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有眼光,孩子才能把夢做大一點

前段時間, 偶然刷到一個綜藝節目。

節目裡, 一個6歲杭州女孩甜心, 因為媽媽安排的「課程表」一下子火了。

她的父母遵行「每個家長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 讓孩子在十多個興趣班中來回奔走。

主播、模特、英語、滑冰、畫畫、舞蹈……

週一到周日, 滿滿當當毫無空隙。

時間被計畫按分鐘計算, 不能浪費一分鐘。

節目中有一個特殊的環節, 孩子能和樹洞說悄悄話。

于是, 就有這一幕:

「你覺得爸爸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不好的人。 」

「你剛剛一直在叫媽媽‘假媽媽’, 那你的真媽媽在哪裡啊?」

「真媽媽丟了。 」

聽到「真媽媽丟了」, 媽媽瞬間就哭了。

為了讓孩子「成才」, 家長的做法看起來有些極端。

但這樣的做法其實代表著一種很常見的心態:

教育競爭壓力這麼大,

生怕自己的孩子跑偏了, 生怕孩子不夠優秀。

這個片段也帶出了這些年一直在風口浪尖的教育話題:

快樂教育VS壓力教育, 到底哪個才是成功的教育?

1

過度養育後, 「內卷式雞娃」成熱詞

近幾年, 「雞娃」「海澱媽媽」似乎成了教育界的網路熱詞。

「雞娃」, 則意為「給孩子打雞血」, 不停地讓孩子去學習、拼搏。

「海澱媽媽」, 則意味著生活在北京的海澱區, 清華、北大就在家門口, 身心精力都是在孩子教育上的高知女性群體。

這些熱詞的出現, 揭露了家長們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嚴重焦慮感。

前陣子, PET英語考試線上報名系統開放後立刻癱瘓的新聞上了熱搜。

PET即劍橋英語二級考試, 很多雞娃家長把通過這個考試當作孩子小升初簡歷上的標配。

KET考試的詞彙量要求大概是1500-1800左右,是一名孩子國中畢業時的英語水準。

伴隨著升學路上的高競爭,是無處不在的教育內卷。

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項彪指出:

「內卷」這一詞已經脫離了原本的學術語境,而用來指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

一位爸爸輔導作業時,孩子屢不聽勸。

他情緒失控,點燃練習簿扔下樓,差點燒了鄰居家。

一個媽媽因為太焦慮孩子的教育,給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輔導班。

而當孩子爸爸想晚上看電視的時候,媽媽讓他抱著電視出去看。

孩子爸爸太委屈,說著說著便崩潰大哭。

北京順義媽媽瘋狂雞娃的段子也曾在網上瘋狂流傳。

每個週末都排期滿滿。

當娃要學古箏,媽媽先苦學半年。

為了給娃樹立榜樣,媽媽報名游泳比賽先得了中年組冠軍。

中國家長的「內卷」,在全世界都是聞名的。

在美國耶魯大學和西北大學的兩位經濟學教授合寫的《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一書中,就提出過這樣的一個觀點:

「‘定終生式’的考試提升了教養的重要性,也因此為使用密集型教養方式提供了激勵。」

2

教育可以有壓力,但別盲目雞娃

很多家長會說:

