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具»正文

小雞出殼設計分享-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細節打磨

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更新。 但這期間的收穫並不少。

首先, 堅持畫草稿是保持創造力的必要方法。 而且畫草稿非常有趣:自由度高, 存在非常多的可能性。

但選擇找到一個有趣的草稿之後, 距離完成還有很長一段路。 依我的經驗, 這期間容易犯兩個方向上的錯誤, 一是過於鬆散, 二是過於死板。

過於鬆散意味著整個設計看上去沒有關鍵點。 或者說沒有重點。 沒有重點打磨的部分, 每個部分看上去筆墨都一樣多。

可是一旦開始打磨細節, 又容易走向過於死板的極端。 死摳每個細節, 畫面不透氣, 失去了在二維進行設計的靈活性。

直接結果是耗費大量時間, 畫的過程枯燥無聊。 最終結果是, 花了大力氣, 效果卻並不好。

所以, 比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有緊有松。 抓住設計的重點, 適當放鬆次要部分。 所謂“重點”, 應該是該設計的亮點, 或者核心特點。 這樣也能更好的鼓勵作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磨“創作亮點”上, 而不是陷入摳細節的陷阱中。

比如過去我在細化過程中, 喜歡濫用放大工具。 不斷放大某個細節, 畫幾筆又縮小看效果。 不斷如此放大縮小地迴圈。 時間稍微一長自己也很疲勞。 改良之後的做法是, 在同一個放大倍數下, 完成一個步驟。 然後再放大一些, 完成下一個步驟。 這樣做, 大大減少了使用放大工具的頻率, 可以讓眼睛在一個穩定的維度下完成任務。

以下三張圖, 就代表三個階段。

第一, 草圖階段。 這時候放大比例最低。 要充分瞭解到整體形狀, 而且要利用筆刷的隨機性, 創造出更多可能。 在大致形態出現亮點的時候, 可以適當地向下發展, 用深淺表達出一些大結構。

第二, 確定結構階段。 這時候放大比例稍大一些, 但不能過大。 要基本保持對全域的控制。 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 衍生出更多結構。

第三, 確定細節階段。 這時放大比例更大, 導致看不到全域。 所以導航器的尺寸可以適當調大, 幫助自己觀察全域。 這時確定的細節可以認為是第一層細節(Primary Details)。

只有第一層細節通常是不夠的。 我的做法中, 往往第二層細節(Secondary Details)是通過貼材質和素材完成的。

做第二層細節往往會回到第二個步驟, 在相對全域一點的視角下貼素材。

第二和第三步驟反復幾次, 該有的細節其實基本都有了。 剩下就是再次進入第三步驟, 慢慢把之前明確的細節打磨乾淨。 重點部位優先畫, 而且畫的細緻一些。 次要部分相對處理的快一些, 該放鬆就放鬆。 我們也可以把這個看作第四步。

最後, 還需要一些點綴和整體效果調整。 所謂點綴, 就是添加一些色塊, 燈, 標記, 分割線, 等等。 而整體效果, 就是把氛圍做的更足一些。 對整體明暗和色調也進行一些調整。

有步驟有重點的對畫面進行深入, 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設計。 畢竟對著同一張圖畫幾十個小時是比較煎熬的。 而且我們最終只要把設計表達的漂漂亮亮就正正好。

細節也要用在刀刃上, 不多不少, 剛剛好。

下麵發幾張圖。 這些圖有些我反復修改還是不滿意。 原因有些在於最早的基本形態沒有設計好。 有些在於上述這些經驗在當時還沒總結出來。 也正是有一些彎路曲折, 才找到更多捷徑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