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度解析巨作《戰爭與和平》:人心複雜多變,但幸福本身很簡單

俄國作家巴別爾說:

「人一生其實不用讀太多的書, 有個七八本便足以, 但是, 為了找到這七八本最值得讀的書, 則必須先讀完兩三千本,

在數以千計的俄國文學名著中, 《戰爭與和平》這部最偉大作家的最偉大作品, 無疑就是最該讀的那幾本書之一」

這部堪稱俄國文學頂峰的《戰爭與和平》, 是大文豪托爾斯泰耗時7年完成的史詩級巨作, 小說以俄法戰爭的重大歷史事件與和平時期四大貴族家庭的人物活動、命運走向為線索, 刻畫了在當時的環境, 形色各異的559個人物, 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字「浮世繪」,

浩瀚人性的百科全書。

在這種氣勢磅礴的戰爭背景下, 托爾斯泰描述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歷程, 主要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很簡單, 也很複雜……

戰爭與和平安德列和皮埃爾

《戰爭與和平》是一部巨作, 篇幅特別長, 有那麼多人物,

可我覺得這部小說只寫了兩個人:

一個是安德列, 一個是彼爾, 寫了這兩個人的思想歷程和人生道路, 主要為解決一個問題, 就是怎麼樣才是幸福。

這兩人都是貴族, 衣食早已不成問題, 全部人生都可用來清談、冥想、玄思, 過精神生活。

但當時的貴族階級開始沒落, 走下坡路, 糜爛、喪失活力。

道德岌岌可危, 禮崩樂壞, 四處可見貴族子弟隕落的細節。

兩個人又性格特徵迥異。 皮埃爾待人溫厚而有親和力, 他的寬容很招人喜歡。 為險些背負惡名的娜塔莎給予最強大的支援, 盡其所能挽救她, 喚起她生命之火, 他的目的不是為了佔有她, 僅僅是暗戀她。

比起皮埃爾的感性衝動、溫厚甚至懶惰, 安德列嚴謹理性、勤快務實。 他兩次上戰場,

官至團長, 在解放農奴和莊園改革方面小有成就。 但他性格孤傲、陰沉, 對娜塔莎的愛情有所保留, 為考驗娜塔莎, 設置一年的等待期, 得知娜塔莎退婚後, 只想找情敵PK, 並不想挽回愛情。

讓兩個人能夠成爲莫逆之交的, 還是因爲他們靈魂的不謀而合:

安德列挺進沙場前線保家衛國, 不惜犧牲自己。 皮埃爾拋棄家產及貴族地位, 隻身一人闖入虎穴, 結果盲目混沌的他, 反被當俘虜抓走。 兩人高尚的行為不謀而合, 都為謀求人類的正義, 無畏犧牲, 他們是敢于擔當的勇士。

同時, 兩人都都蔑視並逃離空洞虛榮的交際場合, 追求真愛, 于是同時愛上了熱愛生活, 純真善良的娜塔莎。

安德列認為皮埃爾的內心埋藏著金子, 皮埃爾視安德列為知己,

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 也是托翁思想靈魂的附著體。

虛構的故事, 真實的幸福紅塵人間的善與罪

1.戰爭前的聚會

十九世紀初, 一代戰神拿破崙在橫掃歐洲之後, 將槍口轉向了俄國,

法俄關係急劇惡化, 兩國戰爭一觸即發, 但俄國上層社會依舊鶯歌燕舞, 人們生活悠閒自在, 各種社交舞會也都照常舉行

宮廷女官開辦了一場私人舞會, 聖彼德堡的許多達官顯貴都紛紛出席,

舞會上, 俄國貴族痛斥侵略者拿破崙, 義憤填膺。

此時, 彼埃爾走進了舞會。

他是聖彼德堡最富有的世家別素霍夫老伯爵最疼愛的非婚生子, 剛剛從國外留學歸來, 是個真誠善良、熱血愛國的年輕人,

彼埃爾在思想開放的國外長大,

又接受過先進思想的薰陶, 他不認為拿破崙是個無道的野心家, 反而覺得拿破崙是個偉人,

他的觀點遭到了在場許多愛國人士的反駁, 青年公爵安德列包爾康斯基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彼埃爾處境不妙, 就出面替他化解了眼前的尷尬處境。

