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畫

孩子選擇了我們, 我們和孩子遇見, 是一種緣分。 那麼, 我們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呢?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畫》是Dr. 魏, 魏坤琳寫的一本育兒著作。

Dr. 魏,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 後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學位, 主要研究人腦的工作方式, 以及人是如何控制運動的。 第一次聽說Dr. 魏, 是在羅胖創建的得到App當中, 那時候, 知道有這麼一個體育系的腦科學博士。

這些都是他的光環, 而他另一個身份, 則是2個寶寶的父親, 2011年和2016年, 兩個寶寶的到來, 讓他開始瘋狂接觸各種育兒方法, 結果發現市面上流利著各種育兒偽科學。

之後, 在得到開設專欄。 而這本《給孩子的未來腦計畫》則是專欄的精華文集。

我是2個孩子的媽媽, 同時也是美國正面管教的家長講師。 對於育兒方面本來就比較專注, 身邊也有很多的寶媽寶爸。 在育兒方面, 大家都很關注。 然而, 正如這本書中談到的一樣, 我也看到, 大家也育兒方面的確有很多誤區和困惑。

現在對於育兒, 各種各樣的觀點都有, 常常讓父母不知所措。 一不小心, 就被誤導, 掉到坑裡去了。 到底什麼樣的才是科學育兒呢?

其實, 就像所有科學一樣, 育兒的科學, 也需要不斷的更新反覆運算, 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

這本《給孩子的未來腦計畫》共分為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和創意腦五個部分,

解讀了很多市場上常見的育兒誤區, 並給出了正確培養孩子大腦發育的實際操作指南, , 可以說是一本操作性及佳的嬰幼兒大腦開發說明書。 書中給出了大量的例子, 雖然是一本講腦科學的書, 但是可讀性很強, 輕鬆易懂。 下面, 我簡單說一說給我印象深刻的幾點:

培養孩子智力的基本-適度的刺激

孩子們的智力發展是家長最最重視的一個方面, 從孩子很小開始, 就開始研究開發智力的食譜和方法。 於是, “開發寶寶智力!”, “成就聰明寶寶!”等成了最常見的廣告語。

在這本書中, 對於智力腦這一部分, 作者說了一件基本而又重要的事情:你可以為孩子做到又能有效提升智力的, 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豐富的環境,

可以不斷地刺激他的認知能力發展。

我們每個人一輩子都有神經可塑性, 而0~6歲孩子的神經可塑性最強。 給予大腦刺激, 就是增強大腦的驅動力。

那麼, 如何正確刺激呢?掌握以下三個要點:

1. 在家裡, 給孩子適宜的環境刺激。

鼓勵孩子探索世界, 同時鼓勵孩子把感知到的資訊關聯起來。

2. 在戶外, 擴展孩子的學習資料庫。

讓孩子接觸不同類型的資訊, 旅行, 去小公園, 參觀博物館, 都是非常好的學習經歷。

3. 刺激不是越多越好

刺激過多也是很多家庭常出現的情況, 這裡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的玩具太多, 以致他無法集中的沉浸下來玩一個玩具, 注意力被嚴重分散。 正確做法是, 把大部分玩具都收起來, 一個時間段只拿出幾種玩具供孩子選擇。

一段時間後, 再換一個。

另一種是大人過度“關注”, 總是干擾孩子, 比如孩子在專心玩的時候, 大人一會讓他喝點水, 一會又問他要不要上廁所, 這也是一種刺激過多, 也會讓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刻意練習才是王道

沒有不練習就能取得成就的天才, 幾乎所有的天才, 都是後天的刻苦練習塑造出來的。

身為家長, 我們往往在 “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喜悅。 ” 還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 之間左右權衡, 糾結不已。 Dr. 魏告訴我們, 刻意練習是必要的, 而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通過分解任務, 讓孩子不斷獲得小的成就, 而不容易放棄。

首先, 無論想要學會什麼技能, 練習都是非常必要。 所謂“熟能生巧”, 絕對是有道理的。 而這個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

需要刻意練習, 而不是簡單的重複練習。

有一本書叫《刻意練習》, 裡面把刻意練習的重要性講的很清楚, 而對於孩子, 刻意練習則更為重要。

在這本書中, 作者提到了三個區域:舒適區、恐慌區、學習區。

舒適區指的就是, 我們已經掌握的區域;恐慌區指的是, 對我們而言過大的目標, 一個很美好但看似短期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難度太大, 所以會讓人感到恐慌;學習區位於上述兩個區域之間, 是一個努努力可以夠到的目標。

而刻意練習, 就發生學習區。 孩子的刻意練習可以這麼做:

