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38歲的康佳,還能給我們什麼想像?

儘管康佳去年以來不斷談論轉型, 並有明確的方向, 但當38周年慶上康佳總裁周彬和盤托出未來幾年整體戰略時, 仍讓人有些驚訝。

新戰略之下, 它的面孔將大變, 將不再是過去家電企業概念下的康佳。 不但如此, 戰略升級方向上, 甚至已超越一些同類屬性公司與行業巨頭多年來的商業形態探索。

我們看到, 一個經歷過複雜歷史變遷、有著國企屬性的企業集團, 在第38個年頭, 終於明確對外展示出, 它將如何打破過往部分體制與機制約束, 以一場壯闊的產業升級, 重塑未來願景。

康佳集團到了一個關鍵的價值重估週期。

它新的成長性與投資價值, 急須外界調整維度, 重新審視。

當然, 短期內, 要想迅速獲得外界尤其資本市場高度認同, 可能還比較困難。

21日當天, 康佳盤中一度漲至6.34元, 但尾盤回落, 漲幅1.96%。 當日交易量並未明顯增大;隨後三個交易日, 22日沖高後尾盤很快回落。 23、24日, 也都是下跌局面。

這應該反映了此刻市場對康佳轉型的基本認知。 它確實還需要一個週期, 持續對外展示轉型成效。

誇克點評今日嘗試給出一些自己的判斷, 看看康佳的轉型方向是否真正隱含成長性與投資價值。 我們的判斷未必合理, 但也建立在長期觀察的基礎上。

就讓我們首先看看康佳此次戰略變革的核心內容。

“1234”

用康佳總裁周斌的話來總結一下,

就是“1234”。 也即“一個核心定位, 兩條發展主線, 三大發展策略, 四個業務群組”。 這裡簡單複製黏貼一下:

一、核心定位:

成為一個“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

二、兩條主線:

1、“科技+產業+城鎮化”的發展方向;2、“硬體+軟體”、“終端+使用者”, “科技+投控”的發展模式。

三、發展策略:

1、改革。 全面混改。 引入戰投、員工持股、資產與運營重新分配、資產重組;

2、轉型。 打造新產業賽道, 佈局新產業, 打造新格局;

3、升級。 依託家電版圖, 以智慧家庭為導向, 通過使用者運營和生態資源整合平臺, 實現變現, 然後投資其他, 延伸收益。

四、四大業務組群:

1、科技園區業務群:已形成科技園區、總部經濟、物流園區三大業務體系;

2、產業產品業務群:深耕原家電版圖, 擇機佈局AI、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及下一代資訊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

目前已成立環保、IC兩個事業部;

3、平臺服務業務群:互聯網運營業務、供應鏈管理金融業務, 已成收入與利潤重要來源。

4、投資金融業務群:投資上, 目前已有直投、產基、創投三駕馬車。 金融上, 在商業保理、融資租賃基礎上, 正圍繞康佳產業鏈、生態鏈推進。

若沒跟蹤過康佳, 僅看以上一堆文字, 相信許多人對其中脈絡與商業邏輯, 定是一頭霧水。

是啊, 康佳過去不是一家家電企業嗎?怎麼又是科技園, 又是投資, 又是什麼平臺服務呢。 過去多年, 它甚至還曾一直被視為彩電企業呢。

這就涉及到到新戰略背後的商業邏輯與合理性了。 在我們看來, 康佳要想獲得外界認同, 尤其獲得資本市場認同,

至少首先要回答以下三問題:

一、戰略轉型源於競爭壓力還是風口捕捉?

二、康佳是否擔心家電主業擔心空洞化?

三、四大業務單元之間, 有無價值協同與平臺化邏輯?

四、一個偌大的戰略規劃, 落地進程中, 康佳有哪些支撐要素。

讓我們展開來看。

康佳轉型非自今日始。 多年前它曾是中國彩電領軍企業, 無論產品、技術、垂直整合能力都曾是當紅炸子雞。 它也是最早涉入手機的家電企業之一。 2010年全面涉入白電。 但那週期, 電視、功能機、白電, 都談不上有什麼商業模式, 這種擴張更多是產品線水準擴充, 談不上真正轉型。