安德列也是個思想開明、博學多識的青年貴族, 他在內心深處十分看不起那些生活空虛的達官貴人,

正打算在國家危難之際去軍隊裡成就一番事業, 因此處處袒護像彼埃爾這樣有理想抱負的年輕人

2.在和平中沉淪的彼埃爾

彼埃爾初回聖彼德堡時,曾一度沉迷于奢靡的上流生活。

一次和庫拉金公爵的兒子阿納托爾等一幫人胡鬧,被父親別素霍夫老伯爵逐出了家門,于是流浪到了莫斯科。

直到老別素霍夫老伯爵離去,彼埃爾才返回聖彼德堡繼承了一大筆遺產,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莫斯科社交界的新寵兒。

勢利又別有用心的瓦西裡庫拉根公爵是剛剛逝去的老別素霍夫老伯爵的遠房親戚,

他覬覦老別素霍夫老伯爵的遺產,為此,他用盡了手段,還把自己年輕貌美但不堪的女兒愛倫嫁給了彼埃爾。

而彼埃爾被愛倫的美貌所迷惑,對其他都一無所知,瓦西裡庫拉根公爵的計謀終于得逞。

婚後不久,嚮往理想生活又意志薄弱的彼埃爾在貴族群裡屢屢受挫,還發現了妻子愛倫和軍官道洛霍夫之間的不正當關係。

為了自己的名譽,他不再忍讓與對方決鬥,雖然最終取得了決鬥的勝利,但還是決定和自己妻子愛倫分居而住,

彼埃爾此時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不久,他加入了共濟會,並很快從中悟出了屬于自己的生存哲學,

他又重新懷著寬宏大度的心將妻子愛倫接回了家。

3.在戰爭中迷茫的安德列

另一邊的安德列則目標明確,他決心幹就一番事業,

就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後,便把已有身孕的妻子莉莎託付給了退隱領地的父親和妹妹瑪麗亞,頭也不回地毅然奔赴前線了,

