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培養幸福,無關成功

我有一個五歲的小男孩, 從小到大我焦慮于孩子的身高指數是不是在前列?孩子是不是說話比同齡人晚?別人家的孩子上了早教課看起來是不太一樣?焦慮於幼稚園的課程安排是否合理?焦慮于孩子不喜歡跟小夥伴分享怎麼辦?焦慮于孩子運動能力是不是偏弱?未來我可能還要焦慮於課後作業、焦慮於各種補習班、興趣班, 焦慮于學區房、焦慮于孩子的工作、婚姻。 我曾經以為人人都希望孩子成功, 做一個優秀的人。 直到一個朋友跟我說, 他對自個兒孩子沒有那麼多的期望, 他覺得能做一個普通人,

有普通人的幸福就挺好。 這個朋友無論從物質條件還是學識見解家裡條件比我好很多。

他的想法在很長一段時間讓我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 我領悟到, 出身、時勢、運氣等我們無法掌控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 孩子是否成功是一件父母不能掌握的事, 但是唯有幸福, 我們能影響孩子。

古往今來, 人生感到最幸福的時刻——久旱逢甘露,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這四種幸福全都講述的是相逢、遇見、認可的場景。 因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與人相處中, 內心情感得到尊重和認可, 是我們的終極幸福。 就像魯濱遜在孤島上生存必須有個星期五(人名), 而《尋夢環遊記》中, 人的靈魂的真正徹底消亡不是肉身死亡時,

而是當世上再沒有人想起時。

所以我很幸運能讀到這樣一本關注培養孩子情感和社會能力的書籍——《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這本書只培養幸福的能力, 無關成功。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作者艾麗卡•雷斯切爾是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 普林斯頓大學榮譽畢業生。 同很多父母一樣, 她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後, 苦於找不到滿意的育兒書籍, 自己舉辦了父母教育研討班, 並且, 她自己開設有心理診所, 常年接觸到新鮮的、豐富的案例。 結合學術背景和多年的相關實例的浸潤, 她寫出了《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本書出版後不久邁入暢銷書行列, 翻譯成10種語言在全球各地受到熱烈的歡迎。

超實用的無縫實施的育兒書

首先, 特別想點贊的是《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一書的編排, 充分考慮到當父母後, 特別是父母雙方都工作的家庭, 時間嚴重不足的情況, 所以本書的結論和操作建議非常簡明扼要。 沒有長篇大論, 沒有複雜的學術理論, 沒有複雜的論證過程。

對於如何具體實施這些法則, 在每篇的結尾都有“教你如何做”的部分。 75個法則全部都給出了使用的範例, 這些範例無限接近我們的日常育兒場景。 你完全可以在孩子刷牙的3分鐘時間內讀完幾個法則, 或者如果你的時間更少, 那甚至可以只用看每個法則的標題和“教你如何做”部分。

另外, 需要說明的是, 雖然《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一書的育兒建議簡明扼要, 但絕不是無根基的一家之言。

這來源於作者雷斯切爾深厚的心理學背景和多年創辦父母教育研討班以及心理診所累積的豐富案例, 所以本書中的法則雖然簡明扼要, 但是我們相信背後的論證過程厚重深入。

就內容來講, 《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的兩大要點, 一是貫穿本書的一個重要原則——在育兒過程中, 首要改變的是父母;另外, 作者凝練出優質育兒的ABC原則, 即接受(Acceptance)、界限(Boundaries)和一致性(Consistency)。

在育兒過程中, 首要改變的是父母

舉本書的一個例子, 作者曾經養過寵物狗, 因為起初沒有經驗, 所以加入了一個寵物養育訓練班, 但跟作者預期不同的是, 訓練班裡很少教狗狗應該怎麼做, 大部分都是在說養狗的人應該怎麼做, 例如如何掌握狗的生活習慣和表達方式。

同樣, 父母作為育兒的主力, 面對太多的育兒難題, 面對著孩子那些預想不到的行為, 有很多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年頭總是——如何改變這孩子?

