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柳傳志做錯了什麼?聯想為什麼被做空?華爾街日報:特斯拉、蘋果和軟銀爭相鎖定鋰供應

"

最近關於聯想賣國的事情被網上炒的熱火朝天, 搞得柳傳志拼老命拉來這麼多企業家支持自己, 中國企業家之間、中國老百姓之間的如此撕裂真是小編活這麼久沒看到過的, 從聲討當年柳傳志和倪光南的不同路線、到聲討5G投票的事情, 還有人聲討聯想電腦在美國賣的比中國便宜, 一早看到還有人開始聲討聯想當年改制的事情。

不知道是誰在策劃對聯想的攻擊, 這可能和國際做空聯想的人有關係, 也可能和某些公司有關係, 但確實, 中國的網名70%沒接受過高等教育, 在低智商人群中散步這些是有市場的,

尤其是關於5G投票, 是一場精確打擊。 但被攻擊的最大原因還是柳傳志的聯想在有錢之後確實戰略上出現了問題, 一家和創新絕緣的公司被做空也是遲早的。

"

柳傳志當年的策略當然是正確的

在小編看來, 柳傳志當年的策略當然是正確的, 假如按照倪光南的路線, 中國就不可能融入世界, 中國可能還是單片機時代, 因為假如真正按照巴統的規定, 可能286以上的電腦都在禁止進入中國之列, 當年的286主機板晶片可能就和現在的晶片一樣, 也是一個你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搞出來的東西, 如果按照倪光南的路線, 可能聯想早就沒有了。

5G投票和標準和聯想八竿子沒關係

關於5G投票, 低智商的很多線民基本不用腦子去想,

首先第一個基本點就是這些東西都不是真正可以用投票投出來的, 比如華為確實在某些場景和技術方面有很多的積累, 但第一壟斷性的核心技術在高通手裡, 第二作為一個巨大的世界級標準, 老大允許你參與, 但絕對不允許你來主導, 這是客觀形勢。 假如現實就是如此, 那麼聯想沒必要用愛國來投你, 而且聯想還投了呢。 這純粹就是一個商業問題。 搞笑的是小米說投票支持聯想了......

聯想電腦的價格看看稅收

關於聯想電腦的價格, 其實很多人以前就翻過這個問題, 小編去國外有時候也喜歡這麼比較。 但你知道不, 中國的增值稅是17%, 海關還有關稅, 如果有人辦過企業, 就知道中國的稅收是多少了,

一個收入10000的員工, 單位實際支出是16000左右, 特斯拉在美國賣5萬, 到中國賣特斯拉最便宜的Model S車型在美國上稅後的價格為63570美元, 中國103715美元, 比美國售價高出了63%。

聯想當年的改制是正確的選擇

關於聯想當年的改制, 確實當年聯想是中科院的資產, 當年王健林也是國資, 當年中國的所有企業都是國資或者集體企業。 假如沒改革, 這些企業的結果可能還是供銷社之類, 就是整個國家都在計畫體制呢, 你願意嗎?。 至於當年柳傳志是否得了便宜, 他不得便宜你也得不到啊?

柳傳志錯在哪裡?

但柳傳志是不是一直沒錯呢?起碼在有錢之後沒進一步思考國家未來, 思考聯想未來, 建立正確的技術價值觀方面是有問題的。

聯想的產品幾無創新

welcome

聯想的產品幾乎和創新無關, 最早記得聯想搞過網站, 後來很快死了, 聯想的手機折騰幾次就沒了, 聯想的電腦也幹不過惠普了, 聯想的股票更是被作為全球做空的重大標的, 那就是因為聯想沒東西, 只有錢。 以前我們開玩笑說聯想你連都不能想, 微軟的名字不好太軟了, 但現在呢, 聯想的創新你連想都不敢想, 微軟卻憑藉創新可能成為一家萬億美元的公司

聯想錯誤的守成戰略

welcome

作為一個有科技帽子的公司, 聯想把上市公司和集團分開, 而聯想集團成為一個投資型公司, 還有好幾個資本公司, 投資了房地產、酒、還有龐大的金融包括p2p, 若干年前, 記得聯想還有一個研究院的, 但真想不起聯想研究院是誰在,

聯想研究院出了什麼產品和戰略。 換句話說, 聯想的基本策略變成守住最傳統的東西, 然後自己什麼都不想幹, 對於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研發是聯想都不想了。

柳傳志老了

welcome

小編覺得, 作為一個得意於改革開放的公司, 聯想的夢本來就應該是國家和人民的夢, 假如美國高通、特斯拉等企業家都在做一個未來的科技的夢, 中國的夢的承擔著就應該就是聯想這樣的公司, 可惜, 柳傳志沒這夢, 柳傳志選定的少帥也沒這個夢。 小編更順便說一下, 這幾年柳傳志一家都在做專車, 一段時間內, 神州租車、滴滴專車、uber等都是他們一家的, 神州是聯想的控股公司, 女兒柳青在做滴滴、侄女柳甄做的uber後來這個侄女去了今日頭條, 看看吧,這些公司最近都是在多事之秋,這些難道柳傳志沒影響?

