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我和咖啡的故事

實際上, 我是不能喝咖啡的:一是會醉, 二是睡不著。 但每次都會不由自主的喝下去。 要麼是朋友點了不好意思不喝, 要麼是懶得每次要了牛奶之後都要承受人家詫異的眼神:“這麼拉風的你, 不端杯咖啡擺擺pose過不去啊?”

你看, 這都是內心戲太多造成的困擾。 os太多了之後會產生幻覺, 以為連杯咖啡的態度都會被人家盯上。

這是我跟咖啡的第一個故事:有關裝模作樣。 其實不是故意的, 因為當時自己也不明白。 就是週末到了, 願意抱著電腦跑到星巴克去, 找個人少的角落聊天或看片。 旁邊還得放著一本書,

配著一支筆, 更作的時候會把手錶取下來做配套。 書呢, 也會看, 但主要還是看電腦。 真正能把書看進去的時候大多是在自個兒家裡, 或坐或躺, 沒有手機電腦的打擾, 一氣呵成, 愛不釋手。

當然了, 這是多年後我才發覺的事實。 所以說, 不是故意的。 但真的很裝。 咖啡在這裡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擺拍, 然後才是解渴, 至於說味道, 嘗是嘗了, 但沒過分的感覺。 至於咖啡背後製作工藝和歷史, 相關的書籍是看過一些, 但都忘了, 只記得個“貓屎咖啡豆”的故事, 為此還在越南旅行的時候被導遊忽悠著買了一盒, 最近才拆封泡了當回憶喝。 不過, 咖啡的香味是喜歡的, 可惜分不清, 不像行家, 能說出來個裡裡外外。 有人說這些的時候也願意聽,

就當輕音樂或法國電影一樣, 放鬆下感官, 替換下腦神經, 過了也沒當回事。

現在的去咖啡館還有個功能, 就是宅家裡太久了之後想沾沾人氣, 回歸現實, 就背了背包, 換上布鞋, 慢悠悠的逛到星巴克門口, 左右打量, 人多就撤, 待踱到艾斯克門口再看看, 人少就進去了。 不需要音樂, 也不用擺件, 有書看書, 沒書寫字。 這個時候不用叫咖啡的, 爽落落的對著前臺慢條斯理的來一句:熱牛奶。 沒覺得人家會認為自己怪。 這個時候內心戲也沒那麼多, 不會想著會被貼上“另類”的標籤。 所以啊, 人是社會的動物。 群處的時候老被檢驗, 是不是活在正常的框框裡, 連點杯熱牛奶都害怕解釋。 因為大家都喝著類似的咖啡, 打包也快, 你的熱牛奶得單獨點,

你知道這多麼與眾不同和麻煩嗎?

我知道, 所以我明知道自己不能喝咖啡, 也常常不由自主的喝下去了。 這是我和咖啡第一個故事的結尾, 估計以後這樣的故事還會有。 因為我也容易犯懶, 懶得解釋, 懶得堅持, 懶得做自己, 懶洋洋的愛咋咋地吧。

我跟咖啡的第二個故事是借了他人之手的。 雖說也經過了鋪墊, 但真是歪打正著。 由於我不能喝咖啡, 所以也不收藏咖啡豆。 但是去越南的那次旅行被煽情的導遊打動了, 路邊攤上喝了杯當地釀制的土咖啡之後, 被法越曲折迷離的故事所蠱惑, 竟然買了罐咖啡回來, 本來打算送人的, 但問了一圈之後發現沒人對越南咖啡感興趣, 只有自己封藏起來。 印象中導遊還送了個鐵制的鋁罐,

我一直沒弄明白它要用來幹嘛。

直到最近換了辦公室, 同屋的小姐姐覺得環境真好, 應該精心裝扮起來, 於是網購了一套咖啡器皿, 有研磨器還有濾罐, 顏色也好看。 每天午休期間, 就看她拿著研磨器一圈圈的轉動, 咖啡粉末順著器皿片片飛絮般掉落瓶底。 待全部粉碎之後, 抖一抖, 倒進倒圓三角形的濾紙裡, 架在咖啡杯上。 用熱水繞著圈的澆滿漏斗狀的濾紙, 水流順著杯子往下滴, 濾紙裡就留下一層泡漲起來的咖啡渣, 濾紙下方就是滿滿一杯咖啡了。 可以加糖, 也可以什麼都不加。 端起來喝一口, 沒有濾紙裡的咖啡渣滓香, 跟星巴克的比好像也差點什麼, 但能下口。 我也喝不慣這種自製的咖啡,

喝了還是會心慌一個下午加晚上, 睡不著的痛苦跟星巴克的沒兩樣。 但我喜歡這個咖啡的做法, 因為能帶來滿屋子的馨香, 漫漫的溢出來, 藏滿了整個下午。

待在這樣的辦公室裡幹活, 覺得鮮活有味道, 簡直太好了。 於是, 小姐姐不在的時候我也自己泡了咖啡, 端出去給大家喝, 自己一口不嘗。 在一片稱讚聲裡關起門來偷著笑偷著品嗅陣陣咖啡香。

我跟咖啡的第二個故事算是功德圓滿。 只要在辦公室待著, 吃過午飯, 我都會拿著研磨器泡上一壺咖啡。 一則鍛煉手臂, 免得蝴蝶袖油然而生;二則服務好大家, 心生滿足, 歡樂了工作;三則享受了咖啡香味, 付出的代價也不大。

所以, 以後若誰有了多餘的咖啡豆子, 可以舍我, 我將製造一整場的香味,可能故事會更多。

--------

我將製造一整場的香味,可能故事會更多。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