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連上3天熱搜,25歲青年鹿道森確認身亡:他的長篇遺書看哭全網父母

01

這兩天一直在關注一位年輕孩子的消息, 他叫鹿道森, 今年25歲, 是一位獨立攝影師。

11月28日, 他的微博通過皮皮時光機定時發佈了一條動態:

無需為他立碑

只願玫瑰年年為他盛放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圖文)

在介紹自己的時候, 他給自己寫了一些標籤, 其中「留守兒童」和「校園霸淩經歷者」格外讓人心疼。

在遺書裡, 他說, 陪伴他童年的, 是漫長的校園霸淩。

性格乖巧, 待人禮貌的他, 沒有獲得相應的尊重, 反而讓周圍的人覺得, 他不像個男孩子。

因為他不調皮搗蛋, 不會打架鬥毆, 不會說髒話。

在學校, 他不斷受到霸淩。

被排擠、被威脅, 是他的日常。

讓他下跪, 攔著路不讓他走……似乎每一個人都可以欺負他。

從小就有各種外號:假妹、假姑娘、雞婆……每一個都是侮辱。

最難過的是, 他無人求助, 無人可訴說。

少年時期, 他做了很長時間的留守兒童, 在親戚家輪流借宿。

後來父母回來了, 有家了, 卻不像家。

「終于不用寄人籬下, 卻收穫了更多的傷害。 」

控制欲強的母親, 不負責任的父親, 他從沒感受到過愛。

成長過程中永遠充斥著爭吵, 25年回想起來, 竟沒有一刻讓他感覺快樂。

即便如此, 即便經歷了這麼多, 在遺書裡, 他還在鼓勵他人:

陌生人, 請你一定要記住, 你就是值得被愛的!

「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我也不想去怪別人,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愛, 不是傷害。

他不怪罪任何人。 讀來多令人心痛。

11月28日, 是鹿道森25歲的生日。

本是充滿希望和力量的年紀, 卻黯然凋零。

不由地想起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在鹿道森所有的訴說裡, 他經歷的校園霸淩, 是許多孩子共同的經歷。

電影《少年的你》, 胡小蝶因為不堪霸淩而自盡。 自盡前, 她跟陳念(周冬雨飾)說:

你們看不見嗎?你們為什麼沒有人幫我?

她就那樣直勾勾地對著鏡頭問出這些話。

這不止是對陳念的拷問, 更是對我們所有人的拷問。

在胡小蝶死後, 跟警方吐露實情的周冬雨很快成為了下一個霸淩者。

她不是沒有求助過。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鏡頭, 是周冬雨給媽媽打電話, 幾次想要哭卻又忍住了眼淚,

幾次想要求助卻沒能開口。

身為一個母親, 最讓我心疼的就在這裡。

當一個孩子遭遇那麼大的痛苦和恐懼, 到底是什麼讓她無法開口求助?

在校園霸淩中, 父母的養育方式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這是每一個父母都需要深思的一個問題, 也是我們今天想要探討的話題。

02

美國疾控中心的資料表明, 美國中學生在校園被霸淩比例在1/5左右。

澳大利亞, 僅公立學校, 平均每週公佈的校園欺淩就有60多起。

中國雖然並不是校園霸淩最嚴重的國家, 但比例也不低。

此前發佈的《中國校園欺淩調查報告》顯示, 我國中部地區校園欺淩行為所占比例最高, 達到了46.23%。

我少年時期也曾遭遇過欺淩。

沒有打罵, 沒有身體上的攻擊,

只是同一個宿舍的所有女生, 突然就全部不理我了。

我被隔絕了。

集體宿舍氣氛壓抑, 所有人看向我的眼神都麻木陰冷。

假如身上有傷, 我至少還能還擊。

然而被孤立的痛苦卻是模糊不清的。

你的敵人是每一個人, 又誰也不是。

你的痛苦和絕望漫無邊際。

就那樣一天天地熬, 熬到終于畢業, 徹徹底底地離開那間宿舍。

若干年後, 一個同宿舍的女孩跟我聯繫上了, 她告訴我, 你知道當初大家為什麼都不理你嗎?那是XXX發起的, 因為你學習好, 又太高傲。

聽完她的話, 我的眼淚刷地往下淌。

所有的委屈、憤怒、悲傷和無力感, 重新又洶湧而來。

我才知道, 這麼多年過去了, 那個陰影仍然在。

至今我抗拒人群, 朋友極少, 未參加過一次中學同學聚會。

正因為自己了解被霸淩的痛苦, 所以後來當我的孩子回家告訴我, 有同學如何欺負他的時候, 我都會第一時間選擇站在他的身邊, 相信他, 守護他。

我絕對不會說出那句很多大人常說的話:為什麼他們就欺負你, 而不欺負別人?