聯想沒互聯網基因

welcome

至於現在突然出現了反聯想的浪潮,也可能如聯想所判斷,後面有人,業績也傳說是某幾個公司陷入輿論危機之後把聯想拉出來引導輿論的強烈公關。

但這也說明了,聯想確實缺少互聯網的基因反應速度是烏龜,另外,聯想確實自己露出的問題太多了,太容易被攻擊了,這也是為什麼聯想能夠成為國際做空物件的原因,歸根結底,聯想的問題就是柳傳志的問題。柳傳志老了,哪些攻擊聯想和祝柳傳志的人,尤其是扣帽子,想在科技界搞一場WG的人,你們不會得逞的,而柳傳志,小編還是祝你身體健康,但少管事,聯想的問題就是家長管多了。

看到華爾街日報關於金屬的文章,推薦給大家,也可能是一個投資決策。這可能和上面的文章風馬牛不相及,小編是想表達一個觀點,你看中國的企業家在相互鬧事,相互搞事,人家在做什麼?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你的家國夢一定是和人來的夢在一起的。

特斯拉、蘋果和軟銀爭相鎖定鋰供

應特斯拉和一家大型中資公司週四都與鋰生產商敲定了新協議。這再度表明,科技公司、汽車製造商和其他用鋰大戶正積極採取行動確保鋰的供應。

特斯拉(Tesla Inc., TSLA)和一家大型中資公司週四都與鋰生產商敲定了新協議。這再度表明,科技公司、汽車製造商和其他用鋰大戶正積極採取行動確保鋰的供應。

鋰是電動車和手機電池的原材料,隨著電動車的日益普及,未來幾年,鋰和同為此類電池原料的鈷可能出現供應短缺。

這一擔憂正促使越來越多依賴鋰和鈷的公司現在就敲定協議,即便這意味著與尚未開始生產的供應商展開合作。

特斯拉已經與澳大利亞鋰生產商Kidman Resources Ltd. (KDR.AU)簽訂一項為期三年的供貨協定,Kidman稱,協定將從該公司開始生產電池級鋰時開始生效。預計2021年之前Kidman不會開始鋰化合物的生產。

中國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Tianqi Lithium Corp., 002466.SZ, 簡稱﹕天齊鋰業)週四也說,已經同意以大約41億美元的價格從加拿大化肥企業Nutrien Ltd.手中買入智利鋰巨頭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 24%的股份。

除了嘉能可(Glencore PLC, 0805.HK)和Albemarle Corp.等業內龍頭企業,分析師預計還有超過100家小規模的鋰礦企業和大約25家鈷礦企業。很多企業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上市,一些公司已經和大型使用者談定了交易。

House Mountain Partners LLC是紐約一家向電池金屬企業和投資者提供諮詢服務的機構,其創始人Chris Berry說:“我們似乎正處在這波勢頭的危險點上。需要很快拿到很多投資才能滿足需求。”

日本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上個月支付近8,000萬美元收購了魁北克生產商Nemaska Lithium Inc.約10%的股份。這是軟銀第一次投資鋰企業。Nemaska目前只生產了鋰鹽小樣,其鋰礦和工廠預計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能全面投產。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 7203.TO)母公司豐田集團(Toyota Group)的交易部門也在1月份表示,將以大約2.25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鋰企業Orocobre Ltd. 15%的股份。

分析師稱,化學品公司FMC Corp.料將在今年分拆其鋰業務,多家中國鋰業公司也計畫上市。蘋果公司 (Apple Inc., AAPL)、寶馬公司(BMW AG)和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 VLKAY)也在致力於確保未來的鈷供應。

但這股急於鎖定鋰和鈷供應的熱潮可能會演變為投機泡沫的破裂。2016年至去年期間,鋰和鈷的價格上漲了一倍多,但受供應過剩擔憂影響,近期漲勢已經冷卻。一些投資者還認為,製造商將使用不同類型的電池,增加鎳等低廉金屬的濃度,從而替換鋰和鈷等價格高昂的原材料。

