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女»正文

姑娘,你做伴游,你媽知道嗎?

1

《重慶晨報》報導, 今年年初, 警方破獲了一起有女大學生參與的涉黃案。

涉案學生大多從事“伴遊”工作:白天陪玩, 晚上陪睡。

為什麼會有女大學生, 自甘墮落至此呢?

表面上看, 無外乎貪圖享受和家庭極度貧困。

本質上, 是她們奉行畸形的價值觀:極致享樂主義或者笑貧不笑娼。

而培育出這種價值觀的家庭, 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精神分析學創始人佛洛德說:早年的重大創傷會對孩子造成嚴重持久的傷害。 用針輕刺一下剛剛開始發育的胚胎, 都會給日後成熟的有機體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2

《三體》這本書裡,

經驗豐富的員警史強在搗毀將生命置之度外的地球叛軍三體組織時, 受到手拿核彈的美麗女孩威脅。

在千鈞一髮之際, 他對她說:“你母親找到了。 ”

女孩本來神采飛揚的眼睛立刻黯淡, 史強趁機向前跨出關鍵性的兩步。

事後, 汪淼問他, “她是誰?”

史強說:“我他媽的怎麼知道, 瞎猜的, 這樣的女孩子, 多半沒見過媽。 ”

用愛澆灌過的孩子, 會懂得愛惜自己。 對整個社會的失望, 一定是先被動接受來自父母親人的背叛。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我們對於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 都于兒童有害。 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 忽視則任其象茅草樣自生自滅, 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 反而促其夭折。 所以, 合理的教導是解除兒童痛苦增進兒童幸福之正確路線。

知乎上, 在《原生家庭:愛與痛的起點》的介紹下有人回復:我每次看這樣的話題都感覺憤怒和想哭。 為什麼沒有人可以告訴那些父母, 他們的行為有多麼的過分?作為孩子應該理解, 應該努力改變。 可是作為父母呢???

身為父母,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經常自省一下:

自省一、 我“看見”自家孩子了嗎?

《小王子》裡有一句話:用心才能看見, 真正重要的事, 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梵古說,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 路過的人只看到一團煙。 但願我們能看到的孩子心中的火。

(一)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德國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爾說:孩子雖然經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 但是父母並不“擁有”他們。

孩子小的時候, 不得不在生活上依賴我們。

我們別忘了給予他適度的精神空間和選擇自由。

我認為有營養、愛吃的菌類, 兒子從來不吃。

我為此想盡方法。 剁成餃子餡, 他就放棄吃餃子。

直至有一天, 我夾了一塊香菇放在他的碗裡。 他對我說:

“媽媽, 你愛吃的, 並不一定就是我愛吃的。 我們喜歡的食物不一樣, 你為什麼非要強迫別人吃你愛吃的呢?”

一語驚醒我這個媽。 孩子說得沒錯啊, 菇類的營養, 他完全可以通過其它食物來彌補。 我用得著天天和他死磕嗎?他是他, 我是我。 誰還沒個自己的喜好呢?

自此以後, 吃的方面, 就徹底放權, 任他自己做主。 這樣偶爾還能蹭點飯吃。

好的親子關係, 往往會是雙贏。 你給孩子自由, 他會還給你驚喜。

(二)不經常控制孩子

一個朋友曾吐槽自己的老媽。

我媽有一種本事, 無論做什麼, 她都能提前幾秒鐘告訴我該做什麼。

我剛走進家門, 還沒來得及彎腰, 她就說:“累了吧?趕緊換雙拖鞋。 ”

剛換完拖鞋, 她就說:“快放下背包。 ”

才放下背包, 她就說:“快去洗個手。 ”

才洗完手, 她就說:“你坐下來歇會兒。 馬上開飯。 ”

一遇見她, 我就成了提線木偶。 你不聽她的她就生氣, 想想心好累。

顯性控制, 包括用語言、行動和情緒來控制, 比較容易識別。 還有一種隱性控制, 就是肯定、獎勵、激將等。

朋友有心想給女兒報培訓班, 問:“給你報一個畫畫班怎麼樣?”

女兒歪著頭在想, 她迫不及待地說:“你一定很喜歡, 對不對?”

女兒明顯猶豫了一下, 又點點頭。 有一種喜歡, 叫“媽媽覺得你喜歡。 ”

無論是什麼樣的控制,

本質上都是在擠佔孩子的心理空間。 目的是, 讓孩子放棄自己的真實想法, 服從父母。

有時候, 我跟兒子絮叨時全無察覺, 直至他大喊一聲“停”, 我才趕緊將自己調至靜音。 同時意識到:童年時, 自己曾經多麼討厭父母無處不在的嘮叨和控制。 為了表示不滿, 有時候, 我明明想的和他們一樣, 但忍不住故意逆向行駛。

控制欲特別強的父母, 可能經由孩子活上兩輩子。 而被控制的、逆來順受的孩子, 有可能終其一生從沒有為自己活過。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孩子, 才會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自省二、我缺席過孩子的成長嗎?