因為這就是我當初跟父母求助時, 我父母親口對我說的話。

這句話可怕在于, 它默認這個世界所有行為都是公平、公正的。

在這樣一個世界中, 人們所得即應得。

只要你怎樣怎樣, 就不會遭遇某種不幸。

你遭遇了那樣的不幸, 一定是因為你哪裡哪裡不好。

多可笑的謬論!

欺淩的事實已發生, 遭受指責的卻是被欺淩的人, 這只模糊和轉移了事情的真相, 甚至助長了欺淩的不良風氣。

03

《少年的你》中,有這樣的一個鏡頭,審訊的女警官大著肚子,陳念看向她,問:

如果世界是這樣子的,你會忍心讓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嗎?

臺詞真的很戳心。

我也是一個母親,我不忍讓我的孩子活在一個黑白顛倒、好歹不分的世界裡。

雖然不是每一個陳念,都會遇上守護她的劉北山,但是每一個父母,都可以成為孩子無助之時的那個溫暖港灣和最後的庇護所。

當我們的孩子(疑似)被欺淩,父母如何回應更合適呢?

孩子第一次遇到霸淩,父母絕對不能含糊

之前因被欺淩而自盡的廣西北海初一女孩,大家還記得嗎?

她最初被欺負的時候,告訴過父母,「跟同學不睦」、「被欺負」,可是,她的父母勸導她:「要放寬心態去面對。」

這樣消極、隱忍的方式,為這個女孩後來頻繁被欺淩埋下了直接的隱患。

事實上,當孩子第一次遇到欺淩時,父母絕不能含糊帶過!

凡事都有個第一次效應,處理第一次的態度會深刻影響孩子以後面對這樣事物的心態。

第一次如果父母漫不經心地讓孩子忍讓一下,也許就會把孩子推向經常遭遇欺淩的深淵。

很多因為校園欺淩而走向深重悲劇,甚至送命的。

往往不是一次就能產生這樣惡果的,它有個不斷的升級過程,所以第一次遭遇欺淩就積極、主動去解決問題,真的真的非常重要。

我們這裡說的去解決問題,不是鼓動大家去通過暴力方式「欺負」回去,而是充分傾聽孩子訴說,詢問孩子的想法。

然後,以實際行動去給以孩子支持,包括去跟對方家長、班級老師溝通搞清楚事情原委,班級范圍內得不到合理解釋的話,完全可以向上一級繼續尋求幫助和說法。

父母為了守護孩子而所做這一番努力非常重要。

當父母能夠在保有理智的前提下,重視孩子的情緒感受,去陪孩子直面問題,孩子就能夠在父母這樣的努力中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被重視感,他內心可能經歷的那些陰影更容易因此而消散。

不僅如此,孩子還會從父母身上學到「沒事不找事,遇事不怕事」的可貴勇氣,這樣的質量,必然會讓我們的孩子將來受用一生。

尊重孩子,多給他們說「不」的空間

我在學心理學的時候,認識一個朋友。

她曾經是一個霸淩他人的孩子。

不過,同時她也是一個被嚴重忽略的兒童,生命早期寄人籬下,心理上動盪不安。

難得的是她有覺察,學了心理學,並且坦誠回顧了自己的過去。

她曾經這樣說,就是因為年幼的時候受過太多的慢性創傷,感受太多挫敗,沒有其他管道疏解,就會忍不住發洩到比自己更弱的孩子身上。

她期望通過霸淩他人,去一再地確認,自己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弱小無助的小孩子了,不再敏感、脆弱,而是要去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強大。

與此同時,他們的霸淩對象,那些顯得柔弱無助的被霸淩者,假如逆來順受,則會激發霸淩者更強烈的恨意。

那份恨意的潛臺詞是:你為什麼不反抗,你怎麼這麼沒用!

從潛意識角度講,他們其實是在憎恨自己無法反抗現實的事實。

所以,假如被霸淩者能夠在第一時間,越早越好地去反抗欺淩,那些小霸王反而會感覺更好。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能夠敢于第一時間有力地反抗欺淩呢?