他期望能在法俄之戰中為自己和家族贏得輝煌和榮耀。

結果,安德列發現,戰爭不關乎榮譽,只關乎各國之間權力和利益的平衡,是一個名利場。

更使他感到很奇怪的,他的外交官朋友幾乎把彼得堡的沙龍整個兒地搬到了戰爭的前方。

糜爛和腐化在這裡照樣上演,他寄予戰爭拯救的希望開始崩塌。

1805年的奧斯特裡茨戰役中,法國大敗俄軍,安德列在這場戰役中表現出了自己的堅毅和勇敢。

他扛著軍旗衝鋒在前,最後身負重傷,昏迷不醒倒在了戰場上,他得到了當地居民的悉心照顧,很快恢復了健康。

歷經戰爭的安德列感觸很多,覺得個人的功績在無邊的時間面前不值一提,

他內心彷徨,感到人生沒有了方向,急切想要回到家人的身邊,所以,傷癒後的安德列不顧疲累,歷經艱難回到了家鄉,

可就在他到家的當晚,他的妻子莉莎生下兒子後離去了,生活的挫折,讓安德列精神頹廢,內心絕望,一度消沉下去。

4.善與愛的重獲新生

不久之後,安德列因貴族會的事情去拜訪了羅斯托夫公爵,並見到了公爵活潑好動、美麗動人的女兒娜塔莎,

他灰暗的生活馬上被生命力頑強的娜塔莎照亮,他決定娶娜塔莎為妻。

愛情充滿了魔力,安德列很快重新振作投入工作和生活,此時好友彼埃爾的到訪更加觸動了安德列不甘平凡的心。

他開始在農莊實施改革,並積極參與俄國的民生活動。

1807年,俄奧聯軍與法國在埃爾勞又進行了一場殘酷的鏖戰,參與雙方都損失慘重,苦苦支撐,

直到6月,拿破崙才和沙皇簽署了和平協定,暫時的和平終于到來。

戰爭停歇,安德列決定向娜塔莎求婚,但婚事卻遭到了安德列父親的強烈反對,他認為娜塔莎年齡太小且不夠富有,

最後雙方達成協議,約定一年之後兩人結婚。

5.苦難與困頓中的徹底覺醒

彼得堡照舊充滿著庸俗的瑣事,安德列發現自己所寄熱望的改革派發起者其實是在玩弄權術。

不久安德列就出國了,娜塔莎傷心送別了心上人,但一年的寂寞等待讓她無法忍受。

很快她就在愛倫的哥哥阿納托爾的誘惑下敗下陣來,並答應了和阿納托爾一起逃離一切。

這對于因娜塔莎而重燃生活希望的安德列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為此事他痛苦不堪,積郁成疾,很快又被家人送到國外休養了。

1812年6月,拿破崙單方面撕毀和平協定,指揮法軍跨過涅曼河,決定再次入侵俄國,

5年的短暫和平告一段落,法俄之戰再次爆發,庫圖佐夫將軍有一次被任命為總司令,他邀請老部下安德列和他一起抗擊法軍,安德列同意了,

同年8月,法俄兩國在鮑羅金諾展開了一場大戰,雙方都十分慘烈,安德列的腹部也受到了重創,亟待救助

此時,愛國者馬斯托夫公爵為支持國家的正義之戰,把自己搬運家產的馬車改成了送傷患的救護馬車,並和女兒娜塔莎一起為救助傷患盡一份心力,

在運送傷患的時候,娜塔莎發現了一息尚存的安德列,

于是,娜塔莎為當初自己傷了安德列的心而懺悔謝罪,她已經洞悉了阿納托爾花花公子的本質,並態度堅決地離開了那個男人,

安德列原諒並安慰了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安德列終于迎來了與自己的和解。

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在生存與離開之間,在背叛與原諒之間,他看懂了自己的內心,頓悟了生命的真諦。

最後,在娜塔莎溫暖的臂彎裡靜靜地逝去了。

6.和平與美滿中的最終頓悟

好友彼埃爾因為家庭和婚姻的不幸,一直在努力探索生活的意義,

他沉迷于共濟會,想借助宗教來麻痹自己,以暫時擺脫現實生活中的困擾,

他和好友安德列一樣在所屬的領地上實行改革,並積極投身于農奴解放,但都以失敗告終,

衛國戰爭打響後,彼埃爾也上了前線,但俄國戰敗,法軍進駐了莫斯科,他們無所不為,

此時的彼埃爾完全改變了當年在舞會上對拿破崙的看法,所以俄國軍隊撤離時,彼埃爾並沒有離開莫斯科,

他想留在這裡做一個民族英雄,他裝扮成農民的模樣,幾次險些送命,也沒能成功,

後來為了營救一個大火中的女孩,而被法國軍人關進了戰俘營,

在戰俘營中,他日日受到獄友們的消極宿命論影響,這既讓他感歎俄軍的氣勢低迷,也讓他對戰爭的意義產生了懷疑

拿破崙就此在古老的莫斯科駐紮,但人民流離失所,士兵怨聲載道,

不久後因利益分配致使軍紀敗壞,法軍瓦解淪落成為一群烏合之眾,在哥薩克人的不斷努力下,大批俄國戰俘被拯救出來,彼埃爾也重獲自由,

經歷了長期勞役磨難的彼埃爾在精神上獲得了新生,他為自身的命運籌謀,也為祖國的多難深深擔憂,

彼埃爾又回到了莫斯科,他遇到了長大後越發動人娜塔莎,並與娜塔莎相愛了,

兩個被戰爭洗禮的靈魂終于在和平年代迎來了幸福,彼埃爾成了一個能幹又負責的丈夫,娜塔莎也變成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賢妻良母,

他們生了四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還收養了好友安德列的兒子尼古路什卡,一起在和平年代快樂幸福的生活。

什麼是幸福?

