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董卓的發跡史

帶你讀完52本好書

2000萬閱讀愛好者關注

主播 | 讀書君 · 編輯 | 木頭

董卓是國人較為熟悉的歷史人物, 正是他的出現, 給了本已搖搖欲墜的東漢帝國最後一擊, 推動歷史走進我們熟知的三國時代。 那麼, 董卓又是怎樣進入東漢朝廷的權力核心呢?

01

涼州

涼州, 其地西方所在, 以其金行, 土地寒涼而得名。 因處帝國西陲, 又稱西涼。 為他取名的是威名赫赫的漢孝武皇帝。 這位在中國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傑出帝王, 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大破匈奴, 開疆辟土;其子孫踵行前路, 將這彈丸之地不斷擴大, 直至發展成囊括今天甘肅、陝西西部、內蒙古西部的煌煌大州。

漢人煊赫武功之下, 滿是羌人血淚

涼州自古本是諸羌(羌人無統一部族, 散居諸地, 故稱諸羌)之地, 自鑿空西域以來, 漢人移民、騎兵、烽燧逐漸將肥饒之地佔據, 半耕半牧的羌人被迫或與漢人雜居, 或退居貧瘠之地。

漢族移民和羌人在涼州因土地、風俗等問題矛盾逐漸升溫, 而在漢帝國中, 涼州居民又被中原視為野蠻人, 帝國在此的官員也是橫徵暴斂, 欲壑難填。

用歧視澆灌疑惑懼怕的種子, 成長出來的只會是惡的果實。

忍無可忍, 無需再忍

自東漢明帝始, 羌族大規模的起義便連綿不絕, 漢帝國開始了與羌人漫長的戰爭。 初期漢軍尚能占得上風, 但由於東漢朝廷舉措不當(有天才提議放棄涼州遷當地漢人入關,

朝廷派人強毀漢人屋舍田地), 使得不少涼州漢人投靠羌人(不怕神一樣的對手, 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至順帝時, 羌人勢力大盛, 伏殺以貪婪暴虐著稱、戰功赫赫的名將馬賢, 涼州局勢大壞。 直至東漢後期出現三位涼州籍的名將方才穩住局勢。

這三位分別是:

皇甫規, 字威明。 主張對羌人胡蘿蔔加大棒, 甚得涼州羌、漢人心。 因拒絕向當權宦官行賄被處罰, 官僅僅做到弘農太守、護羌校尉。


皇甫規

張奐, 字然明。 文化人, 大將軍梁冀(餅裡放毒害皇帝那個)故吏, 皇甫規推薦的接班人, 為官清廉, 恩威並重, 戰功赫赫。 被宦官忽悠逼死大將軍竇武、間接害死太傅陳蕃(不掃房間還嘴硬要掃天下那個),

與宦官不和, 免官歸鄉。 回家寫了30多萬字, 成了一方文壇大V。

段熲, 字紀明。 與張奐不和, 手段狠辣, 對羌人實行種族滅絕, 戰功為三人之最, 受封萬戶。 為保位祿, 曲意逢迎宦官, 官至太尉。 後在酷吏打擊宦官事件中, 成為被摟草後暴打的那只兔子, 服毒自盡。

這三位名動朝野的戰將, 其表字中都有一個“明”字, 故而京師將其合稱為“涼州三明”。 三明老去, 那麼未來的帝國將星又在哪裡?涼州局勢又會何去何從?

02

從戎

關東出相, 關西出將。 涼州的問題, 還需要涼州人來解決。 下一代的將星, 早已在涼州軍中冉冉升起。

董卓, 字仲穎, 隴西臨洮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董卓自幼成長在涼州, 性格豪爽有謀略, 武藝高強, 能騎馬左右開弓(對, 太師不是從小就按噸計算體重),

在羌人中很有威名。

他年少時更曾遊歷羌人部落, 與不少部落首領交情不錯, 各部羌人有來他家作客的, 小董甚至殺耕牛款待——這種無限趨近于蕭峰的做派, 迅速為小董積攢了人氣, 一時間董仲穎的名字在西涼熱搜榜上高居不下。

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況且把小董這種人扔在混亂、武力至上的涼州, 簡直如同在晚上點燃火把般耀眼。

