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90後奶爸在家裡搞藝術 掙錢養娃兩不誤

張利斌, 雖出生於1990年, 做竹刻卻已經10多年。 這條路是孤獨寂寞的, 但張利斌還是堅持走下去, 近些年的市場越來越好, 他相信自己可以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在我們傳統認知中, 手藝人多為戴著老花鏡, 滿臉皺紋的老人形象, 近年來, 擁有更開放擇業觀的90後陸續加入到傳統手工行業中。 他們遠離燈紅酒綠, 耐住青春寂寞, 端坐在一方天地, 為傳統手藝行業注入新鮮血液, 也顛覆了社會對“90後”的認知。 青年竹刻家張利斌就是其中一位, 他雖出生於1990年, 做竹刻卻已經10多年了

每年冬天, 趕在大雪封山前, 張利斌都會趕到湖州安吉的莫干山山脈去選竹子。

春生夏長秋斂冬藏, 冬天的竹子養分足, 水分少, 正適合製作工藝品。 他說:“選竹子要選背陰處5年以上的, 太陽照到的竹子竹皮發黃, 生長不均勻, 不能選。 ”

靠山吃山, 靠竹吃竹, 湖州市安吉縣鄣吳鎮上吳村, 竹資源豐富, 村民們靠著制扇致富, 家家富足。 張利斌將竹子從湖州拉回嘉興。

“竹子選回來, 還不能用, 要先切割, 然後用水煮。 ”此時父母已經在小屋架鍋燒水, 準備幫他處理這些上等的竹子。

加入竹子後, 燒開水, 蒸汽熏得他睜不開眼睛。 張利斌在水裡面加鹽加堿, 把竹子裡面的糖分和油脂去掉, 這樣可以防蛀蟲。

張利斌把新出鍋的竹筒擺放在家中的陽臺上。 煮好的竹子, 再晾曬三年,

才能達到最佳的狀態, 用於雕刻。

張利斌自幼學習畫畫。 初中時, 他偶然在書畫報上看到一篇介紹竹刻的文章, 這種精雕細刻的藝術把他震撼到了, 就此喜歡上了這門藝術。 “正好我的親戚認識一位元竹刻藝術家, 所以就順理成章地拜師學藝。 ”張利斌介紹。

因為想一心發展這門愛好, 張利斌沒有讀高中, 而是直接讀了藝校的工藝美術專業。 畢業後, 張利斌沒有選擇繼續讀書, 也沒有去找工作, 而是在家中收拾出一間書房, 一頭紮在竹刻的世界, 開啟了自己的手藝人生涯。 圖為張利斌在衛生間打磨這些已經晾曬好的竹子。 打磨時, 淋一些水會讓竹材表面更細膩。

刻竹10年, 張利斌最喜歡刻扇子和臂擱。 臂擱是古人寫字時常用的工具,

現在已經淡出很多人的視野;而扇骨, 更能顯示出精雕細琢的功夫。

“雕刻扇骨時, 需要先請書法家寫好, 然後再雕刻。 一個扇骨我可以刻500個字。 做這個必須先懂書法, 懂得筆劃的起筆轉折, 要刻出漢字的韻味來並不容易。 ”張利斌學習竹刻前, 有一定的書畫基礎, 再加上閒暇時間, 喜歡寫上幾筆, 所以刻起來得心應手。

這是張利斌珍藏的自己雕刻的精品, 準備用於展覽。 完成一件竹刻, 少說數天, 多則數月甚至一年以上。 這不僅是作者刀外功夫的修煉, 也是人生感悟的積澱。 尤其是作為年輕人, 要能堅持坐在家裡埋起頭來做事, 要耐得住寂寞

竹材分很多種, 這是一些客人送來的形狀獨特的竹材, 張利斌依勢創作。

竹子象徵著氣節, 自古以來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蘇東坡曾寫出“寧可食無肉, 不可居無竹”的詩句。 竹刻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 大約始於六朝時期, 直到唐代才為人們所熟悉, 在明清達到鼎盛時期。 這些年來, 張利斌的父母和妻子都很支持他的選擇。 還在念書時, 他的竹刻作品就以學校間合作交流的方式, 漂洋過海到了新加坡、日本。

“有鄰居說, 我年紀輕輕應該去闖闖世界。 我卻覺得人各有志, 人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守在家裡, 讓我少了些職場的紛擾, 多了些與家人相處的溫馨。 ”張利斌說道。

張利斌家中堆滿了奶粉罐, 因為他的兒子是個早產兒, 醫生特別叮囑要食用進口的特殊奶粉。

張利斌說:“靠著這門手藝掙個活錢, 養活一家不成問題。

有時夜深了, 看著妻兒睡下, 我一個人熬夜刻竹, 感覺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了, 心裡很踏實。 ”

2018年, 所有的90後都已年滿18周歲, 步入成年階段。 他們在市場經濟大潮和互聯網革命中長大, 所處的時代更加開闊, 物質和精神世界相對豐富。 同時, 相比前幾代人, 他們在職業的選擇上, 也顯得更加多元, 更加追求真實的自我。 從藝這條路上少數人名利雙收, 但更多的人一生默默無聞。 這條路是孤獨寂寞的, 但張利斌還是堅持走下去, 近些年的市場越來越好, 他相信自己可以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版權所有 盜圖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