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WA|武井誠+鍋島千惠/TNA|上州富岡站|移動中的城市

上州富岡站, 群馬, 日本

Joshu Tomioka Station, Gunma, Japan, 2014

建築設計:武井誠 + 鍋島千惠 / TNA

Architects: Makoto Takei + Chie Nabeshima / TNA

建造外部的地方車站

富岡繅絲廠在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而距離它最近的車站就是這座經過改建的群馬縣上州富岡站。 這是一個典型的地方鐵路的地面車站, 隨著年久失修, 又面臨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大量湧入的遊客, 於是成為周邊道路及廣場整治建設的專案之一。 設計最具公共屬性的“車站”時, 不能僅僅停留在建築單體的設計上, 道路、廣場、公園等周圍景觀也很重要。

富岡繅絲廠的蠶繭倉庫是木骨架磚砌結構。 為與之呼應,

上州富岡站採用的是鋼骨架磚砌結構, 在拉伸的鋼筋上砌築磚塊, 使其以“不粘連不分離”的形式相互纏結。 在接縫中夾入扁鋼支撐的磚砌體之所以形成凹凸不平的形態, 不僅是因為遵照了結構分析得來的支撐角度或磚塊受風面積, 還因為將長椅、公用電話、告示板、防風牆、標識、照明等元素的人體活動尺寸考慮到其中, 使人們可以自然而然地走近。 同時, 磚塊與人行步道、道路、以及延伸至公園和停車場的站前空間無縫銜接, 仿佛消除了車站的場地邊界。 街道的一部分帶著身體特性從地面隆起, 成為傢俱, 建造了外部。

使車站成為“車站”的是一個巨大的屋頂。 這個名為“平面”的薄薄的、白色的屋頂漂浮在鐵路與街道之間,

似乎使周圍的景色都融入了上州富岡站。 我們將車站內封閉的室內空間限制在最小, 同時積極地接納外部空間, 從而使鐵路與街道變得不再相互孤立。 在這個地方, 日曬強烈的時候人們可以有地方遮陰, 突然下起雷陣雨時也能避雨, 就好像待在一條“街道的簷廊”下。

建造車站其實就是建造一個場所。 曾經被稱為“停車點”的車站, 有市場、廣場、集會所等空間上的延伸, 是一個人氣旺盛的“場所”。 我們希望上州富岡站成為這樣一個場所, 對到此遊覽世界遺產的遊客來說是一個迎接他們的非日常性的大門, 同時又能如街道的簷廊一般一直支撐著富岡市至今不變的日常, 成為一個超越時代、融入街道的開放性車站。

專案資訊/Credits and Data

結構設計/Structural Engineering: 小西泰孝建築構造設/Konishi Structural Engineers

機電工程/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S Associates

承建商/Constructor: 佐藤產業/SatoSangyo Inc.

基地面積/Site Area: 1311.81m2

占地面積/Building Area: 757.42m2

建築面積/Floor Area: 481.48m2

結構/Structure: 鋼結構, 砌體結構/Steel structure, masonry structure

設計階段/Design Time: 2011.12-2012.10

施工時間/Construction Time: 2013.02-2014.03

攝影/Photos: 阿野太一/DAICI ANO

評論

夏海山:日本具有獨特的鐵道文化, 可以用“融入”理解其核心精神。 相比很多交通建築彰顯的做法, 上州富岡站讓我們看到作為文化與生活載體的車站、作為街道設施的車站。 車站的屬性被淡化, 街道從感官上無隔閡地融入, 體現了日本軌道交通站街一體化理念。 用磚、玻璃與鋼的組合、質樸與簡素的手法營造交通聚散空間的空寂, 也是日本“空”的審美心理與空間哲學在最尋常的交通建築中的一種呈現。 雖然採用的磚與鋼的色彩未必讓人都欣賞, 但融入與傳承的氣息是能感受到的。

市川紘司:高約7m、縱長約90m的巨大平屋頂創造了一個面向街道的開敞的車站空間, 同時還包含了驗票閘機、停車場、旅遊資訊中心等多個功能, 形成明快舒暢的佈局。 支撐屋頂的鋼筋柱非常細, 因此需要額外的結構性支撐, 而這些支撐由層疊的磚塊來覆蓋。 用來隱藏支撐的磚具有物質性的觸感, 屋頂和柱子卻給人抽象平滑的印象, 兩者不但沒有中和, 反而試圖形成對比, 這一點頗有意思。 這座建築的目標可以說與追求純粹性的現代主義不同, 是一種敢於肯定矛盾和對立的混合美學。 地面和牆壁都是用磚砌成的, 因此攀附在柱子上的層疊磚塊作為室內空間的延伸, 會誘發人們進行各種行為。

我去參觀這座車站的時候, 當地高中生正坐在這裡興奮地說話, 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全文刊載於《世界建築》201804期P80-85。 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