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從《聖經》到上帝教——試論上帝教對於《聖經》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從《聖經》到上帝教

——試論上帝教對於《聖經》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摘要:太平天國運動, 既脫胎於它所處的那個時代, 又超越於那個時代。 上帝教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官方意識形態, 是一種與中國傳統文化及基督教文化都相異質的文化。 它來源於西方的基督教, 繼承了基督教原有的革命性, 又根據中國本土文化有所發展, 這場在意識形態上的宗教改革運動實際所打擊的是清政府根深蒂固的政治秩序和儒家思想, 具有猛烈的革命性質。

關鍵字:《聖經》;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上帝教;繼承與發展

對於太平天國的性質問題一直以來都有三個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傳統農民運動發展的最高峰。 第二種是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以推翻清政府腐朽統治為目的的民族革命運動。 第三種觀點是簡又文先生的觀點, 即太平天國運動是以建立一個神權國家為理想, 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一番破壞的宗教改革運動。 在第三種觀點中,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宗教改革運動, 而上帝教又是這場運動的核心。 如丁韙良先生所言:“基督教在此黨(天朝)之組織中, 根深蒂固, 支配其整個機構;如其一旦放棄之, 全域之必瓦解。 ”

隨著鴉片戰爭及其戰敗賠款的攤派, 人民的負擔大大加重, 激化了原本已尖銳的社會矛盾。 在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

洪秀全利用宗教發動人民進行了金田起義, 這一“宗教”即是指上帝教, 上帝教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靈魂, 貫穿其始末, 並覆蓋影響太平天國運動的方方面面, 是其官方的意識形態。 也許意識形態是這場運動最初征服民眾和最後傾覆太平天國的內因, 但是在研究中, 我們更注重的一個方面是:上帝教何以能夠吸引大批民眾並引起變革, 引發革命呢?

太平天國運動對於《聖經》的繼承

01

上帝教對於《聖經》革命性的繼承

《聖經》對於洪秀全的影響最初來源於梁阿發的小冊子《勸世良言》, 隨著洪秀全對於《聖經》愈發深刻的瞭解, 他逐漸認識到了《聖經》的革命性, 並將其與中國本土特色結合起來, 構建起一個適於被壓迫民族心理的皇上帝形象,

繼而漸漸建立起上帝教的種種教義。

基督教是一種意圖獨立於猶太教的新的教派, 其宣稱從上帝那裡得到了新的啟示, 與上帝訂立了《新約》來拯救世人。 《新約》的核心是“愛”, 而這種以“愛”為核心的信仰, 面目過於慈祥, 並不能滿足被壓迫的民族的反抗的需要。 同時, 這種信仰也將上帝從猶太民族的私屬神明變為全世界受苦人的真神共父, 奠定了基督教在未來演變為世界性宗教的理論基礎。 而猶太教則不同, 猶太教脫胎於猶太民族坎坷的戰鬥歷史, 其教義中充滿了戰鬥熱情。 洪秀全信奉的上帝, 其氣質上就類似於戰鬥型的猶太教, 但是洪秀全又沒有如猶太教一樣否認基督教和《新約》。

《聖經》的革命性, 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者是《舊約》中上帝形象及其諸種暴怒懲罰給人帶來的上帝疾惡如仇, 勸善不能則降下神罰的印象。 羅爾綱先生對此有過論述:“上帝教的上帝, 宛如《舊約》中的上帝, 是一個威怒的戰鬥的神”。

在《勸世良言》的《耶利米亞篇》二十三章中, 是這樣描述上帝的義怒的:“視哉, 於烈憤之間, 颶風由神爺火華出即暴颶風也, 將痛然而落惡人首上也。 神爺火華之怒, 未行所擬之先, 則不致息也。 ”這也許就是洪秀全腦中的上帝的最初印象, 上帝的憤怒是懲惡揚善, 既出便如狂風驟雨的。


