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河南老人在家鄉開店賣面,因一種調料讓人吃出懷舊感

初夏時節, 在河南孟津縣朝陽鎮一座鄉村旅遊景區內, 今年六十多歲的衛師傅正在做一種很有當地特色的紅薯面。 自從老家成為景區之後, 村裡的遊客一年比一年多, 衛師傅一家人發揮自身優勢, 做起了他們拿手的紅薯麵條, 很受過往客人的歡迎。

這一團黑黢黢的麵團, 就是用來擀紅薯麵條的, 紅薯面是由紅薯乾磨制而成, 由於顆粒較粗, 無法直接擀成麵條, 所以還要兌上一定比例的小麥白麵。 另外擀麵條的時候撒的“面撲”用的是紅薯澱粉, 可見為了這一碗麵條, 要用上三種粉才行。

據正在擀紅薯面的大媽介紹,

擀紅薯麵條要比普通的麵條費力, 另外和麵的時候還有講究, 和的幹了容易散碎擀不成片, 和的濕了要擀很多遍才不沾, 好在她們從小就會擀, 現在做這個駕輕就熟。

不大一會兒功夫, 大媽已經把一個麵團擀成了薄薄的面皮, 三折兩疊, 拿刀切成一指寬的麵條。 切出來的麵條厚薄一致、寬窄均勻, 這是幾十年手藝的積澱。

黑黑的麵條下到鍋裡, 煮上四五分鐘就熟了, 快出鍋的時候放上韭菜葉兒。 衛師傅說別看這口鍋不大, 逢上周末節假日人多的時候, 能下出來一百多碗呢。

臨近夏季, 從鍋裡撈出來的麵條要“過水”, 過水是中原鄉村夏季吃撈麵條必經的“工序”, 麵條放進井拔涼水裡過一下, 吃的時候更顯筋道爽口,

另外也不至於太熱。

撈到碗裡的紅薯麵條, 看著筋光發亮, 韭菜葉子作為點綴, 看起來非常有食欲, 衛師傅說這面是十塊錢一碗, 鄉村裡價位也不高, 分量也還行, 讓大家不止是嘗嘗鮮, 還能頂饑才行。

過完水的麵條要澆鹵, 鹵是雞蛋番茄, 現吃現炒, 正在往碗裡澆的是小磨香油蒜汁, 蒜汁裡還放了辣椒油, 蒜汁是吃紅薯麵條必不可少的調料, 現在正值新蒜下來, 可以說正是吃這碗紅薯麵條的時候。

在衛師傅做的麵條上, 還有一種非常特別的調味料叫“芝麻鹽”, 芝麻鹽是把芝麻炒熟後, 用擀杖擀碎, 然後撒上鹽攪勻而成。 這是一種很有鄉土風味的佐菜, 一般吃熱饅頭或者撈面, 就這個吃起來很香。

鄉村飯店裡出產的美食,

說不上有多精緻, 但是分量挺足, 拿筷子攪勻, 立刻聞到了芝麻鹽的香味, 對很多七零八零後來說, 加了這種調料, 頗有點懷舊的意思, 吃著吃著就想起了小時候。 攝影記錄|張春光 更多鄉土美食請關注公眾號“鄉土河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