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二次元»正文

曹植:就算擁有傾世才華,終究還是被人誤讀了……

2018.5.12

其實我追求的從來不是傾世才華, 我只想為國盡力。

問:你知道曹植嗎?

答:知道, 不就是曹操的兒子嗎?愛上了自己的嫂子甄宓, 後來又跟自己的哥哥爭皇位, 最後失敗了。

在現在很多人看來, 曹植大概就是當下很流行的宮鬥劇裡的男主, 跟自己的兄長爭奪世子之位, 最後輸給了哥哥, 連最心愛的女人也變成了自己的嫂子。 再狗血一點的宮鬥劇, 他可能連男主都當不成, 因為他給人的印象實在太柔弱無能了, 哪裡有他哥曹丕來的腹黑隱忍、富有心計?

你可以看看那些宮鬥劇, 男主哪一個不是文韜武略,

神機妙算,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就算是遇到困境, 也能分分鐘化險為夷, 像曹植這種在爭奪王位失敗的loser, 就算是放到電視劇裡, 估計也不討喜。

用世俗定義的成功來衡量曹植這一生, 他確實是個不折不扣loser, 失去王位, 又失去心愛的女人,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 痛苦實在多於歡樂。 但我還是想寫寫他, 拿開世俗評價的標準, 寫寫他的豪邁、失意、痛苦和憤懣。

1、我要的從來不是才高八斗的才名

曹植是個大才子, 非常有才華。

南北朝大詩人謝靈運曾經這樣評價曹植: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獨佔八鬥, 我得一鬥, 天下共分一鬥。

如果你覺得謝靈運的說法有點誇張, 那我們再來看看更加客觀的評價, 《三國志》上是這麼記載的:曹植在十多歲的時候,

就讀過很多書, 擅長寫文章。

父親曹操曾經讀過他的文章(曹操也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文學家), 就覺得曹植的文章好得有點反常, 問他:是不是找人幫你寫的?(言外之意, 就是曹操不信一個十多歲的小孩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唄)曹植回答說:這是我自己寫的文章, 父親(如果不信)可以當場面試, 我沒有請人代筆。

後來曹操建造了銅雀台, 讓自己的兒子們登臺寫賦, 曹植才思敏捷, 下筆立成, 讓曹操驚豔了一把。

小小年紀, 才名四播, 對曹植來說, 應該是一件非常得意的事。

但, 他在意的從來都不是才高八斗、眾人稱讚的才名。

他在給自己的好朋友楊修寫一封書信中, 把寫文章看成是“小道”, 不足以宣揚大道理, 流傳後世。

他的理想是像父親曹操一樣, 披堅執銳、南征北戰、統一全國:“吾雖德薄, 位為蕃侯, 猶庶幾戮力上國, 流惠下民, 建永世之業, 留金石之功, 豈徒以翰墨為勳績, 辭賦為君子哉!”

與建功立業比起來, 文章寫得好, 實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好像現在很多人依然“重理輕文”, 在文理分科的時候, 會選擇理科, 因為實業救國。

放在曹植生活的那個時代, 道理也是一樣的。

三國分立, 百姓流離, 這一切不是靠寫一手好文章就能解決的。

所以, 曹植畢生的夢想都是為國效力, 建功立業。

但我們都知道, 曹植在跟哥哥曹丕爭奪世子之位, 失敗, 曹丕登基後, 對他一貶再貶, 甚至安排使者監視他, 自然不肯讓他領兵出戰。

後來曹丕死後, 曹丕的兒子曹叡當了皇帝,

曹植再次給皇帝上書, 要求皇帝給他為國效力的機會, 但他寫給皇帝的奏疏都石沉大海;回京師面見皇帝, 當面請求的時候, 皇帝又顧左右而言他。 最後, 他終於絕望了。

曹植的作品分兩個時期。

前期是曹操死前, 那時候他建功立業的希望還沒有破滅, 體現在作品裡, 有一種少年得意的意氣風發、瀟灑慷慨, 其中最著名的應當算他的《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 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

棄身鋒刃端, 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 何言子與妻?

