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無所得,不是無所謂,更不是無所為

看到很多同修對禪宗感興趣, 對裡面講的無修無得無住有幾分心得, 覺得自性本來具足, 不需要再學什麼了, 如果再學的話就是法執, 那麼這種看法到底對不對呢?我覺得還是值得商榷。

首先說“無所得”, “圓滿菩提, 歸無所得”, 自性本自具足, 本來如是, 非從外來, 非因修成, “無所得”是《心經》的宗旨, 也是整個佛教的宗旨, 如果執著於有法可修, 有果可證, 那就不究竟。 所謂佛者, 就是一塵不染、一絲不掛、清淨不染的覺性,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所以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修行, 從本質上來說並沒有得到什麼東西,

只不過是把本有的東西發掘出來罷了, 覺者和凡夫區別, 不在於覺者得到了什麼東西, 而是因為他們通過修行, 把遮蓋智慧光明的妄想執著去掉, 發掘出本有的寶藏。 這些寶藏在普通人這裡也同樣存在, 只不過被煩惱習氣所遮蔽, 開發不出來。 修行從本質上來說, 就是學著放下, 學著除習氣, 而不是為了得到什麼, 放得越多越徹底, 成就越大也越快。

雖然說“歸無所得”, 我們的心性與諸佛無二無別, 無欠無餘, 但是為了達到這個“無所得”, 還是要經過一番努力的, 因為我們從無始以來, 被妄想遮蓋, 塵勞縛著, 已經迷失了本來面目。 要想明心見性, 返本還原, 還是需要經過一番努力修持的。 就像是鏡子, 本來有光明,

可以照見萬物, 但是由於被塵土污垢所遮蓋, 作用顯不出來, 要想恢復本有的光明, 就要經過一番擦拭, 光明是本有的, 而擦拭也是必須的。

古人歷盡千辛萬苦, 爬涉千山萬水, 到處參訪善知識, 正是為了得這個“無所得”。 鼎鼎大名的趙州禪師, 人稱古佛再來, 還“八十猶行腳, 只為心中未悄然, 及至遍參無一事, 方知虛費草鞋錢。 ”最後心中太平, 打成一片, 動靜一如, 這才知道, 本來是佛, 參禪用功, 是多做的事情, 但是多做的事情不多做, 習氣不這樣就除不掉, 功不唐捐;香林澄遠和尚也說“老僧四十年不雜用心, 才打成一片”;六祖大師悟道得衣缽之後, 還要隱遁獵人隊十五年之久, 保任除習。 可見修行之路是很長的, 不是懂一點道理就算數的,

要好好用功, 打磨習氣, 才能得真實受用。

在《金剛經》裡, 佛說“法如筏喻”, “法尚應舍, 何況非法”。 在《指月錄》中, 將經典比喻為“標月指”。 我們需要通過指頭所指的方向, 去認識月亮, 但如果最終不離開手指, 就會被它遮蔽, 從而看不到真月。 還像渡河的竹筏, 竹筏是幫助我們渡過生死此岸、駛向涅槃彼岸的工具, 屬於工具而不是目的地, 不要把竹筏執為究竟, 用過之後就要舍, 不能背船上岸。 這裡面包含兩層意思。 一方面, 法是不可執著的;另一方面, 法也是不能沒有的, 對於還處在河流中間, 甚至還沒有動身的人來說, 船是非常重要的, 離開船就會被淹死;而到了岸之後, 還必須把船放下, 一開始就不用船和到岸之後還不舍, 這兩個極端都是不對的。

我們現在還在此岸, 煩惱習氣還很重, 如果不依佛法修持, 而是覺得一切都無所得、無所謂而無所為的話, 就無法抵達彼岸。 最後的結果, 很可能就是一無所獲, 但那是凡夫意義上的“一無所獲”, 而不是聖者的“無所得”, 雖有幾分解悟, 但不能抵擋生死煩惱, 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 不能自誤誤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