是那些曾經被允許對強權說「不」的孩子,是那些打小就可以去拒絕大人、個人意願更多被尊重的孩子。

最怕父母在孩子面前掌控欲過強、過度強調孩子聽話、順服。

為什麼有些孩子遇到霸淩不求助、不反抗,哪怕你強調一千遍打回去,他們也打不出手?因為他們從很小的時候起,心中就內化了一個被(強有力的大人)欺負的形象。

他們很早就對自己可以說「不」、可以反抗這件事失去信心了。

他們會覺得,忍一忍,也就扛過去了。

這是這些孩子最讓人心疼的地方。

盡可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霸淩者往往不是無緣無故就去欺淩隨便一個人的。

他們瞄準一個目標,是有一個過程的。

有心理學家說過,這些霸淩者通常會很擅長分辨出不合群的孩子,或者因為抑鬱、心理健康疾病、殘障或身高體重異常等受到孤立的孩子。

原因也很好理解。

因為他們本身心底裡就住著一個特別低價值感、特別自卑和怯懦的形象,所以他們在尋找霸淩對象的時候,更像是在尋找同類。

找到欺淩目標後,他們接下來做的一件事,是瞅準那些挑選出的「軟柿子」,先欺負一下試試,如果不反抗或者欺負完了也沒有什麼後果,那就留著以後慢慢再欺負

所以,假如父母能夠按照我們前面建議的,第一時間去給到孩子支持和幫助,就能夠有效避免後續更多、更過分的欺淩。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夠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跟孩子保持一個好的親子關係;

在家庭內部,在生活中,給孩子傳遞一個資訊: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會理解你、支援你、幫助你、愛你。

這個理解、支持和幫助,不是有人打了孩子了父母就出現了,而是日常親子相處的過程中,比如:

孩子學習遇到困難了父母能否看到他的難處而不是一味向他提要求;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能否理解和支持他的個人意願,而不是一味打壓;

孩子有心事了父母能否放低姿態去耐心地陪伴、聆聽,去施以援手,而不是認定孩子不懂事,有問題,或者無理取鬧。

就是在跟父母的點滴互動中,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才一點點得以構建,他們的內心力量才一點點變得更加強大。

這樣的孩子,哪怕他們遭遇欺淩,也能夠掌握有真正的自保與還擊的力量,必要時候他們也更加敢于去尋求大人的幫助。

如果說,鹿道森的離世能給我們一些警醒,大概就是他在遺書裡寫下的話:

他向所有人吶喊:請停止校園霸淩吧。 他向所有成為父母的人說:請從此刻開始愛你的孩子吧。

03

《少年的你》中,有這樣的一個鏡頭,審訊的女警官大著肚子,陳念看向她,問:

如果世界是這樣子的,你會忍心讓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嗎?

臺詞真的很戳心。

我也是一個母親,我不忍讓我的孩子活在一個黑白顛倒、好歹不分的世界裡。

雖然不是每一個陳念,都會遇上守護她的劉北山,但是每一個父母,都可以成為孩子無助之時的那個溫暖港灣和最後的庇護所。

當我們的孩子(疑似)被欺淩,父母如何回應更合適呢?

孩子第一次遇到霸淩,父母絕對不能含糊

之前因被欺淩而自盡的廣西北海初一女孩,大家還記得嗎?

她最初被欺負的時候,告訴過父母,「跟同學不睦」、「被欺負」,可是,她的父母勸導她:「要放寬心態去面對。」

這樣消極、隱忍的方式,為這個女孩後來頻繁被欺淩埋下了直接的隱患。

事實上,當孩子第一次遇到欺淩時,父母絕不能含糊帶過!

凡事都有個第一次效應,處理第一次的態度會深刻影響孩子以後面對這樣事物的心態。

第一次如果父母漫不經心地讓孩子忍讓一下,也許就會把孩子推向經常遭遇欺淩的深淵。

很多因為校園欺淩而走向深重悲劇,甚至送命的。

往往不是一次就能產生這樣惡果的,它有個不斷的升級過程,所以第一次遭遇欺淩就積極、主動去解決問題,真的真的非常重要。

我們這裡說的去解決問題,不是鼓動大家去通過暴力方式「欺負」回去,而是充分傾聽孩子訴說,詢問孩子的想法。

然後,以實際行動去給以孩子支持,包括去跟對方家長、班級老師溝通搞清楚事情原委,班級范圍內得不到合理解釋的話,完全可以向上一級繼續尋求幫助和說法。

父母為了守護孩子而所做這一番努力非常重要。

當父母能夠在保有理智的前提下,重視孩子的情緒感受,去陪孩子直面問題,孩子就能夠在父母這樣的努力中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被重視感,他內心可能經歷的那些陰影更容易因此而消散。

