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撿太歲暴富的農民遇“膠堅強”,2年前百萬寶貝險被毀

上網檢索“遼寧農民 王承德 太歲”等字樣, 會發現王承德在撿到太歲意外暴富後, 一直新聞不斷。 更有意思的是, 兩三年間, 時不時就會有人來到王承德所在的雪窪村, 要麼買太歲要麼賣太歲要麼就是鑒別太歲。 有那麼一段時間, 王承德頗感無法承受來自全國各地的太歲之重, 甚至想把自己藏起來。 (該圖拍攝於2015年3月22日)

越怕什麼越來什麼。 5月17日這天, 又有兩名外地人冒雨來到遼寧東港長安鎮雪窪村找王承德, 準確地說, 這已經是他們“三顧茅廬”(借個詞用)了。 來訪的是一對父子, 父親叫劉忠革, 兒子叫劉正新,

家住遼寧莊河的桂雲花滿族鄉。

劉家父子如何與王承德結緣的呢?這要從兩年多以前說起。 2015年秋天, 莊河市桂雲花滿族鄉開發住宅社區打地基, 劉忠革跟著附近百姓一起去圍觀看熱鬧, 地基打到大約20米深時, 這個疑似太歲的東西混著泥土被挖掘機抓了上來。

圍觀的人誰都沒在意, 卻被眼尖的劉忠革給發現了。 為什麼劉忠革就會在意呢?劉忠革說, 當時壓根就沒往太歲那方面想, 只覺得是一個膠狀物, 自己養蛤蟆很需要, 因為膠狀物點著能吸引很多蚊蟲, 方便蛤蟆吃。

劉忠革把誰都不在意甚至不待見的100多斤“膠狀物”帶回家, 試試能不能點著, 可是, 點來點去, 這個100多斤的“膠狀物”就是不著火, 劉忠革覺得可能是太潮濕了,

先放車庫裡, 晾一段時間再說。

兩個多月過去, 劉忠革又去車庫, 希望能點著“膠狀物”, 依然不行。 偶爾, 在城裡開店的兒子回來也會去車庫嘗試點火, 同樣無濟於事。 本該見火就著的“膠狀物”居然點不著, 劉忠革很鬱悶, 覺得遇到了“膠堅強”。 時間久了, 劉忠革就不再惦記給“膠狀物”點火的事兒了。

很快就到了去年秋天。 一條關於遼寧農民王承德撿太歲意外暴富的後續新聞, 從劉忠革手機頁面蹦了出來。 出於好奇, 劉忠革點開新聞, 看著看著就覺得被丟在車庫的“膠狀物”跟新聞上的太歲圖片很像。 於是, 劉忠革開始認真起來, 在經營五金店之餘, 印證“膠狀物”是不是太歲就成了他主要的副業;他甚至把在城裡的兒子叫回來,

用手機拍圖片發到網上求鑒定。

一時間, 真真假假的電話頻頻打來, 有人喊10萬, 有人喊20萬, 劉忠革覺得都是沒誠意的表現就沒理睬。 而讓劉忠革動心的是上海一家經營古玩的的專業人士, 在電話中該專業人士告訴劉忠革, 那個所謂的膠狀物是太歲, 並準備以23萬元的價格收購。 但對方的要求卻讓劉忠革覺得不靠譜——不進村, 就在大連周水子機場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斟酌再三, 出於謹慎, 劉忠革放棄了交易。

劉忠革說:如果能給到百八十萬, 即使冒點風險我也認了。 兜了很大一個圈子後, 在兒子的提醒下, 劉忠革想起了王承德。 劉家父子第一次來找王承德那天是今年五一, 只是通過手機圖片讓王承德看樣, 但王承德堅持要看實物。

初次見面有點不歡而散。

劉家父子第二次來找王承德是在十天前, 並帶來了實物。 在王承德看來, 這個當初差點被劉家父子毀掉的“膠狀物”的確是太歲, 但因為長期放在車庫縮水明顯, 僅有63斤。 王承德說, 交易可以, 但得滿足兩點要求:第一, 要有媒體見證, 第二, 價格得降下來。

於是就有了5月17日的第三次見面, 依然沒能交易成功。 差哪兒呢?當然是價格:劉家父子堅持每斤2萬總價126萬, 王承德則表示超百萬就不接受。 各位網友, 你覺得63斤“太歲”要價126萬高不高?王承德一再壓價是否合理?會不會出現“四顧茅廬”甚至“五顧茅廬”?雙方最後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會不會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一切皆有可能, 期待高論。 (棋簿紫/圖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