董卓的機會很快便來了。

涼州刺史成就(涼州一把手)認為這小子是個人才, 讓他在自己手下幹, 小董也不負厚愛, 領騎兵伐羌, “大破之, 斬獲千計”。

當面喊哥哥, 背後掏傢伙。 只要需要, 可以馬上捅同桌飲酒的舊相識一刀。

陰狠, 是董卓具備的第一樣成功要素。

董卓的戰功打動了“涼州三明”中的段熲段紀明。

段將軍頗為滿意董卓狠辣的手腕, 將他推薦至公府, 董卓被司徒袁隗(袁紹的叔叔)召任屬官。 在當時, 這意味著董卓身上打上了袁氏的烙印, 成為汝南袁氏龐大“門生故吏”集團中的一員。

然而, 或許是出身草莽的粗豪董卓與世代簪纓的袁氏清貴格格不入, 董卓在這裡過得並不順利——一些年後, 在漢桓帝末年, 他以涼州六郡清白子弟的身份當選羽林郎, 重返軍中。

這次董卓跟隨的是“涼州三明”中的另一位——張奐張然明。 張奐也很看得起的董卓, 任命他為軍司馬。 在防禦先零羌寇略三輔(關中)的戰鬥中, 董卓大獲全勝, 獲得了朝廷九千匹縑(細絹)的嘉獎。


張奐

面對朝廷大紅花小細絹的獎賞, 董卓不僅沒有飄,反而說了一句擲地有聲的話:“為之則己,有之則士”。意為功雖然是我立,但賞賜應該是大家的。隨後,董卓把所有賞賜分與士兵,自己絲毫不留。

打仗時,喊弟兄們跟我來;領賞時,喊弟兄們給我上。試問,這樣慷慨豪邁的領導誰不喜歡?此事之後,董卓身邊迅速聚集了一批死忠粉,這也成為了董卓日後縱橫天下的重要班底。

善邀人心,是董卓的第二件法寶。

隨後,董卓率領自己的班底與羌胡大小百余戰,威名與著于關隴之地。

黃沙百戰穿金甲,顯赫的戰功成為董卓進身之階,董仲穎連續升遷,轉任西域戊己校尉(新疆地區軍事長官之一),但不知為何,忽遭罷免;隨後,又詭異的被拜為並州刺史、河東太守。

結合“涼州三明”的經歷與史料痕跡,我們有理由猜測,董卓很可能是因站隊問題(張奐故吏)得罪了宦官集團;隨後他向宦官曲意討好,又得到升遷。此後,董卓的老上司張奐與他形同陌路——董卓派其兄長帶縑百匹送給張奐想要挽回關係,張奐認為其人品不好拒之門外。

這是董卓人生路上重要的一課。從此他徹底明白,朝裡有人好做官,有道是,情義三千不敵胸脯二兩,千軍萬馬不敵宦官一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漢末極端腐朽的政治環境下,董卓身上的黑暗面迅速放大。

變通,成為他的第三樣武器。

03

發跡

黑化的董卓遇到了東漢朝廷最大的挑戰:黃巾之亂

在這次天下大亂中,東漢軍中湧現出了三位名將:皇甫規的侄子皇甫嵩,范陽盧氏始祖大儒盧植(劉備、公孫瓚的老師)和朱儁。這三位均是才兼文武之人,在平黃巾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但多與宦官不和。

董卓在黃巾之戰中表現並不好。盧植將大賢良師張角圍在下曲陽後被宦官讒言中傷,朝廷命董卓接手(盧植打到殘血董卓來撿人頭,說董卓和宦官沒關係我是不信的),卻因臨陣換將大敗而歸(演義中劉關張救董卓應在此時),董卓因此被罷官抵罪。

幾家歡喜幾家愁,董卓落寞時,皇甫嵩連斬張角之弟張梁、張寶,並將已病死的張角從棺槨裡掘出來又殺了一回。戰功卓著的皇甫嵩迅速躥紅,成為大漢軍界的superstar,風頭一時無兩。

