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焚蘭泥玉“,夏吃荷花

鮮花是植物的精華,是美好的象徵, 在古代就有以花入饌的習慣。 例如清代著名學者袁枚喜歡用玉蘭花瓣或荷花瓣拖油煎糝糖吃,他還喜歡用蘭花拖面以香麻油烹調食之,美其名曰“焚蘭泥玉”。

不知道我的外婆有沒有聽過袁枚的這個飲食喜好, 在我並不完整的童年美食記憶中, 炸荷花卻是占了其中一大板塊。


炸荷花

炸荷花的用料有:鮮荷花5朵, 蛋清2個, 水豆粉50克, 熟豬油約1000克(消耗100克左右), 白糖150克。 製作方法就是在5朵荷花中選取大小均勻的花瓣30瓣, 修去邊角, 洗淨, 晾於大盤內。 蛋清與水豆粉製成蛋清糊;砂鍋置於火上,

下油燒至200℃左右時, 端離火口, 待油溫降至80~90℃時, 將花瓣逐一在蛋清糊內裹一裹, 放入油鍋中, 炸至酥脆撈出, 盛入盤內擺好, 撒上白糖即成。


原料之新鮮荷花

而外婆的做法有稍稍不同, 把去老屋後面的水塘裡用竹竿剛打下來的荷花洗乾淨, 裹一層用麵粉加水、土雞蛋、食鹽混成的糊糊, 直接在大門口燃起煤爐, 架上小鍋, 拖油, 炸好後直接趁著最佳的酥脆時間吃掉, 並且不撒白糖(這可能是因為地理位置導致的飲食並不那麼喜甜, 荊州地區還是受湘川口味影響較多, 就連早餐也是鹹辣的偏重口味)。

有時我和姐姐根本顧不上用筷子, 直接上手“叼”過來吃, 燙得連忙左手換右手, 吹吹甩甩, 撕一口, 再用嘴唇和舌頭倒騰幾下,

咬下去就是“酥”的聲音, 冒出噴香的油。 兩個貪吃鬼吃得夠了, 就顛顛地拿起新出鍋的炸荷花遞給在旁邊看我們看得眯眯笑的外公, 外公會把抽了一半的煙扔掉, 接過來, 帶點得意地神情對我們說:“好吃吧。 ”過一會兒, 聞到香味的隔壁奶奶家的小黑跑過來我們也丟給他一個, 我對他很是大方, 平時啃完的骨頭也要夾著去找到他。

其實家裡炸東西吃的時候一般不會只有一種食材, 外婆還會順道一起做炸南瓜花、炸紅薯片和炸藕片等等, 經常我和姐姐吃了太多這些高澱粉的炸物之後, 晚餐基本在桌上就待不了幾分鐘, 只想著去玩扯掉荷花花瓣後剩下的小蓮蓬, 家長也明白我們早就飽了, 想著吃了幾口就行了,

遂得到批准, 允許把飯撒出去喂雞, 一點也沒有浪費糧食的愧疚感, 或許這還算是給雞們的回饋呢, 謝謝給我們提供原料!


剩下的小蓮蓬


炸南瓜花

坦誠地說, 讓我回憶確切的炸荷花的滋味, 我記得的只有荷花的清香、炸物的油香以及剛剛好的鹹味, 嚼在嘴裡糯糯的, 似乎平平無奇。 但是撒上我的記憶就變得無比美味, 讓人想念。 或許念的不是“炸荷花”, 而是寶貴的“童年的夏”。

聽說每個家庭裡的大廚都有自己的獨家秘方, 牢牢鎖住從老到幼的味蕾, 讓他們為這滋味魂牽夢縈, 長大在他鄉便靠著期待這嘴邊餘香撐到年末。 奇怪的是, 旁人或許覺得普普通通的味道, 在自家的餐桌上偏偏就是盼了一整年的珍饈。

我想, 旁人嘗不出, 可能就是忘了加一種叫做“記憶”的佐料吧。

古代人和我的外婆可能都不知道, 荷花花瓣營養價值高,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澱粉和糖類, 還含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及維生素C、B、A、E等。 特別是含多種游離氨基酸, 容易為人體所吸收。 而且把色、香、味俱全的各種可食鮮花搬上人們的餐桌,不僅能給人一種溫馨和美的享受,而且也能激發人的食欲,令人有一種愉悅的感覺。

而荷花的烹飪方法多樣, 炸、燒、煎或做湯等, 皆可成美味。 如荷花面, 清香爽口, 清暑解熱;用鮮嫩的荷花和肉爆炒, 製成荷花肉, 味美可口, 清香誘人;荷花煮粥, 清香可口, 撩人食欲;炸荷花, 花香芬芳, 鬆脆味美。 荷花一經巧手烹製, 還可成為地方名菜, 如魯菜、川菜中皆有“炸荷花”名肴;滬菜中有“荷花栗子”等,

皆為人津津樂道。

寫到這裡的時候, 我給外婆打了一通電話, 問起是怎麼想到要炸荷花呢?外婆回答道:“也不是突發奇想, 你的太奶奶以前也是這麼做的啊。 等你暑假回來了, 再去老家炸荷花給你吃唄!”現在大家都搬到了城裡, 老屋已經空了, 屋後的水塘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外婆不做袁枚的“焚蘭泥玉”, 只說等到你暑假回來就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