名在壯士籍, 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後期作品風格沉悶, 字裡行間流露出不得志, 那是在曹操死後, 曹丕登基, 時時猜忌他、排擠他的緣故, 我們常說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就是寫在這一時期。

但我認為最能代表他心情的, 還是他寫的那些雜詩(其一):

南國有佳人, 容華若桃李。

朝遊北海岸, 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 誰為發皓齒?

俯仰歲將暮, 榮耀難久持。

曹丕登基的時候, 曹植二十九歲, 古人說, 三十而立, 這正是一個男人施展抱負, 建功立業的大好時光, 但眼看著時光流逝, 自己一點點老去, 鏡子裡的人開始有了白髮, 他這一生終究是虛度了。

太和六年十一月, 曹植鬱鬱而終, 終年四十一歲, 按照遺願, 他被葬在了東阿的魚山上。

他的一生, 不會因為寫了一手好文章, 就稱心如意, 後世對他才華的稱讚, 他都不會知道, 他不知道那些他在絕望憤懣無知的時候, 寫下來的文字成就來他的才名。如果泉下有知,他心裡是不是會舒坦些?

我們不知道。

2、《洛神賦》不是寫給甄宓的

自古才子多風流,一個才子如果不沾點香豔的緋聞,縱然他有天大的才華,也像是花瓶裡插的假花,美則美矣,卻呆板無趣,白居易左擁小蠻右抱樊素,蘇東坡和朝雲郎情妾意,唐伯虎還有個秋香·······也別管真假,就圖個熱鬧,有了美女的陪伴,那才子才夠瀟灑。

而跟曹植沾上緋聞的是他的嫂子甄氏。

甄氏是名士甄逸的女兒,真名不詳,很多人叫她甄宓,我們姑且以此呼之。

甄宓是個大美女,先是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為妻,後來曹操攻破鄴城,據說就是因為聽聞她的美色,想要收為己有。沒想到,讓自己的兒子曹丕捷足先登,破城之日,先闖進袁府,收了甄宓。曹操不好跟兒子爭女人,就順水推舟,讓甄宓嫁給了曹丕。

《世說新語》中也有相關記載:魏甄後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指曹丕)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曹操說的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今年攻打鄴城,就是為了給他(指曹丕)娶這個女子。”

甄宓嫁給曹丕的前幾年裡,確實非常受曹丕的寵愛,還給曹丕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後來還做了皇帝。但後來甄宓色衰愛弛,曹丕又愛上了郭女王,並在當了皇帝之後,聽信讒言,將甄皇后賜死 ,立郭貴人為皇后。

一個爭世子之位失敗;一個被老公賜死,曹植和甄宓按說應該不會扯上什麼關係。

也許是因為曹植的才名太大,而甄宓又豔名在外,兩個人如果不發生點什麼,都對不起吃瓜群眾,於是他們兩個人也就被強行捆綁在了一起。

最先把曹植和甄宓聯繫起來的,是唐代的李善。他在《昭明文選》裡注解時提到:

當初曹植也愛慕甄宓,後來甄宓被曹丕所得,但曹植卻一直對甄宓念念不忘。後來甄宓被曹丕賜死,曹植去見曹丕,曹丕把甄宓曾經用過的一個玉枕,送給了曹植。曹植拿著枕頭回封地時,路過洛水,夢見甄宓前來與之相會,有感而發,這才寫了《感甄賦》。而後來,甄宓的兒子、魏明帝曹叡把題目改成了《洛神賦》。

曹植跟甄宓到底有沒有私情,從三方面來考察,是可以否定的:

第一,從兩人的年紀來說,甄宓比曹植大了近十歲,曹操打敗袁紹,攻克鄴城的時候,曹植只有十三歲,如果說十三歲(實際只有十二周歲)的曹植仰慕一個比自己大十歲的女子,是不是有點太牽強了?