按理說董卓起碼得沉寂幾年,但搖搖欲墜的大漢朝廷卻是禍不單行:黃巾之亂勉強平息,涼州羌人裹挾漢人名士韓遂、邊章為首領再次起事,烽火染紅了帝國西陲。

國困思良將。漢靈帝詔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董卓作為副將,一同出征。隨後,老套路再次上演,不願與宦共舞的皇甫嵩被宦官中傷,董卓升任破虜將軍;文官出身的新任車騎將軍張溫率領朝廷新銳軍官江東孫堅(對,就是孫權他爹那個孫堅)趕赴戰場主持大局。


張溫

張溫是朝廷裡的老同志,資歷老,名氣大,風評好,涵養也不差,總之,除了不會打仗其他都還過得去。大敵當前,董卓壓根兒沒把這位新任領導當盤菜,集會時遲到加吐槽,白眼兒翻的都快奪眶而出,年輕氣盛的孫堅氣得跟張溫咬耳朵要殺董卓。張溫自知軍事是個門外漢,作戰還需倚仗董卓,只將孫堅趕出帳外,並未發作。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當時的張溫,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日後自己將會為這個決定付出怎樣的代價。

當時叛軍勢大,朝廷軍與之交戰屢有失利。

戰局的轉機發生在冬季。

一天夜裡,一顆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劃過叛軍大營上空,營中的騾馬都激動得仰天長嘶,歡慶這短暫生命中千年一遇的奇景。然而叛軍卻沒有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浪漫,反而認為見到掃把星是極大的晦氣,準備撤軍回老巢。

在通訊不發達的古代戰場,撤退是難度很大的行動。由於上下溝通不暢,稍有意外發生,撤退就易變為潰退。老辣的董卓沒有錯過這次機會,派軍追擊,大敗叛軍。

見此情形,張溫派出六路大軍繼續追擊。偉大領袖說過,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這六路追兵中,五支潰敗,只有董卓部被圍後築堤佯裝捕魚悄悄過河,然後決堤阻斷追兵,方才得以全身而退。

無功無罪,本應無賞無罰。然而為了鼓舞士氣,也為了安撫董卓,東漢朝廷下令封董卓為前將軍、斄鄉侯(三十七年後劉備給馬超的封號,想來意味深長)。這一舉動,讓董卓看透了朝廷的虛弱:中原軍隊不過一群戰五渣,自己手中身經百戰的西涼鐵騎是朝廷最重要的倚仗。

有槍就是草頭王,這是董卓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不久後,朝廷調張溫回京升任太尉,董卓成為了西北軍界的一把手。位高權重,手握精兵,真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04

過河

年余後,韓遂捲土重來,朝廷起用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部參戰。

品階更高的西涼軍界巨鱷董卓一臉錯愕,成為皇甫嵩部下,朝廷親手在兩員戰將間埋下了嫌隙的種子。在戰鬥中,董卓與皇甫嵩兩次意見不合,皇甫嵩均當面拒絕堅持己見,並大敗敵軍,可謂把董仲穎的臉都打腫了。此後,兩人關係全面惡化。

經此一役,西北局勢暫時穩定。

就在這時,專著淫樂二十年、把大漢搞得奄奄一息的國際知名昏君漢靈帝同志,走入了人生的最後歲月,開始佈置身後的政局。


漢靈帝

首當其衝的便是軍閥大老虎董卓。

大概在裸遊館裡玩久了,亦或是被太監們忽悠瘸了,劉宏同志明顯智商不線上,下令:征前將軍董卓為少府,命令完。調西北野戰軍司令為大內總管,沒有任何調和緩衝,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就是這麼任性。

面對不按套路出牌的漢靈帝,董卓出了一招雲手:老大,不是我不想走,手下抱著我大腿哇哇哭,說離了我連飯都吃不上,死活不讓走啊。我那些部下有不少是羌人,真急了他們可啥都幹得出來,陛下你懂的……我也沒辦法,只能留下安撫他們了。

董卓開始耍賴,朝廷很憂慮,經過腦力風暴,重病的靈帝再次出招:征董卓為並州牧,手下軍隊交給皇甫嵩統帥。

並州這塊地盤董卓很喜歡,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他早已明白,上疏朝廷:我沒啥才能,但掌了十年兵了,手下記掛我的恩情,願意給我賣命,希望我能把他們帶到並州,繼續為構建以大漢為主導的國際秩序添磚加瓦。