紮心的是, 作者雷斯切爾首要指出——在育兒過程中, 往往首要改變的是父母自己。 父母改變了, 孩子自然會改變。 所以本書絕大部分都在講父母要做哪些事情, 而不是孩子要做哪些事情。

以我們跟自己的父母相處來看, 也許從文化知識上來看, 我們強過父母很多。 從心理學來講, 意識是認知體系的基礎。 大部分情況下, 我們的意識比父母更先進。 然而, 在一些關鍵時刻、緊急時刻, 不能理智思考時, 當情緒湮沒我們時, 很多人都會驚奇的發現我們處事方式, 都跟我們的父母如出一轍——明明我們是最討厭父母這一點的呀,怎麼關鍵時刻我們下意識的作出了與父母一模一樣的舉動?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驗。特別當年齡越大,越發現生命輪回是一個巨大的力量。

從心理學上來講,這就是潛意識的影響。

潛意識跟意識相對應,是指一種未覺察到的意識。平時我們一言一行大多數時候根本是潛意識在指導。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約翰•巴赫(John Bargh)說過“潛意識才是所有認知體系的基礎”。即便這種說法有爭議,退一步來說,在心理學中,占主導部分的是潛意識——這已經是現代心理學的共識。

而潛意識是怎麼形成的呢?有幾方面。一方面是天生遺傳,另外一方面是未成年時期環境和經歷對潛意識的形成有較大的影響。另外成年後的一些重大創傷如父母離婚、車禍、失戀、目睹親朋死亡等等也影響潛意識。所以對於育兒來講,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塑造者孩子的自我意識。

例如,當孩子用玻璃杯喝一杯牛奶時,父母總是說“別把牛奶灑了”,孩子去冒險爬一個小破時,父母總是說“別摔倒了”,或者孩子剛開始跟小夥伴一起玩,父母說“別打架啊”,如果家長總是看到瓶子未裝滿的部分——首先需要改變的是父母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玻璃杯抓好了就不會打;爬坡保持平衡,手腳並用就不會摔倒;小孩子遇事如果善於對話就沒那麼容易打架。如果父母不懂這些正面積極的方法,一再灌輸負面資訊,孩子潛意識接收到這些負面資訊,行為和結果就會容易演變成這些負面的結果。重複的負面刺激就會形成習慣性的負面結果。

再比如,孩子在小夥伴家玩耍了很久,晚餐時間到了,當父母按照約定的時間來接孩子時,孩子不肯離開,父母說:“我知道你在小朋友家玩的很開心,很想再玩一會兒,但是我們必須要回家了”。在上面的表述中,首先我們運用同理心肯定孩子的感受,同時讓孩子選擇另外一種行為時,雷斯切爾建議父母把“但是”改成“與此同時”等類似的說法。“與此同時”相比於“但是”,不是一件事情對一件事情的否定,而是說明兩件事情都是正當的,我們不需要壓抑感受或者為自己的感受感到愧疚,我們只需要在兩項事情找出一個平衡點。

還有,當孩子不怎麼也做不出一項手工感到沮喪情緒崩潰時,我們家長說“寶貝,我知道做這個可以活動的四肢部分比較困難,但是,你一定可以完成的”,在這裡,雷斯切爾建議我們在“你一定可以完成的”前面加上“我相信”。“我相信”表明父母的自我意識良好,能區分感受和事實。“你一定能完成”只是父母相信的,是感受,並不是事實。另外一方面,如果孩子最終並沒有成功完成手工,孩子也知道並沒有誰預設一定可以完成,不確定性才是事實。而如果媽媽只是說“你一定可以完成”那孩子接受到“完成”是一個事實,而一旦孩子完不成,就會遭遇更大的挫折感,同時還有對媽媽的不信任感。

看到這些部分,我們可能會想,就這幾個字的區別,對孩子的影響會那麼大嗎?

我想,這就是一個心理學家寫出的不一樣的育兒書,普通人看來極普通和常見的語言和行為對於心理卻意義不一般。作為一個心理學家,作者這些細緻的講究不難理解。

也許有的人會懷疑,小孩會想清楚這些複雜的邏輯嗎?我想小孩也許一時難以弄清這些不同措辭背後的意義,但是這些表達方式日復一日的重複,就會逐漸對孩子的潛意識產生影響。

培養孩子心理健康的ABC原則

在《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雖有75個分散獨立的原則,但這75個原則之間是有聯繫的,在用的時候往往需要自由組合。就像一棵樹的眾多樹葉總是附著於幾條又粗又大的主幹,在本書中,ABC原則作為主幹把這75個原則串聯起來。

A(Acceptance)無條件的接受孩子

無條件的愛和溺愛的界限,恐怕很多家長都難以分清。目前很多家庭出現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個人來養育一個孩子。所以確實會有很多人批評說,現在的小孩太嬌生慣養了,好多小孩都寵壞了。但是與此同時,育兒界又有一種呼籲——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讓很多父母無所適從——到底應該如何把握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既不至於“缺愛”,又不至於被溺愛。

例如,你的孩子在搭一個積木時,始終不能按圖紙完成某一部分,他沮喪的把所有積木打翻在地上,大哭著“我不會拼”。也許一個媽媽會這樣鼓勵孩子“不,孩子,你肯定會拼的,那個積木並不難啊……”。如果你這麼說,多半你的孩子會哭的更大聲!