在近期鋰和鈷價下滑之後,這兩種金屬生產商的股價也走低。過去一個月來,多倫多股票交易所上市的Nemaska股價已下挫約7%。

自2014年初特斯拉首席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佈計畫打造一家名為“超級工廠”(Gigafactory)的電動車電池工廠以來,鋰和鈷生產商的數量也大幅增加。Berry表示,當時只有大約16家鋰勘探公司以及少數幾家鈷勘探公司。

分析人士稱,由於大多數尋求建立鈷和鋰敞口的投資者都選擇投資礦業公司,最近這些公司股價的下跌反映出未來哪些公司能夠成功還存在變數,這個新興起市場的風險仍在。

作為電動車和智慧手機能量的主要來源,分析人士預計到2025年這兩種金屬的需求將增加超過一倍,這促使交通運輸和科技類公司尋求進行非常規交易來滿足這一需求。

另一方面,許多鋰和鈷礦所處的地區歷來不穩定,比如鈷的重要產地剛果民主共和國以及鋰的重要產地南美,這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短缺的擔憂。

有一個事例表明了其中一些礦業公司多麼與世隔絕:去年10月份當軟銀就收購意向與Nemaska接觸時,後者首席執行長Guy Bourassa竟然從未聽說過這家日本投資公司和全球第一大科技投資機構。

Bourass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之前完全不知道軟銀。”

據Bourassa稱,軟銀之前專門找到Nemaska的原因是這家生產商擁有可以降低成本的一項專利提取技術。雙方很快在六個月內達成交易。

軟銀未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

Bourassa表示,魁北克市政府和Nemaska的股東將一同幫助提供資金,讓Nemaska可以開發自己的礦山,同時建設一家商業工廠來進行鋰加工,轉化出氫氧化鋰和碳酸鋰。氫氧化鋰和碳酸鋰是電池中使用的兩種化學物質。

軟銀等公司直接投資礦業和化學公司是較以往情況的一種轉變。分析人士表示,以往企業通常只與自行獲取原材料的中國電池生產商合作。

Stormcrow Capital Ltd.的總裁Jon Hykawy說,這無疑表明上述金屬正變得更加主流。Stormcrow Capital是一家諮詢公司,曾協助Nemaska和專注礦業、規模45億美元的私募股權公司Orion Resource Partners展開交易談判。

Hykawy說,這些金屬目前都是當前巨大技術變革的一部分。

看看吧,這些公司最近都是在多事之秋,這些難道柳傳志沒影響?

聯想沒互聯網基因

welcome

至於現在突然出現了反聯想的浪潮,也可能如聯想所判斷,後面有人,業績也傳說是某幾個公司陷入輿論危機之後把聯想拉出來引導輿論的強烈公關。

但這也說明了,聯想確實缺少互聯網的基因反應速度是烏龜,另外,聯想確實自己露出的問題太多了,太容易被攻擊了,這也是為什麼聯想能夠成為國際做空物件的原因,歸根結底,聯想的問題就是柳傳志的問題。柳傳志老了,哪些攻擊聯想和祝柳傳志的人,尤其是扣帽子,想在科技界搞一場WG的人,你們不會得逞的,而柳傳志,小編還是祝你身體健康,但少管事,聯想的問題就是家長管多了。

看到華爾街日報關於金屬的文章,推薦給大家,也可能是一個投資決策。這可能和上面的文章風馬牛不相及,小編是想表達一個觀點,你看中國的企業家在相互鬧事,相互搞事,人家在做什麼?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你的家國夢一定是和人來的夢在一起的。

特斯拉、蘋果和軟銀爭相鎖定鋰供

應特斯拉和一家大型中資公司週四都與鋰生產商敲定了新協議。這再度表明,科技公司、汽車製造商和其他用鋰大戶正積極採取行動確保鋰的供應。

特斯拉(Tesla Inc., TSLA)和一家大型中資公司週四都與鋰生產商敲定了新協議。這再度表明,科技公司、汽車製造商和其他用鋰大戶正積極採取行動確保鋰的供應。

鋰是電動車和手機電池的原材料,隨著電動車的日益普及,未來幾年,鋰和同為此類電池原料的鈷可能出現供應短缺。

這一擔憂正促使越來越多依賴鋰和鈷的公司現在就敲定協議,即便這意味著與尚未開始生產的供應商展開合作。

特斯拉已經與澳大利亞鋰生產商Kidman Resources Ltd. (KDR.AU)簽訂一項為期三年的供貨協定,Kidman稱,協定將從該公司開始生產電池級鋰時開始生效。預計2021年之前Kidman不會開始鋰化合物的生產。