董卓拒絕上交兵權,皇甫嵩也是秀逗了,不願擔上擅殺大臣的責任,毅然的,給皇上打了董卓的小報告……報告的結果只能是,皇帝噴了董卓一頓,皇甫嵩與董卓關係降至冰點。

隨後,董卓率軍來到洛陽的對岸河東,“以觀時變”。這一觀就觀出事兒來了,靈帝兩腿一蹬升天,大將軍何進召董卓等幾路大軍進京。

這時候,董卓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口氣上五樓都不帶喘的“卓得詔,即時就道”,像後世宗澤老帥那般,高呼“過河”,走進了自己的後半生,也帶著中國走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文章來源於有聽讀書投稿,作者:清涼山居士;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常與同好爭高下

請移步圖文下方「留言區」

董卓不僅沒有飄,反而說了一句擲地有聲的話:“為之則己,有之則士”。意為功雖然是我立,但賞賜應該是大家的。隨後,董卓把所有賞賜分與士兵,自己絲毫不留。

打仗時,喊弟兄們跟我來;領賞時,喊弟兄們給我上。試問,這樣慷慨豪邁的領導誰不喜歡?此事之後,董卓身邊迅速聚集了一批死忠粉,這也成為了董卓日後縱橫天下的重要班底。

善邀人心,是董卓的第二件法寶。

隨後,董卓率領自己的班底與羌胡大小百余戰,威名與著于關隴之地。

黃沙百戰穿金甲,顯赫的戰功成為董卓進身之階,董仲穎連續升遷,轉任西域戊己校尉(新疆地區軍事長官之一),但不知為何,忽遭罷免;隨後,又詭異的被拜為並州刺史、河東太守。

結合“涼州三明”的經歷與史料痕跡,我們有理由猜測,董卓很可能是因站隊問題(張奐故吏)得罪了宦官集團;隨後他向宦官曲意討好,又得到升遷。此後,董卓的老上司張奐與他形同陌路——董卓派其兄長帶縑百匹送給張奐想要挽回關係,張奐認為其人品不好拒之門外。

這是董卓人生路上重要的一課。從此他徹底明白,朝裡有人好做官,有道是,情義三千不敵胸脯二兩,千軍萬馬不敵宦官一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漢末極端腐朽的政治環境下,董卓身上的黑暗面迅速放大。

變通,成為他的第三樣武器。

03

發跡

黑化的董卓遇到了東漢朝廷最大的挑戰:黃巾之亂

在這次天下大亂中,東漢軍中湧現出了三位名將:皇甫規的侄子皇甫嵩,范陽盧氏始祖大儒盧植(劉備、公孫瓚的老師)和朱儁。這三位均是才兼文武之人,在平黃巾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但多與宦官不和。

董卓在黃巾之戰中表現並不好。盧植將大賢良師張角圍在下曲陽後被宦官讒言中傷,朝廷命董卓接手(盧植打到殘血董卓來撿人頭,說董卓和宦官沒關係我是不信的),卻因臨陣換將大敗而歸(演義中劉關張救董卓應在此時),董卓因此被罷官抵罪。

幾家歡喜幾家愁,董卓落寞時,皇甫嵩連斬張角之弟張梁、張寶,並將已病死的張角從棺槨裡掘出來又殺了一回。戰功卓著的皇甫嵩迅速躥紅,成為大漢軍界的superstar,風頭一時無兩。

按理說董卓起碼得沉寂幾年,但搖搖欲墜的大漢朝廷卻是禍不單行:黃巾之亂勉強平息,涼州羌人裹挾漢人名士韓遂、邊章為首領再次起事,烽火染紅了帝國西陲。

國困思良將。漢靈帝詔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董卓作為副將,一同出征。隨後,老套路再次上演,不願與宦共舞的皇甫嵩被宦官中傷,董卓升任破虜將軍;文官出身的新任車騎將軍張溫率領朝廷新銳軍官江東孫堅(對,就是孫權他爹那個孫堅)趕赴戰場主持大局。


張溫

張溫是朝廷裡的老同志,資歷老,名氣大,風評好,涵養也不差,總之,除了不會打仗其他都還過得去。大敵當前,董卓壓根兒沒把這位新任領導當盤菜,集會時遲到加吐槽,白眼兒翻的都快奪眶而出,年輕氣盛的孫堅氣得跟張溫咬耳朵要殺董卓。張溫自知軍事是個門外漢,作戰還需倚仗董卓,只將孫堅趕出帳外,並未發作。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當時的張溫,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日後自己將會為這個決定付出怎樣的代價。