但康佳轉型意識一直很強。 2007年它就有意涉入互聯網電視的雛形。 但那時無論內容還是網路服務,

乃至消費形態, 都很難真正有效落地。 而且, 這領域有意識形態屬性, 廣電管控十分嚴格。

2010年, 康佳電視互聯網與媒體化探索領先業內。 2012年, 我還在百視通工作時, 康佳與百視通在BBTV領域達成合作, 那可是當時國內真正意義上的付費電視商業模式的探索。 但限於本地管控政策、三網融合限制, 仍無法規模化落地。

正因此, 康佳雖是彩電業垂直縱深佈局最強的企業之一, 仍無法扭轉整個現狀。 加上企業屬性特殊, 以及與大股東之間的發展理念有所參差, 導致在與本地強豪的競爭中, 康佳整體落入下風。 這背後更多體制與機制的原因。

老實說, 2016年以前, 康佳身上有太多悲情。 但它並未失去變革動力。 即便後來借小股東利益代表利用民粹意識上位, 一度扭曲經營,但這背後也曲折體現了康佳試圖打破束縛、實現轉型的種種努力。應該說,這是一家一直有夢的公司。

戰略背後的邏輯

那麼,此刻,新的領軍人周斌闡述的戰略升級方案,能否就打破一種寧靜?它的邏輯支撐點在哪裡?

我認為,新戰略是體制變革、多個行業綜合壓力與一場偌大風口碰撞、交匯、交融的產物。

新戰略裡,康佳兩條發展主線之一是“科技+產業+城鎮化”;發展策略強調了體制改革與新產業;四大業務組群有一個“科技園區業務群”版圖,產業產品組群有環保、半導體等許多新產業規劃……

你是否體會到,這裡面有華僑城的關鍵背景與競爭要素。它竟然與康佳融合如此之緊。

我想,這既是政策體制改革的要求(混改要求),也是華僑城自身壓力所致。

哪怕你簡單梳理一下中國房地產業,也能觀察到,持續的宏觀調控,已經使許多地產公司處於轉型之中,後者尤其強調所謂輕模式與“服務轉型”。萬達、萬科等巨頭都是如此。它們正從賣房過渡到賣“服務”,從“批發”轉為“零售”,期望借助多重業態的整合,消除過去商業模式裡原始而粗暴的一面。

華僑城同樣難以規避宏觀調控與趨勢壓力。它的主業,過去主要是基於土地邏輯的旅遊、文娛的主題公園、酒店運營、商品房。如今,它正在以一種“文化+旅遊+城鎮化”的路徑快速複製、拓展。這既是宏觀政策與區域經濟的發展路徑、消費升級動向,也是一種偌大的產業輸出機會。

不過,這種路徑如果缺乏強大的產業化支撐體系,尤其是平臺整合力、場景構建能力,華僑城的擴張會很快遭遇瓶頸。

過去一段,華僑城增加了一些文旅科技元素,甚至有獨立的業務板塊,但若從更大的產業化、場景、技術的支撐,這遠遠不夠。

此刻,在整個華僑城版圖內,康佳的價值就凸顯出來。它不但有家電與通訊業技術積累,更有製造業形態的園區運維經驗。本質上,它也是一種工業地產開發商。

也就是說,在華僑城與康佳之間,突然有了一種奇妙而豐富的想像空間。那就是,它們開始遠遠超越大股東與子公司的關係,而呈現為一種高度垂直、協同、聯動的產業整合局面。

意識到這一動向,就能輕鬆理解,為合康佳此刻選擇以下兩條發展路線。再度貼一下:

1、“科技+產業+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2、“硬體+軟體”、“終端+使用者”,“科技+投控”的發展模式。

因為,1是康佳與華僑城的高度整合、協同及聯動。你應該能體會到裡面有種內在的體制與機制變化;2是康佳必須繼續鍛造的微觀競爭力,它是一種持續輸出的商業模式。這既是主業所在,也是整個戰略規劃中的核心基點。2這一點,康佳若是失去,戰略構想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是康佳新戰略轉型背後的產業邏輯與商業邏輯所在。總裁周彬于康佳38周年和盤托出,既是諸多壓力的結果,更是宏觀趨勢變化與具體產業變遷之間的微妙契合,它也是一個巨大的風口趨勢。

在這個層面上,我們看到了,康佳集團新的領導層的視野,以及對於宏觀經濟、產業趨勢、微觀科技創新層面的洞察。

理解了這個問題,就能很快理解康佳戰略裡其他部分,也能回答我們上面提出的另外三大問題,也即康佳是否會遭遇產業空洞化、四大業務單元之間是否具有價值協同、落地的種種支撐等。

