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天都在回答孩子的這句話,竟是養出沒主見孩子的根源

Part 1

造成孩子沒主見, 當“受氣包”的原因很多, 有性格使然, 也和後期的教育環境有關。

1.某個階段來看, 孩子就是喜歡追隨別人玩

2-4歲的孩子, 喜歡做大孩子的跟屁蟲。

因為大孩子真的太有趣了, 他們懂得多, 玩法也多, 會教自己很多遊戲規則, 讓孩子忍不住模仿並產生崇拜感。

也就出現了超級小迷弟/妹的行為, 別人幹啥他幹啥, 別人走哪他跟哪, 即使被使喚、被嫌棄也樂此不疲。

低齡的孩子還不具備“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跟誰交往”的能力, 一般情況下他們是以跟誰在一起更舒服更有趣為前提的, 簡單點來說就是“我高興”。

所以, 我們在發現孩子變成了小跟班, 沒啥主見時, 我們首先要確認孩子在社交中是否舒服。

換句話說, 就是孩子是否自願當小跟班, 受別人支使。

如果孩子本身很樂意跟隨別人玩, 並樂在其中, 那完全沒必要干預呀。

有些孩子天生就不喜歡領導別人, 而被領導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只要聽安排就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可以做, 這種感覺也是挺棒的。

大人看不下去, 也只是說明大人的心理在作祟, 用自己的經歷推己及人, 自認為孩子在委曲求全。

但其實, 人家自己美著呢。 不僅沒感覺難受, 甚至還為自己有人可跟, 可以被“使喚”而高興呢。

所以啊, 只要孩子不是被“強迫”, 也沒有感覺不舒服, 那就不必擔心。

孩子的天然感受是最直觀的, 一時的妥協可能是為了好玩, 但若是長時間對方讓他感覺不舒服, 他自己也會慢慢遠離的。

2.習慣性順從

有天生性格強硬, 主意多的孩子, 就有性格軟糯、溫順聽話的孩子。 相對于急赤白賴地爭奪領導權, 有些孩子更傾向于做跟隨者。

本身想要成為領導者或跟隨者本身並無好壞之分, 但:

明明感覺不舒服, 但依舊去順從別人的安排。

明明被別人拿走玩具, 很不開心, 卻也不敢要回。

就算玩耍中有不公平的情況, 為了不衝突, 自己也就忍了。

這些才是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跟隨者並不代表要犧牲自己的權益去無底線妥協,

也並不是壓抑自身的想法去迎合別人。

我們要注意, 孩子缺乏主見背後的原因, 《心靈的面具》中提到了一種“自體-客體融合”的心理防禦機制:

“孩子變成他人要求的樣子, 以避免令他困擾的情緒出現, 常見的是對“失去”的恐懼。 ”

這種防禦背後, 其實是一顆長期因為說教或指責後, 已經被馴服的心。

這多出於父母的控制和打擊式否定。

放假逛商場, 遇到了一對母女在挑衣服, 女孩6、7來歲, 跟著媽媽後面, 媽媽催促著“快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小女孩說“我不知道買哪個?”

“你自己買衣服, 你自己看。 ”

但當小女孩拿了一件衣服看向媽媽時, 媽媽卻說“這個顏色太淺了, 多不耐髒”。

小女孩換了一件,

媽媽又說“這件設計也太複雜了, 你上廁所都不方便”。

最後女孩媽媽邊嘟囔著“挑個衣服都挑不好”, 邊拿件灰色外套讓女孩去試試。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主見, 但當孩子的最終決定偏離你的預期時, 還是會激發我們的控制欲, 不自覺地說服、甚至強迫孩子。

說白了, 我們說是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 但是答案要在我們的理想答案內。

民主是假, 否定才是真。

“這樣可不行, 你還不懂, 聽爸爸媽媽的”

這樣孩子又何來的有主見?