而且曹植在《求自試表》中也提到過,他少年時期是跟隨曹操在軍中度過的:“臣昔從武皇帝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根本沒有機會見這位美貌的嫂嫂。從這一點上,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曹植這麼渴望建功立業,受他父親曹操的影響太深了。

第二,曹植在寫《洛神賦》前還寫過一段序,點明了寫作的時間,是在“黃初三年”,這一年,他被哥哥曹丕封到鄄地,所以曹植寫的這篇詞賦根本不是什麼《感甄賦》而是《感鄄賦》,寫作的原因是自己被封到了鄄地有感而發,遂作此文。

曹植自從爭奪世子之位失敗後,曹丕就一直防備他,沒事還要找各種理由收拾他,如果讓他知道自己的弟弟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女人,能就這麼輕易放過他?還會把自己老婆用過的枕頭,這麼私密的東西送給他?這根本就不符合人之常情。

第三,這種遇仙詩其實也是一種文學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宋玉寫的《神女賦》,寫的是他遇到巫山神女的故事,雖然看上去像是在寫愛情、寫“豔遇”,但實際上還是抒發的自己的抱負。

曹植《洛神賦》也可以歸到這一類裡去。表面上在寫與洛神的愛情,其實抒發的依舊是他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如果你細讀全文,就會發現,華美的詞藻後面,曹植的心情始終的灰暗的、壓抑的,他從與洛神相遇之處,到最後分離,他始終都是不快樂的。

曹植寫《洛神賦》不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嫂嫂甄宓,而是在感慨自己。

如果《洛神賦》沒有了曹植和甄宓愛情加持,沒有了那些淒絕哀婉的愛情傳說,你還會喜歡嗎?會不會覺得褪色不少呢?

在我看來並沒有。沒有愛情加持,他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痛苦,反而更加真實,讓人心疼。

曹植這一生過得並不幸福:

與他少年夫妻、感情和睦的崔氏因為衣著華麗,被曹操賜死;

他的幾個心愛的兒女,在幼年時期夭折;

他的好友楊修、丁儀兄弟因為爭儲失敗,先後被殺;

與他關係親厚,曾經擁戴他為世子的哥哥曹彰,在朝見曹丕時,無緣無故死在京師;

曹丕對他苛刻異常,甚至連他想跟弟弟曹彪順路回國,都被嚴令禁止;

他在封地被曹丕的人嚴密監視,動輒得咎,曹丕把他一貶再貶;

······

即便如此,他的一生都在不斷上書請行,想要戰場廝殺,為國捐軀,正如他自己說的,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他的這種精神,著實讓人佩服。

微信ID:xiashuoba17

寫下來的文字成就來他的才名。如果泉下有知,他心裡是不是會舒坦些?

我們不知道。

2、《洛神賦》不是寫給甄宓的

自古才子多風流,一個才子如果不沾點香豔的緋聞,縱然他有天大的才華,也像是花瓶裡插的假花,美則美矣,卻呆板無趣,白居易左擁小蠻右抱樊素,蘇東坡和朝雲郎情妾意,唐伯虎還有個秋香·······也別管真假,就圖個熱鬧,有了美女的陪伴,那才子才夠瀟灑。

而跟曹植沾上緋聞的是他的嫂子甄氏。

甄氏是名士甄逸的女兒,真名不詳,很多人叫她甄宓,我們姑且以此呼之。

甄宓是個大美女,先是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為妻,後來曹操攻破鄴城,據說就是因為聽聞她的美色,想要收為己有。沒想到,讓自己的兒子曹丕捷足先登,破城之日,先闖進袁府,收了甄宓。曹操不好跟兒子爭女人,就順水推舟,讓甄宓嫁給了曹丕。

《世說新語》中也有相關記載:魏甄後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指曹丕)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曹操說的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今年攻打鄴城,就是為了給他(指曹丕)娶這個女子。”

甄宓嫁給曹丕的前幾年裡,確實非常受曹丕的寵愛,還給曹丕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後來還做了皇帝。但後來甄宓色衰愛弛,曹丕又愛上了郭女王,並在當了皇帝之後,聽信讒言,將甄皇后賜死 ,立郭貴人為皇后。