勸世良言

在摩西五經中, 上帝每一次發怒, 都要降下可以滅世的災難。 比如在那場幾乎要毀滅人類的洪水中。 由於人類使大地充斥暴行和腐敗,

上帝決心要將人類和大地一道毀滅。 於是在上帝的怒濤之中:“大地上所有的肉體, 鳥獸連同人類, 全淹死了。 所有鼻孔裡存著一絲氣息的生命, 陸上棲息的一切, 一切生靈物種, 無一倖免。 只有諾亞, 還有方舟裡他的家人和動物, 活了下來。 洪水洶洶, 陸地不見, 整整一百五十天。 ”再比如說上帝為了讓埃及的法老放猶太人離開, 降下了十災, 這十災直接讓埃及淪為了地獄。

因此, 摩西五經中說:“耶和華你的上帝, 是吞噬一切的怒火, 是容不得不忠的上帝。 ”“耶和華你的上帝, 你一定要敬畏;服侍他, 依靠他, 起誓只可奉他的聖名。 他是你的讚歌, 你的上帝;為了你, 你親眼所見, 他造下種種大恐怖。 ”

二是《新約》中的彌賽亞主義所體現的救世思想, 特別是《啟示錄》中宣稱的末日審判所帶來的恐怖和救世主拯救世人的神聖願景。在《舊約》中的彌賽亞主義尚帶有濃厚的猶太人的民族主義色彩,所有英雄事件都和在耶路撒冷恢復以色列王國、讓以色列選民得到幸福的結局有關。在基督教《新約》中則打破了這種民族主義,耶穌成為了全人類的救世主。

《啟示錄》對於末世如是描述:在末世到來之前,將有一段長達千年的,由基督教統治的“地上天國”的幸福時光。後世的千禧年主義者抓住這一段話,發展出了對於歷史的新觀點,認為將有一千年,基督複臨為王,與人們生活在一起,這是塵世的美好時光,然後發生末日審判。遭受國家,官僚,外族壓迫的民族群體,最容易產生彌賽亞主義和千禧年主義幻想。他們渴望彌賽亞來拯救他們,帶民除害,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就像千禧年主義描述的那樣美好。洪秀全以天王的身份出現,其所宣揚的作為天父之子,天兄基督之弟的身份,無疑給當時處於水生火熱中的中國人民一個希望。

新教的末日審判學說是一種信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的賞罰神學,在中國人已有佛教因果報應說的基礎上,基督教的末日審判天堂地獄二元結局觀很容易引起國人的共鳴。

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興起,這正是基督教向世界擴張的極盛期。驅使基督教擴張的內在神學動力是宗教改革後,末世論得到強調,千禧年主義的興起。千禧年主義的背後,是對基督複臨的渴望和對末日大審判的期待,是一種存在的緊迫感,新教徒們希望在基督複臨之前將福音傳遍世界,“拯救”那些未信基督的靈魂,將他們從偶像崇拜中,從撒旦的掌控中拯救出來,使他們回到上帝一邊,得到永生。這也是拜上帝教快速傳播的原因之一。

這兩方面都極大的激勵著信徒去追求一個全真全善的、符合上帝心意的、充滿幸福美好的新世界,無情地革除世間的所有罪惡,以免受到上帝的責罰。

02

關於God及其翻譯的繼承

洪秀全最初對宗教的認識以及對宗教詞彙的獲取都來源於梁阿發的《勸世良言》。從傳教士在中國傳教開始,God在中國的譯名一直存在巨大爭議。梁阿發在《勸世良言》中對God的翻譯就有23種之多,梁阿發主要是運用“神”、“神天上帝”這類詞來解釋God。在洪秀全不自覺的從自己的儒學知識背景中汲取營養以幫助自己瞭解《勸世良言》中的宗教思想以及名詞概念後 ,他最終採用了“上帝”來翻譯God,這是由於“上帝”一詞才能在中國代表最高地位和最高統治權柄。且太平天國認為:上帝教以上帝為中心,耶穌不過是它的上帝觀念系統中的一個環節。

