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幫助孩子去經歷

晚上, 狼在玩一個乒乓球, 一會兒, 球滾到茶几下去了, 他要去把球撿出來就得爬進高度不到40釐米的茶几下去。 他毫不猶豫小心翼翼地爬進去。

但是這時奶奶看見了, 她擔心狼撞到頭, 就緊張地發出“伊耶, 伊耶”的提醒聲。 狼已知這種聲音是表示有危險的意思, 所以, 雖然離球不遠, 但他停住了, 並且發出哀聲。 這聲音使他認為靠自己是無法達到目標了。

我朝奶奶作了個噓的手勢示意她別說了, 然後鼓勵狼:“沒事, 把頭低下, 爬進去。 不要緊, 媽媽在。 ”

他撿到了球, 但爬出來時, 頭連連頂到茶几, 他又發出哀聲,

他是害怕了。 我伸手護在他腦袋上, 不讓他直接頂到茶几, 他就爬出來了。

孩子會走之後, 活動範圍擴大了。 這時, 大人如果一看到孩子有危險就趕緊阻止, 這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心。 此時, 大人的目的應該是説明孩子去經歷, 從而獲得經驗。

有些事情有危險, 大人也不能因此而阻止或代替孩子去經歷, 最好先幫助孩子降低危險係數, 再讓孩子去經歷。 下面舉個例子。

心小時候, 有一次看到水開了, 很想幫助大人把開水灌進熱水瓶裡去。 但是, 裝滿了開水的電水壺很重又很燙, 怎麼樣能讓心比較安全地去經歷呢?

爸先讓心體會電水壺的重量。 心提了一下, 發現提不動。

爸對心說:“我幫你倒掉一些水吧。 ”為了示範給心看, 爸把壺嘴遠離瓶嘴的做法,

改成壺嘴靠著瓶嘴, 讓心看著他把電水壺裡的大部分開水注入了熱水瓶中。

然後, 爸把剩下的小半壺水交給心, 教他把壺嘴靠在瓶嘴上, 再把水壺側過來, 使開水注進熱水瓶中。

一切都不是硬生生地做, 而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體驗, 大人提供適當的幫助。

(本文作於2018.03.0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