有關家電業務定位問題,去年,華僑城集團黨委常委、康佳集團董事長劉鳳喜已給出明確回答,即雖然不像過去那樣性感,但依然是核心業務版圖,未來不排除引入戰略資本。

在2017年兩篇文章中,誇克點評也曾做出這樣的判斷:康佳傳統業務可能並不怎麼賺錢,但仍是現金流最大主力,同時也是用戶獲取、流量生成、技術創新、商業模式輸出的基礎。

康佳要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企業。康佳主業就是科技創新的關鍵構成要素。而在談改革與升級時,周彬說得很明白:沿著“硬體+軟體”、“終端+使用者”,“科技+投控”的發展路線,依託家電版圖,以智慧家庭為導向,通過使用者運營和生態資源整合平臺,實現變現,然後投資其他,延伸收益。

這塊業務既是一種獨立的商業模式,放在整個康佳四大業務版圖,也是關鍵的“整合”與“連結”力量。如果視它為“技術”與平臺“整合”要素,那麼,它與土地(科技園)、金融一起,足可視為三大互為犄角的穩定支撐體系。這是一種穩定的架構。

如此,康佳集團怎麼可能漠視現有主業版圖出現產業空洞化局面呢?

當然,一旦與華僑城高度協同,也即“科技+產業+城鎮化”的發展路徑逐步貫通,康佳集團確實也面臨著新的業務填充,科技園區業務群的組建,會在科技園、城鎮化的發展主題上,要求有強大的設置與定義能力,它涉及到各種招商、配套、持續的服務尤其孵化等功能。

這就意味著,康佳必須圍繞自身核心主業,打造相匹配的產業集群與價值鏈。這不是一個單體的“工廠”概念,也不是傳統的“工業園”概念,而是一種具有生態意識的偌大服務平臺。

考慮到這種模式對於一個區域經濟的撬動,康佳必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包括ICT支撐、種種智慧化的互聯聯網業務,以及創業專案的引進與孵化、投融資尤其供應鏈金融服務等等。這種服務體系既面向外部,也面向內部,因為新戰略中的康佳將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企業。

如此,你就能體會到,康佳四大業務組群之間,既一一關聯,又是一條非常緊密的價值鏈。

應該說,這是一個充滿諸多想像空間、自洽的商業模型。文章開頭,我們說,它超越了一些同類屬性企業以及巨頭企業的商業形態探索,邏輯就在這裡。

這也是誇克對於康佳的成長性與投資價值的基本判斷。我們說,38歲的康佳前面,確實是一幅非常廣闊的商業畫卷。

挑戰

當然,一種商業模型越是流暢,落地可能越難。因為,最合理的邏輯,往往隱含著最大的障礙。在誇克點評看來,新戰略落地,最大的挑戰在於:

一、未來資金渴求極大。

這部分本質上于康佳來說,可能最不是個問題。因為,它的國有企業屬性、大股東央企的屬性,一旦願景確立,通常不會遭遇太大壓力。

但開放的康佳,不可能過度依賴這層屬性。否則會被束縛住。

康佳現有主業創造的利潤,根本無法支撐。背後是有華僑城支持,尤其之前獲得了至少100億授信,但就未來資金需求說,也只能算很小一部分。當然,深康佳A有融資功能,但籌措效率未必高,而成本代價可能更大。

康佳必須具有打通諸多融資管道的能力。我們看到,最近一段,它的資產證券化動作頻頻,而且有一筆50億的定向發債。

誇克判斷,除了這些,康佳應該還會圍繞新創項目進行融資,譬如它剛剛宣佈的環保與半導體兩大業務。

前者既是內部業務,也是科技產業園內部的關鍵配套。因為,兩年來,監管風暴引發的環保創新項目,正快速落地,而許多項目就是依託自身工廠與產業園發展起來,就是說,既自用,又可以服務於協力廠商。康佳環保專案若落實融資,我想應該不難。

可以預判,未來一到兩年,康佳集團必有諸多投融資動作。而深康佳A有可能走出被動,步入一個交投活躍週期。

二、這一商業模型,對於康佳內部、康佳與大股東華僑城之間的互補與協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進一步打破體制與機制的約束,建立一種遠超過大股東與子公司的更高的命運共同體關係,康佳的新戰略很難落地。