關於God即為上帝的解讀最初來自于利瑪竇,隨後由麥都司將其發展壯大。洪秀全和他的信徒們也相信這樣的解讀:在中國的夏商周時期,統治者都稱自己為“王”,只有在神話式的遠古時代才有五位神話式的人物稱“五帝”。而從秦朝開始,秦王開始“僭越自己”為“帝”。秦朝統治者使用這一名銜及其神性的聯想,目的是為了抬高統治者的稱謂及統治者自身。中國的帝王們以這樣的方式試圖霸佔神的位置,褻瀆上帝的稱號。而洪秀全自己也自稱“天王”。洪秀全在聖化上帝之名時對帝王發起挑戰,這種說法直接衝擊著帝王的在中國的正統統治地位,衝擊著中國的帝王體制。

03

對於破除偶像崇拜的繼承

上帝教繼承了“摩西十誡”中希伯來人對於偶像崇拜和獨一真神上帝的態度。洪秀全對於敬拜上帝的看法意味著不能敬拜異神,只能敬拜上帝,而洪秀全和他的教徒們的宣教活動最初也是從破除偶像崇拜開始的,他們搗毀寺廟、塑像和廟宇。在《太平天日》的記載中,洪秀全和其追隨者在象州的一個寺廟內搗毀偶像,洪秀全要求其信徒要將那偶像當做一個魔鬼去擊打,要“將眉眼挖出,須割去,帽踏爛,龍袍扯,推其身,斷其臂。”將龍袍扯下的行為含沙射影地譴責了帝王稱號,洪秀全想要通過這一破除偶像崇拜的運動證明只有太平軍和他們的上帝才是這片土地上的新統治者。

洪秀全對於《聖經》思想的改造

太平天國對於《聖經》的態度並不嚴謹。《天父下凡聖旨》中說到:“天父因凡間子女,或有輕視聖旨,泥執約書,故特詔約書有訛當改……天父曰:‘是也,朕今日下凡,非為別事,只因爾等將番邦傳下的舊遺詔書,新遺詔書頒發。其舊遺、新遺多有記訛。’”這道聖旨借天父之口責備了外國傳教士的傳教錯誤,宣示了他們對於《聖經》的準確性存在懷疑,而天父直接下凡的方式比傳教士間接傳遞更為可信。太平天國統治者傳遞了對於《聖經》的認識:“且未成文成章,爾等拿去斟酌,改好成文成章來也。”這段聖旨肯定了太平天國有權力,也有責任對《聖經》進行修改。有這一理論依據的支撐,為使《聖經》在中國更容易為大眾接受,更能幫助自己建立政權,進行改革,洪秀全進行了一系列對《聖經》思想的改造。


洪秀全

01

洪秀全對校訂了《聖經》中不正確的字,選用更加清晰而流暢的翻譯,用更易於接受的用語代替音近字,尤其是翻譯中出現的人名和地名。

02

調整標題和稱呼。例如,要將人稱中的“我”變為朕,把耶穌和上帝發表言論時的“說”“告”改為“諭”。將大衛王降級到侯爵之列。這些修改雖然並沒有影響到原文的意思,但是表現出了洪秀全試圖強化上帝和自己的權威,強化《聖經》神聖性的道德意圖。

03

根據太平神學和道德原則對《聖經》的內容進行調整。洪秀全雖然力圖通過修改政策的方法消滅儒家的現實存在,但是有些儒家思想對於中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洪秀全對於《聖經》的修訂主要集中於倫理和家庭理想兩個方面,並沒有跳脫出儒家文化的範圍。

洪秀全對《聖經》內容上的修改依託於太平天國的某些政策。比如說太平天國禁酒,所以在《創世紀》中,諾亞醉酒改為“困倦熟睡”,而相應的“醉醒”也被修改為“睡醒”。諾亞“露身在帳房”也被認為是不當行為,改為“跌身在床下”。為了讓《聖經》與太平天國反對姦淫的政策想符合,《出埃及記》被重寫,其中有“人若誘未聘之閨女而與之苟合,則是犯第七天條矣。倘其父知之,則必提女與奸者送官正法,不得知情容隱也。”與這一政策相對應。