慢慢地孩子做任何事都習慣性聽取他人的意見。 在家聽父母的話, 在外邊也就會聽別人的話。

所以, 當你發現孩子不夠有主見時, 就要思考是否是自己破壞了孩子的主觀獨立性。

Part 2

想要孩子在外有主見, 在家我們就要做好這幾件事:

1.逐漸放權,不總替孩子做決定

孩子小的時候,一切都是父母照看,我們習慣了替孩子做好一切。

但等孩子大一些,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父母就要開始一點一點放權,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著名節目主持人敬一丹,對女兒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自己決定”。

從小到大,小到穿什麼衣服,看什麼書,大到戀愛、工作、結婚等最後做決定的都是女兒自己。

她說“越獨立,越安全”。

尤其是一些性格本身就乖巧順從的孩子,父母更要警醒,減少對孩子的控制。

雖然孩子事事都聽自己的養起來省心又舒暢,但前期管得越多,後期放手就越難。

孩子在家越不獨立,在外邊就越容易當“受氣包”。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在家順從,在外就卻勇敢果斷。

所以,越是溫順,沒主見的娃,我們越應該時刻警醒自己,多多放權,引導並鼓勵孩子多做決定。(在孩子猶豫時,提供合理的選項建議)

比如孩子出門玩,猶豫著詢問你“媽媽,我該穿哪件衣服”,雖然直接拿出件衣服更省心省力,但忍住,咱要捨近求遠。

可以引導孩子一起分析:

先想想我們今天出門要做什麼呀?

去超美的海邊!

對,海邊穿裙子拍照會很好看,但可能有些不方便;穿褲子活動起來方便,但可能沒裙子好看。

給出一些建議範圍,最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一旦孩子決定,就不要再干涉,聽他的就好。

2.允許犯錯,讓孩子敢於發聲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和孩子共同面對選擇後的結果。

《一起出發吧》中楊爍和孩子選房子環節中,楊爍想選1號房(最近),但楊雨辰卻選擇了路途最遠、海拔最高的5號房。(拍攝地是4411米的高原上)

工作人員提醒,“如果楊雨辰不舒服,可以適當抱一下。”

但楊爍卻梗著脖子說“我不管,他自己選的”。

養孩子其實最怕這種“賭氣”時刻——落井下石孩子的錯誤 ,以鞏固自己的權威。

因為孩子不聽話做錯了決定,就批評指責,否定孩子——

“看你不聽我的,搞砸了吧”

孩子還小,沒有經驗加持,自然所做決定不會一直正確。

下意識地否定之前想一下,孩子的意見真的不可取嗎?行為真的不能忍嗎?結果真的不能承受嗎?

尤其是本身就溫順聽話的孩子,他們對自己做錯決定後的結果更加敏感在意。

不能因為孩子“好說話”,就總利誘、或威逼他妥協。

孩子只有確定「錯了並不可怕,說出來也不會被指責」時,他才敢有自己做決定的勇氣。

3.及時鼓勵孩子有主見的時候

想要孩子有主見,你得做好一個準備:隨時被娃反駁和挑戰。

如果你不能接受,那麼你的孩子一定很難有主見。

只有當你準備好,孩子發出反對的聲音時,你脫口而出的才可能是鼓勵而不是質疑;當孩子反抗我們的安排時,你的第一反應才可能不是批評而是表揚他有自己的想法。

我開始也做不到,但後來,研究出一套話術,照搬,也沒錯:

“你跟爸爸頂嘴了。

覺得你打DD,爸爸批評你很委屈?

你確實長大了,會思考父母的行為是對還是錯了,這是好事。

我希望你一直保持這份批判思維,因為不管是大人孩子都不會100%做對事。

那麼,媽媽就跟你解釋下,為什麼爸爸批評你……”

當孩子知道,自己和父母意見不同也不會遭受指責,自己的反駁能夠被接納,自己的質疑能得到合理解釋,慢慢的,孩子的自我也就出來了。

J.K.羅琳曾說:正是我們的選擇,而非我們的能力,成就了今天的我們。人生要面對無數選擇,走哪條路都應該由自己決定。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做事永遠猶猶豫豫,受他人影響而左右搖擺不定,這樣又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們更給孩子為自己發聲的勇氣,保護孩子自己做決定的獨立。