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感受,孩子感受到更大的不被理解。相反,一個無條件接受孩子的父母會承認孩子的感受,雖然也許我們不能認同孩子把積木打翻在地崩潰大哭的行為。按照《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的建議,父母可以說“寶貝,我知道拼這個積木這部分有點難,小零件太多圖紙說的也不太詳細,你拼不出來是正常的,同時,媽媽建議你休息一會兒,或者先去拼別的部分,待會兒再嘗試,還可以再仔細研究一下圖紙,我相信你可以搞定。”這樣孩子更能感受到真實的自己被別人感受到,更能穩定情緒,從而去考慮調整自己的行為。

雷斯切爾在本書中明確指出,提出無條件的接受孩子,是指接受孩子的感受,但不包括所有行為。在這裡,重點就是要對孩子的感受高回應,同時,對孩子的行為高要求。其實,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提出的家庭教養模式中的高回應高要求的權威型教養模式。研究表明,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獨立性強,善於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自尊感和自信心較強,喜歡與人交往,對人友好。

B(Boundaries),建立和闡明清晰的界限

界線感的基礎是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不論是一兩歲的小嬰兒還是18歲的成年。

承認孩子是完全獨立於任何人,即使未成年,只是需要你的引導和照顧,你不能代替他的決定。孩子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孩子們的世界與成人不同。我們承認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目標,同時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行為和方法,給與孩子做決定的權力,懂得向孩子描述後果或者承擔後果,尊重他的決定。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父母本身狀態不佳的時候。

關於界線,總結下來有三個,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他人,第三不破壞公共設施。除此之外,其他都是孩子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拒絕分享,如果父母對此感到沒面子,而去勉強孩子分享,這就是不尊重孩子的界線。而孩子在外先動手打人,或者未經允許拿別人東西,也許被冒犯的一方沒有追究,父母也沒有及時教育,而是不了了之,那麼長期來講,跟他人相處的界線不清晰,孩子很可能成為一個不招人待見的“熊孩子”。

例如,在一個討論暴力管教孩子的公眾號文章中,一個評論讓人格外紮心,讓人唏噓。一個女人是這麼寫的“我知道打孩子不好…… 可是我跟孩子爸離婚了,他爸不給撫養費,我一個人既要帶孩子,還要工作…… 他調皮的時候,我真的忍不住打他”。這個問題涉及下面要說的第三個原則。

C(Consistency)管教孩子的一致性

說到一致性,有個大前提有必要說明。如果很多時候父母自己的身體疲乏不堪,或者精神狀態不穩定,建議這樣的父母多關注自己,在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再談教育孩子。

首先,不能自己一套,教給孩子另一套。如果你希望孩子明白喊叫吵鬧不是好的交流方式,那麼不僅僅父母不要採用喊叫吵鬧的方式,更要注意到,當孩子採取這種喊叫吵鬧的方式時,我們如果還繼續與孩子對話,這就傳遞了一個信號——喊叫吵鬧是一種可接受的對話方式。

其次,不能昨天一套,今天一套。例如,你某天正在因為公司領導的對你的一些忽視感到受挫,為了買一刻的清淨,你滿足了一直在哭鬧的孩子的需求,給她買了他想要的玩具。

再者,不能家裡一套,外面一套。家裡你允許吃飯時孩子在大家上餐桌前先吃,到他人家做客時你卻不允許孩子在看到食物時先吃(在這裡雖然在家裡的行為是待糾正的,但這裡主要是為了說明一致性,並不是說應該鼓勵這個錯誤的行為)。

以上種種不一致的後果——孩子會一次次挑戰你的規則和底線,並且,孩子會養成一種投機取巧逃避規則的習慣。

養育孩子,不僅充滿挑戰,也充滿收穫,我們不僅教育孩子,孩子也會教育我們,有時候孩子像一面鏡子,照到了那些我們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曾經的成長缺憾,讓我們去反省,進而有機會去修補那些殘缺,同孩子一起培養幸福的能力。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

他們是對生命本身充滿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但不是出自於你。

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但他們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他們的身體居住在你的屋子裡,但是他們的靈魂卻不是。

因為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甚至在夢中你也無法前去那兒探訪。

你可以盡力使自己變得像他們,但是盡力不要使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流,也不會駐足在昨日。