我們看到,康佳許多地方園區正在持續落地,並深入耕耘,這個裡面,需要康佳與華僑城高度聯動。

三、更完整、核心的技術支撐體系。

上面提到,康佳基於主業的技術創新不能缺失,而且一個偌大模型,涉及到如此複雜的架構、業務單元,如果沒有更為核心、完整的支撐體系,康佳的內核就不可能牢固。

許多人認為康佳佈局半導體只是自用,甚至著眼於政策趨勢與補貼,在我看來,它不止是內部採購生成的機會,更是康佳鍛造完整的技術支撐體系的關鍵一環。它也有利於康佳形成諸多軟硬體一體的解決妨礙,建立一種端到端的服務模式。

此外,我們確實看到,周斌談到未來新的機會時,強調了大資料、物聯網、5G等領域的潛在佈局。我相信,它不僅僅是獨立的業務,一定也是康佳自身的擴張基礎。

三、複合、多維的人才、激勵制度。

新的戰略裡,對於人才的需求非常大,隨著版圖擴張,經營步入深入,它對會康佳集團現有的人力資本尤其是人力的結構帶來衝擊。而這部分並非直接引來空降兵就能解決的。有許多業務單元,康佳的人力結構似乎非常不匹配。

這個可能需要康佳與華僑城之間建立更深的人才關聯。

四、更高的組織管理訴求,更合理的治理結構訴求。

這部分很容易被人忽略,如此大的戰略規劃,產業藍圖,如果沒有匹配的組織管理,合理的治理結構,康佳集團一定會遭遇管理方面的挑戰。

結論

許多人關注三年內康佳營收破600億、5年內五年內破1000億的目標,而在我們看來,這于2017年營收突破300億的康佳而言,一旦上述商業模型持續落地,都不會最難的事情,難度最大的事,反而是在軟的方面,無形的方面。

最後,讓我們再度總結一下,38歲的康佳,這個經歷過複雜歷史變遷、體制約束與體制優勢交互的企業集團,終於迎來了它發展史上最為關鍵的週期,它的戰略升級裡,既有一個國家內在的開放信號,也有體制與機制的變革,更有一群奮爭多年的康佳人的努力。

此刻的它,面前已是一幅壯闊的畫卷。它的戰略對應的商業模型是一條完整、開放、自洽的價值鏈。

我們認為,儘管短期壓力甚大,2018年上半年甚至業績會有一定反復,深康佳A短期股價表現也未必出色,但著眼長遠,我們還是相信,它的成長性與投資價值仍是可以預期的。

一度扭曲經營,但這背後也曲折體現了康佳試圖打破束縛、實現轉型的種種努力。應該說,這是一家一直有夢的公司。

戰略背後的邏輯

那麼,此刻,新的領軍人周斌闡述的戰略升級方案,能否就打破一種寧靜?它的邏輯支撐點在哪裡?

我認為,新戰略是體制變革、多個行業綜合壓力與一場偌大風口碰撞、交匯、交融的產物。

新戰略裡,康佳兩條發展主線之一是“科技+產業+城鎮化”;發展策略強調了體制改革與新產業;四大業務組群有一個“科技園區業務群”版圖,產業產品組群有環保、半導體等許多新產業規劃……

你是否體會到,這裡面有華僑城的關鍵背景與競爭要素。它竟然與康佳融合如此之緊。

我想,這既是政策體制改革的要求(混改要求),也是華僑城自身壓力所致。

哪怕你簡單梳理一下中國房地產業,也能觀察到,持續的宏觀調控,已經使許多地產公司處於轉型之中,後者尤其強調所謂輕模式與“服務轉型”。萬達、萬科等巨頭都是如此。它們正從賣房過渡到賣“服務”,從“批發”轉為“零售”,期望借助多重業態的整合,消除過去商業模式裡原始而粗暴的一面。

華僑城同樣難以規避宏觀調控與趨勢壓力。它的主業,過去主要是基於土地邏輯的旅遊、文娛的主題公園、酒店運營、商品房。如今,它正在以一種“文化+旅遊+城鎮化”的路徑快速複製、拓展。這既是宏觀政策與區域經濟的發展路徑、消費升級動向,也是一種偌大的產業輸出機會。