《聖經》中所有違背家庭倫理道德的描述都被改寫。《創世紀》十九章中羅得與他的兩個女兒亂倫的篇章全部被刪除。第三十八章關於猶大與兒媳他瑪的亂倫描寫也被改寫。他瑪的形象由欺騙猶大與其發生關係改為懇求猶大為其子示拉娶妻的順從兒媳形象。猶大使他瑪懷孕的情節也改為猶大為示拉娶妻,“示拉娶妻後妻子懷孕”。

洪秀全追求儒家傳統中聖人以道德典範治理天下,對耶穌家譜中的人物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正,將他們塑造為道德模範。在《創世紀》中,雅各的故事滿是欺騙,隻言片語的修改無法改變其形象,於是洪秀全決定重寫它。洪秀全筆下的雅各變成了一位教訓以掃尊重長子名分的賢弟,只同意以“分享”這個名義來交換以掃想要的紅湯。雅各的欺騙計畫也被說成是利百佳設計的,而雅各也曾溫和的反對過,雅各的做法只是為了盡孝道,到最後雅各也沒有欺騙以撒。

結論:太平天國運動的靈魂和核心是上帝教,其吸收了《聖經》的革命性思想,選取了“上帝”來翻譯God,暴力破壞偶像崇拜……這些措施極大的衝擊了清政府的統治和整個皇帝制度的合理性,衝擊了中國的官僚體系和儒家主流思想,力圖建立起一個圍繞上帝為中心的地上天國。同時,洪秀全對《聖經》的原文進行了一系列的修改,使上帝教在中國更利於被人民接受、傳播和鼓動人民起義。太平天國帶給中國的衝擊是難以遺忘的,上帝教不僅改變了其信徒,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所有中國人對於儒家傳統體系和帝王制度的看法,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參考文獻:

[1](美)湯瑪斯·H.賴利.上帝與皇帝之爭——太平天國的宗教與政治.人民出版社.2011.9

[2]周偉馳.太平天國與啟示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6

[3]夏春濤.“上帝”觀念和太平天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0

[4]李熾昌.《聖經》在中國——太平天國對經文的詮釋.深圳大學學報.2009.11

[5]王蒙.多元的上帝觀:太平天國宗教文化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14.5

[6]賓長初.太平天國對上帝形象的創造.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4

[7]馮象譯著.摩西五經:希伯來法文化經典之一.[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8]梁阿發.勸世良言.[M].中華書局出版社.1979

[9]羅爾綱.太平天國史.中華書局.1991

西南大學歷史科研究協會

本期文案:李燕

本期排版:蔣祺鈺

特別是《啟示錄》中宣稱的末日審判所帶來的恐怖和救世主拯救世人的神聖願景。在《舊約》中的彌賽亞主義尚帶有濃厚的猶太人的民族主義色彩,所有英雄事件都和在耶路撒冷恢復以色列王國、讓以色列選民得到幸福的結局有關。在基督教《新約》中則打破了這種民族主義,耶穌成為了全人類的救世主。

《啟示錄》對於末世如是描述:在末世到來之前,將有一段長達千年的,由基督教統治的“地上天國”的幸福時光。後世的千禧年主義者抓住這一段話,發展出了對於歷史的新觀點,認為將有一千年,基督複臨為王,與人們生活在一起,這是塵世的美好時光,然後發生末日審判。遭受國家,官僚,外族壓迫的民族群體,最容易產生彌賽亞主義和千禧年主義幻想。他們渴望彌賽亞來拯救他們,帶民除害,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就像千禧年主義描述的那樣美好。洪秀全以天王的身份出現,其所宣揚的作為天父之子,天兄基督之弟的身份,無疑給當時處於水生火熱中的中國人民一個希望。

新教的末日審判學說是一種信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的賞罰神學,在中國人已有佛教因果報應說的基礎上,基督教的末日審判天堂地獄二元結局觀很容易引起國人的共鳴。