「中國的教學現狀就是全體學生都在超前學習。升學考核也只能看孩子的成績,我也沒辦法,大家都在學,自己家孩子不可能不學?」

是啊,擔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學,甚至流入底層。

擔憂與欲望碰撞後,焦慮的父母不得不開始雞娃歷程。

可肩負著家長過重的期待,承受著超乎尋常的成長焦慮,產生的種種問題同樣值得深思。

2020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家學習成了常事。

父母的「管教」圍繞在孩子身旁,時常有孩子因學習而產生負面情緒的新聞爆出。

曾經就有報導顯示,疫情期間杭州某醫院青少年心理諮詢門診不降反增,業務量比平常增加了將近30%。

慢性壓力和長期被控制的感覺,讓孩子逐漸喪失了活力。

《自驅型成長》這本書裡,拿兩個孩子舉過例子。

一個孩子曾經親眼目睹自己的哥哥被暴力傷害。

另一個孩子學習壓力非常大,成績很好,但是睡眠質量很差,也時常頭痛。

科學家掃描了這兩個孩子的大腦,發現他們的應激反應系統的腦成像很相似。

也就是說,長期毒性壓力對身體產生的傷害,和遭遇重大的創傷是相似的。

德國的心理學家們也曾做過一場大規模的比較實驗。

他們發現,從小接受科學訓練的孩子,確實會比以遊戲玩樂為主的孩子有學習優勢。

但從四年級開始,這兩類孩子的學習差距就開始逐漸拉近。

到了青春期,大多數在童年以娛樂為基調的孩子,社交人緣反而會更好。

因為這類孩子更懂得表達自身的情感,並且更能夠為他人著想,更具同理心。

而在父母嚴格計畫中成長的孩子,因為總是有著「不能輸給別人」信念,壓力和焦慮也總是會沒完沒了地湧來。

3

在玩中真的就學不到東西嗎?

在3月6日剛剛播出的《奇葩說》7總決賽裡裡,有個「做人最重要的是不是開心」的辯題。

傅首爾和小鹿為「做人最重要的是不是開心「提供了多元化的辯論視角。

傅首爾說:

我們所有的努力、健康、勤奮,不都是為了最後那個開心嗎?

而小鹿說:

我們除了開心和快樂,人生還應該有其他價值。

這個辯題的提出,也為家長們提供了「是否應該支持開心教育」的多角度思考。

開心和成長,真的是相悖的嗎?

孩子們在玩樂中,是不是就學不到東西?

答案當然並不這麼絕對。

蒙臺梭利一直提倡「自己做、做中學」。

為什麼強調要自己做、玩中學、做中學?

因為真正的學習,其實是一個習得的過程。

真正的偉大成就,也來自于發自內心的熱愛。

從一次次觀察、模仿,自己探索、糾偏,到最後找到答案。

只有經歷過自己探索的過程,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在玩樂探險中驗證,父母在一旁護航。

不忙著去糾正、指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才能被更好地保護。

4

最成功的教育,是點亮孩子心裡的光

什麼是好的教育?

一直在做公益教育的作家郝景芳曾說起自己對6歲女兒的期待:

「多創造點就業崗位,讓大家不那麼辛苦。」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回答,也是一個教育家的格局。

就如長江商學院MBA專案導師李一諾群說:

「教育要關注的是冰山結構水面之下的部分」。

冰層之上,是外顯的知識和技能。

冰層之下,則是態度、情感、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靈性、覺性、悟性。

這在于兩點:

1、有內心有原動力的孩子才會不迷茫,走得深,走得遠。

2、「雞娃」「激」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他對這門課程的熱愛。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未來社會。

可與其說讓孩子取得高分、考上好大學。

不如說,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孩子身上的創新力和內驅力,讓孩子擁有膽識、眼光、勇氣、毅力。

有調查顯示,NASA工程師裡,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受過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影響,對航空航太事業有了興趣。

馬斯克更是阿西莫夫的鐵粉,11歲時被科幻改變了一生。

憑藉對宇宙和科學的熱愛,他成了「矽谷鋼鐵俠」,躋身世界首富。

財富對他來說只是數字,真正驅動他前行的是對宇宙奧秘的熱愛。

2016年,繼劉慈欣後第二個獲得雨果獎的中國作家郝景芳,從9歲時,就開始翻閱著厚厚的科普書。

全憑個人興趣的驅動,她「順道」考上清華物理系,寫科幻小說,做兒童教育的創業者。

如果只是把孩子當成知識的容器,硬把孩子推進名校,孩子也很可能在獲得自由的時候浪費掉這個資源。

考上好大學了,就開始打遊戲、談戀愛、蹺課睡覺的案例並不少。

比如,曾就有多個高校大學生被迫退學的新聞在高校圈炸了鍋。

5

父母有眼光,孩子才能把夢做大一點

說到底,激發孩子的內心之光,是教育的內核,同時也是家長最重要的任務。

唯有如此,一旦分數失去意義後,孩子才仍能找到學習的意義。

讀書、看世界是塑造宏大世界觀的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書中的榜樣也是一個人的人生起點,能不斷提醒孩子要志存高遠。

所以,要想孩子真的愛學習、愛思索,那就先帶著孩子多讀書、多看看世界吧。

這才是一個孩子真正的內功。

其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需要管。

但管的界限,卻需要把握。

易烊千璽是出了名的雞娃,可他本來在跳舞上就是有天賦的,也熱愛跳舞。

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特點和形狀是什麼,在孩子的天賦上推一把,才是有效率的「管」。

