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佛說的人生三重境界,你現在是什麼境界?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說, 即:“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 看水還是水。 ”這三偈語頗富禪機, 晦澀難解, 卻十分恰當地寫出了人生隨著閱歷、年齡的增長而對事物的看法所發生的變化。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了自己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禪有悟時,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 看山仍然山, 看水仍然是水。 ”這一說法也體現了人在參禪過程中其認識的不斷深化。

少年不經世,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人本之初。

然而, 紅塵紛紛擾擾, 有些是假相,

有些是惑相。 思想著境的迷惑, 讓我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也許歷經多少磨煉, 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又回到了最初的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不是矛盾, 而是邏輯, 更是一種曆煉之後昇華的簡單。

這句話吧!基本上, 這不僅代表著修學佛道, 內觀自省的三個階段, 更代表了對人生通透、悟徹豁達的三種程度。

“見山是山”者, 見到一件事物, 並不會用心的去理解他, 大都人云亦云, 而山也不會使他產生煩惱, 此種人, 對於所謂的“山”, 僅止於遠觀的程度, 還未入山真正探究山的一草一木;猶如我們對於某些知識,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般;對修行之程度而言, 此種人便是還在門外,

機緣未到。

“見山不是山”者, 這個程度的人, 對於所知所學、所見所聞, 均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往往於同中求異, 這並非不好, 這樣的人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 深入其境, 眼花了亂, 深入修學, 疑問雖然多, 但得到的也很多。

惟這個時候正是“誤與悟”的分水嶺, “誤”者, 往往於同中求異, 愈深入則疑問愈多, 是非不斷, 眼中只見他人之是非, 而未見觀照自心, 去明瞭自身真正之目標, 而老是在周遭外境之是非上打轉, 一旦鑽進了牛角尖, 終將由疑生執, 陷入了執著、是非的泥淖中。

“悟”者, 異中求同、反觀自照, 而能由疑生智, 由智生慧, 超越外境而觀自在、由自性生出般若之智, 終能達到見山“又”是山的境界。

疑, 並非不好, 問題是在於必須認清自性之目標,

而去疑, 方能得到真正的般若智, 山, 是一個境, 遠觀似靜而其中則蘊含了無數的變化, 所有的因緣聚合方才成就了山的世界。 我們觀山, 千萬不要去執著那些因緣, 而要瞭解其聚合, 才能了悟其成就。

世上有許多修行者, 便是這這一點上勘不透, 進了“山”就不知道要出來, 一直在境中打轉, 聽了鳥語心念動, 聞了花香心念移, 心隨境轉, 終而茫茫;一個修行人, 若是在修行的過程中, 老是覺得命運乖張、不遇明師、才能未能伸展, 老是發現世道之不平、他人之過錯, 這便是還在山中啊!執著於外境的一切, 而不知心中之真我。

還有一種修行者, 入了是非圈, 執著己身之是, 欲平他人之非;自身是修行之身, 卻行俗世者之心,

這種自以為正義的俗世心態, 不但污染了自身之修行, 更將是非帶進了修行者的世界。 在此後學謹舉一例, 以為大眾參考。

當年佛陀降世之初, 身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淨飯王邀集了印度包括阿私陀仙等眾多知名之學者、修行人, 眾人一致評定, 佛陀若是在家, 將會成為轉輪聖王;若是出家, 必成證悟成佛。

當時在印度, 並沒有所謂的在家修行眾, 是以在家的意思就是沒有修行, 而佛陀若是不出家的話, 將會成為轉輪聖王。

什麼是“轉輪聖王”呢?在佛家當中, 轉輪聖王就是能以其武力、慈悲和道理推行政治, 而統合世界的理想帝王。

但是佛陀並沒有成為轉輪聖王, 祂出家成了一個修行者, 並以其證悟之教法教化天下,

祂並沒有去征服任何一個國土, 並沒有統治任何國家, 但祂的教法卻流傳千古, 教化了無數的眾生。

修行者與未修行者眼光之不同就在這裡, 以有形之力量討伐世間之不平只是未修行者的境界, 修行者乃是討伐自我心性中之不平, 而能證悟自身, 以身說法, 教化天下, 教法的影響不在一時, 而在永遠, 這就是修行與未修行境界之差別啊!

現時之修行者則往往將俗世之陋習帶入修行;不省己非、專尋人非, 而美其名為伸張正義, 出言不遜、批評師長, 而美其名為仗義執言, 爭名奪利、爭掌名位, 而美其名為擇善固執。

執著如此之深, 危害如此之大, 以俗世之心, 言修行之皮毛, 誤導世人, 實令人感歎也。

身在“山”中卻自以為已經瞭解山, 執著於“法”卻自認已經證悟何者為“道”,這樣的話,只有越陷越深,惟有深刻、真誠的反省自身,是否只看見了別人的不對,而障礙了自我之智慧、自我之修行,甚至誤了他人,這樣,才能有超越外境的牽纏,而達到“見山又是山”境界的一天。

執著於“法”卻自認已經證悟何者為“道”,這樣的話,只有越陷越深,惟有深刻、真誠的反省自身,是否只看見了別人的不對,而障礙了自我之智慧、自我之修行,甚至誤了他人,這樣,才能有超越外境的牽纏,而達到“見山又是山”境界的一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