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興起,這正是基督教向世界擴張的極盛期。驅使基督教擴張的內在神學動力是宗教改革後,末世論得到強調,千禧年主義的興起。千禧年主義的背後,是對基督複臨的渴望和對末日大審判的期待,是一種存在的緊迫感,新教徒們希望在基督複臨之前將福音傳遍世界,“拯救”那些未信基督的靈魂,將他們從偶像崇拜中,從撒旦的掌控中拯救出來,使他們回到上帝一邊,得到永生。這也是拜上帝教快速傳播的原因之一。

這兩方面都極大的激勵著信徒去追求一個全真全善的、符合上帝心意的、充滿幸福美好的新世界,無情地革除世間的所有罪惡,以免受到上帝的責罰。

02

關於God及其翻譯的繼承

洪秀全最初對宗教的認識以及對宗教詞彙的獲取都來源於梁阿發的《勸世良言》。從傳教士在中國傳教開始,God在中國的譯名一直存在巨大爭議。梁阿發在《勸世良言》中對God的翻譯就有23種之多,梁阿發主要是運用“神”、“神天上帝”這類詞來解釋God。在洪秀全不自覺的從自己的儒學知識背景中汲取營養以幫助自己瞭解《勸世良言》中的宗教思想以及名詞概念後 ,他最終採用了“上帝”來翻譯God,這是由於“上帝”一詞才能在中國代表最高地位和最高統治權柄。且太平天國認為:上帝教以上帝為中心,耶穌不過是它的上帝觀念系統中的一個環節。

關於God即為上帝的解讀最初來自于利瑪竇,隨後由麥都司將其發展壯大。洪秀全和他的信徒們也相信這樣的解讀:在中國的夏商周時期,統治者都稱自己為“王”,只有在神話式的遠古時代才有五位神話式的人物稱“五帝”。而從秦朝開始,秦王開始“僭越自己”為“帝”。秦朝統治者使用這一名銜及其神性的聯想,目的是為了抬高統治者的稱謂及統治者自身。中國的帝王們以這樣的方式試圖霸佔神的位置,褻瀆上帝的稱號。而洪秀全自己也自稱“天王”。洪秀全在聖化上帝之名時對帝王發起挑戰,這種說法直接衝擊著帝王的在中國的正統統治地位,衝擊著中國的帝王體制。

03

對於破除偶像崇拜的繼承

上帝教繼承了“摩西十誡”中希伯來人對於偶像崇拜和獨一真神上帝的態度。洪秀全對於敬拜上帝的看法意味著不能敬拜異神,只能敬拜上帝,而洪秀全和他的教徒們的宣教活動最初也是從破除偶像崇拜開始的,他們搗毀寺廟、塑像和廟宇。在《太平天日》的記載中,洪秀全和其追隨者在象州的一個寺廟內搗毀偶像,洪秀全要求其信徒要將那偶像當做一個魔鬼去擊打,要“將眉眼挖出,須割去,帽踏爛,龍袍扯,推其身,斷其臂。”將龍袍扯下的行為含沙射影地譴責了帝王稱號,洪秀全想要通過這一破除偶像崇拜的運動證明只有太平軍和他們的上帝才是這片土地上的新統治者。

洪秀全對於《聖經》思想的改造

太平天國對於《聖經》的態度並不嚴謹。《天父下凡聖旨》中說到:“天父因凡間子女,或有輕視聖旨,泥執約書,故特詔約書有訛當改……天父曰:‘是也,朕今日下凡,非為別事,只因爾等將番邦傳下的舊遺詔書,新遺詔書頒發。其舊遺、新遺多有記訛。’”這道聖旨借天父之口責備了外國傳教士的傳教錯誤,宣示了他們對於《聖經》的準確性存在懷疑,而天父直接下凡的方式比傳教士間接傳遞更為可信。太平天國統治者傳遞了對於《聖經》的認識:“且未成文成章,爾等拿去斟酌,改好成文成章來也。”這段聖旨肯定了太平天國有權力,也有責任對《聖經》進行修改。有這一理論依據的支撐,為使《聖經》在中國更容易為大眾接受,更能幫助自己建立政權,進行改革,洪秀全進行了一系列對《聖經》思想的改造。