托爾斯泰讓這兩個人分別履行思想的職責,什麼是幸福?

安德列在離開中找尋,彼爾在活著裡尋找。

安德列安詳滿足地離去了,彼爾如何活著呢?

妻子海倫沒了,彼爾和娜塔莎結婚了,如同民間故事裡說的,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他們的幸福生活其實是非常日常的,經營農莊,養育孩子,和諧的夫妻之道,不受窮,但也絕不過奢。

在這裡,我看到了托爾斯泰對幸福的一種理解,在《復活》裡面也出現過。

當聶赫留朵夫跟隨苦役犯走過西伯利亞的流放路途,最後去拜見西伯利亞要塞司令,在司令家中,他看到了一種和諧的生活。

司令一家都是性情和善的人,他的女兒請他上樓去看看剛生下的一對小兒女,看著嬰兒酣甜的睡態,他非常感動。

經過受苦,他發現人道的生活就是這樣簡樸卻不受罪,問心無愧,生活最好的境界就是這樣的。

彼爾和娜塔莎結婚,生兒育女,養家活口。

但顯然托爾斯泰還不滿足,還有更宏大的理想,關乎全人類的,他給了彼爾一個任務。

時常地,彼爾會出遠門,去彼得堡,娜塔莎以為是處理一些田莊上契約方面的事務,可彼爾的神情卻顯得很神秘,似乎和什麼有關係,好像是在和十二月黨人接觸。

就像隕落的娜塔莎。

當安德列遇見她的時候,她一派天然,純真無邪。兩人分離。

而在彼爾的愛情裡,她已經是個小罪人了,但這並沒有貶抑她的價值,反而使彼爾更加尊敬她。兩人白首。

這不是指彼爾的寬容有更多的愛,而是說,娜塔莎的純潔裡已經有了理性。

她不單純是個小女孩子,無來由地快樂,而是一個經歷過生活的女性。

她在作者筆下,是美、善與幸福的化身。

生機勃勃,可以在任何事物中汲取快樂。而她最後的「汙點」豈不就是你我的人生?

人心複雜多變,但幸福本身很簡單。

因爲幸福,正是生生不息,平凡而不平淡,完滿又不完美的生活啊。

2.在和平中沉淪的彼埃爾

彼埃爾初回聖彼德堡時,曾一度沉迷于奢靡的上流生活。

一次和庫拉金公爵的兒子阿納托爾等一幫人胡鬧,被父親別素霍夫老伯爵逐出了家門,于是流浪到了莫斯科。

直到老別素霍夫老伯爵離去,彼埃爾才返回聖彼德堡繼承了一大筆遺產,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莫斯科社交界的新寵兒。

勢利又別有用心的瓦西裡庫拉根公爵是剛剛逝去的老別素霍夫老伯爵的遠房親戚,

他覬覦老別素霍夫老伯爵的遺產,為此,他用盡了手段,還把自己年輕貌美但不堪的女兒愛倫嫁給了彼埃爾。

而彼埃爾被愛倫的美貌所迷惑,對其他都一無所知,瓦西裡庫拉根公爵的計謀終于得逞。

婚後不久,嚮往理想生活又意志薄弱的彼埃爾在貴族群裡屢屢受挫,還發現了妻子愛倫和軍官道洛霍夫之間的不正當關係。

為了自己的名譽,他不再忍讓與對方決鬥,雖然最終取得了決鬥的勝利,但還是決定和自己妻子愛倫分居而住,

彼埃爾此時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不久,他加入了共濟會,並很快從中悟出了屬于自己的生存哲學,

他又重新懷著寬宏大度的心將妻子愛倫接回了家。

3.在戰爭中迷茫的安德列

另一邊的安德列則目標明確,他決心幹就一番事業,

就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後,便把已有身孕的妻子莉莎託付給了退隱領地的父親和妹妹瑪麗亞,頭也不回地毅然奔赴前線了,