第三、教育真正的終點,其實就是自我實現,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比爾蓋茨、馬斯克這樣的行業頂尖人才。

父母把遠光放長遠點,才能看到每個孩子的不同。

《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是一個具有先天性智商缺陷的人,時常受到同齡人的排擠與嘲笑。

而阿甘的媽媽卻一直告訴他:

「你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你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即便付出很大的代價,也要讓阿甘與其他孩子一樣得到去公立學校上學的機會。

這是一個平凡甚至簡單的小人物,但他卻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

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視感情。

他是一個內心真正充實的人。

所以,要想孩子在內卷的世界中找到出路,先做一個有眼光的家長吧。

父母不焦慮、有自我、有大愛,才能帶領孩子把夢做大一點。

就像是奇葩說冠軍傅首爾所言:

父母眼中的完美,有時並不是孩子眼中的完美。

被善待的孩子,才會喜歡這個世界。

KET考試的詞彙量要求大概是1500-1800左右,是一名孩子國中畢業時的英語水準。

伴隨著升學路上的高競爭,是無處不在的教育內卷。

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項彪指出:

「內卷」這一詞已經脫離了原本的學術語境,而用來指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

一位爸爸輔導作業時,孩子屢不聽勸。

他情緒失控,點燃練習簿扔下樓,差點燒了鄰居家。

一個媽媽因為太焦慮孩子的教育,給孩子報了十幾個興趣班輔導班。

而當孩子爸爸想晚上看電視的時候,媽媽讓他抱著電視出去看。

孩子爸爸太委屈,說著說著便崩潰大哭。

北京順義媽媽瘋狂雞娃的段子也曾在網上瘋狂流傳。

每個週末都排期滿滿。

當娃要學古箏,媽媽先苦學半年。

為了給娃樹立榜樣,媽媽報名游泳比賽先得了中年組冠軍。

中國家長的「內卷」,在全世界都是聞名的。

在美國耶魯大學和西北大學的兩位經濟學教授合寫的《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濟學》一書中,就提出過這樣的一個觀點:

「‘定終生式’的考試提升了教養的重要性,也因此為使用密集型教養方式提供了激勵。」

2

教育可以有壓力,但別盲目雞娃

很多家長會說:

「中國的教學現狀就是全體學生都在超前學習。升學考核也只能看孩子的成績,我也沒辦法,大家都在學,自己家孩子不可能不學?」

是啊,擔心孩子考不上好大學,甚至流入底層。

擔憂與欲望碰撞後,焦慮的父母不得不開始雞娃歷程。

可肩負著家長過重的期待,承受著超乎尋常的成長焦慮,產生的種種問題同樣值得深思。

2020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家學習成了常事。

父母的「管教」圍繞在孩子身旁,時常有孩子因學習而產生負面情緒的新聞爆出。

曾經就有報導顯示,疫情期間杭州某醫院青少年心理諮詢門診不降反增,業務量比平常增加了將近30%。

慢性壓力和長期被控制的感覺,讓孩子逐漸喪失了活力。

《自驅型成長》這本書裡,拿兩個孩子舉過例子。

一個孩子曾經親眼目睹自己的哥哥被暴力傷害。

另一個孩子學習壓力非常大,成績很好,但是睡眠質量很差,也時常頭痛。

科學家掃描了這兩個孩子的大腦,發現他們的應激反應系統的腦成像很相似。

也就是說,長期毒性壓力對身體產生的傷害,和遭遇重大的創傷是相似的。

德國的心理學家們也曾做過一場大規模的比較實驗。

他們發現,從小接受科學訓練的孩子,確實會比以遊戲玩樂為主的孩子有學習優勢。

但從四年級開始,這兩類孩子的學習差距就開始逐漸拉近。

到了青春期,大多數在童年以娛樂為基調的孩子,社交人緣反而會更好。

因為這類孩子更懂得表達自身的情感,並且更能夠為他人著想,更具同理心。

而在父母嚴格計畫中成長的孩子,因為總是有著「不能輸給別人」信念,壓力和焦慮也總是會沒完沒了地湧來。

3

在玩中真的就學不到東西嗎?

在3月6日剛剛播出的《奇葩說》7總決賽裡裡,有個「做人最重要的是不是開心」的辯題。

傅首爾和小鹿為「做人最重要的是不是開心「提供了多元化的辯論視角。

傅首爾說:

我們所有的努力、健康、勤奮,不都是為了最後那個開心嗎?