不僅如此,孩子還會從父母身上學到「沒事不找事,遇事不怕事」的可貴勇氣,這樣的質量,必然會讓我們的孩子將來受用一生。

尊重孩子,多給他們說「不」的空間

我在學心理學的時候,認識一個朋友。

她曾經是一個霸淩他人的孩子。

不過,同時她也是一個被嚴重忽略的兒童,生命早期寄人籬下,心理上動盪不安。

難得的是她有覺察,學了心理學,並且坦誠回顧了自己的過去。

她曾經這樣說,就是因為年幼的時候受過太多的慢性創傷,感受太多挫敗,沒有其他管道疏解,就會忍不住發洩到比自己更弱的孩子身上。

她期望通過霸淩他人,去一再地確認,自己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弱小無助的小孩子了,不再敏感、脆弱,而是要去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強大。

與此同時,他們的霸淩對象,那些顯得柔弱無助的被霸淩者,假如逆來順受,則會激發霸淩者更強烈的恨意。

那份恨意的潛臺詞是:你為什麼不反抗,你怎麼這麼沒用!

從潛意識角度講,他們其實是在憎恨自己無法反抗現實的事實。

所以,假如被霸淩者能夠在第一時間,越早越好地去反抗欺淩,那些小霸王反而會感覺更好。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能夠敢于第一時間有力地反抗欺淩呢?

是那些曾經被允許對強權說「不」的孩子,是那些打小就可以去拒絕大人、個人意願更多被尊重的孩子。

最怕父母在孩子面前掌控欲過強、過度強調孩子聽話、順服。

為什麼有些孩子遇到霸淩不求助、不反抗,哪怕你強調一千遍打回去,他們也打不出手?因為他們從很小的時候起,心中就內化了一個被(強有力的大人)欺負的形象。

他們很早就對自己可以說「不」、可以反抗這件事失去信心了。

他們會覺得,忍一忍,也就扛過去了。

這是這些孩子最讓人心疼的地方。

盡可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霸淩者往往不是無緣無故就去欺淩隨便一個人的。

他們瞄準一個目標,是有一個過程的。

有心理學家說過,這些霸淩者通常會很擅長分辨出不合群的孩子,或者因為抑鬱、心理健康疾病、殘障或身高體重異常等受到孤立的孩子。

原因也很好理解。

因為他們本身心底裡就住著一個特別低價值感、特別自卑和怯懦的形象,所以他們在尋找霸淩對象的時候,更像是在尋找同類。

找到欺淩目標後,他們接下來做的一件事,是瞅準那些挑選出的「軟柿子」,先欺負一下試試,如果不反抗或者欺負完了也沒有什麼後果,那就留著以後慢慢再欺負

所以,假如父母能夠按照我們前面建議的,第一時間去給到孩子支持和幫助,就能夠有效避免後續更多、更過分的欺淩。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夠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跟孩子保持一個好的親子關係;

在家庭內部,在生活中,給孩子傳遞一個資訊: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會理解你、支援你、幫助你、愛你。

這個理解、支持和幫助,不是有人打了孩子了父母就出現了,而是日常親子相處的過程中,比如:

孩子學習遇到困難了父母能否看到他的難處而不是一味向他提要求;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能否理解和支持他的個人意願,而不是一味打壓;

孩子有心事了父母能否放低姿態去耐心地陪伴、聆聽,去施以援手,而不是認定孩子不懂事,有問題,或者無理取鬧。

就是在跟父母的點滴互動中,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才一點點得以構建,他們的內心力量才一點點變得更加強大。

這樣的孩子,哪怕他們遭遇欺淩,也能夠掌握有真正的自保與還擊的力量,必要時候他們也更加敢于去尋求大人的幫助。

如果說,鹿道森的離世能給我們一些警醒,大概就是他在遺書裡寫下的話:

他向所有人吶喊:請停止校園霸淩吧。 他向所有成為父母的人說:請從此刻開始愛你的孩子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