——紀伯倫

都跟我們的父母如出一轍——明明我們是最討厭父母這一點的呀,怎麼關鍵時刻我們下意識的作出了與父母一模一樣的舉動?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驗。特別當年齡越大,越發現生命輪回是一個巨大的力量。

從心理學上來講,這就是潛意識的影響。

潛意識跟意識相對應,是指一種未覺察到的意識。平時我們一言一行大多數時候根本是潛意識在指導。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約翰•巴赫(John Bargh)說過“潛意識才是所有認知體系的基礎”。即便這種說法有爭議,退一步來說,在心理學中,占主導部分的是潛意識——這已經是現代心理學的共識。

而潛意識是怎麼形成的呢?有幾方面。一方面是天生遺傳,另外一方面是未成年時期環境和經歷對潛意識的形成有較大的影響。另外成年後的一些重大創傷如父母離婚、車禍、失戀、目睹親朋死亡等等也影響潛意識。所以對於育兒來講,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塑造者孩子的自我意識。

例如,當孩子用玻璃杯喝一杯牛奶時,父母總是說“別把牛奶灑了”,孩子去冒險爬一個小破時,父母總是說“別摔倒了”,或者孩子剛開始跟小夥伴一起玩,父母說“別打架啊”,如果家長總是看到瓶子未裝滿的部分——首先需要改變的是父母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玻璃杯抓好了就不會打;爬坡保持平衡,手腳並用就不會摔倒;小孩子遇事如果善於對話就沒那麼容易打架。如果父母不懂這些正面積極的方法,一再灌輸負面資訊,孩子潛意識接收到這些負面資訊,行為和結果就會容易演變成這些負面的結果。重複的負面刺激就會形成習慣性的負面結果。

再比如,孩子在小夥伴家玩耍了很久,晚餐時間到了,當父母按照約定的時間來接孩子時,孩子不肯離開,父母說:“我知道你在小朋友家玩的很開心,很想再玩一會兒,但是我們必須要回家了”。在上面的表述中,首先我們運用同理心肯定孩子的感受,同時讓孩子選擇另外一種行為時,雷斯切爾建議父母把“但是”改成“與此同時”等類似的說法。“與此同時”相比於“但是”,不是一件事情對一件事情的否定,而是說明兩件事情都是正當的,我們不需要壓抑感受或者為自己的感受感到愧疚,我們只需要在兩項事情找出一個平衡點。

還有,當孩子不怎麼也做不出一項手工感到沮喪情緒崩潰時,我們家長說“寶貝,我知道做這個可以活動的四肢部分比較困難,但是,你一定可以完成的”,在這裡,雷斯切爾建議我們在“你一定可以完成的”前面加上“我相信”。“我相信”表明父母的自我意識良好,能區分感受和事實。“你一定能完成”只是父母相信的,是感受,並不是事實。另外一方面,如果孩子最終並沒有成功完成手工,孩子也知道並沒有誰預設一定可以完成,不確定性才是事實。而如果媽媽只是說“你一定可以完成”那孩子接受到“完成”是一個事實,而一旦孩子完不成,就會遭遇更大的挫折感,同時還有對媽媽的不信任感。

看到這些部分,我們可能會想,就這幾個字的區別,對孩子的影響會那麼大嗎?

我想,這就是一個心理學家寫出的不一樣的育兒書,普通人看來極普通和常見的語言和行為對於心理卻意義不一般。作為一個心理學家,作者這些細緻的講究不難理解。

也許有的人會懷疑,小孩會想清楚這些複雜的邏輯嗎?我想小孩也許一時難以弄清這些不同措辭背後的意義,但是這些表達方式日復一日的重複,就會逐漸對孩子的潛意識產生影響。

培養孩子心理健康的ABC原則

在《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雖有75個分散獨立的原則,但這75個原則之間是有聯繫的,在用的時候往往需要自由組合。就像一棵樹的眾多樹葉總是附著於幾條又粗又大的主幹,在本書中,ABC原則作為主幹把這75個原則串聯起來。

A(Acceptance)無條件的接受孩子

無條件的愛和溺愛的界限,恐怕很多家長都難以分清。目前很多家庭出現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個人來養育一個孩子。所以確實會有很多人批評說,現在的小孩太嬌生慣養了,好多小孩都寵壞了。但是與此同時,育兒界又有一種呼籲——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讓很多父母無所適從——到底應該如何把握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既不至於“缺愛”,又不至於被溺愛。

例如,你的孩子在搭一個積木時,始終不能按圖紙完成某一部分,他沮喪的把所有積木打翻在地上,大哭著“我不會拼”。也許一個媽媽會這樣鼓勵孩子“不,孩子,你肯定會拼的,那個積木並不難啊……”。如果你這麼說,多半你的孩子會哭的更大聲!