而小鹿說:

我們除了開心和快樂,人生還應該有其他價值。

這個辯題的提出,也為家長們提供了「是否應該支持開心教育」的多角度思考。

開心和成長,真的是相悖的嗎?

孩子們在玩樂中,是不是就學不到東西?

答案當然並不這麼絕對。

蒙臺梭利一直提倡「自己做、做中學」。

為什麼強調要自己做、玩中學、做中學?

因為真正的學習,其實是一個習得的過程。

真正的偉大成就,也來自于發自內心的熱愛。

從一次次觀察、模仿,自己探索、糾偏,到最後找到答案。

只有經歷過自己探索的過程,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在玩樂探險中驗證,父母在一旁護航。

不忙著去糾正、指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才能被更好地保護。

4

最成功的教育,是點亮孩子心裡的光

什麼是好的教育?

一直在做公益教育的作家郝景芳曾說起自己對6歲女兒的期待:

「多創造點就業崗位,讓大家不那麼辛苦。」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回答,也是一個教育家的格局。

就如長江商學院MBA專案導師李一諾群說:

「教育要關注的是冰山結構水面之下的部分」。

冰層之上,是外顯的知識和技能。

冰層之下,則是態度、情感、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靈性、覺性、悟性。

這在于兩點:

1、有內心有原動力的孩子才會不迷茫,走得深,走得遠。

2、「雞娃」「激」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他對這門課程的熱愛。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未來社會。

可與其說讓孩子取得高分、考上好大學。

不如說,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孩子身上的創新力和內驅力,讓孩子擁有膽識、眼光、勇氣、毅力。

有調查顯示,NASA工程師裡,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受過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影響,對航空航太事業有了興趣。

馬斯克更是阿西莫夫的鐵粉,11歲時被科幻改變了一生。

憑藉對宇宙和科學的熱愛,他成了「矽谷鋼鐵俠」,躋身世界首富。

財富對他來說只是數字,真正驅動他前行的是對宇宙奧秘的熱愛。

2016年,繼劉慈欣後第二個獲得雨果獎的中國作家郝景芳,從9歲時,就開始翻閱著厚厚的科普書。

全憑個人興趣的驅動,她「順道」考上清華物理系,寫科幻小說,做兒童教育的創業者。

如果只是把孩子當成知識的容器,硬把孩子推進名校,孩子也很可能在獲得自由的時候浪費掉這個資源。

考上好大學了,就開始打遊戲、談戀愛、蹺課睡覺的案例並不少。

比如,曾就有多個高校大學生被迫退學的新聞在高校圈炸了鍋。

5

父母有眼光,孩子才能把夢做大一點

說到底,激發孩子的內心之光,是教育的內核,同時也是家長最重要的任務。

唯有如此,一旦分數失去意義後,孩子才仍能找到學習的意義。

讀書、看世界是塑造宏大世界觀的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書中的榜樣也是一個人的人生起點,能不斷提醒孩子要志存高遠。

所以,要想孩子真的愛學習、愛思索,那就先帶著孩子多讀書、多看看世界吧。

這才是一個孩子真正的內功。

其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需要管。

但管的界限,卻需要把握。

易烊千璽是出了名的雞娃,可他本來在跳舞上就是有天賦的,也熱愛跳舞。

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特點和形狀是什麼,在孩子的天賦上推一把,才是有效率的「管」。

第三、教育真正的終點,其實就是自我實現,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比爾蓋茨、馬斯克這樣的行業頂尖人才。

父母把遠光放長遠點,才能看到每個孩子的不同。

《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是一個具有先天性智商缺陷的人,時常受到同齡人的排擠與嘲笑。

而阿甘的媽媽卻一直告訴他:

「你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你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即便付出很大的代價,也要讓阿甘與其他孩子一樣得到去公立學校上學的機會。

這是一個平凡甚至簡單的小人物,但他卻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

誠實、守信、認真、勇敢,重視感情。

他是一個內心真正充實的人。

所以,要想孩子在內卷的世界中找到出路,先做一個有眼光的家長吧。

父母不焦慮、有自我、有大愛,才能帶領孩子把夢做大一點。

就像是奇葩說冠軍傅首爾所言:

父母眼中的完美,有時並不是孩子眼中的完美。

被善待的孩子,才會喜歡這個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