1. 幫孩子分解任務, 分成很多小的目標。 比如, 我們想讓孩子學習跳繩, 可以分解成:練習擺動手臂-練習有節奏的跳躍-把擺動手臂和跳躍結合起來-加上繩子練習。

2. 分散練習,持續做。比如:還是拿跳繩來說:每週練一次,一次練3個小時,不如每天練一次,一次半小時效果好。小批量的持續練習最能加深忘記。

3. 即時給孩子回饋。當孩子做對的時候,即時給出正面回饋,培養他的興趣。

發脾氣不是孩子錯

孩子發脾氣、鬧情緒,是很多父母非常煩惱的事情。腦神經博士Dr. 魏告訴我們,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因為,人們在孩童時期,大腦發育是不均衡的,孩子的情緒腦比理智腦發育快得多。

這個觀點,我們在正面管教的課堂上也常常引用,我們會用一個手掌大腦的模型,告訴家長們,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他的大腦蓋子(用四個手指來表示)打開了,這時,我們需要幫助他合上大腦蓋子,連通理智腦。

要讓孩子掌控情緒,最需要做的就是刺激孩子情緒腦和理智腦之間的聯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並且發展他們的理性。

當我們,不把孩子的發脾氣看成是孩子的一個不良行為,而是把這個當成一個發展他理智腦的好機會,我們就不會跟著孩子一起生氣了。我們就可以通過引導來幫助孩子連通理智腦:

第一步:引導他描述情緒

問孩子:“你現在的感受是什麼?” “你是生氣了嗎?”。很多孩子無法準確的描述自己的情緒,需要我們在平時多幫孩子認識各種情緒。有一部電影,叫《頭腦特工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認識情緒的教材。

第二步:引導他分析情緒

引導孩子想一想,他為什麼會生氣?他的情緒從哪裡來的。當孩子開始描述,分析自己生氣的原因時,他的情緒濃度已經開始下降了。

第三步:引導他反思情緒

幫助孩子反思整個發脾氣的過程。還可以引導他理解他人的情緒,比如:“當你對媽媽發火的時候,媽媽很也難受嗎?你能感受到嗎?”

這裡,我建議,要在孩子的情緒已經平復下來之後進行,甚至可以先放一放,之後再進行。

以上,就是我對書中印象最深刻的幾個觀點,而書中,還有很多非常實用的操作指南,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非常推薦父母們去看一看這本書,尤其是0~6歲的父母。看完後,一定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更快地掌握一些育兒技巧。


初心成長工作室出品

-

我是愛讀書、愛學習、愛分享、愛孩子

愛一切美好事物的杜小緹(糖果媽媽)

初心成長工作室致力於幫助每一位愛孩子的父母更懂孩子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做不懲罰、不驕縱、和善而堅定的智慧父母!

2. 分散練習,持續做。比如:還是拿跳繩來說:每週練一次,一次練3個小時,不如每天練一次,一次半小時效果好。小批量的持續練習最能加深忘記。

3. 即時給孩子回饋。當孩子做對的時候,即時給出正面回饋,培養他的興趣。

發脾氣不是孩子錯

孩子發脾氣、鬧情緒,是很多父母非常煩惱的事情。腦神經博士Dr. 魏告訴我們,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因為,人們在孩童時期,大腦發育是不均衡的,孩子的情緒腦比理智腦發育快得多。

這個觀點,我們在正面管教的課堂上也常常引用,我們會用一個手掌大腦的模型,告訴家長們,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他的大腦蓋子(用四個手指來表示)打開了,這時,我們需要幫助他合上大腦蓋子,連通理智腦。

要讓孩子掌控情緒,最需要做的就是刺激孩子情緒腦和理智腦之間的聯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並且發展他們的理性。

當我們,不把孩子的發脾氣看成是孩子的一個不良行為,而是把這個當成一個發展他理智腦的好機會,我們就不會跟著孩子一起生氣了。我們就可以通過引導來幫助孩子連通理智腦:

第一步:引導他描述情緒

問孩子:“你現在的感受是什麼?” “你是生氣了嗎?”。很多孩子無法準確的描述自己的情緒,需要我們在平時多幫孩子認識各種情緒。有一部電影,叫《頭腦特工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認識情緒的教材。

第二步:引導他分析情緒

引導孩子想一想,他為什麼會生氣?他的情緒從哪裡來的。當孩子開始描述,分析自己生氣的原因時,他的情緒濃度已經開始下降了。

第三步:引導他反思情緒

幫助孩子反思整個發脾氣的過程。還可以引導他理解他人的情緒,比如:“當你對媽媽發火的時候,媽媽很也難受嗎?你能感受到嗎?”

這裡,我建議,要在孩子的情緒已經平復下來之後進行,甚至可以先放一放,之後再進行。

以上,就是我對書中印象最深刻的幾個觀點,而書中,還有很多非常實用的操作指南,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非常推薦父母們去看一看這本書,尤其是0~6歲的父母。看完後,一定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更快地掌握一些育兒技巧。


初心成長工作室出品

-

我是愛讀書、愛學習、愛分享、愛孩子

愛一切美好事物的杜小緹(糖果媽媽)

初心成長工作室致力於幫助每一位愛孩子的父母更懂孩子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做不懲罰、不驕縱、和善而堅定的智慧父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