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感受,孩子感受到更大的不被理解。相反,一個無條件接受孩子的父母會承認孩子的感受,雖然也許我們不能認同孩子把積木打翻在地崩潰大哭的行為。按照《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的建議,父母可以說“寶貝,我知道拼這個積木這部分有點難,小零件太多圖紙說的也不太詳細,你拼不出來是正常的,同時,媽媽建議你休息一會兒,或者先去拼別的部分,待會兒再嘗試,還可以再仔細研究一下圖紙,我相信你可以搞定。”這樣孩子更能感受到真實的自己被別人感受到,更能穩定情緒,從而去考慮調整自己的行為。

雷斯切爾在本書中明確指出,提出無條件的接受孩子,是指接受孩子的感受,但不包括所有行為。在這裡,重點就是要對孩子的感受高回應,同時,對孩子的行為高要求。其實,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提出的家庭教養模式中的高回應高要求的權威型教養模式。研究表明,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兒童獨立性強,善於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自尊感和自信心較強,喜歡與人交往,對人友好。

B(Boundaries),建立和闡明清晰的界限

界線感的基礎是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不論是一兩歲的小嬰兒還是18歲的成年。

承認孩子是完全獨立於任何人,即使未成年,只是需要你的引導和照顧,你不能代替他的決定。孩子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孩子們的世界與成人不同。我們承認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目標,同時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行為和方法,給與孩子做決定的權力,懂得向孩子描述後果或者承擔後果,尊重他的決定。

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父母本身狀態不佳的時候。

關於界線,總結下來有三個,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他人,第三不破壞公共設施。除此之外,其他都是孩子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拒絕分享,如果父母對此感到沒面子,而去勉強孩子分享,這就是不尊重孩子的界線。而孩子在外先動手打人,或者未經允許拿別人東西,也許被冒犯的一方沒有追究,父母也沒有及時教育,而是不了了之,那麼長期來講,跟他人相處的界線不清晰,孩子很可能成為一個不招人待見的“熊孩子”。

例如,在一個討論暴力管教孩子的公眾號文章中,一個評論讓人格外紮心,讓人唏噓。一個女人是這麼寫的“我知道打孩子不好…… 可是我跟孩子爸離婚了,他爸不給撫養費,我一個人既要帶孩子,還要工作…… 他調皮的時候,我真的忍不住打他”。這個問題涉及下面要說的第三個原則。

C(Consistency)管教孩子的一致性

說到一致性,有個大前提有必要說明。如果很多時候父母自己的身體疲乏不堪,或者精神狀態不穩定,建議這樣的父母多關注自己,在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再談教育孩子。

首先,不能自己一套,教給孩子另一套。如果你希望孩子明白喊叫吵鬧不是好的交流方式,那麼不僅僅父母不要採用喊叫吵鬧的方式,更要注意到,當孩子採取這種喊叫吵鬧的方式時,我們如果還繼續與孩子對話,這就傳遞了一個信號——喊叫吵鬧是一種可接受的對話方式。

其次,不能昨天一套,今天一套。例如,你某天正在因為公司領導的對你的一些忽視感到受挫,為了買一刻的清淨,你滿足了一直在哭鬧的孩子的需求,給她買了他想要的玩具。

再者,不能家裡一套,外面一套。家裡你允許吃飯時孩子在大家上餐桌前先吃,到他人家做客時你卻不允許孩子在看到食物時先吃(在這裡雖然在家裡的行為是待糾正的,但這裡主要是為了說明一致性,並不是說應該鼓勵這個錯誤的行為)。

以上種種不一致的後果——孩子會一次次挑戰你的規則和底線,並且,孩子會養成一種投機取巧逃避規則的習慣。

養育孩子,不僅充滿挑戰,也充滿收穫,我們不僅教育孩子,孩子也會教育我們,有時候孩子像一面鏡子,照到了那些我們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曾經的成長缺憾,讓我們去反省,進而有機會去修補那些殘缺,同孩子一起培養幸福的能力。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

他們是對生命本身充滿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但不是出自於你。

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但他們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他們的身體居住在你的屋子裡,但是他們的靈魂卻不是。

因為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甚至在夢中你也無法前去那兒探訪。

你可以盡力使自己變得像他們,但是盡力不要使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流,也不會駐足在昨日。

——紀伯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