他期望能在法俄之戰中為自己和家族贏得輝煌和榮耀。

結果,安德列發現,戰爭不關乎榮譽,只關乎各國之間權力和利益的平衡,是一個名利場。

更使他感到很奇怪的,他的外交官朋友幾乎把彼得堡的沙龍整個兒地搬到了戰爭的前方。

糜爛和腐化在這裡照樣上演,他寄予戰爭拯救的希望開始崩塌。

1805年的奧斯特裡茨戰役中,法國大敗俄軍,安德列在這場戰役中表現出了自己的堅毅和勇敢。

他扛著軍旗衝鋒在前,最後身負重傷,昏迷不醒倒在了戰場上,他得到了當地居民的悉心照顧,很快恢復了健康。

歷經戰爭的安德列感觸很多,覺得個人的功績在無邊的時間面前不值一提,

他內心彷徨,感到人生沒有了方向,急切想要回到家人的身邊,所以,傷癒後的安德列不顧疲累,歷經艱難回到了家鄉,

可就在他到家的當晚,他的妻子莉莎生下兒子後離去了,生活的挫折,讓安德列精神頹廢,內心絕望,一度消沉下去。

4.善與愛的重獲新生

不久之後,安德列因貴族會的事情去拜訪了羅斯托夫公爵,並見到了公爵活潑好動、美麗動人的女兒娜塔莎,

他灰暗的生活馬上被生命力頑強的娜塔莎照亮,他決定娶娜塔莎為妻。

愛情充滿了魔力,安德列很快重新振作投入工作和生活,此時好友彼埃爾的到訪更加觸動了安德列不甘平凡的心。

他開始在農莊實施改革,並積極參與俄國的民生活動。

1807年,俄奧聯軍與法國在埃爾勞又進行了一場殘酷的鏖戰,參與雙方都損失慘重,苦苦支撐,

直到6月,拿破崙才和沙皇簽署了和平協定,暫時的和平終于到來。

戰爭停歇,安德列決定向娜塔莎求婚,但婚事卻遭到了安德列父親的強烈反對,他認為娜塔莎年齡太小且不夠富有,

最後雙方達成協議,約定一年之後兩人結婚。

5.苦難與困頓中的徹底覺醒

彼得堡照舊充滿著庸俗的瑣事,安德列發現自己所寄熱望的改革派發起者其實是在玩弄權術。

不久安德列就出國了,娜塔莎傷心送別了心上人,但一年的寂寞等待讓她無法忍受。

很快她就在愛倫的哥哥阿納托爾的誘惑下敗下陣來,並答應了和阿納托爾一起逃離一切。

這對于因娜塔莎而重燃生活希望的安德列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為此事他痛苦不堪,積郁成疾,很快又被家人送到國外休養了。

1812年6月,拿破崙單方面撕毀和平協定,指揮法軍跨過涅曼河,決定再次入侵俄國,

5年的短暫和平告一段落,法俄之戰再次爆發,庫圖佐夫將軍有一次被任命為總司令,他邀請老部下安德列和他一起抗擊法軍,安德列同意了,

同年8月,法俄兩國在鮑羅金諾展開了一場大戰,雙方都十分慘烈,安德列的腹部也受到了重創,亟待救助

此時,愛國者馬斯托夫公爵為支持國家的正義之戰,把自己搬運家產的馬車改成了送傷患的救護馬車,並和女兒娜塔莎一起為救助傷患盡一份心力,

在運送傷患的時候,娜塔莎發現了一息尚存的安德列,

于是,娜塔莎為當初自己傷了安德列的心而懺悔謝罪,她已經洞悉了阿納托爾花花公子的本質,並態度堅決地離開了那個男人,

安德列原諒並安慰了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安德列終于迎來了與自己的和解。

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在生存與離開之間,在背叛與原諒之間,他看懂了自己的內心,頓悟了生命的真諦。