而讓孩子擁有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才是真正地讓他受益終身的教育。

在家我們就要做好這幾件事:

1.逐漸放權,不總替孩子做決定

孩子小的時候,一切都是父母照看,我們習慣了替孩子做好一切。

但等孩子大一些,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父母就要開始一點一點放權,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著名節目主持人敬一丹,對女兒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自己決定”。

從小到大,小到穿什麼衣服,看什麼書,大到戀愛、工作、結婚等最後做決定的都是女兒自己。

她說“越獨立,越安全”。

尤其是一些性格本身就乖巧順從的孩子,父母更要警醒,減少對孩子的控制。

雖然孩子事事都聽自己的養起來省心又舒暢,但前期管得越多,後期放手就越難。

孩子在家越不獨立,在外邊就越容易當“受氣包”。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在家順從,在外就卻勇敢果斷。

所以,越是溫順,沒主見的娃,我們越應該時刻警醒自己,多多放權,引導並鼓勵孩子多做決定。(在孩子猶豫時,提供合理的選項建議)

比如孩子出門玩,猶豫著詢問你“媽媽,我該穿哪件衣服”,雖然直接拿出件衣服更省心省力,但忍住,咱要捨近求遠。

可以引導孩子一起分析:

先想想我們今天出門要做什麼呀?

去超美的海邊!

對,海邊穿裙子拍照會很好看,但可能有些不方便;穿褲子活動起來方便,但可能沒裙子好看。

給出一些建議範圍,最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一旦孩子決定,就不要再干涉,聽他的就好。

2.允許犯錯,讓孩子敢於發聲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和孩子共同面對選擇後的結果。

《一起出發吧》中楊爍和孩子選房子環節中,楊爍想選1號房(最近),但楊雨辰卻選擇了路途最遠、海拔最高的5號房。(拍攝地是4411米的高原上)

工作人員提醒,“如果楊雨辰不舒服,可以適當抱一下。”

但楊爍卻梗著脖子說“我不管,他自己選的”。

養孩子其實最怕這種“賭氣”時刻——落井下石孩子的錯誤 ,以鞏固自己的權威。

因為孩子不聽話做錯了決定,就批評指責,否定孩子——

“看你不聽我的,搞砸了吧”

孩子還小,沒有經驗加持,自然所做決定不會一直正確。

下意識地否定之前想一下,孩子的意見真的不可取嗎?行為真的不能忍嗎?結果真的不能承受嗎?

尤其是本身就溫順聽話的孩子,他們對自己做錯決定後的結果更加敏感在意。

不能因為孩子“好說話”,就總利誘、或威逼他妥協。

孩子只有確定「錯了並不可怕,說出來也不會被指責」時,他才敢有自己做決定的勇氣。

3.及時鼓勵孩子有主見的時候

想要孩子有主見,你得做好一個準備:隨時被娃反駁和挑戰。

如果你不能接受,那麼你的孩子一定很難有主見。

只有當你準備好,孩子發出反對的聲音時,你脫口而出的才可能是鼓勵而不是質疑;當孩子反抗我們的安排時,你的第一反應才可能不是批評而是表揚他有自己的想法。

我開始也做不到,但後來,研究出一套話術,照搬,也沒錯:

“你跟爸爸頂嘴了。

覺得你打DD,爸爸批評你很委屈?

你確實長大了,會思考父母的行為是對還是錯了,這是好事。

我希望你一直保持這份批判思維,因為不管是大人孩子都不會100%做對事。

那麼,媽媽就跟你解釋下,為什麼爸爸批評你……”

當孩子知道,自己和父母意見不同也不會遭受指責,自己的反駁能夠被接納,自己的質疑能得到合理解釋,慢慢的,孩子的自我也就出來了。

J.K.羅琳曾說:正是我們的選擇,而非我們的能力,成就了今天的我們。人生要面對無數選擇,走哪條路都應該由自己決定。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做事永遠猶猶豫豫,受他人影響而左右搖擺不定,這樣又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們更給孩子為自己發聲的勇氣,保護孩子自己做決定的獨立。

而讓孩子擁有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才是真正地讓他受益終身的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