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滕州人的故事,不得不知!

近日, 省紀委網站在第五期“齊魯好家風”節目刊發由滕州市紀委拍攝的電視專題片《鐵面禦史王東槐》專題片視頻、家族及代表人物介紹、家規擷萃、家規的現代意義、相關資料等五部分內容, 簡潔明瞭而又豐富詳實的展示了王東槐“忠鯁敢言”“千古完人”“千古完節”“古之遺直”的光輝一生。

王東槐是唯一被寫入清史的清代滕縣人。 《清史稿•忠義傳》記載, 王東槐, 字蔭之, 生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 山東滕縣人, 先輩以詩書繼世、忠厚傳家。 王東槐十七歲時父親辭世, 他謹遵父親“雖饑寒, 勿廢學”的遺訓, 刻苦攻讀, 立志成才。

道光五年(1825年)中乙酉科拔貢, 後補選為滕縣候選教諭, 繼而中舉人、貢士、進士, 朝考後點翰林, 故有“王翰林”之稱。 在王氏家規家訓教化下, 王氏族人守法愛國, 敬業睦鄰。 清至民初, 王氏族人中廩、庠、貢、舉入翰院者170餘人。

王東槐一生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公道正派。 道光二十七年即1847年王東槐歸鄉省親, 在家鄉時, 他瞭解到山東地方官員瞞上欺下, 官匪勾結後, 極為震驚, 毅然上書奏劾《瀝陳山東地方官玩縱盜賊疏》, 道光帝隨即命人前往山東查辦。 核實後, 包括山東巡撫崇恩、按察使徐思莊等一大批官員遭到彈劾。 此一案, 朝廷以密旨嚴查, 朱批多道上諭, 處理結果公開曝光, 實屬罕見。

光緒皇帝御賜碑

王東槐的“官德”與廉政文化緊密相關。

少年時發憤圖強, 謹遵“雖饑寒, 勿廢學”的父訓, 廢寢忘食, 當教師後學生能夠頻頻考中秀才, 顯示了王東槐作為老師扎實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水準。 任職後勤政愛民、明察秋毫。 身為監察官員, 王東槐初到福建, 針對當時民風不佳的情況, 堅持教化為先, 實行仁政, 使當地民風為之一變。 他與曾國藩等相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因私交而關照其親友。

光緒皇帝頒佈的聖旨

據瞭解, 王東槐後裔人居住地為王家祠堂, 坐落在現滕州市西門裡街路北, 屬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封閉式建築, 現存的廳堂房閣均為懸山磚木結構。 王家祠堂是同治九年(1870年)由山東巡撫丁寶楨上奏朝廷, 准允建立的。 清末, 每年的二、八月第一個丁日,

滕縣知縣率地方官吏、士紳、王氏族人來此宣讀祭文, 奉旨舉行祭禮, 紀念王東槐。 2006年12月, 王家祠堂被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