孩子人生前10年打下的成長底稿, 很有可能是他一生的生活範本。

當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孩子真正需要我們陪伴的時間,很短。

用龍應台的話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與時空無關。

網上看過列車長父母,與孩子聚少離多。他們通過寫信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感情。

也有外出打工的父母,與留守孩子之間,通過即時通訊工具進行愛的對話。

有個空中飛人朋友,每次回到家,會抽出整整一天的時間,交由女兒安排。

你的用心,孩子看得見。

而父母的缺席,不但錯過孩子成長的驚喜,也加大了人生觀價值觀偏離正常軌道的風險。

自省三、我對孩子進行過金錢教育嗎?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教會孩子如何理性地獲得和管理金錢,比送他一座城池更為重要。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視之有度,用之有節。來路正當的金錢,也得看見它有限度,用的時候也應該有節制。

最近,“睡後收入”經由霸氣的浦東張江清潔阿姨火了。它不是一個貶義詞,是指被動收入。這與前段時間流行的“隱形”貧困人口,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們之所以習慣像弗弗西裡推石塊一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複著“賺錢←→消費”的模式,而無積蓄,就在於缺少“睡後收入”。

有個參加工作三年的妹子,擔心失業期間房租無著落,不得不屈就在一家人際關係複雜的單位裡繼續煎熬,罪魁禍首是她的月光習慣。

羅伯特在《富爸爸窮爸爸》總結了從小就沒有金錢意識的孩子長大後會碰到的四個問題:

a 沒有節制消費意識

b 沒有需求排序意識

c 沒有投資意識

d 沒有危險意識

一個人一旦對金錢的渴望,超越理性和能力,走歪路就成了緩解陣痛的毒藥。

社會上流行的富養本質上是指與孩子精神上的頻繁互動,而非傾其家財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要求。

4

父母的作用,是犯錯後的引導,迷惘時的指點,岔路口時的分析。允許孩子經由脆弱,長出抵禦傷害的鎧甲。

為人父母,道阻且長。

我們都不完美,但可以漸趨完美。

我們都是新手,但可以借由不斷的練習,成為熟手。

最重要的,我們要經由孩子成長的疼痛,讓內在的自己慢慢長大。我們在成就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在成就我們。

當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孩子真正需要我們陪伴的時間,很短。

用龍應台的話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與時空無關。

網上看過列車長父母,與孩子聚少離多。他們通過寫信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感情。

也有外出打工的父母,與留守孩子之間,通過即時通訊工具進行愛的對話。

有個空中飛人朋友,每次回到家,會抽出整整一天的時間,交由女兒安排。

你的用心,孩子看得見。

而父母的缺席,不但錯過孩子成長的驚喜,也加大了人生觀價值觀偏離正常軌道的風險。

自省三、我對孩子進行過金錢教育嗎?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教會孩子如何理性地獲得和管理金錢,比送他一座城池更為重要。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視之有度,用之有節。來路正當的金錢,也得看見它有限度,用的時候也應該有節制。

最近,“睡後收入”經由霸氣的浦東張江清潔阿姨火了。它不是一個貶義詞,是指被動收入。這與前段時間流行的“隱形”貧困人口,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們之所以習慣像弗弗西裡推石塊一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重複著“賺錢←→消費”的模式,而無積蓄,就在於缺少“睡後收入”。

有個參加工作三年的妹子,擔心失業期間房租無著落,不得不屈就在一家人際關係複雜的單位裡繼續煎熬,罪魁禍首是她的月光習慣。

羅伯特在《富爸爸窮爸爸》總結了從小就沒有金錢意識的孩子長大後會碰到的四個問題:

a 沒有節制消費意識

b 沒有需求排序意識

c 沒有投資意識

d 沒有危險意識

一個人一旦對金錢的渴望,超越理性和能力,走歪路就成了緩解陣痛的毒藥。

社會上流行的富養本質上是指與孩子精神上的頻繁互動,而非傾其家財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要求。

4

父母的作用,是犯錯後的引導,迷惘時的指點,岔路口時的分析。允許孩子經由脆弱,長出抵禦傷害的鎧甲。

為人父母,道阻且長。

我們都不完美,但可以漸趨完美。

我們都是新手,但可以借由不斷的練習,成為熟手。

最重要的,我們要經由孩子成長的疼痛,讓內在的自己慢慢長大。我們在成就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在成就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