中國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Tianqi Lithium Corp., 002466.SZ, 簡稱﹕天齊鋰業)週四也說,已經同意以大約41億美元的價格從加拿大化肥企業Nutrien Ltd.手中買入智利鋰巨頭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 24%的股份。

除了嘉能可(Glencore PLC, 0805.HK)和Albemarle Corp.等業內龍頭企業,分析師預計還有超過100家小規模的鋰礦企業和大約25家鈷礦企業。很多企業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上市,一些公司已經和大型使用者談定了交易。

House Mountain Partners LLC是紐約一家向電池金屬企業和投資者提供諮詢服務的機構,其創始人Chris Berry說:“我們似乎正處在這波勢頭的危險點上。需要很快拿到很多投資才能滿足需求。”

日本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上個月支付近8,000萬美元收購了魁北克生產商Nemaska Lithium Inc.約10%的股份。這是軟銀第一次投資鋰企業。Nemaska目前只生產了鋰鹽小樣,其鋰礦和工廠預計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能全面投產。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Co., 7203.TO)母公司豐田集團(Toyota Group)的交易部門也在1月份表示,將以大約2.25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鋰企業Orocobre Ltd. 15%的股份。

分析師稱,化學品公司FMC Corp.料將在今年分拆其鋰業務,多家中國鋰業公司也計畫上市。蘋果公司 (Apple Inc., AAPL)、寶馬公司(BMW AG)和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 VLKAY)也在致力於確保未來的鈷供應。

但這股急於鎖定鋰和鈷供應的熱潮可能會演變為投機泡沫的破裂。2016年至去年期間,鋰和鈷的價格上漲了一倍多,但受供應過剩擔憂影響,近期漲勢已經冷卻。一些投資者還認為,製造商將使用不同類型的電池,增加鎳等低廉金屬的濃度,從而替換鋰和鈷等價格高昂的原材料。

在近期鋰和鈷價下滑之後,這兩種金屬生產商的股價也走低。過去一個月來,多倫多股票交易所上市的Nemaska股價已下挫約7%。

自2014年初特斯拉首席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佈計畫打造一家名為“超級工廠”(Gigafactory)的電動車電池工廠以來,鋰和鈷生產商的數量也大幅增加。Berry表示,當時只有大約16家鋰勘探公司以及少數幾家鈷勘探公司。

分析人士稱,由於大多數尋求建立鈷和鋰敞口的投資者都選擇投資礦業公司,最近這些公司股價的下跌反映出未來哪些公司能夠成功還存在變數,這個新興起市場的風險仍在。

作為電動車和智慧手機能量的主要來源,分析人士預計到2025年這兩種金屬的需求將增加超過一倍,這促使交通運輸和科技類公司尋求進行非常規交易來滿足這一需求。

另一方面,許多鋰和鈷礦所處的地區歷來不穩定,比如鈷的重要產地剛果民主共和國以及鋰的重要產地南美,這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短缺的擔憂。

有一個事例表明了其中一些礦業公司多麼與世隔絕:去年10月份當軟銀就收購意向與Nemaska接觸時,後者首席執行長Guy Bourassa竟然從未聽說過這家日本投資公司和全球第一大科技投資機構。

Bourass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之前完全不知道軟銀。”

據Bourassa稱,軟銀之前專門找到Nemaska的原因是這家生產商擁有可以降低成本的一項專利提取技術。雙方很快在六個月內達成交易。

軟銀未回覆記者的置評請求。

Bourassa表示,魁北克市政府和Nemaska的股東將一同幫助提供資金,讓Nemaska可以開發自己的礦山,同時建設一家商業工廠來進行鋰加工,轉化出氫氧化鋰和碳酸鋰。氫氧化鋰和碳酸鋰是電池中使用的兩種化學物質。

軟銀等公司直接投資礦業和化學公司是較以往情況的一種轉變。分析人士表示,以往企業通常只與自行獲取原材料的中國電池生產商合作。

Stormcrow Capital Ltd.的總裁Jon Hykawy說,這無疑表明上述金屬正變得更加主流。Stormcrow Capital是一家諮詢公司,曾協助Nemaska和專注礦業、規模45億美元的私募股權公司Orion Resource Partners展開交易談判。

Hykawy說,這些金屬目前都是當前巨大技術變革的一部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