不過,這種路徑如果缺乏強大的產業化支撐體系,尤其是平臺整合力、場景構建能力,華僑城的擴張會很快遭遇瓶頸。

過去一段,華僑城增加了一些文旅科技元素,甚至有獨立的業務板塊,但若從更大的產業化、場景、技術的支撐,這遠遠不夠。

此刻,在整個華僑城版圖內,康佳的價值就凸顯出來。它不但有家電與通訊業技術積累,更有製造業形態的園區運維經驗。本質上,它也是一種工業地產開發商。

也就是說,在華僑城與康佳之間,突然有了一種奇妙而豐富的想像空間。那就是,它們開始遠遠超越大股東與子公司的關係,而呈現為一種高度垂直、協同、聯動的產業整合局面。

意識到這一動向,就能輕鬆理解,為合康佳此刻選擇以下兩條發展路線。再度貼一下:

1、“科技+產業+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2、“硬體+軟體”、“終端+使用者”,“科技+投控”的發展模式。

因為,1是康佳與華僑城的高度整合、協同及聯動。你應該能體會到裡面有種內在的體制與機制變化;2是康佳必須繼續鍛造的微觀競爭力,它是一種持續輸出的商業模式。這既是主業所在,也是整個戰略規劃中的核心基點。2這一點,康佳若是失去,戰略構想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是康佳新戰略轉型背後的產業邏輯與商業邏輯所在。總裁周彬于康佳38周年和盤托出,既是諸多壓力的結果,更是宏觀趨勢變化與具體產業變遷之間的微妙契合,它也是一個巨大的風口趨勢。

在這個層面上,我們看到了,康佳集團新的領導層的視野,以及對於宏觀經濟、產業趨勢、微觀科技創新層面的洞察。

理解了這個問題,就能很快理解康佳戰略裡其他部分,也能回答我們上面提出的另外三大問題,也即康佳是否會遭遇產業空洞化、四大業務單元之間是否具有價值協同、落地的種種支撐等。

有關家電業務定位問題,去年,華僑城集團黨委常委、康佳集團董事長劉鳳喜已給出明確回答,即雖然不像過去那樣性感,但依然是核心業務版圖,未來不排除引入戰略資本。

在2017年兩篇文章中,誇克點評也曾做出這樣的判斷:康佳傳統業務可能並不怎麼賺錢,但仍是現金流最大主力,同時也是用戶獲取、流量生成、技術創新、商業模式輸出的基礎。

康佳要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企業。康佳主業就是科技創新的關鍵構成要素。而在談改革與升級時,周彬說得很明白:沿著“硬體+軟體”、“終端+使用者”,“科技+投控”的發展路線,依託家電版圖,以智慧家庭為導向,通過使用者運營和生態資源整合平臺,實現變現,然後投資其他,延伸收益。

這塊業務既是一種獨立的商業模式,放在整個康佳四大業務版圖,也是關鍵的“整合”與“連結”力量。如果視它為“技術”與平臺“整合”要素,那麼,它與土地(科技園)、金融一起,足可視為三大互為犄角的穩定支撐體系。這是一種穩定的架構。

如此,康佳集團怎麼可能漠視現有主業版圖出現產業空洞化局面呢?

當然,一旦與華僑城高度協同,也即“科技+產業+城鎮化”的發展路徑逐步貫通,康佳集團確實也面臨著新的業務填充,科技園區業務群的組建,會在科技園、城鎮化的發展主題上,要求有強大的設置與定義能力,它涉及到各種招商、配套、持續的服務尤其孵化等功能。

這就意味著,康佳必須圍繞自身核心主業,打造相匹配的產業集群與價值鏈。這不是一個單體的“工廠”概念,也不是傳統的“工業園”概念,而是一種具有生態意識的偌大服務平臺。

考慮到這種模式對於一個區域經濟的撬動,康佳必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包括ICT支撐、種種智慧化的互聯聯網業務,以及創業專案的引進與孵化、投融資尤其供應鏈金融服務等等。這種服務體系既面向外部,也面向內部,因為新戰略中的康佳將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企業。

如此,你就能體會到,康佳四大業務組群之間,既一一關聯,又是一條非常緊密的價值鏈。

應該說,這是一個充滿諸多想像空間、自洽的商業模型。文章開頭,我們說,它超越了一些同類屬性企業以及巨頭企業的商業形態探索,邏輯就在這裡。

這也是誇克對於康佳的成長性與投資價值的基本判斷。我們說,38歲的康佳前面,確實是一幅非常廣闊的商業畫卷。

挑戰

當然,一種商業模型越是流暢,落地可能越難。因為,最合理的邏輯,往往隱含著最大的障礙。在誇克點評看來,新戰略落地,最大的挑戰在於:

