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黔東南黃平縣飛雲崖的四月八

在黃平縣城東二十六裡處的飛雲崖又叫飛雲洞, 以它千姿百態的溶岩、飛石、奇洞, 端莊的廟宇和四周環繞的古柏蒼松而遠近聞名。 飛雲崖是因為崖頭上有一處鐘乳石形狀像一朵飛雲而得名。 “飛雲”與崖頭上的松樹互相嵌入擁抱。 不知是飛雲的根托住了樹, 還是樹根穩住了“飛雲”。 這裡被稱為黔南第一洞天, 其靈魂就在於那一朵飛雲。 黃平的苗家人每年的四月初八在這裡舉行的傳統盛會, 更使它生輝增色。

飛雲崖集會, 會期三天, 每次都會有約萬把人參加。 其中苗族人數最多, 集會舉行吹蘆笙、踩蘆笙、賽馬、鬥鳥等傳統活動。

蘆笙場在飛雲崖大佛殿前;鬥鳥場在大佛殿左側山彎裡;賽馬道設在飛雲崖正門前方三百米處的老馬路上。

傳說在很久以前, 苗家人從東方遷到貴州後, 有潘含、潘提兩兄弟來到黃平, 看中了飛雲崖, 便在這裡建立了家園。 後來, 為了方便做活路, 才搬到對面的台臘坡去居住。 飛雲崖就用作家族的公共用地。 又不知道了過了多少代人, 有十二位陰陽先生為君王踩地建都, 來到了飛雲崖。 他們認為這兒是難得的好地, 可以在這建都。 不料, 他們的談話被一位潘姓老者聽到了。 老者不願自己祖先的地方被官家占去, 就悄悄地搬了三塊石頭建了一個土地廟並敲了一塊人形的石頭放廟中。 當十二個陰陽先生發現土地廟後,

生怕在土地廟上建都會得罪神靈, 才打消了在飛雲崖建都的想法。

誰知道土地廟中那塊人形石不久就顯了靈。 凡有病的人, 只要來摸摸石人身上自己病痛的部位, 病就立刻好了。 人越來越多, 潘家就在這個地方修建起廟宇來, 命名留逝月(苗語, 留意為廟宇, 就是逝月廟)。 這個風景名勝, 地處在湘黔古驛道上, 來來往的人很多。 文人墨客把它叫著飛雲崖、飛雲洞。 王陽明對它的評價是:“天下之山聚於雲貴, 雲貴之秀萃於斯岩。 ”後來, 潘家同意把這塊地獻出來。 飛雲崖就成了苗家一股, 官家一股, 客家(苗族稱漢族為客家)一股的公有地。 三方商定, 每年四月八舉辦廟會。 這就是飛雲崖四月八聚會的來歷。

每逢會期, 組組蘆笙盡情歡奏, 悠揚悅耳, 繞崖三日;一隊隊姑娘踩蘆笙舞, 盛裝耀眼奪目, 銀飾閃亮叮噹作響。 賽馬道上, 馬蹄得得, 歡聲雷動。 山彎林裡, 畫眉爭鳴, 婉轉動聽。 老人躬身屈膝, 圍觀鬥鳥, 興趣濃厚。 人山人海, 使得這名勝佳景更加絢麗多彩。 想要去參加的人可以留意了, 可以直飛黃平, 也可以乘坐高鐵。 苗家人在貴州等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