最後,在娜塔莎溫暖的臂彎裡靜靜地逝去了。

6.和平與美滿中的最終頓悟

好友彼埃爾因為家庭和婚姻的不幸,一直在努力探索生活的意義,

他沉迷于共濟會,想借助宗教來麻痹自己,以暫時擺脫現實生活中的困擾,

他和好友安德列一樣在所屬的領地上實行改革,並積極投身于農奴解放,但都以失敗告終,

衛國戰爭打響後,彼埃爾也上了前線,但俄國戰敗,法軍進駐了莫斯科,他們無所不為,

此時的彼埃爾完全改變了當年在舞會上對拿破崙的看法,所以俄國軍隊撤離時,彼埃爾並沒有離開莫斯科,

他想留在這裡做一個民族英雄,他裝扮成農民的模樣,幾次險些送命,也沒能成功,

後來為了營救一個大火中的女孩,而被法國軍人關進了戰俘營,

在戰俘營中,他日日受到獄友們的消極宿命論影響,這既讓他感歎俄軍的氣勢低迷,也讓他對戰爭的意義產生了懷疑

拿破崙就此在古老的莫斯科駐紮,但人民流離失所,士兵怨聲載道,

不久後因利益分配致使軍紀敗壞,法軍瓦解淪落成為一群烏合之眾,在哥薩克人的不斷努力下,大批俄國戰俘被拯救出來,彼埃爾也重獲自由,

經歷了長期勞役磨難的彼埃爾在精神上獲得了新生,他為自身的命運籌謀,也為祖國的多難深深擔憂,

彼埃爾又回到了莫斯科,他遇到了長大後越發動人娜塔莎,並與娜塔莎相愛了,

兩個被戰爭洗禮的靈魂終于在和平年代迎來了幸福,彼埃爾成了一個能幹又負責的丈夫,娜塔莎也變成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賢妻良母,

他們生了四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還收養了好友安德列的兒子尼古路什卡,一起在和平年代快樂幸福的生活。

什麼是幸福?

托爾斯泰讓這兩個人分別履行思想的職責,什麼是幸福?

安德列在離開中找尋,彼爾在活著裡尋找。

安德列安詳滿足地離去了,彼爾如何活著呢?

妻子海倫沒了,彼爾和娜塔莎結婚了,如同民間故事裡說的,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他們的幸福生活其實是非常日常的,經營農莊,養育孩子,和諧的夫妻之道,不受窮,但也絕不過奢。

在這裡,我看到了托爾斯泰對幸福的一種理解,在《復活》裡面也出現過。

當聶赫留朵夫跟隨苦役犯走過西伯利亞的流放路途,最後去拜見西伯利亞要塞司令,在司令家中,他看到了一種和諧的生活。

司令一家都是性情和善的人,他的女兒請他上樓去看看剛生下的一對小兒女,看著嬰兒酣甜的睡態,他非常感動。

經過受苦,他發現人道的生活就是這樣簡樸卻不受罪,問心無愧,生活最好的境界就是這樣的。

彼爾和娜塔莎結婚,生兒育女,養家活口。

但顯然托爾斯泰還不滿足,還有更宏大的理想,關乎全人類的,他給了彼爾一個任務。

時常地,彼爾會出遠門,去彼得堡,娜塔莎以為是處理一些田莊上契約方面的事務,可彼爾的神情卻顯得很神秘,似乎和什麼有關係,好像是在和十二月黨人接觸。

就像隕落的娜塔莎。

當安德列遇見她的時候,她一派天然,純真無邪。兩人分離。

而在彼爾的愛情裡,她已經是個小罪人了,但這並沒有貶抑她的價值,反而使彼爾更加尊敬她。兩人白首。

這不是指彼爾的寬容有更多的愛,而是說,娜塔莎的純潔裡已經有了理性。

她不單純是個小女孩子,無來由地快樂,而是一個經歷過生活的女性。

她在作者筆下,是美、善與幸福的化身。

生機勃勃,可以在任何事物中汲取快樂。而她最後的「汙點」豈不就是你我的人生?

人心複雜多變,但幸福本身很簡單。

因爲幸福,正是生生不息,平凡而不平淡,完滿又不完美的生活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