊潰了趙賁部,然後又轉身攻破了章平的好畤城,使章邯的廢丘成為一座孤城

可耽擱了這麼久,章邯已緩過勁來並加強了廢丘的城防,一時難以攻克,若硬要強行拿下,必要花相當大的代價,韓信便決定不受其牽制,下令停止攻城,而只派樊噲率部分兵力在廢丘城外修築城壕壁壘,做長期圍困準備,然後分遣諸將略地,來個四面開花:

將軍曹參、周勃:再敗趙賁與內史保,東取咸陽,並將其更名為新城。(漢元年八月)

將軍劉賈及昌文君灌嬰:攻秦東,下櫟陽,降塞王司馬欣。(十月)

樓煩將丁複等:北擊上郡,降翟王董翳。

騎都尉靳歙等:擊敗雍軍北部兵團,平定隴西(十一月)。

將軍酈商等:漢二年正月,再敗雍軍北部兵團,平北地郡,虜雍王弟章平。(章平丟到好畤後,又逃到隴西、北地一帶,糾集雍軍北部兵團繼續頑抗)

結果,從漢元年八月,至次年端月,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漢軍已基本平定了三秦之地,只剩下章邯守著廢丘一座孤城還在苦苦支撐著,直到十個月後彭城之戰後才失守。

關中千里沃土,得來全不費工夫,雖然沒有像韓信先前預言的那樣傳檄而定,不過也差不多了。

現如今,項羽正深陷齊地叛亂之中不可自拔,這正是漢軍出關東進的大好機會,至於困獸猶鬥的章邯,就先困著他吧,對待困獸最好的辦法就是困死它,小小一座廢丘城,撐死了也掀不起多大的波浪來。

兵仙韓信出道後的第一戰,便以如此完美的勝利落下帷幕了。看到這裡,大家心中一定早就起疑了: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天下聞名,怎麼到了小生的筆下,就變成了“明出隴西,暗度陳倉”了?

事實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乃是在元代以後才在小說戲曲中出現的,在此之前任何史書中都沒有提到過半句“明修棧道”之事,這完全是後人的穿鑿附會,沒想到吧!

只要大家認真的把《史記》中的《淮陰侯列傳》、《曹相國世家》以及《樊酈灌滕列傳》看一遍,就會發現韓信忽悠章邯的方法其實是“兵出隴西”,而非戲文中所言什麼“明修棧道”。

看完後,大家只要稍稍再深思一下就會明白,“明修棧道”不但不是一條妙計,而且蠢斃了。章邯是什麼人,原大秦少府,等於是帝國的大管家啊,他能不知道秦嶺有幾條穀道?漢王入漢中時明明只燒了一條棧道,也就是說還有足足四條穀道可以走,韓信為啥還要辛辛苦苦去修那幾年都未必能修好的棧道?這樣豈不是更加宣告了當初燒毀棧道是別有用心?這樣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明擺了就是虛招?這樣豈不是更容易打草驚蛇引起敵方的警惕?這些“野老戲語”簡直把人家章邯當成個大傻逼了,章邯身為當世頂尖名將,縱使成了敗軍之將後志氣衰竭不及從前,但智商也不至於低到這種程度吧,可笑,真扯淡。

更可笑的是,戲文裡扯扯淡也就罷了,而今一些歷史文章、戰爭史著述,甚至少數史學論文,竟也據此而來論析韓信還定三秦之戰的戰略部署,荒唐一至於是,小生不能不澄清事實以正視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