一、未來資金渴求極大。

這部分本質上于康佳來說,可能最不是個問題。因為,它的國有企業屬性、大股東央企的屬性,一旦願景確立,通常不會遭遇太大壓力。

但開放的康佳,不可能過度依賴這層屬性。否則會被束縛住。

康佳現有主業創造的利潤,根本無法支撐。背後是有華僑城支持,尤其之前獲得了至少100億授信,但就未來資金需求說,也只能算很小一部分。當然,深康佳A有融資功能,但籌措效率未必高,而成本代價可能更大。

康佳必須具有打通諸多融資管道的能力。我們看到,最近一段,它的資產證券化動作頻頻,而且有一筆50億的定向發債。

誇克判斷,除了這些,康佳應該還會圍繞新創項目進行融資,譬如它剛剛宣佈的環保與半導體兩大業務。

前者既是內部業務,也是科技產業園內部的關鍵配套。因為,兩年來,監管風暴引發的環保創新項目,正快速落地,而許多項目就是依託自身工廠與產業園發展起來,就是說,既自用,又可以服務於協力廠商。康佳環保專案若落實融資,我想應該不難。

可以預判,未來一到兩年,康佳集團必有諸多投融資動作。而深康佳A有可能走出被動,步入一個交投活躍週期。

二、這一商業模型,對於康佳內部、康佳與大股東華僑城之間的互補與協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進一步打破體制與機制的約束,建立一種遠超過大股東與子公司的更高的命運共同體關係,康佳的新戰略很難落地。

我們看到,康佳許多地方園區正在持續落地,並深入耕耘,這個裡面,需要康佳與華僑城高度聯動。

三、更完整、核心的技術支撐體系。

上面提到,康佳基於主業的技術創新不能缺失,而且一個偌大模型,涉及到如此複雜的架構、業務單元,如果沒有更為核心、完整的支撐體系,康佳的內核就不可能牢固。

許多人認為康佳佈局半導體只是自用,甚至著眼於政策趨勢與補貼,在我看來,它不止是內部採購生成的機會,更是康佳鍛造完整的技術支撐體系的關鍵一環。它也有利於康佳形成諸多軟硬體一體的解決妨礙,建立一種端到端的服務模式。

此外,我們確實看到,周斌談到未來新的機會時,強調了大資料、物聯網、5G等領域的潛在佈局。我相信,它不僅僅是獨立的業務,一定也是康佳自身的擴張基礎。

三、複合、多維的人才、激勵制度。

新的戰略裡,對於人才的需求非常大,隨著版圖擴張,經營步入深入,它對會康佳集團現有的人力資本尤其是人力的結構帶來衝擊。而這部分並非直接引來空降兵就能解決的。有許多業務單元,康佳的人力結構似乎非常不匹配。

這個可能需要康佳與華僑城之間建立更深的人才關聯。

四、更高的組織管理訴求,更合理的治理結構訴求。

這部分很容易被人忽略,如此大的戰略規劃,產業藍圖,如果沒有匹配的組織管理,合理的治理結構,康佳集團一定會遭遇管理方面的挑戰。

結論

許多人關注三年內康佳營收破600億、5年內五年內破1000億的目標,而在我們看來,這于2017年營收突破300億的康佳而言,一旦上述商業模型持續落地,都不會最難的事情,難度最大的事,反而是在軟的方面,無形的方面。

最後,讓我們再度總結一下,38歲的康佳,這個經歷過複雜歷史變遷、體制約束與體制優勢交互的企業集團,終於迎來了它發展史上最為關鍵的週期,它的戰略升級裡,既有一個國家內在的開放信號,也有體制與機制的變革,更有一群奮爭多年的康佳人的努力。

此刻的它,面前已是一幅壯闊的畫卷。它的戰略對應的商業模型是一條完整、開放、自洽的價值鏈。

我們認為,儘管短期壓力甚大,2018年上半年甚至業績會有一定反復,深康佳A短期股價表現也未必出色,但著眼長遠,我們還是相信,它的成長性與投資價值仍是可以預期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