一個爭世子之位失敗;一個被老公賜死,曹植和甄宓按說應該不會扯上什麼關係。

也許是因為曹植的才名太大,而甄宓又豔名在外,兩個人如果不發生點什麼,都對不起吃瓜群眾,於是他們兩個人也就被強行捆綁在了一起。

最先把曹植和甄宓聯繫起來的,是唐代的李善。他在《昭明文選》裡注解時提到:

當初曹植也愛慕甄宓,後來甄宓被曹丕所得,但曹植卻一直對甄宓念念不忘。後來甄宓被曹丕賜死,曹植去見曹丕,曹丕把甄宓曾經用過的一個玉枕,送給了曹植。曹植拿著枕頭回封地時,路過洛水,夢見甄宓前來與之相會,有感而發,這才寫了《感甄賦》。而後來,甄宓的兒子、魏明帝曹叡把題目改成了《洛神賦》。

曹植跟甄宓到底有沒有私情,從三方面來考察,是可以否定的:

第一,從兩人的年紀來說,甄宓比曹植大了近十歲,曹操打敗袁紹,攻克鄴城的時候,曹植只有十三歲,如果說十三歲(實際只有十二周歲)的曹植仰慕一個比自己大十歲的女子,是不是有點太牽強了?

而且曹植在《求自試表》中也提到過,他少年時期是跟隨曹操在軍中度過的:“臣昔從武皇帝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根本沒有機會見這位美貌的嫂嫂。從這一點上,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曹植這麼渴望建功立業,受他父親曹操的影響太深了。

第二,曹植在寫《洛神賦》前還寫過一段序,點明了寫作的時間,是在“黃初三年”,這一年,他被哥哥曹丕封到鄄地,所以曹植寫的這篇詞賦根本不是什麼《感甄賦》而是《感鄄賦》,寫作的原因是自己被封到了鄄地有感而發,遂作此文。

曹植自從爭奪世子之位失敗後,曹丕就一直防備他,沒事還要找各種理由收拾他,如果讓他知道自己的弟弟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女人,能就這麼輕易放過他?還會把自己老婆用過的枕頭,這麼私密的東西送給他?這根本就不符合人之常情。

第三,這種遇仙詩其實也是一種文學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宋玉寫的《神女賦》,寫的是他遇到巫山神女的故事,雖然看上去像是在寫愛情、寫“豔遇”,但實際上還是抒發的自己的抱負。

曹植《洛神賦》也可以歸到這一類裡去。表面上在寫與洛神的愛情,其實抒發的依舊是他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如果你細讀全文,就會發現,華美的詞藻後面,曹植的心情始終的灰暗的、壓抑的,他從與洛神相遇之處,到最後分離,他始終都是不快樂的。

曹植寫《洛神賦》不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嫂嫂甄宓,而是在感慨自己。

如果《洛神賦》沒有了曹植和甄宓愛情加持,沒有了那些淒絕哀婉的愛情傳說,你還會喜歡嗎?會不會覺得褪色不少呢?

在我看來並沒有。沒有愛情加持,他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痛苦,反而更加真實,讓人心疼。

曹植這一生過得並不幸福:

與他少年夫妻、感情和睦的崔氏因為衣著華麗,被曹操賜死;

他的幾個心愛的兒女,在幼年時期夭折;

他的好友楊修、丁儀兄弟因為爭儲失敗,先後被殺;

與他關係親厚,曾經擁戴他為世子的哥哥曹彰,在朝見曹丕時,無緣無故死在京師;

曹丕對他苛刻異常,甚至連他想跟弟弟曹彪順路回國,都被嚴令禁止;

他在封地被曹丕的人嚴密監視,動輒得咎,曹丕把他一貶再貶;

······

即便如此,他的一生都在不斷上書請行,想要戰場廝殺,為國捐軀,正如他自己說的,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他的這種精神,著實讓人佩服。

微信ID:xiashuoba1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