當時叛軍勢大,朝廷軍與之交戰屢有失利。

戰局的轉機發生在冬季。

一天夜裡,一顆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劃過叛軍大營上空,營中的騾馬都激動得仰天長嘶,歡慶這短暫生命中千年一遇的奇景。然而叛軍卻沒有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浪漫,反而認為見到掃把星是極大的晦氣,準備撤軍回老巢。

在通訊不發達的古代戰場,撤退是難度很大的行動。由於上下溝通不暢,稍有意外發生,撤退就易變為潰退。老辣的董卓沒有錯過這次機會,派軍追擊,大敗叛軍。

見此情形,張溫派出六路大軍繼續追擊。偉大領袖說過,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這六路追兵中,五支潰敗,只有董卓部被圍後築堤佯裝捕魚悄悄過河,然後決堤阻斷追兵,方才得以全身而退。

無功無罪,本應無賞無罰。然而為了鼓舞士氣,也為了安撫董卓,東漢朝廷下令封董卓為前將軍、斄鄉侯(三十七年後劉備給馬超的封號,想來意味深長)。這一舉動,讓董卓看透了朝廷的虛弱:中原軍隊不過一群戰五渣,自己手中身經百戰的西涼鐵騎是朝廷最重要的倚仗。

有槍就是草頭王,這是董卓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不久後,朝廷調張溫回京升任太尉,董卓成為了西北軍界的一把手。位高權重,手握精兵,真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04

過河

年余後,韓遂捲土重來,朝廷起用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部參戰。

品階更高的西涼軍界巨鱷董卓一臉錯愕,成為皇甫嵩部下,朝廷親手在兩員戰將間埋下了嫌隙的種子。在戰鬥中,董卓與皇甫嵩兩次意見不合,皇甫嵩均當面拒絕堅持己見,並大敗敵軍,可謂把董仲穎的臉都打腫了。此後,兩人關係全面惡化。

經此一役,西北局勢暫時穩定。

就在這時,專著淫樂二十年、把大漢搞得奄奄一息的國際知名昏君漢靈帝同志,走入了人生的最後歲月,開始佈置身後的政局。


漢靈帝

首當其衝的便是軍閥大老虎董卓。

大概在裸遊館裡玩久了,亦或是被太監們忽悠瘸了,劉宏同志明顯智商不線上,下令:征前將軍董卓為少府,命令完。調西北野戰軍司令為大內總管,沒有任何調和緩衝,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就是這麼任性。

面對不按套路出牌的漢靈帝,董卓出了一招雲手:老大,不是我不想走,手下抱著我大腿哇哇哭,說離了我連飯都吃不上,死活不讓走啊。我那些部下有不少是羌人,真急了他們可啥都幹得出來,陛下你懂的……我也沒辦法,只能留下安撫他們了。

董卓開始耍賴,朝廷很憂慮,經過腦力風暴,重病的靈帝再次出招:征董卓為並州牧,手下軍隊交給皇甫嵩統帥。

並州這塊地盤董卓很喜歡,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他早已明白,上疏朝廷:我沒啥才能,但掌了十年兵了,手下記掛我的恩情,願意給我賣命,希望我能把他們帶到並州,繼續為構建以大漢為主導的國際秩序添磚加瓦。

董卓拒絕上交兵權,皇甫嵩也是秀逗了,不願擔上擅殺大臣的責任,毅然的,給皇上打了董卓的小報告……報告的結果只能是,皇帝噴了董卓一頓,皇甫嵩與董卓關係降至冰點。

隨後,董卓率軍來到洛陽的對岸河東,“以觀時變”。這一觀就觀出事兒來了,靈帝兩腿一蹬升天,大將軍何進召董卓等幾路大軍進京。

這時候,董卓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口氣上五樓都不帶喘的“卓得詔,即時就道”,像後世宗澤老帥那般,高呼“過河”,走進了自己的後半生,也帶著中國走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文章來源於有聽讀書投稿,作者:清涼山居士;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常與同好爭高下

請移步圖文下方「留言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