洪秀全

01

洪秀全對校訂了《聖經》中不正確的字,選用更加清晰而流暢的翻譯,用更易於接受的用語代替音近字,尤其是翻譯中出現的人名和地名。

02

調整標題和稱呼。例如,要將人稱中的“我”變為朕,把耶穌和上帝發表言論時的“說”“告”改為“諭”。將大衛王降級到侯爵之列。這些修改雖然並沒有影響到原文的意思,但是表現出了洪秀全試圖強化上帝和自己的權威,強化《聖經》神聖性的道德意圖。

03

根據太平神學和道德原則對《聖經》的內容進行調整。洪秀全雖然力圖通過修改政策的方法消滅儒家的現實存在,但是有些儒家思想對於中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洪秀全對於《聖經》的修訂主要集中於倫理和家庭理想兩個方面,並沒有跳脫出儒家文化的範圍。

洪秀全對《聖經》內容上的修改依託於太平天國的某些政策。比如說太平天國禁酒,所以在《創世紀》中,諾亞醉酒改為“困倦熟睡”,而相應的“醉醒”也被修改為“睡醒”。諾亞“露身在帳房”也被認為是不當行為,改為“跌身在床下”。為了讓《聖經》與太平天國反對姦淫的政策想符合,《出埃及記》被重寫,其中有“人若誘未聘之閨女而與之苟合,則是犯第七天條矣。倘其父知之,則必提女與奸者送官正法,不得知情容隱也。”與這一政策相對應。

《聖經》中所有違背家庭倫理道德的描述都被改寫。《創世紀》十九章中羅得與他的兩個女兒亂倫的篇章全部被刪除。第三十八章關於猶大與兒媳他瑪的亂倫描寫也被改寫。他瑪的形象由欺騙猶大與其發生關係改為懇求猶大為其子示拉娶妻的順從兒媳形象。猶大使他瑪懷孕的情節也改為猶大為示拉娶妻,“示拉娶妻後妻子懷孕”。

洪秀全追求儒家傳統中聖人以道德典範治理天下,對耶穌家譜中的人物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正,將他們塑造為道德模範。在《創世紀》中,雅各的故事滿是欺騙,隻言片語的修改無法改變其形象,於是洪秀全決定重寫它。洪秀全筆下的雅各變成了一位教訓以掃尊重長子名分的賢弟,只同意以“分享”這個名義來交換以掃想要的紅湯。雅各的欺騙計畫也被說成是利百佳設計的,而雅各也曾溫和的反對過,雅各的做法只是為了盡孝道,到最後雅各也沒有欺騙以撒。

結論:太平天國運動的靈魂和核心是上帝教,其吸收了《聖經》的革命性思想,選取了“上帝”來翻譯God,暴力破壞偶像崇拜……這些措施極大的衝擊了清政府的統治和整個皇帝制度的合理性,衝擊了中國的官僚體系和儒家主流思想,力圖建立起一個圍繞上帝為中心的地上天國。同時,洪秀全對《聖經》的原文進行了一系列的修改,使上帝教在中國更利於被人民接受、傳播和鼓動人民起義。太平天國帶給中國的衝擊是難以遺忘的,上帝教不僅改變了其信徒,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所有中國人對於儒家傳統體系和帝王制度的看法,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參考文獻:

[1](美)湯瑪斯·H.賴利.上帝與皇帝之爭——太平天國的宗教與政治.人民出版社.2011.9

[2]周偉馳.太平天國與啟示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6

[3]夏春濤.“上帝”觀念和太平天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0

[4]李熾昌.《聖經》在中國——太平天國對經文的詮釋.深圳大學學報.2009.11

[5]王蒙.多元的上帝觀:太平天國宗教文化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14.5

[6]賓長初.太平天國對上帝形象的創造.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4

[7]馮象譯著.摩西五經:希伯來法文化經典之一.[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8]梁阿發.勸世良言.[M].中華書局出版社.1979

[9]羅爾綱.太平天國史.中華書局.1991

西南大學歷史科研究協會

本期文案:李燕

本期排版:蔣祺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