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恐怖錄影片:80年代曾引起英國社會道德恐慌的禁片

“Video Nasties”是一個電影術語。 它指的是英國國內的一些電影錄影片, 這些影片因為過分渲染暴力場面而收到社會層面廣泛批評進而遭到查禁和銷毀。 這個術語最初是在80年代初開始普及的。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英國, 由於剛剛引進家庭錄影機, 錄影帶市場仍處於萌芽狀態, 這使得錄影帶市場缺乏真正具有規範性的法規。 因此, 很多錄影帶在發行時並沒有經過英國電影分級委員會(BBFC)審查, 導致了大量含有色(滑稽)情、暴力、凶(滑稽)殺、恐怖內容的錄影帶湧向市場。 這使得全社會對於規範錄影帶市場的呼聲日漸增高,

並最終引發了一場道德運動。 事件的起因來自於一部名叫《電鑽殺手》的暴力恐怖電影, 該片的經銷商在雜誌上刊登了整頁的廣告並盡其所能地渲染該片的暴力情節, 進而導致了大量觀眾的投訴。 幾個月後, 另一部備受爭議的義大利恐怖片《人食人實錄》在英國發行, 該片的經銷商試圖靠推動影片的宣傳以提高銷售量, 結果事與願違。 於是經銷商寫了一封匿名信給國家國家觀眾和聽眾協會的Mary Whitehouse, 在信中向她抱怨了這部電影的種種不是。 於是, Mary Whitehouse發動了一場道德運動, 並提出了“Video Nasties”的概念。 她認為目前市場上正存在著大量充斥著色(滑稽)情暴力內容的“Video Nasties”, 這些“Video Nasties”會誘發青少年的暴力犯罪, 同時媒體的過度炒作則增長了青少年對“Video Nasties”的需求。

不久每日郵報也開始了自己的道德運動, 反對此類影片的發行。 在社會活動家Mary Whitehouse領導的道德活動下, 一些地方政府開始起訴這些存在不良內容的錄影製品, 為了方便政府更好地鑒別這些電影, 檢察官公佈了一份包含72部電影的名單, 被稱為DPP名單。 該名單中的電影由於或多或少含有色(滑稽)情或者暴力的情節, 被認為存在“教唆(滑稽)犯罪”的嫌疑, 這無疑違反了相關法案。 這72部電影被統稱為“Video Nasties ”。 DPP名單發佈後, 這些電影被明令禁止發行, 所有錄影帶商店裡的這些影片全部被警方沒收並集中焚毀。 DPP名單的頒佈和修訂促使國會通過了錄影帶管理法案1984版, 該法案迫使所有影片的錄影帶在發行前必須通過BBFC的審核。

錄影帶管理法案的施行使得錄影帶發行的審核程式變得比電影上映更加嚴格, 幾個主要的錄影帶生產商被取締, 這樣做旨在控制並減少不良錄影片在錄影帶市場上的數量。

近年來, 隨著審核制度的放鬆以及分級制度的施行, 大量“Video Nasties”已經通過了審核, 在經過少量刪減或者未刪減之後重新發行。 由於錄影帶管理法案1984版存在法律上的錯誤, 該法案最終被錄影帶管理法案2010版所取代。

DPP名單第一次發佈是在1983年6月。 這份名單根據每月對影片起訴的成功或失敗而進行修改。 總計有72部電影在名單上出現過。 其中有39部電影被成功起訴, 但其中有一部分很快進行了刪減因此又通過了BBFC的審查。 其餘33部電影沒有被起訴或者起訴失敗。

有10部電影在英國至今仍被封禁, 因為它們沒有提交分級或者分級申請被駁回。

隨著錄影帶管理法案的演變, 這份名單最終被廢除。 自2001年以來, 少數影片的完整版得以重新發行, 多數電影則刪掉了一些虐(滑稽)待動物或者女人的場景。 這些電影曾因為錄影帶封面的內容引起廣泛爭議。 除非另有說明, 該名單中所有重新發行的電影都被定級為18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